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标准国际应用推广模式研究
2023-11-25曹志成
曹志成, 代 健, 田 露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北京 100071)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为代表的航天工程和新一代运载火箭为代表的航天型号研制不断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整体实力实现了大幅跃升,跨入世界领先行列。[1]新时期,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频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标准是科学技术经验的结晶、是自主创新的制高点、是国际合作的桥梁纽带。因此,将我国的航天标准在国际上进行推广和应用,对提高中国航天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中国航天标准国际应用推广需求分析
1.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日渐频繁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2],航天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我国已进入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发展的新阶段,必须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适应国际国内两种规则。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民用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先后与俄罗斯、乌克兰、巴西、法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航天合作协议,已开发多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并投放国际市场,为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实施了商业发射,大型宇航设施真空罐出口到航天大国俄罗斯,卫星应用和服务产品、遥感卫星数据合作不断取得突破,中国航天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2. 我国航天国际合作急需标准支撑
航天国际合作双方在协商谈判、联合建造、产品交付等过程中,迫切需要一套双方普遍认可、公开发布、全面反映我国航天技术水平的政府层面标准作为基准和依据。自2015 年至2023 年3 月, 共发布206 项中国航天标准英文版,标志着中国航天标准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装备制造业标准化与质量提升规划》《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均将航天标准“走出去”作为优先重点领域。[3]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航天国际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为中国航天“走出去”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航天国际合作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更需要将我国的英文版航天标准进行应用推广,为双方务实合作提供技术准则和依据,以此推动航天转型升级、助力国际交流合作、支撑航天强国建设。[4]
二、 中国航天标准国际应用推广的意义
1. 建设世界航天强国迫切需要实现中国航天标准“走向世界、走进前列”
标准是世界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是航天“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航天走向国际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航天“硬实力”实现了大幅跨越,整体水平已经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但是,与“硬实力”的迅速崛起相比,作为“软实力”集中体现的航天标准,在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上、在推动我国航天产品走向国际的支撑力度上、在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上,相较美欧等航天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可以说,在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航天在标准上没有话语主导权,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航天强国。[5]中国航天标准体系建设不但要解决标准有无的问题,更要解决标准实施推广和标准国际互认、提升国际影响力、国际权威性的问题,要全面提升标准化服务于国家航天发展整体战略的能力水平,要在双边和多边合作中争取话语主导权、提升国际影响力,为中国航天引领世界航天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加强政府间航天合作迫切需要有效实施运用先进开放的中国航天标准
在国际合作实践中,标准对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航天不仅要有标准,而且要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尤其要在彰显航天大国责任的空间碎片领域、国际合作中各方关心的产品保证领域和系统试验领域加强标准的对比分析[6],以此推动世界航天各界理解和认可中国航天的先进技术,推动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共同开展航天合作。若要在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中真正实现“推广中国标准,唱响中国装备”,需要提出一整套标准实施应用和推广的工作方法,形成“一揽子”标准实施应用的“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推动中国航天标准带动中国航天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迈向世界高端水平。[7]
3. 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与中国航天深度融入
2019 年6 月12 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组织召开发布会,宣布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结果显示共有来自17 个国家、23 个实体的9 个项目成功入选,这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全球合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开放,彰显了太空治理中的中国责任,中国航天发展也必将深度融入世界航天。将中国航天标准推向世界航天业界,是推动中国航天融入世界进而引领世界航天发展的必然,是实现航天强国建设、铸就伟大“航天梦”的必然。而将中国航天标准推向世界,除了要“有”中国航天标准,还要让全世界“用”中国航天标准,这就需要加强中国航天标准的实施推广,推动标准的国际互认、共用、共享,使中国航天标准成为“世界航天标准”[8]。
三、 中国航天标准国际应用推广模式构建
1. 航天领域政府间标准合作推广模式
