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国祚为何这么短
2023-11-25郭伟东
◎文/郭伟东
立嗣埋下隐患
司马家族篡曹魏政权开创晋帝国,历经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三代而成,可谓是处心积虑、老谋深算而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然而,这样一个高智商家族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短短五十一年即宣告崩溃,只好衣冠南渡,从一个大统一的帝国王朝萎缩成了一个割据政权。
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基于对司马氏家族的厌恶,说他们本来就得国不正,阴谋算计、阴狠歹辣,甚至犯下弑君大罪,这是老天对他们的报应。
这种说法当然只是一种情绪化的宣泄,虽说司马家的江山得来确实不光彩,但他们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分崩离析、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使得华夏得以重新统一,是有其历史功绩的。特别是西晋一朝,在文化、经济上都取得了很可观的成就,并非一无是处。
那为什么西晋国祚这样短暂呢?原因自然很多,比如门阀士族阶层的壮大甚至把持朝政、分封诸王权力过大、外族侵略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立嗣。
所谓立嗣,就是确定谁当接班人、谁坐这把皇椅。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司马家就没处理好。
多此一举的过继
大家都知道,司马懿作为司马家族的第一代枭雄,他在曹操手下隐忍多年,通过高平陵政变攫取了朝政大权。司马懿之后,我们熟知的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掌权,然后司马昭又把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司马炎,到了司马炎这儿,才取曹魏而代之,建立晋王朝。这样看起来,司马家族的权力传承有序,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第二代,司马懿除了司马昭,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司马师。司马师是谪长子,在司马家族登顶的过程中,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司马昭基本上属于命好、吃现成的那种人。
就拿对司马家族最重要的高平陵政变来说,当时司马懿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手无军权,被曹爽排挤出了权力核心。在这种情况下,高平陵政变依然能成功,最大功臣自然是司马师。司马师多年以来苦心经营,偷偷地养了3000名死士。平时这些人散落市井,在政变前一夜,司马师发出了命令,3000名死士在第二天就如天降一般,一朝而集,政变也因此大获成功。
这充分显示了司马师的远见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偷偷养着3000人为己所用而不被政敌发现,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司马懿去世之后,将大权自然而然地交给了司马师。只是天不假年,司马师47岁时就英年而逝,而且还没有留下子嗣,这样他把自己的位置和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也很感念自己这个哥哥为司马家族作出的贡献,在他全盘掌握了政权并被加封为晋王之后,经常说“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景王指的就是司马师。正是有感于哥哥对家族的贡献,司马昭不愿让司马师一脉就此断绝,从自己的儿子里挑了一个过继给哥哥,以承继司马师的香火。这个被过继的人,就是司马昭与原配夫人王氏所生的次子司马攸。而司马炎则是司马攸的亲哥哥,是司马昭自己的嫡长子。昭去世之后呢?因为现在司马师有儿子了,你司马昭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人家了,那你从哥哥那里继承的权力和位置,是不是应该“还”给司马师的儿子司马攸啊?
况且,从司马懿的视角来看,因为司马攸继承了爷爷的嫡长子司马师的香火,所以司马攸是司马懿的嫡长孙,也就是说,司马攸更具有继承司马家业的资格。
或许你会说,司马攸、司马炎事实上都是司马昭的儿子,他俩谁继承都是你司马昭的天下啊,这有啥分别?其实分别非常大。如果司马攸继承,那就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攸这样一个序列,也就是说,在以后的太庙中,司马昭会靠边站。而如果司马炎继承,就成了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这样一个序列,司马昭是正大光明地享受祭祀的!
如果你是司马昭,你会怎么做?司马昭虽然多次公开表达过要把位置传给司马攸,甚至在喝多了的时候,指着自己的座位、当着众大臣的面说“此桃符座也”。桃符,是司马攸的小名。
说是这么说,但真到了权力传承的那一天,司马昭还是指定了司马炎。司马炎继承了司马昭的位置和权力,不久就取代曹魏称帝了,成为了西晋王朝第一位皇帝——晋武帝。
两难的抉择
这种安排看似很温情,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情深,弟弟为使哥哥香火不绝,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哥哥,让哥哥这一脉从名义上得以延续。但家有皇位,这个举动引起了很大麻烦,最终导致司马炎和司马攸兄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和斗争,也成为西晋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话说如果司马昭去世,他必须要指定一个人来继承他的位置和权力,按嫡长子继承制来说,这个人自然是司马昭的谪长子司马炎。但到了这里,司马家族的特殊情况出现了——
往上倒,司马懿去世后,继承他的位置和权力的是谪长子司马师;司马师去世后,因没有儿子,就把位置和权力给了自己的弟弟司马昭。但司马
“齐王归藩”事件
按说司马昭这么做也没什么错,毕竟往下传的是自己这一系的儿孙嘛,但司马炎并不这么想。司马懿当年曾被封为舞阳侯,这个爵位由司马师继承,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后,就名正言顺地继承了舞阳侯这个爵位。这就像是在提醒司马炎,你虽然现在是皇帝了,但咱们家的这份基业,得从爷爷那算起,继承爷爷爵位的是我,不是你!
这就成了司马炎的一块心病,总觉得司马攸对自己的皇位虎视眈眈。更加让司马炎不安的是,他的子嗣也出了问题,他的嫡长子叫司马衷,就是后来的晋惠帝,大臣说老百姓吃不上饭,他好奇地问“何不食肉糜”。谪长子是弱智,司马炎是否把皇位传到这位弱智手上?况且,大臣们也开始担心起来,如果司马衷继承皇位,那肯定是不能胜任皇帝这份工作的,那还有谁能胜任呢?当然就是司马攸最有资格了。
先不论智商,从资格上来说,司马攸继承皇位,就意味着皇权转移到了司马师这一系,本来皇权也应该是司马师一系的,这是正当的回归。很多大臣开始支持司马攸。司马炎当然不肯这么轻易地让自己一系的皇位丢失,自己成为继承人之前,弟弟就是他的假想敌,何况是现在!所以,他宁肯传位给弱智儿子,也不能便宜了弟弟。这就是宗族家法观念的厉害之处了。
司马炎开始瓦解司马攸的势力,对其进行了残酷的政治打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让司马攸不再居住在首都洛阳,而是驱赶他去封国山东。这么做,就是防止司马攸在首都培植势力、干预朝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王归藩”事件。
司马攸当然不愿轻易就范,一是朝中有很多大臣支持自己,二是他知道,一旦离开京师,那就意味着自己的政治生命就此完结了,所以司马攸迟迟不肯动身,称病留在京师。也可能是作为这场政治斗争的焦点人物,司马攸的心理压力有点过大,本来是称病不走,没想到过了几天真得病了。司马炎就派御医去探望,看司马攸是不是真病了。御医当然知道皇帝的心思,回去就非常贴心地按照皇帝的想法汇报:司马攸装病。司马炎可是逮住了把柄,一道道催命符似的命令让司马攸赶紧上路。司马攸连病带气,开始口吐鲜血,没多长时间竟然去世了!
主角去世,政治斗争自然也就结束了,但这埋下了司马家族内部权力斗争的祸根。加之弱智皇帝司马衷的继位,使得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大权独揽。这种宁可将政权旁落至女人手中也不交给根正苗红的司马氏皇子的行为,彻底激起了藩王们埋藏已久的愤恨,最终酿成八王之乱动摇了西晋王朝统治的根基。
于是,只短短存在五十一年,西晋王朝就覆灭了。代之的东晋则成为了一个割据政权,华夏又陷入了大分裂大动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