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财富500富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民企力量
2023-11-24陶娟
陶娟
在中国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进程中,民企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境内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超过6600家,总市值约为115万亿元,其中,民企超过4500家,占了7成,总市值约为53万亿元,占了46%,而代表头部民企的新财富500富人旗下公司有388家,占了6%,总市值为26.8万亿元,占了23%,它们近三年新增了190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迄今一共诞生了169家千亿元以上市值公司,其中59家隶属500富人旗下,占比达1/3。24个Wind二级行业中,13个行业市值第一名也在500富人旗下。2023年,新财富500富人的总财富达到13.5万亿元,钟睒睒连续第三年夺魁,折射的正是民企在零售、软件、制造、医药、运输等充分竞争行业的出色表现。
产业体系的焕新升级中,表征民企发展态势的新财富500富人名单亦同步波动。过去三年,光风储、新能源车、芯片等“科创+低碳”类行业成为主流创富赛道,比亚迪的王传福、隆基绿能的李振国、宁德时代的曾毓群成为新的明星,民企主导的“光电锂”产业在全球构建起竞争优势,助力了出口结构的转变。今年,先进制造业富人数量达到210位,财富占比达到40%。
伴随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资本-产业-创富”内循环模式日益壮大,民企已从融资、上市“两头在外”转向获得双循环助力。同时,地方政府设立的产业基金兴起,也使民企创富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共振。
科创时代,股权激励机制的推广,进一步使企业家与员工利益共振。每个百亿富人背后,约对应创造10个亿万富人、100个千万富人。一个同频共振的良性创富生态,将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厚植根基。
一些企业艰辛求存,一些企业欣欣向荣。转型升级路上,常有冰火两重天的境遇。
比如,截至2023年4月16日,中国百强房企有43家披露了雇员和薪酬数据,其中35家员工数量同比减少,合计减少12.4万人。
而近3年,比亚迪一己之力新增34万个工作岗位,员工达到57万人。
再如,2022年,百强房企拿地耗资1.3万亿元,同比下降48.9%。
而同一年,中国新能源项目(含台湾地区)投资额高达9.2万亿元,半导体项目投资额高达1.5万亿元。仅以光伏产业链为例,全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量2022年同比增长均超过55%,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
一马一卒的进退,或不足以窥产业荣枯。所幸,如期而至的2023新财富500富人名单,能帮我们在纷纷扰扰之间辨析全貌。
某种意义上,这份名单长什么样子,中国头部民企过去一年的表现就是什么样子,结构的升腾转换,清晰可见。
尤其是,最近三年,中国主流创富赛道有力而强劲:2020年,芯片;2021年,新能源车;2022年,光伏风电。蓦然回首,才发现,财富创造的秘笈就写在中国产业体系现代化的纲要里。
2022年,全球顶级富人都多面承压。
从前,世界是平的。而今天,世界越来越凹凸不平了。逆全球化潮流暗涌,疫情中扩张的泡沫被挤压,地缘冲突带来全球供应链重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更重要的是,面对居高不下的核心通胀率,美联储顶着经济衰退的风险,持续加息……种种因素都深刻影响了企业家们的财富动向。
资产价格与利率通常成倒数关系。2022全年,标普500跌19%,纳斯达克指数跌33%,沪深300指数也跌去23%。顶级富人的财富构成主要是上市公司股权,股市下行,其财富普遍缩水。
2023年,新财富500富人的总财富为13.45万亿元,人均财富从上年的331亿元滑落至269亿元,同比跌19%;入围门槛下滑至77.6亿元,同比跌18%。这些关键指标走势和中美二級市场核心指数基本同步。
时代的大浪里,谁裸泳,谁退潮,又是哪一批新贵立在了新的风口潮尖?
