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023-11-24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高质量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2023 年10 月31 日,被业界高度关注的中国最高规格金融工作会议传来消息,值得关注的是:以往被冠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称谓,悄然变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动?因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同时必须把党的经济工作目标化为金融工作的灵魂。这不仅是未来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技配其道”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中国金融发展必须走出中国特色的根本保障。

视觉中国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幅提高这一核心竞争力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金融的发展必须“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必须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金融改革发展以及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遵从,这无疑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要义。

所以,研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消息,我们应当可以深刻地领悟到,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实质在于:阐述中国需要怎样的金融供给。

用一句话概括,或应是:未来,全体中国金融业应当将党的经济工作目标当作自身发展的目标,以此为前提,通过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坚实路基

怎样的路才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是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至少给出了初步答案:从理论上说,中国金融业界要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实践中看,中国金融业界“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同时,还要“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在上述基础上,“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当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套完整而独到的现代金融体系,需要尊重金融底层逻辑,理顺各个金融领域的关系,同时建章立制,明确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体系要什么,不要什么;要什么多一些,要什么少一些。

至少,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首先要求中国金融业界大幅提高金融系统的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其使命担当;必须严厉排斥金融乱象和金融腐败,必须大幅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必须恶补金融监管和金融治理能力的短板,必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化解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从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看,这不仅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而且中央已经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并以此作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抓手。

上述“八个坚持”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铺就了底色,奠定了坚实的路基。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这就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导向,就是把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深走实的本源动能。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技配其道”

所谓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技配其道”是指:一切金融技术的改革创新必须匹配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这个根本之道。否则,金融就很容易走向自我循环、击鼓传花、空转套利的歪路。这方面的历史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回望金融改革40 年,中国向西方学习金融,的确在金融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一个重要问题:全球性的金融自由化思潮涌动,与之相伴的是一系列金融乱象恶性膨胀:资金出表,体外循环;高息揽储,多层嵌套;击鼓传花,空转套利;群情躁动,骗子丛生。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各色金融技术的无序发展,其结果是什么?金融越发倾斜于短期套利,脱实向虚,丢弃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变成自我循环、击鼓传花的“游戏王国”。

近年来,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而重大的历史性成就,铲除了P2P 等互联网金融的恶性扩张,大幅压缩了空转套利、体外循环规模,规范了金融定义定位,把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体系,大幅提高了中国金融供给质量。

正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回顾过去6 年中国金融发展足迹时所指出的那样:这些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来之不易。

来之不易,是感慨,更是事实。我们必须意识到,金融乱象和腐败仍然存在,不少是自由主义金融思维定式之下,一整套金融技术保障合聚而成的结果。所以中央清醒地看到并毫不掩饰地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也正因如此,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撂下重话:“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实际是为未来中国金融工作指明方向,即将原则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合为一体,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所谓“原则导向”指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所谓“目标导向”指的是“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所谓“问题导向”指的是“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所谓“结果导向”指的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总之,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技配其道”。所谓“道”就是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所谓“技”则是紧紧围绕和服务于这一目标的任务方法、手段和技术。

建设金融强国加厚长期资本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既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前提,更是通向“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正因如此,中国所要建设的“金融强国”绝非简单照抄照搬“西方金融强国”的标准,而应依据中国经济特色构建“中国式金融强国”。

所以,建设“金融强国”同样涉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如何改的问题。一般而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少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推动国家急要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有效供给,在金融资源配置方面,做好“给谁不给谁,给谁多给谁少”的系统性政策制度安排;第二,从监管方面,应当做好“要什么不要什么,要谁多要谁少”的系统性制度和规则安排;第三,努力促进形成“长期资本充盈,短期货币适度;信用等级分明,信用定价准确”——高质量的金融供给体系,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对长期资本的热切需求;第四,“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第五,为实现上述目标,从宏观上做出重大法律法规和制度调整,并以强大的制度供给促使和保障方方面面实现正确的金融供给转变。