政府间标准合作实施推广模式主要为:政府间开展磋商与谈判,政府(单政府或多政府)通过此行为就需要合作的内容达成合作意向,就政府之间具有合作意向的领域、项目、标准等创建国际合作名录,进而开展政府间标准互认,并积极进行合作交流和项目对接,促进标准国际推广和落地实施。航天领域政府间标准合作实施推广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航天政府间标准合作实施推广模式
(1) 政府间磋商与谈判
政府间的磋商与谈判是推广中国航天标准的重要环节。所谓的政府间磋商与谈判,就是对政府间关注的航天领域、项目、标准进行磋商,对有国际合作意向的航天项目以及在项目中需要使用到的航天标准进行交流和谈判,以期既能使政府间的国际合作项目有效实施,又能使中国航天标准得到有效应用。
(2) 达成合作意向
在政府间完成磋商和谈判后,国际合作方对需要合作的内容达成合作意向,这就意味着政府间的航天合作即将开始。政府间的合作意向分为两种:一是单政府之间的国际合作,即只有中方政府与某外方政府两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形成的国际合作意向(如图2 所示),其优势是中外方政府之间可点对点交流,合作效率高,缺点是需单独与某政府交流,谈判成本较高;二是多政府间的国际合作,即中方与多个国家同时就某合作内容共同达成国际合作意向(其他国家之间也可达成合作意向)(如图3 所示),其优势是中方政府与外方多政府就某一问题达成了统一的共识,合作效益较高,缺点是与多政府之间沟通交流难度较大。
图2 单政府间合作意向
图3 多政府间合作意向
(3) 创建合作名录
在政府间达成合作意向后,需要创建合作名录,即政府之间具有合作意向的领域、项目、标准等白名单。国际合作中使用的标准以中国航天标准为优先选择。其中,合作领域包括卫星、载荷、产品、发射等相关领域,合作项目包括产品联合研制、卫星搭载服务、设备设施出口等。合作标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航天标准的应用,即在国际合作中应用中国航天标准;二是中国与其他各国联合编写国际航天标准。
(4) 推动标准互认
标准互认是经各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协商一致,互相认可对方国家或企业在用的标准。采用这种标准合作方式,自主性较强、效率高,对国家或企业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中国航天标准快速走向世界。标准推广互认分为两种:一是单政府之间的国际标准互认(如图4 所示),即只有中方与某外方两国之间形成国际标准互认,双方对对方的标准予以承认,中国的航天标准可以应用于与外方的国际合作项目中;二是多政府间的国际标准互认(如图5 所示),即中方与外方多个国家就某合作内容中需要用到的标准共同开展标准互认,中方对其他各国家的标准予以认可,其他各国对中方的标准也予以认可,各外方国家之间也可开展标准互认,中国的航天标准可以应用于与各外方国家的国际合作项目中。
图4 单政府间国际标准互认
图5 多政府间国际标准互认
(5) 政府合作对接
在政府之间完成磋商与谈判、达成合作意向、创建合作名录、结束标准互认后,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和项目对接,积极就已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进行深入洽谈,进一步明确合作方案。对于尚未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则积极了解对方国家的需求与要求,努力达成项目合作。与此同时,积极推动中国航天标准在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应用,完善政府间对接,促进标准国际推广。
2. 航天产品联合研制标准推广模式
结合当前航天产品联合研制国际合作实际情况,构建了“三维—多面—双向”的标准推广模式(如图6 所示):通过“三维”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产品联合研制的有效实施,带动中国航天标准顺利推广;在“三维”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开展中国航天标准在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应用并进行标准互认;进行“双向”互通,以“走出去”为主,“引进来”为辅,既要让中国的航天标准“走出去”,又要将国外的先进标准“引进来”。
图6 产品联合研制标准实施推广模式
(1) 三维
“三维”是指通过构建中外政策对接维、中外项目对接维和中外人才对接维,促进航天产品联合研制有效实施,顺利推广中国航天标准。政策对接维是国际合作的基础,需要形成有利于航天“走出去”的政策并进行有效对接,才能对国际合作形成政策保护和政策支持、促进产品联合研制项目有效落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航天标准进行应用与推广。项目对接维是中外国际合作的关键,需要中外双方对合作项目中的合作内容、目的、产物等进行有效对接,才能确定在何时、何处采用中国航天标准,才能有效促进中国航天标准向国际推广。人才对接维是中外国际合作的有力支撑,只有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吸引中外人才,才能促进联合研制项目的有力推进,使中国航天标准成为加深人才对接、人才培养培训的技术基础,形成在国际上用中国航天产品、技术和标准的良好氛围。[9]
(2) 多面
“多面”是指在航天产品联合研制合作项目中,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促进中国航天标准在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载荷平台的技术对接、接口的协调配套、产品的技术互认、数据的测试互认等方面。载荷平台的技术对接方面,要充分分析载荷平台技术方面需要的标准,积极采用中国航天标准,促进载荷平台的技术统一;接口的协调配套方面,要加强双方标准互认,促进中外双方数据接口统一、操作规范;产品的技术互认方面,要加强产品特性的研究分析,充分分析中外产品技术要求,采用双方互认的中国标准,促进产品特性与技术要求协调统一;数据的测试互认方面,要促进中外双方数据的转换和统一,并采用中方数据测试方面的标准进行测试。
(3) 双向
“双向”是指在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将国外的先进标准“引进来”,可采用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标准对我国的标准进行补充和优化,以便能够更好地被外方接受和采纳,从而促进中国航天标准在国际合作领域和项目中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在航天产品联合研制合作项目中,应该以“走出去”为主,“引进来”为辅。[10]“走出去”是指在航天产品联合研制合作项目中,中国的航天标准能够在国际合作领域和项目中得到有效运用,能够使中国航天标准在产品联合研制中拥有话语权甚至是领导权,支撑我国航天全面实质性参与空间领域国际合作。故,“走出去”的是中国航天的技术、服务和标准。“引进来”是指将国外的先进标准和产品研制技术引入我国学习,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并通过与我国标准的对比和融合,将我国的航天标准进行升级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国际合作项目的要求,从而再次促进我国航天标准更自信昂扬的“走出去”。故,“引进来”的是国外的先进标准和先进技术。“走出去”和“引进来”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走出去”,可以让中国航天在国际上得到重视,提升中国航天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引进来”,可以引入、学习外方的先进标准,从而提升我国的标准质量,推进技术国际对接,促进中国航天标准应用到产品的联合研制中。因此,标准“引进来”可以促进技术提升,标准“走出去”可以加深国际合作,其关系如图7 所示。
图7 “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3. 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标准推广模式