普跌的局面中,中国前十富人,格局趋稳。你日常喝水,刷抖音,玩游戏,淘宝拼多多,在朋友圈溜达,收快递,吃猪肉,买家电,甚至打网约车里的那块电池……所有众人的日常,成就了中国最富十人。
靠卖水,钟睒睒已是连续第三年夺冠。尽管其财富今年微跌至4562亿元,但仍遥遥领先第二名1000多亿元,地位无人撼动。
前十富人财富整体的增速,和中国经济一样下降了,其变动也不再剧烈,与美国前十富人一样,开始循环重复同样的名字。
2003-2013年间,前十富人总财富翻了10倍,且每年基本都有4-7位新进者;此后十年,前十名财富涨了4倍,一般也有2-4人上位成功;2023年,则没有再出现新面孔(图1)。
资料来源:新财富
前十富人中,7人财富同比下跌,其中,曾毓群身家暴跌1100亿元,而从前十名掉落的黄世霖,也来自宁德时代(表1)。
资料来源:新财富
钟睒睒
若从市场份額看,2022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全球市占率为37%,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市占率为43.4%,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两项均排名全球第一。但上游锂价暴涨,同行竞争激烈,宁德时代毛利率从26%大幅下滑至20%。过去一年,其坐拥千亿账面现金,却依然定增融资450亿元,股价围绕着410元/股的定增价来来回回,全年剧跌33%,曾毓群财富也从3300亿元跌至2200亿元,排名从第2跌至第5。
事实上,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司毛利率走势与实控人财富波动有极强的关联性。如低价取胜的拼多多,在消费紧缩情景下,业绩不降反升,2022年营收增长40%,毛利率更是提升近10个百分点至76%,净利润暴涨3倍,退出一线的黄峥财富同比劲增632亿元(图2)。
资料来源:新财富
农夫山泉等消费类企业及网易、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均坐拥40%-60%高毛利,且多年来保持高度稳定,护城河效应突出,其背后的钟睒睒、马化腾、丁磊也是前十常客(图3)。马云则以1469.8亿元财富居第六名。
资料来源:新财富整理
来自现代农业领域的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已是连续两年位列前十。把猪养好是大事儿,中国人一年吃7亿头猪,种猪就是生猪养殖行业的“芯片”,此前严重依赖进口,牧原股份很早就开始自主育种,如今拥有专业育种人员1700余人,不仅能解决自身需求,还能为行业提供种猪64万头。目前,中国畜禽、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75%和85%。
引人瞩目的是,王传福以1336亿元财富,排名第11,距前十名仅一步之遥。
近年,比亚迪全线出圈,无论是上海车展发布百万元级别的豪华品牌“仰望”,吸引兰博基尼总裁到场观摩,还是2023年一季度销量达44万辆,作为自主品牌,首次拿下销量桂冠,结束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近40年间合资品牌垄断的局面。当下,比亚迪开始享受规模红利带来的盈利提升,其2022年毛利率足足提升了6个百分点,达到17%,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殊为难得(图4)。明年,王传福有望冲击更好的名次。
值得注意的是,同处新能源车行业的企业,已出现严重分化,小鹏汽车何小鹏、蔚来李斌2023年财富同比暴跌了78%、65%。这两家公司,一个大力投入自动驾驶等硬科技,一个花大价钱提供高端的换电服务,但在加息环境中,市场对“概念”的认可度大幅下降,而更多从确定性的销量与业绩中去判断“谁将留在终局”。
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手机、电脑、汽车、住房消费整体饱和甚至销量同比下滑;此前主要出口目的地欧美市场正经受高通胀折磨;产业链重构,高科技制裁……企业遭遇的挑战一浪紧接一浪。当美国的高科技巨头都在裁员谋生,寻找增量发展空间,也成了中国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
本年度新增73位富人,其中,TMT(11人)、日用消费品(10人)、医药生物(9人)、商业服务(9人)、机械与电气设备(7人)、金属与冶炼(5人)等六大行业合计贡献了51位,占比达到7成(图5)。
资料来源 :新财富
叩问他们的逆风飞扬,一是永远寻找增量空间。
深耕广袤的下沉市场,如以农村和农产品起家的拼多多,如低价取胜的蜜雪冰城,是创富力亮眼的存在。
从河南郑州走出的蜜雪冰城,凭借超级性价比,全球门店已超2.2万家,一方面,蜜雪冰城通过自建原材料加工产业园和全国布局物流仓储基地,压低产品成本,提升对加盟商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其并不抽取加盟门店的盈利分成,而是前端卖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后端收取加盟费、管理费、培训费等。“两头吃”的模式稳赚不赔,2021年,蜜雪冰城营收超百亿元,并实现19亿元净利润。
蜜雪冰城的创始人,今年47岁的张红超初中没有毕业就出来打工,卖过报纸,养过兔子,直到在街头吃到一口刨冰,决定创业,改写了人生。如今他和弟弟张红甫合计持有蜜雪冰城85.56%股权,家族财富轻松达到388亿元。
尽管泡泡玛特等新消费模式在过去一年遭到重击,但本年度,日用消费品行业新增富人总财富高达1949亿元,成为创富最强赛道,魅力依旧。今年共有9名新入围富人的财富值超过200亿元,3名来自消费赛道(表2)。