在全球金融各色观念鱼龙混杂、方向飘忽的当下,要实现如此重大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需要志存高远,扎实稳健、系统推进,同时也要审时度势、立足脚下、务实破难。或许正因如此,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特别提出,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

什么意思?从字面理解,这或是要求所有金融管理部门,摒弃相互推责,建立充分、协调、统一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能够让金融市场生成更多的长期资本,并使金融更好、更充分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因为,高质量发展急需高质量金融,而高质量发展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毋庸置疑,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证明,高新技术的快速发育,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撑,尤其离不开股权类资本市场体系的支撑。原因很简单,纵观各类资本,唯有股权资本更在乎企业未来的成长预期,并据此实施投资决策,而不是企业的历史业绩、企业当下的现金流。这样一种投资偏好,天然地契合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历程。

由此看见,“促进长期资本形成”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金融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和核心要务。

如何促进长期资本形成?需要通过建章立制,激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私募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等重要的长期资本供给者的活力,并使之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国家重点经济领域,更多配置优质股权资产。同时,要让千千万万中小投资者成为中国股权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活跃力量。为此,中国金融市场的建设者应当重新审视资本市场制度供给,修章改制,在“投资为本”这一国际公认的基础原则之下,重构中国股票市场规制,扭转“融资为本”的现实。这同样是促进长期资本形成与供给的重要组成。

有个问题必须澄清。有人认为,中央强调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意味着股市偏向融资的意味仍在。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因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道”,而将股市从“融资为本”的市场转向“投资为本”的市场则是“技”,是方法,是股市信心强劲、资本市场活跃的基础,是资本市场建设的基本技术遵从,而支撑实体经济、支撑科技创新,哪怕是通过股权融资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并在降低债务率的同时加厚企业盈利和创新能力,则是资本市场活跃的客观结果。所以,道、法、术要合一,要相配,但绝不能混为一谈。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资本市场发展专门着墨指出,我们要“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并将“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并列,同时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资本市场改革“技配其道”的要求,同时也表达了中央对于中国金融走向长期化、优质化的高度关注。

当然,还有一个多次讲过的道理: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必须从央行做起,从M2 供给结构优化做起,从大力扭转金融短期化趋势做起,从更多关注长期资本流动性而非短期货币流动性做起。为此,中央银行应当向M2 注入海量长期基础货币,而相应压低货币乘数。

丰富的具体要求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怎么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不同金融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原则要求。

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必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因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第一,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第二,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第三,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从中观层面看,第一,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第二,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第三,要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第四,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从微观层面看,第一,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第二,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第三,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从开放层面看,第一,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注意,这里再次提出了金融结构性要求:我们需要的是外资“长期资本”而非“短期的金融投机套利资本”。第二,事关中国两大金融中心的建设,即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从监管层面看,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此,“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提要求更加具体而细腻:第一,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第二,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第三,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第四,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第五,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中央还给出组织要求和节奏与力度原则:第一,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第二,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第三,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鉴于“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更明确地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组织保障要求: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

在强大的组织保障之下,在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完成一些重要任务:第一,合格而优质的中国金融机构供给;第二,合格而优质的中国金融人才供给;第三,与人相关的优质金融文化供给。

毫无疑问,要建设金融强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人是关键。所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要培育一批一流投资银行、投资机构和现代金融机构,以及与之匹配的,具有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的金融干部和人才队伍,这是建设金融强国、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支撑。

所以对中国而言,党对金融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织供给必不可少,而强大组织保障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同时,要提供与之相关的文化和法治供给:不仅“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还“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由上述可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内容全面、丰富而深刻,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深入领会,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检视升华。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将原则、目标、问题、结果结合一体去坚持、去思考、去审视、去行动,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给定的方向,进一步大力实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彻底摒弃金融无视经济实际需求、自我循环、乱象丛生、腐败加持的金融资本主义倾向,让金融真正回归服务经济的本色,让高质量的金融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