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是我国航天国际合作中的重要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方面推行中国航天标准,不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更具有较强的必要性。结合当前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的实际,从多个角度对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标准的推广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维度+备忘+支撑”的标准推广模式(如图8所示)。
图8 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标准推广模式
(1) 维度
“维度”是指在国际合作的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项目中,从不同维度对需要采取的不同标准进行分析与选择,并对中国航天标准进行推广和应用。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项目包括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工作,中外双方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对接,在这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标准,是对中国航天标准进行推广应用的良机。在此期间,应从器箭接口、商业发射服务、一箭多星发射和搭载、上面级接口、发射场对接和联调联试等多方面对中国航天标准的推广工作进行研究。在商业发射服务中,要充分分析空间碎片减缓、星箭接口等方面的标准需求,积极采用中方航天标准,促进中外数据接口统一、操作规范。在搭载服务中,积极采用中方标准对配套接口进行规范、对卫星平台进行设计和测试,为外方载荷提供优良的“基准地”,保障外方搭载载荷与平台的兼容性。在发射场对接和联调联试方面,要充分考虑中外的数据接口是否一致,采用中国航天标准对中外数据进行转换和统一,并对采用中方联调联试方面的标准进行测试,充分使中国航天标准“走出去”。“维度”对标准的选择十分重要,是中国航天标准顺利“走出去”的直接环节。
(2) 备忘
“备忘”是指对于需要国际合作的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项目,合作双方所签署的商务、责任和安全等方面的协议备忘录,以此形式对合作项目的重要环节和有关情况予以规定。尤其是在安全协议备忘录中,中外双方应充分考虑合作项目的安全技术要求,对于项目实施中需要使用的与安全有关的标准进行友好谈判和磋商。经谈判和磋商成功后,对于需在安全领域用到的中方标准要列出标准清单以备选择,经分析后予以确定。这样不仅能够为我方项目的研制和实施带来便捷,又能以此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提升中国航天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其他备忘录中涉及标准使用的,亦采用上述工作流程。“备忘”对标准的国际推广十分重要,是中国航天标准顺利“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3) 支撑
“支撑”是指对国际合作的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项目进行支撑,具体包括卫星经营、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等,也可视为对国际合作项目的“售后服务”,一份优良的“售后服务”是促进国际项目有效发展和再合作的基本保障。“支撑”实际上是对对外发射和搭载服务标准实施推广的有效辅助,“售后服务”好,中外双方的国际合作才好,中国的国际合作口碑才会好,才会有更多的国家与中国进行国际合作,中国的标准才会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作用机理如图9 所示。“支撑”对标准应用的间接推动十分必要,是中国航天标准有效“走出去”的强助攻。
图9 “一支撑”对标准推广间接作用示意图
4. 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标准推广模式
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已成为我国航天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业务组成,是中国航天标准有效推广的主要业务渠道。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等国际业务,对推广中国航天标准而言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中方可以在研制过程中充分采用中方标准,当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后,可与外方进行积极沟通,将中国标准进行推广,对外方人员进行标准培训,将中外接口和数据进行统一。这样一来,中国标准就在国际航天合作项目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中国的标准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标准推广模式如图10所示。
图10 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标准推广模式
(1)磋商与谈判
在磋商与谈判过程中,需要对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合作项目的标准使用情况进行商讨,对在合作项目中需要使用到的中国航天标准进行确定和谈判,对中国航天标准的运营、维护、支撑等服务进行讨论和规定。中方应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示中国标准的价值,积极推进中国标准的应用。在政府间完成磋商和谈判后,国际合作方对需要合作的内容和标准达成合作意向,这就将意味着政府间的航天国际合作即将开始。磋商与谈判是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标准推广的第一步。
(2)中外标准互认
在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方面对中外标准进行互认,能够有效促进在国际项目合作中采用中方标准,且能够在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后对中外数据进行统一,有利于中国标准在国外顺利推广和有效应用。[11]因此,中外标准互认在此过程中十分重要,是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标准推广的重要基石。
(3)采用中国标准
当磋商与谈判、中外标准互认结束后,中方就可以采用中国航天标准对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等进行生产和出口,主要集中在真空罐、模拟器等大型地面设施设备出口以及宇航元器件出口方面开展标准应用。
(4)支撑服务
支撑服务是指在整星、设施设备和器部件出口后,对国外用户进行标准技术服务支撑和标准人才技术培养,从而支撑采用中国航天标准走出的产品能够在出口后顺利运行和使用,通过这种后期服务,为中国标准“走出去”铺平道路。
四、 结语
无论从以往的实践、当前正在执行的项目,还是未来合作需求来看,我国航天要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要与世界各国和组织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标准是前提和基础。通过开展中国航天标准的推广模式研究,提出中国航天标准在国际合作中实施应用和海外应用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将从根本上推动中国航天标准的国际互认,从而促使中国标准真正“走进世界航天前列”,支撑航天强国建设,助力中国航天融入世界、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