资料来源 :新财富
出海是另一大方向。這一点,在国内流量见顶的互联网企业身上尤为明显。
市场调研机构SensorTower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26日的一个月内,美国人在应用商店中下载最多的四个App,全部来自中国。排名第一的是拼多多海外电商平台Temu;第二名为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这也是2022年美国和全球下载次数最多的应用程序;第三名CapCut也是字节跳动旗下影音编辑程序;第四名则是主打快时尚的中国电商平台希音(Shein)。
提前抓住出海流量的张一鸣,比马化腾年轻了12岁,身家却高出了700亿元,成为TMT行业新首富。2012年才成立的字节跳动,不仅在国内拥有今日头条和抖音两大时间杀手,在海外也不断攻城略地,其应用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2022年收入超800亿美元(约5504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这一规模已非常接近腾讯(5545亿元),增速则远超腾讯、阿里等老牌互联网厂商。
而仅仅13年前,张一鸣还发微博表示纠结,“iPhone4太贵了,不舍得换”。有意思的是,张一鸣最常提及的人生哲学就是要学会“延迟满足”,而其产品则“反者道之动”,都让人欲罢不能。
希音的模式“小单快反”,考验的则是对小订单的快速反应能力,即先小批量生产不同款式的产品进行市场测试,再通过终端数据反馈,对其中的“爆款”进行快速返单,以此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减少库存风险。主攻欧美市场,同时背靠中国供应链,双重优势中,希音最新估值达到640亿美元,39岁的许仰天身家高达1120亿元。不过,眼下,它将面对来自Temu的直接冲击。
游戏出海也是一大亮点,腾讯的国际游戏业务在2022年第四季度贡献了其游戏总收入的33%。SensorTower商店情报数据显示,2023年2月,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中,中国厂商占据了40家,合计吸金18.5亿美元,占TOP100总收入的38%。
高附加值的新兴制造企业也在加速出海。2023年2月,宁德时代和福特汽车宣布,双方将在美国密歇根州合作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新工厂投资35亿美元。此前,宁德时代已在匈牙利、德国图林根州建设工厂,2022年境外营收同比增长176%,占比提升至23.4%。
欧美市场之外,“一带一路”成为不少民企龙头的重点耕耘方向,如华大基因先后在泰国、文莱、埃塞俄比亚、沙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合营公司或全资子公司,以更好开拓当地生意。晶澳科技则在马来西亚、越南设立生产基地,其越南项目是该国“特别鼓励投资项目”,同时被列入中国“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
除了地域上开拓增量市场,寻找增量的第二种途径是转投前景更好、市场更开阔的新兴行业。
杉杉股份从服装跨圈锂电池材料,32岁的郑驹在父亲郑永刚意外离世后,也正式掌舵市值400亿元的家族企业。东方希望集团在传统的农业、铝业之外,积极布局光伏产业,2023年仅在内蒙古乌海一地就拟投入300亿元,500人常客的刘永行家族亦跟随大时代财富常青。
德业股份此前主要生产冷凝器、蒸发器等,客户为美的集团等家电企业,后跨界生产光伏逆变器,从低增长赛道跳转高增长,如今,逆变器已成其第一大主营业务,带动公司市值暴涨,71岁的张和君财富也跳涨7成至510亿元。
三则是通过组织变革,释放内部更多增长潜力。
如阿里巴巴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集团层面从管业务升维到管资产管资本,而经营责任和绩效考核下沉到阿里云、淘宝天猫、菜鸟等六大子集团,大家不再吃平台大锅饭。
海康威视也推出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等多家子公司,进一步激活创新业务的发展潜力。
最富500人拆分新业务或子公司上市,已蔚为风潮。如华大智造上市,汪建财富新增逾200亿元,甚至超过了他在华大基因中的持股市值;此外,2022年,三一集团梁稳根家族、先导智能王燕清家族、奇虎360周鸿祎等分别推动三一重能、微导纳米、花房集团等公司上市(表3)。
资料来源:新财富
无论前十守擂,还是新贵上垒,各个民企寻找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终极路径,都直指转型升级、强链补链、高质量发展。这正与中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相契合。毋庸置疑的是,民企的市场化探索,亦是推动这一浪潮澎湃向前的重要支脉。
资本市场表现综合体现了各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而民企尤其是500富人所控制企业的表现,显示其在经济结构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体上,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美国、伦敦、新加坡等地合计上市超6600家(多地上市只留一家),总市值约115万亿元;其中,民企上市公司合计超4500家,占比7成,总市值约53万亿元,占46%。而500富人所控制上市公司为388家,占6%,总市值则达到了26.8万亿元,占23%。
