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经” 技经四海
2023-11-24贾克滨
文 ‖贾克滨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海经”,将助力对深远海勘探新区、新领域的探索。
●“海经”圆梦,经纬四海、脉听八方。 供图/中国海油
10 月3 日,在距离广东珠海约500公里外的深远海上,大型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拖拽着10 根我国自研的“海经”地震勘探电缆划过海面,持续接收着人造地震波遇到深海地层后形成的反射波。
2022 年9 月底,“海洋石油720”列装了我国自研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海经”。经纬四海、脉听八方,“海经”在中国各大海域已连续完成3935 平方公里海域的地震勘探。一年后,“海洋石油720”首次驶进中国超3000 米水深的海域勘探。这也是“海经”列装后进行的第五次大型勘探作业。
关键核心装备
“海经”是个大家族,由震源控制系统、拖缆采集系统、拖缆控制与定位系统、综合导航系统组成。它们是完成海洋地震勘探的关键核心装备。
拥有22 项国家专利的拖缆采集系统,将沉放深度从进口装备的22 米提高到100 米、将可采集的低频频率拓展到2Hz 的高性能检波器,具有高精度电子罗盘、可在水下100 米正常工作的“海经”罗经鸟,应用动态调整算法、控制精度达到0.05 毫秒的“海经”震源控制系统,可实现智能化操作部署、高精度定位解算的“海经”综合导航系统……
为实现“海经”放飞蓝海的梦想,“海经”研发团队用了20 年时间,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难点,为“海经”拖缆成套装备走向生产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打造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装备体系,不仅要突出设计的龙头地位,而且要着力提升海洋装备一体化整体制造能力,突出产业链的牵引带动作用。
坐落于天津滨海的中海油服装备制造维修中心是“海经”的诞生地。走进车间,6 条长长的海洋拖缆生产线很是惹眼。橙黄色的海洋拖缆正在接受工人的检查和保养。“这些海洋拖缆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目前年产能可达100 千米。”生产线旁的工人师傅骄傲地说。
“没有自己研发制造的设备,必然会限制我们海洋油气勘探的脚步。”“海经”研发团队技术负责人阮福明说。
在“海经”的帮助下,物探船能够实现震源激发、过程监测、数据接收、实时定位、水下设备控制等海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的全过程,更能够承担深水、深层复杂地质构造的勘探任务,助力我国对深远海勘探新区、新领域的探索。
二十年攻关征程
走进中海油服物探研究院,技术人员正紧张地忙碌着。他们要将“海经”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资料处理成为可供参考的地震剖面图。但20 年前,这看似触手可得的数据,对中国海洋物探来说却遥不可及。
2002 年,还在读博士的阮福明第一次登上物探船。看到满屏闪烁的数据和船尾拖拽的长长电缆,他深深地感到国家经略海洋的决心。
一登上船,他的心里却被像泼了一盆冷水。原来,船上用于地震勘探的关键装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核心技术一片空白。
从那时起,阮福明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定要为物探船装上“中国心”。
此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海洋地震勘探拖缆装备的研发,设计出了“海经”拖缆采集系统架构的雏形,2005 年做出了系统样机。“但从样机到实现产业化再到最后真正的列装,还有非常漫长的路。”阮福明说。
以“海经”水下勘探电缆为例。一根电缆从诞生到能够使用,通常要经历至少三次大型海试。2009 年冬天,“海经”第一代拖缆采集装备从实验室的样品走向产业化,研发团队在渤海进行了一次关键海试。
放缆那天,气温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第一代拖缆的芯线护套因低温变脆破裂造成了漏电。海试收放了十几次电缆,效果很不理想。研发团队来不及沮丧,立刻顶着严寒的天气,对每一根电缆进行精密检修。
因为极度恶劣的海况,本该持续3个月的海试只持续了60 多天。研发团队昼夜颠倒、不断尝试,把休息的时间压到最短,把解决问题的时间拉到最长,几经坎坷,“勉强”完成了验收。
每次海试,研发团队都会跟着物探船一起出海,把一根根一百多米长的拖缆拖上船。
“没想到科研人员也要人拉肩扛。”团队成员井中武回忆道。但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海试,拖缆的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最终成为海洋物探装备国产化的标志性成果。
在研发团队看来,研制出一根性能优越的电缆还算不上成功。“单根电缆的性能再好,也不能保证整套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这也是成套装备的复杂性所在。
在随后的10 余年时间里,“海经”的震源控制系统、拖缆采集系统、拖缆控制与定位系统、综合导航系统相继问世并投入试验,“海经”拖缆成套装备的完整性不断提高。
“这套设备中的水下数据采集、导航、定位等相关技术,在海洋相关行业和产业中都有相对广泛的应用。”阮福明说,“通过我们这套产品的研发,结合这些实际的应用场景,能进一步促进国内海洋高端装备产业链条的发展。”
照亮中国深远海
问起“海经”装备产业化过程中最艰难的事,团队成员的记忆中有核心技术上的难题,有海试过程中的艰辛,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海经’综合导航系统刚刚海试的时候,经常收到现场反馈说定位精度不够稳定。”“海经”综合导航系统技术负责人张昊楠说,那是一段颇为痛苦的时光。
高端海洋油气装备往往拥有复杂的工艺、庞大的系统。在产业化初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不稳定的阵痛。这也是许多新型设备走向实际应用不可避免的问题。
“与其用别人的东西,给别人解决问题,不如把自己的东西用起来。可能开始会曲折一点,问题会多一些,却是一个提高自有装备水平的机会。”研发团队没有放弃,而是根据海上现场对装备的真实反馈,不断优化改进,让“海经”逐渐走向成熟。
经过研发团队的不断努力,2023年10 月,“海经”首次在我国水深超过3000 米的超深水海域实现三维地震勘探,向深、向远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开辟储量接替新领域,保障国内油气增储上产贡献力量。
“希望它能够成为一颗闪亮的‘中国心’。”阮福明想起了多年前,“海经”拖缆设备海试成功的时候,团队成员们给自己立下的人生愿望——用自己的装备,在中国深远海照亮原本漆黑一片的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