罗荣桓革命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初探
2023-11-26芦球
芦 球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革命精神既包括广义上而言的反压迫精神,又包括狭义范围中所有具体形态的革命精神。根据中央党史文献研究所的梳理,不同革命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中国共产党人所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就有91 种之多。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抒发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发扬出诸多精神,红色船舰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卓越精神影响深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
一、罗荣桓革命精神
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土字第十四区南湾新大屋(今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人,1902 年11月26 日出生,罗荣桓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罗荣桓同志的人生,就是战斗的人生,也是光荣的人生。他创建并发展了人民军队,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革命精神是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概括性表达,革命精神的形成来源于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以及党员展现出来的精神[1]。中国革命精神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和获得新的形态和内涵的中国革命精神。罗荣桓革命精神是指罗荣桓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跟随中国共产党,为完成在革命、建设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和使命而形成的革命精神。
(一)对罗荣桓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思想道德的研究
1.忠诚于党,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
在革命时期,罗荣桓毅然投入党组织的怀抱[2]。入党之后,中共湖北省委派罗荣桓前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1927 年9 月,军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改编,特务连党代表将由罗荣桓担任,同时也成为我军历史上最早的七个红军连队党代表之一。罗荣桓元帅之女罗北捷在纪念八路军第115 师入鲁抗战胜利80 周年座谈会上,深情回顾了八路军115 师入鲁作战胜利的光辉历史,宣传、弘扬了人民军队面对强敌英勇作战、有我无敌、勇于牺牲的民族血性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
2.矢志不渝,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罗荣桓临终前依然记挂着党的工作,他临终前对子女们说:“我什么也没有给你们留下,只希望你们坚信共产主义,奋斗到底!”1963 年12 月16 日,罗荣桓同志逝世。正是因为他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在党的团结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分析罗荣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罗荣桓在政工领域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实践经验丰富,被誉为政治工作巨匠。将政治教育思想运用到军事斗争上,在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攻势。罗荣桓认为,要贯彻“政治攻势为主、游击战为辅”的方针,将政治攻势与军事斗争相结合。用点“红黑点”、记“善恶录”争取伪军的方式在山东各地普遍采用。1943 年,7000 多名伪军被瓦解,与此同时有一千多个内部秘密关系被建立起来,以此为基础的政治攻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
罗荣桓始终将“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一意识贯穿在政治工作之中。罗荣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后续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罗荣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在很多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利益;注重宣传,营造强大舆论氛围;多种途径,确保工作正常进行;坚持原则,保持实事求是作风;突出重点,保证最优的教育效果[5]。
(三)对罗荣桓工作作风的研究
1.工作上公正严明,以身作则做表率
罗荣桓在工作当中坚持做一名堂堂正正的监委书记,认真抓好党的纪律建设。他曾说党的纪律是严肃的,但也不能将以偏概全,用一点错误否定一个人所作的所有事情。作风上,他努力培养高尚情操,从不要求什么特殊的照顾,四张躺椅的故事便是最生动的体现。不仅如此,他亲自写信婉言谢绝将衡阳的衡山中学改名为“荣桓中学”,反对当地对他个人的宣传和颂扬。
2.生活上不徇私情,甘做党和人民的“老实人”
在生活中,他是一个热爱家乡、关爱亲友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办事讲原则、从不徇私情的人。面对想要以他亲戚名义免费坐火车上北京的乡邻,他告诫时任衡阳铁路局局长郭维城不可让他们免费坐火车,不能搞特殊化。面对女儿,他既力所能及地寄送布料、毛衣,又坚持原则不予特殊照顾,特别是在子女找工作需要照顾的时候。罗荣桓自投身革命以来,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工作当中兢兢业业,甘愿为党和人民服务,任劳任怨。罗荣桓在党内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因工作较大,自身疾病经常发作。
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内并排摆放着两双旧皮鞋,左边这双鞋子是罗荣桓1955 年授勋时穿的,叫做将校靴,右边这双鞋子是他日常所穿的三接头皮鞋。这两双鞋不只是罗荣桓穿过,他的儿子罗东进以及侄儿罗勇进在罗荣桓逝世后也穿过。鞋子虽然很普通,但是却历经了两代三人。罗荣桓一生简朴,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子女的教育也十分严格,衣服鞋子破了,经过简单的修补之后又继续穿。1963 年病重时,他对妻子和孩子交代,在他过世后不要再住在分给他的房子里了,搬到普通房子居住,不要搞特殊化。同时还交代没有遗产留给妻子和孩子,就留给他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跟共产党走。罗荣桓去世后,妻子林月琴独自抚养家里五个孩子,连给儿女买新衣、新鞋的钱都拿不出来。儿子罗勇进穿的是三连襟皮鞋。罗荣桓的这两双旧皮鞋又给两位晚辈穿了十多年。这两双皮鞋看出了罗荣桓廉洁、严谨家风;也正是这两双皮鞋,见证了他一生清廉的崇高品质。
二、罗荣桓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罗荣桓革命精神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
作为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基因铺就的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是一代又一代人民英雄、爱国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一种能穿越时空、始终如一、永不褪色的中华民族脊梁托起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忘我的追求,是勇敢的奋斗,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罗荣桓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文化的瑰宝。对罗荣桓革命精神做系统的梳理,阐释罗荣桓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理论根基。引导新时代的青年学习罗荣桓革命精神,汲取革命精神的营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在新时代取得新作为。新时期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罗荣桓革命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
革命精神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仅要将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当中,也能进一步彰显思政课的实践性,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6]。此外,罗荣桓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他在战争时期和和平时期开展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仅对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能进一步拓展与应用。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和优良的文化内容。积极研究和发展革命精神,运用其研究成果,促使革命精神走进校园、课堂、教材等诸多环境中,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促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革命精神,将革命精神与当前的学习生活相互结合,为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带来更多的发展思路。走近罗荣桓元帅,传承红色基因,将思政课程的效果不断放大,不断夯实信仰基石。进一步强化思政教师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综合能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作为大学生,要积极学习弘扬罗荣桓革命精神,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持续拧紧思想“总开关”,坚定“主心骨”,筑牢“压舱石”,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故居红色资源,学习党史、罗帅精神,铭记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高校方面通过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内容,促使学生将红色基因根植于自身。要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标杆,培养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有节气的新时代大学生。
(三)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的罗荣桓故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鲜明的红色历史基因,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故居陈列的一幅幅珍贵照片和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将罗荣桓元帅辉煌的一生,真实、生动地再现出来。罗荣桓故居不仅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而且对人们学习罗荣桓革命精神供良好素材。故居纪念地、纪念物、标志物等都是承载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事物,在当前对广大党员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促使其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罗荣桓故居作为革命文物与红色教育资源,在历史文化遗产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除此之外,罗帅的崇高理想与新年也成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与素材,教育其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继承,使其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升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罗荣恒的家乡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对罗荣桓革命精神的研究,可以促进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不断挖掘红色旅游线路,借助当地优势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以此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群众增收、提高群众幸福注入动力。罗荣桓故居管理处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将教育与旅游相互整合,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