在24个Wind二级行业中,13个行业市值第一名为500富人所控制的民企,占比超过一半。如软件和服务领域市值第一名为腾讯控股(2.9万亿元),腾讯目前也居中国企业市值榜首,相对而言,央国企在电信、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垄断领域占据绝对优势,而民企在软件、零售、制造业、医药、运输等充分竞争行业则表现更为出色。
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市值是个金标准,中国目前一共诞生了169家千亿以上市值公司,其中,59家为500富人所控制,占比为1/3。
王传福
现代产业体系覆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其中,先进制造业是根基,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制高点,其既是各地政策规划中着力发展的重点,也是民企百舸争流之所向。
反映到500富人名单上,先进制造业的突破令人惊喜。近几年,光风储、新能源车、科创赛道的创业新贵大踏步向前,令先进制造业富人数量达到210位,财富占比达到40%。实体经济创富效应激升,改写了这份名单的主流产业面貌,也折射出中国产业体系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与进展。
对比2020-2023年的数据,变化尤其显著(表4)。
资料来源:新财富(标红者为该列指标前三名)
若与2020年相比,500富人所处的17个大行业中,最大赢家当属机械与电气设备、能源与环保、金属与冶炼三大行业,它们各自新增了22、14、11人。
2020-2023年,财富涨幅超过2倍的富人达到了25名,其中21名来自动力电池、新能源车等先进制造业,仅有4位来自金融、互联网等条线。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3.5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近3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2年的15.5%、31.8%,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由于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更强,“低碳”成为这一时期500富人最燃赛道。光伏逆變器龙头阳光电源曹仁贤、光伏大佬晶澳科技靳保芳3年财富涨幅近10倍,2020年时,二人甚至尚未现身500富人之列。
在各自赛道具有优势地位的比亚迪、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龙头企业,相关富人亦高度受益,王传福、吕向阳期间财富涨幅超过4倍,曾毓群、李平、李春安、李振国等人财富涨幅均超2倍以上(表5)。
资料来源:新财富(浅蓝色表示该企业家财富来自先进制造业,而黄色为该企业家2020年尚未入围500富人)
过去三年,民企造富行业结构大幅改观,首当其冲改变的,是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以光(光伏)、电(新能源车)、锂(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出口新势力。
以汽车为例,2000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仅为2万辆,同期日本出口472万辆。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13.8万辆,世界排名第三;2022年出口310万辆,超过德国,世界排名第二;2023年一季度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出口量历史上首次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一,全年出口有望达400万辆。
中国光伏产业从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再到无限内卷中依靠技术升级降低成本,建成具有全球绝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其结果是,过去10年,中国光伏产品的度电成本下降逾8成;全球前十大光伏组件厂商,中国占了八位,并包揽前七名;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80.3%。
全球锂电池行业前十强,中国占了6家,同样独占鳌头。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口总额3426.5亿元,同比增长86.7%。
现代产业体系的三大关键词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这意味着,产业链一要保障供应的安全,二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上移,实现更高利润率和增加值。“新三样”的崛起,正体现了题中之意。
