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学校师生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
2023-11-25殷秀玲潘晓立
殷秀玲 潘晓立 朱 晔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 河北 衡水 053000)
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科技的加入带来了教育从手段、模式到内容的新变革,教育信息化新时代信息素养成为衡量学校师生的重要标准之一。2020 ~2022 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根据国家疫情防控统一部署,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的影响,“互联网+教育”的网课模式成为“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唯一途径。在这种线上教学模式中,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素养概述
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纳入教学计划,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化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管理与科研,注重教育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2018 年4 月13 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如下基本目标: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到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素养不仅能够对信息进行判断、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能够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自己期望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获取新信息,而学生需要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从这些信息中归纳出新知识,并进一步储存为信息化的形式,有效利用信息完成学习目标。
教育信息化,人才先行。新时代、新目标要求学校师生系统掌握知识,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现代信息化相关技能,服务于教育教学与学习,因此,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势在必行。
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
为分析目前师生信息素养现状,笔者对某中职学校开展调研,2022 年秋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延续,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自2020 年起,三年中,线上教学与学校教学穿插进行,每次的线上教学,都是对中职师生共同的挑战。对这种完全的互联网教育的效果,社会、学校和家长尤为关注。本次调研主要围绕线上教学期间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情况开展,通过对疫情期间学校的线上教学效果的分析,总结得出中职师生信息素养现状。本次调研依托学校线上教学使用的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线上发放调研问卷。问卷设计了学生版和教师版两套,要求各专业至少保证60%以上师生参与调研。共回收学生有效问卷3 728 份,调查率约为75%,收回教师问卷257 份,调查率约97%。笔者对调研结果进行问题汇总和分析,发现师生信息素养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2.1 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2.1.1 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对线上教学平台使用情况调查数据显示,58.8%的教师疫情防控期间初次使用线上教学平台,此前未有使用经验;42%的老师“可以熟练”使用目前线上教学平台,56.4%的老师觉得使用情况“一般”。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教师及青年教师信息化技术接受能力、应用能力较强,其他专业和年龄较大教师,尤其是45 岁以上教师信息化技术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应用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年龄较大教师思想上不愿接受新事物,缺乏学习热情。
2.1.2 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资源不够丰富。对于教学难度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有20.6%的老师认为教学难度“比线下教学高很多”;有37.7%的老师认为教学难度“略高于线下教学” ;有24.9%的老师认为“具有同等难度”。从调查结果分析发现,除“网络硬件条件不足”、“在线教学相关操作尚不够熟悉”等问题造成教学困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课程相关信息资源缺乏”。部分教师经历了疫情期间“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这些信息反映出部分教师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观念陈旧,行为滞后。分析原因,或源于信息化思维弱、信息的敏感度低,不能灵活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源于信息意识淡薄,没有积累信息资源的习惯。
2.2 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2.2.1 信息技术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对学生线上教学平台的熟悉程度调查显示,54.8%的学生表示疫情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网课,52.6%的学生表示“不能”熟练掌握并使用平台。分析原因,部分家长为防止学生过度玩游戏、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而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接受能力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不感兴趣,不想学、不愿学;少数学生因个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信息技术能力欠缺。
2.2.2 信息热情高涨,信息意识不明确。对学生线上教学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47.6%的学生认为网课的形式“比较不错”,约76%的学生认为网课学习是有动力的,95%以上的同学认为在线教学平台能够满足学习需求。线上教学期间学校在线参与学习的学生达98.6%。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对线上教学充满热情,对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充满渴望。但目前在线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显示,52.9%的老师认为教学效果“一般”,分析原因,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信息意识不明确,部分学生的热情和渴望只是短暂的好奇,以娱乐为目的,没有真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中。
3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3.1 转变教育理念,践行信息化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有效地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得从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出发,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的敏感度,这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教学的变革,多媒体技术、电脑网络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等迫使施教者必须构建新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及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及手段。学生作为受教者,也要有获取信息的意识,学会判断信息,不断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合作、会创造的信息型技能人才。要想增强师生信息意识,就应多措并举,如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开展规模化测评,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师生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示范课、教研活动听评课、信息化教学比赛等活动,以点带面,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让师生真正意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推动师生更新观念、增强意识、重塑角色、提升信息素养。
3.2 有效整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教师只有不同,没有优差,很多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能力、应用能力强,有强烈的信息意识,积累了很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但不善于分析、提炼,不能高效应用到教学中,难以提高教学质量,而有一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虽然有所欠缺,但信息判断分析能力强,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经验丰富。有效整合教师资源,强强联合,各尽所能,共同探索新型的教学结构和模式,让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到教学领域,共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师在发展中不断增强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3 教师引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教师主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让学生真切体验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魅力,加强信息素养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觉提高信息素养。例如: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投屏功能,直接使用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用主题讨论统计,高效汇总同学们的观点,且能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一目了然,直观准确;使用选人功能,随机选人回答问题,可引导全体同学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不会存在侥幸心理,让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着课堂转,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使用计时功能,在学生思考问题或讨论问题的时候倒计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3.4 任务驱动,提升学生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中职学生厌学心理比较普遍。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中职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差一些,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强。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和学习任务有机融合,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将知识、技能和现代信息化技术融合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利用信息化技术工具进行数据分析、诊断,有效提升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工具的合理运用能力,高效完成任务,体验学习的快乐,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3.5 师生联动,丰富教学信息资源。学校分专业建立资源平台,同一学科教师教学信息资源共享,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信息资源,充实课堂教学。深入调研,了解学生熟悉的平台、喜欢的信息化资源展示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教学信息化平台,熟练掌握和教育、超星学习通、掌上高校、钉钉、i 博导、QQ 群课堂、企业微信直播、企业微信会议等信息化平台使用技巧,根据课堂内容性质选择合适的平台;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录制短视频、制作微课慕课,丰富有特色的课程信息化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共同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4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实践策略的思考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实践策略落地的关键,一是领导重视,全员培训,引领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增强师生提升信息素养的意识;二是学校建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长效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调动师生自觉提升信息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学校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建立信息化教育平台、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成长评价平台等“互联网+教育”平台,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彩、优良信息素养培养的有利支持,使师生有条件提升信息素养;四是加强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各门课程中,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内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合本校学生现状、可操作性强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总之,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师生职业素养势在必行,增强师生提升信息素养的意识,推动师生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自觉提升信息素养,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