有意思的是,这三大行业的领军企业都是民企,比亚迪的王传福、隆基绿能的李振国、宁德时代的曾毓群,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创富头雁。他们均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均培养自本土高校理工科,均十年如一日深耕在行业一线,均有一颗“振兴民族工业”的朴素心灵。最终,他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中国Logo牢牢地插上了产业高地。
出口井喷就是竞争力的体现,“绿色”大赛道相关公司的业绩随之暴涨。
截至2023年4月21日,500富人所控制的主要上市公司中,披露2022年财报的公司有188家,其中164家业绩相比2019年实现上涨,占比为87%;而营收涨幅超过30%的公司达到142家,占比为76%;理想、零跑等区间营收涨幅甚至超过了100倍,小鹏汽车营收涨超10倍(表6)。这或许可以部分诠释,为何上海车展之后,欧美日汽车业感受到了巨大冲击。
资料来源:新财富整理
净利润表现稍逊于营收,188家上市公司中,124家实现正增长,占比为66%;102家净利润增幅超过30%,占比为54%。大全能源、赣锋锂业的净利润区间涨幅分别高达76、56倍。
与业绩一同攀升的,是就业数据,这也是企业之于社会极具意义的指标。
500富人所控制公司中,有388家披露员工数据,320家实现了员工扩招,占比达82%,其中190家公司新增员工数量超过1000人,占比为5成。这388家公司2019年末合计提供了425万个就业岗位,而到了2022年末,则提供了615万个就业岗位,新增190万名员工,给近200万个家庭创造了相对稳定的财务保障。
近三年(2020-2022)高校毕业生总规模约2860万人,相当于中国300多家民企龙头,解决了这部分新增待就业人口中6.7%的人的工作问题。
在挑战重重的三年里,依然有大批的民企,在竭尽全力寻找发展机遇,拓展市场空间,并努力用“税收+就业”回馈社会。这一指标的领头羊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绿色系新贵,也不乏京东、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平台,还有蓝思科技、美的集团等制造业巨头。
500富人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新增就业超过1万名的企业达到了32家,其中,比亚迪、京东、阿里巴巴分别新增员工34万人、16万人、14万人(表7)。
資料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
在产品力、销量、净利润表现等各个条线,比亚迪均已燃爆。王传福亦坦言,此前比亚迪招不到清华、北大学生,如今来了不少,2022年招聘的3万名应届生,60%是硕博,700-800名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
500富人所控制上市公司里,减员规模最高的是好未来,近三年削减了1.8万人。业务无法正常开展的携程网,员工也少了1.2万人。
服务行业,近年变化也较为明显,地产、教育、互联网平台富人的财富相对下滑。回归“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幼有所教”的初心,成为其中不少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行业首富的身家变化,折射了这一趋势(表8)。
资料来源:新财富
周期起落跌宕中,最吃重的几个行业首富在2023年发生了更迭。由于钟睒睒的财富中有超过840亿元来自万泰生物,今年他的类别调整为综合行业,因此成为这一行业首富。相应地,日用消费品行业首富则再次回到海天味业的庞康手里。玖龙纸业的张茵母子也重新夺回了林业与造纸首富。
杨惠妍家族今年憾别地产业首富,王健林、王思聪父子财富尽管也下跌了近500亿元,但仍以840亿元身家登上行业首席。曾经地产首富即全民首富,如今他们则在17个大行业首富中排到了第11名。
在地产远未进入“黑铁时代”时,万达就早早将文旅资产以600亿元价格剥离给融创、富力,王健林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先见之明传扬于江湖,但现实的困难仍未远离⸺万达商管屡屡冲击上市而未成,若2023年底未能上市,或将天价回购战投的股份,留给王健林的时间窗口恐怕也不多了。
2022年是地产业的凛冽寒冬,行业销售面积同比下滑26.7%,开发投资额同比下滑10%,诸多房企走到生存关口,头部企业也趟过险境。
碧桂园此前的战略是“重仓三四线,拥抱一二线”,通过快速拿地高周转,以及同心共赢计划将区域总监和项目绑定,吃到了棚改货币化的最大红利。2021年,其营收超5000亿元,净利润近700亿元,但2022年营收下挫近18%,净利润更是上市以来首亏60亿元。其股价从2021年初的10港元/股最低跌至2022年10月的1港元/股,目前总市值为500余亿港元。
王健林
杨惠妍家族曾于2007、2008年蝉联全国首富,并有8年跻身全国前十富人之列,2023年财富下降为562亿元,排名下滑至49名。
不过,穿越周期中,碧桂园展现出了极强的应对能力,一是通过三次配股直接融资116亿港元,并获得多家银行约3000亿元综合授信;二是负债率降至40%,压缩了5.6个百分点,三道红线进入绿档;三是审慎拿地,2022年新增权益土地储备约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8%,且7成位于一二线城市。
经历一轮淘洗,民营地产上市公司的市值已普遍不及净资产,如碧桂园的市净率为0.26倍,融创仅0.19倍。多家房企债券违约,多名地产富人被限制高消费,跌落最富500人之列。三年时间,许家印财富从2000亿直线跌落至百亿元,降幅高达92%,而融创的孙宏斌、世贸的许荣茂等人财富跌幅亦超7成。这轮风险出清中,入围的地产富人数量从2020年的61人,直线下降至今年的32人,足足减少了29名,占比也降为6%。
地产行业富人的处境,折射出一个狂飙时代的谢幕。曾几何时,中国前十富人中有7位来自地产(2007年),满榜皆是“土”财主。“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杠杆造富时代,激进者高负债蒙眼狂奔,尽享行业黄金时代的红利,但终究逃不脱人口老龄化、低生育趋势的迎面一击。
不过,据广发证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乐家栋分析,近两年,高杠杆、高风险地产企业基本退出市场,行业供给侧改革基本出清,2022年11月后,“央行十六条”、支持房企发债融资、房企股权融资重启等三箭齐发,政策明显转向,优质房企发展的良性循环趋势已经确立。伴随地产行业回暖,其间的创富格局会如何演变,值得关注。
与地产行业一样,教育、医疗行业估值中最大变量也是政策调整。近三年,教育行业,好未来的张邦鑫、新东方的俞敏洪、中公教育的李永新等人财富明显滑落。
值得一提的是,地产、教育行业富人的财富趋势已有底部企稳攀升的迹象。许家印2023年财富值较之2022年甚至略微提升了18亿元,而张邦鑫财富翻倍,得以回归500富人名单,俞敏洪虽然身家大涨9成,但还离入围有不小差距。
恒瑞医药、翰森药业等部分医药企业此前受益于“核心资产”概念暴涨,近年受医药集采等政策影响,估值也出现一定回落。集采政策一方面挤出了仿制药、高值耗材的价格水分,同时也在倒逼药企加大对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物研发。行业告别“以药养医、销售驱动”的旧模式,创新能力成为药企估值体系的新准绳。
近年,大批创新药企业如百济神州、君实生物、海吉亚医疗、百利天恒、昭衍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厂商联影医疗背后的实控人脱颖而出,成功入围500富人。医药富人数量相较3年前整体新增8名,民众享受低药价与更多创新药的双重好处(表9)。
資料来源:新财富
与人们感受颇为不同的是,同样遭遇强力监管的互联网平台,创富效应并未消减太多。即使是2022年股价跌幅较深的B站、快手等,其背后实控人的财富亦是增长的。2020年,陈睿以63.6亿元财富成为最富500人中最后一名,此后,其身家一度暴涨至276亿元,经过剧烈回调,目前为82亿元,相比3年前仍增长3成。宿华的经历相似,2020年身家172亿元,2021年暴涨至1100亿元,目前回调至315亿元,相比3年前亦有8成增长。
感受上的落差或来自于和顶峰时的荣光对比,哪怕那只是场货币宽松与成长无边界幻觉的共振。
此前估值过快上涨的企业,需要时间消化。如私有化回A后估值一度高涨数倍的巨人投资、奇虎360,上市后开启漫漫熊途,周鸿祎身家跌至102亿元,甚至已低于与其分家的奇安信掌门齐向东。
一些竞争激烈、增长陷入停滞的行业,如手机产业链上的领益智造、瑞声科技、汇顶科技等企业实控人,财富严重缩水,欧菲光实控人蔡荣军甚至跌落名单,而这些公司此前在二级市场涨势良好。这充分说明,身为牛股,高回报的隐含预期就是高增长,一旦增长逻辑遭遇挑战,那么,财富反噬的力度将会超出想象。小米、立讯精密放手一搏,重金造车,也是努力跟上时代浪潮。
财富在涨跌两个维度上的极致表现,真实承载了产业趋势的变迁。三年间,500富人创富重心向“科创+低碳”类制造业的迁移,地产、教育、互联网等服务业创富逻辑的重整,正暗合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
尽管“调结构”难免阵痛,但综合来看,过去三年并非“消失的三年”。相比2020年,2023年500富人的总财富、入围门槛均上涨了3成左右,百亿富人比2020年时多出68人,千亿富人从12名增至19名,2000亿富人则从2名增至5名。
500名富人中,380人财富实现正增长,占比为76%,其中,财富涨幅在30%以上的高达317位(含149名新入围富人),占比超过6成。
对于大部分富人而言,并不存在“消失的三年”。真相是,如果你信了,你躺平了,你就从最富500人中跌落了。
约7-8成入围者的财富值、旗下上市公司业绩主要指标(营收、净利润、就业)实现了同比增长,更有5-6成富人的财富、旗下公司实现了主要指标30%以上的增长(图6)。
不过,从盈利质量看,仅有1/3的公司2022年度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ROE)表现高于2019年,这意味着,6成以上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显示出市场竞争的持续激烈态势。
构建现代产业格局,不仅需要产业本身的升维,还依托于金融市场深化变革所提升的服务能力。
科创板开设仅4年时间,已为中国最富500人中贡献了22个席位。这背后,一幅新的创富图景正在涌现:一级市场,政府产业基金数量超过PE半壁江山,引导资金投向国家战略方向;科学家、工程师受到时代召唤,更愿意从书桌前、实验室里走入广阔天地创业;实控人和机构乐于见到员工获得较大比例的股权激励,从而实现人才与公司成长的利益捆缚。
正如软银之于阿里巴巴,南非Naspers之于腾讯,跟随中国最优质民企成长的红利,过往主要由境外资本分享。20多年前,中国资本匮乏,优秀民企“两头在外”:由于既缺少本土资金在早期予以支持,也未有灵活开放的上市机制给予未盈利企业融资便利,因此,其资金来源以美元基金为主,上市则依赖港股、美股。
而近年,随着国内机构与个人资金实力的积淀,以及本土资本市场的深度发展,“两头在外”格局逐渐转向资本双循环。
地方政府发挥主动引导作用,积极参与“生产”蛋糕的故事,在2022年火爆的《置身事内》一书中有过生动阐述。此前,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国企主导投资,借助土地财政杠杆,深度介入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而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政府与企业家无疑再一次形成了新的合力。大的层面来说,国家在光伏、新能源汽车、芯片上的补贴扶持,以万亿元为量级。“光、电、锂”的突破,均是沿着政策支持、技术助力、市场化扩张的路径在发展,可以说,大方向的锚定和政策的鼓励,是这几大新兴行业成为500富人主流创富赛道的关键因素。而这种操作方式和早年美国政府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如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为马斯克的SpaceX提供大额军工订单,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产业升级中,地方政府渴求的座上宾,自然包括各路企业家。而地方政府产业基金的兴起,也使民企创富与地方经济发展共振。2019年,合肥国资伸出援手搭救濒临绝境的蔚来,李斌顺利重回最富500人,地方则同时收获“产业、税收、就业、品牌及股权投资回报”,这一案例已成出圈神作。
如今,地方国资参与打造上市公司的热情,如火如荼。每个入围富人,几乎都与地方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获得了项目的优惠落地政策,或获得了国资的直接入股,或拿到了产业基金的注资。
蚂蚁集团获得杭州及重庆国资入股,万达商管获珠海国资注资,上海国资系统性投资芯片企业,甚至曾经跻身前十富人的贾跃亭,一直推动法拉第未来的量产,2022年也获得了黄冈国资支持……
新财富此前盘点安徽近5年(2017-2022年)65家A股上市的企业后发现,累计有44家公司获得安徽省市级投资平台的支持,占比超过2/3;其中17家科创板公司,更是有13家获得了省、市国资支持。
有意思的是,5年前,特斯拉也一度陷入困境,埃隆·马斯克自爆要靠服药才能撑下去,无法正常回款的供应商体系也摇摇欲坠。而他最终找到的解药之一,是到上海设厂。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上海超级工厂快速建成,其单车成本降低,交付量增加。这成为其翻盘并最终成为世界首富的关键。
土地财政收入下滑,股权财政能否弥补其中空缺?国企效率革新与市值重估是一方面,国资投资民企龙头带来的造富效应,同样值得追踪。
独木不成林,即使龙头企业也无法单打独斗。缔造生态链,推动产业上下游共同成长,才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终极一环。地方政府产业基金之外,CVC(CorporateVentureCapital,企业风险投资)成为新兴科创企业初创期、成长期的重要资金源头。
所谓企业家,就是能在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中,辨识出资源应往何处配置。能入围中国最富500人,也注定了其财富不可能像普罗大众一样,在不确定中追逐定期存款的稳定收益,而是在流动中,在配置中发挥作用。
大批龙头企业正争当“链长”,既有以股权投资推动战略合作,也有以“股东+客户”身份推动供应商上市等。
如宁德时代所投企业中,振华新材、湖南裕能、微导纳米、科士达先后上市,而微导纳米董事长王磊、科士达刘程宇也成功跻身500富人。地平线则同时获得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链长”的投资,其创始人余凯以157亿元身家排名第246位。芯片企业集创北方同时获得小米、vivo投资,其创始人张晋芳本次以82亿元财富排在第468位。
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近几年更是投出90余家企业,过半为半导体企业,并收获了超过11家IPO。其所投企业中,天岳先進的宗艳民以百亿财富入围新财富500富人,与任正非的财富值相差不到百亿。
小人物也可能通过与“链长”们的商业合作,改写命运。从老家江西九江只身来到深圳闯荡的蔡华波,在华强北从一名电子元器件销售员做起,后创立江波龙,从事存储芯片贸易,年进账百亿。小米、字节跳动、中兴通讯均是其客户,2022年,江波龙上市,蔡华波家族以百亿身家跻身最富500人之列。
在直接股权投资之外,新财富500富人所控制的上市公司,还积极参与各类产业基金的设置,典型如雷军旗下,既有家族为主导的顺为资本,也有以小米为依托的金米投资、小米长江基金等。
企业家贡献的是对商业世界的认知,通过财富的流动与配置,借助金融杠杆,谋求认知的落地与利益的最大化,而综合来看,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动了“产业发展-资本市场-财富配置”的三角赋能关系不断循环壮大,从而推动产业链的升维。
民企创富,另一大受益对象是员工。
相对来说,草莽时期的制造业、消费类企业,几乎不存在全员持股的可能。互联网企业融资大多数借道美元基金或港资,地产企业则倚重银行、信托、美元债等融资通道。
而高科技新兴企业缺少土地、设备等抵押品,因此,其更多依赖股权融资。创投机构对这类公司的估值,核心依据最终几乎都会回归到创业团队本身,股权激励成为吸引早期核心员工加盟的主要手段。
此前,几乎只有互联网行业打工者能通过股权激励实现“财务自由”,而如今,欣欣向荣的动力电池、光伏、新能源车、芯片等制造业,同样成为创富沃土。2016年,宁德时代骨干员工通过6家持股平台向其增资1.5亿元,对应仅10亿元融后估值。不过六七年时间,宁德时代市值突破万亿,员工持股市值暴涨数百倍,其中应诞生了不少亿万富人。
新时代下,财富是如何在企业家和打工者之间分布的呢?
新财富统计了本次入围富人所控制的2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情况。其中,高达19家公司在上市前设立了员工持股平台,占比达9成,仅有从海外市场私有化回归A股的大全能源、华熙生物等少数几家公司不在此列。
许多员工持股平台晋身前十大股东。华兴源创、杭可科技、萤石网络、纳微科技、格科微的员工平台,持股比例均超过10%。如华兴源创第三、四大股东均为员工持股平台,各持股7.36%,由陈文源担任GP,这两大平台目前持股市值约17亿元,穿透后有约100位股东,意味着人均财富过千万元;格科微第二大股东Cosmos持股比例达12.43%,也为员工持股平台。
海康威视总经理胡扬忠,身份较为特殊,凭借两大上市平台的员工股权计划,坐拥80亿元财富,成功入围本年度500富人名单。海康威视为央企中电科旗下公司,目前,胡扬忠在海康威视的持股比例达2.36%。
近年来,海康威视拆分出多家子公司,而员工持股平台青荷投资在这些子公司中均占40%股权,相较母公司层面的股权激励程度有明显提升。其中,萤石网络已成功上市,市值146亿元,青荷投资持股稀释至32%,对应约45亿元市值。随着海康机器人等推进上市,胡扬忠及海康威视管理层、核心员工的身家有望继续提升。
综合来看,本次入围富人所掌控的22家科创板公司中,实控人平均持股比例为39%,而员工持股平台则平均持股8%,即约为实控人持股市值的2成。按这一比例推测,每一个百亿富人背后,其员工共同享有的股权财富约有20亿元;若高管与核心骨干对半分,各得10亿,即每个百亿富人诞生的同时,将一并诞生10个亿万富人、100个千万富人(表10)。
部分科创板公司上市时,会支持员工成立资管计划,参与IPO战略配售(即以发行价认购公司新发行股份),如禾迈股份、凯赛生物、诺唯赞、美迪西、晶科能源、大全能源、纳微科技、格科微等多家公司的员工均参与了战略配售,大多数员工资管计划认购新发行股份的10%。
相对来说,员工持股平台的入股价通常为1元/股,上市基本稳赚;而IPO时的战略配售股份则不一定会获利,如凯赛生物、诺唯赞目前股价仍低于发行价。但大部分公司都可凭借良好的成长性,让参与认购的员工获利颇丰。如晶科能源员工参与战略配售认购1.67亿股,目前每股浮盈7.4元,整体获利在12亿元规模。美迪西员工战略配售约155万股,目前每股浮盈高达200元,整体获利也在3亿元。
整体来看,22家科创板公司,目前股价自发行价的涨幅中位数高达97%,这意味着,参与战略配售的员工回报中位数达到1倍,十分有利可图。
今天,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设法加入行业内即将上市的科创板、创业板公司,谋求获得员工持股平台的股权,或者积极参与IPO时的战略配售,风险比自己创业小,收益则远超工资收入,可谓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行之有效的办法。
22家科创板公司上市后,16家又抛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占比约7成。股权激励计划通常与业绩KPI挂钩,但行权价格则远低于市场价,以激励员工达成业绩目标。如王来春兄妹掌控的立讯精密,多次抛出股权激励计划。越来越多的中国龙头民企,将管理层、核心员工等纳入市值共享圈层中,而非简单发一份工资。
从“打工者”到“所有者”的心态变化,使得员工将自身利益和公司的长期利益发展绑定在一起,可望进一步释放企业经营活力。
通过资本的纽带,形成财富共振效应,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员工、上下游战略关联方、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利益共同体,向更高层的价值链迁徙。一个同频共振的良性创富生态,将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厚植根基。而民企在其中又将继续发挥怎样的作用,有怎样的收获,将在此后的500富人名单上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