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3-11-24陈敬煌王贤月彭方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植骨腓骨皮瓣

陈敬煌 王贤月 彭方成

跟骨是足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占跗骨骨折的60%, 其中70%~75%为关节内骨折, 损伤严重, 影 响 患 者 正 常 生 活[1]。根 据Sanders 分 型[2],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治疗方法众多, 临床效果并不理想, 是临床治疗的难点[3]。本研究对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行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期间本科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8 例(61 足)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43 例(46 足, 3 例双侧跟骨骨折), 女15 例(15 足);年龄18~65 岁, 平均年龄32.4 岁。按照Sanders 分型标准:Ⅲ型32 足(AB 型13 足, AC 型10 足, BC 型9 足), Ⅳ型29 足。受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伤, 7 例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3 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

1.2 方法 58 例患者均行经典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具体如下。

1.2.1 术前准备及手术时间 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制动(石膏外固定)、抬高患肢、冰敷(伤后48 h 内)、药物消肿(甘露醇, 125 ml, b.i.d., 静脉滴注)等治疗。完善跟骨正轴位片及CT 三维重建, 测量患足跟骨的Bohler角、Gissane 角、高度、长度及宽度。待足部皮肤皱纹试验阴性时行手术, 本组手术时间在伤后6~14 d, 平均9.4 d。所有合并伤均在一次麻醉中完成。

1.2.2 手术方法 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双侧跟骨骨折)。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 切口起自腓骨尖上方5 cm, 在跟腱与腓骨之间向下, 在足外侧红白相间处呈110°角转向前延伸, 至第5 跖骨基底部, 直接切开患足皮肤到骨膜, 紧贴跟骨外侧壁将整块皮瓣向上锐性剥离, 缝合掀起皮瓣边缘,以防皮瓣分层, 整层皮瓣向上掀起, 保护腓骨长短肌腱和腓肠神经。用三根2.0 mm 克氏针固定于腓骨、距骨以作拉钩, 充分显露跟骨关节面的后、外侧面和跟骰关节面。直视下复位跟骨后外侧关节面、跟骰关节面、Bohler 角、Gissane 角、长度、宽度及高度。复位过程中, 可先复位跟骨长度及高度, 在跟骨结节处横向植入斯氏针后, 向后向下牵引并摇晃跟骨, 松解各骨块之间的粘连, 矫正短缩及侧方移位, 利用组织之间的挤压来复位移位骨折块, 复位后在跟骨后结节处斜向前上方纵向植入斯氏针予以固定, 维持跟骨长度、高度;再将跟骨外侧壁完全翻开, 直视下复位塌陷移位的距下及跟骰关节面, 1.0 mm 克氏针临时固定, 恢复关节面平整。跟骨宽度在植骨完成后, 内外侧挤压跟骨, 矫正增宽畸形。术中透视恢复Bohler 角、Gissane 角、高度、长度、宽度后, 选择合适的钢板固定。术中31 足骨缺损明显者, 行同种异体骨填充。固定完成后, 放置负压引流管, 关闭切口。

1.2.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头孢呋辛,2.0 g, b.i.d., 静脉滴注)2 d 预防感染, 抬高患肢、冰敷、药物消肿(甘露醇, 125 ml, b.i.d., 静脉滴注)等。术后第1 天行踝关节及各趾屈伸活动, 拔出引流管后即可下床零负重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随访结果:分别于术后1、3、6、12、24 个月行跟骨正轴位片。获得随访患足均骨性愈合, 术后1 年测量Bohler 角、Gissane 角、长度、宽度及高度, 根据Maryland Foot Score 系统[4]评分标准对患者足跟部主客观(疼痛、功能)进行评分(总分100 分, 主观疼痛45 分, 客观功能55 分, 优:90~100 分;良:75~89 分;可:50~74 分;差:<50 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58 例(61 足)随访时间12~25 个月,平均16.5 个月;跟骨骨性愈合时间2~4 个月, 平均3.1 个月;完全负重时间3~4 个月, 平均3.3 个月。近期并发症:皮瓣坏死1 足(范围1.0 cm×2.0 cm), 在术后第10 天, 皮瓣坏死后积极VSD 持续负压吸引, 积极预防感染, 术后2.5 个月取出钢板, 行局部旋转皮瓣术, 术后恢复良好。远期并发症:距下关节炎并疼痛5 足, 腓骨长短肌腱肌腱炎3 足。Maryland Foot Score系统评分:优29 足, 良24 足, 可3 足, 差5 足, 优良率为86.9%(53/61)。术后1 年, 患者的跟骨Bohler 角(29.5±2.9)°、高度(57.4±3.8)mm、长度(57.2±3.2)mm大于术前的(8.2±8.6)°、(48.3±3.5)mm、(43.1±4.3)mm,Gissane 角(123.8±8.7)°、宽 度(35.3±2.3)mm 小 于 术前的(142.2±10.2)°、(42.3±3.4)m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患者术前、术后1 年的跟骨测量指标比较( ±s, 61 足)

表1 患者术前、术后1 年的跟骨测量指标比较( ±s, 61 足)

注:与术前比较, aP<0.05

时间 Bohler 角(°) Gissane 角(°) 高度(mm) 长度(mm) 宽度(mm)术前 8.2±8.6 142.2±10.2 48.3±3.5 43.1±4.3 42.3±3.4术后1 年 29.5±2.9a 123.8±8.7a 57.4±3.8a 57.2±3.2a 35.3±2.3a t 18.330 10.719 13.757 20.545 13.319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典型病例 45 岁男性, 左跟骨骨折, SandersⅢ型。术前X 线片、CT 片(图1a、图1b、图1c)显示:跟骨粉碎性骨折, 跟骨明显增宽, 短缩, 关节面移位明显;术后X 线片显示(图1d、图1e):跟骨Bohler 角、Gissane 角、高度、长度及宽度明显纠正。见图1。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及手术切口 闭合性跟骨骨折发生后, 肿胀高峰约在伤后3 d, 皮肤皱纹试验阴性在伤后6~14 d, 所以手术时间可在肿胀出现前和消退后。俞光荣等[5]证实伤后2~7 d 切口皮瓣坏死率明显高于伤后3~8 h 或7~21 d 施行手术, 但手术推迟至伤后3 周会使术中复位困难[6]。梁军等[7]主张伤后第7 天手术。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为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经典入路, 可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及关节面, 便于直视下复位Bohler 角、Gissane 角及固定[8]。近年来, 虽然外固定术、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撬拨复位内固定术、跟骨成形术、关节镜术及各种小切口等微创手术的疗效、安全性、较低的皮缘坏死和感染率[9]已被证实, 但是微创手术因其手术视野及骨折部位得不到充分暴露的局限性, 关节面、Bohler 角及Gissane 角很难达到理想复位,所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微创治疗有明确的适应证, 一般认为SandersⅡ、Ⅲ型最为适宜[10], 而Sander Ⅳ型骨折还是“L”形切口较为合适[11]。微创术后在取出内固定物时, 由于第1 次是微创手术, 活动范围小, 不易取出。

3.2 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跟骨骨折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皮瓣坏死、裂开、感染等, 这也是困扰着骨科医生的难题[12]。本组患者1 足出现皮缘坏死。有研究结果显示, 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情况、坠落高度、切口位置、止血带使用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技巧等[13], 而与骨折类型无关[14]。基于上述因素, 术前需要对患者软组织进行评估, 把握手术时机, 术中规范操作, 优化术后管理[15]。

3.3 是否需要植骨 对于跟骨术中是否需要植骨, 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反对植骨的学者认为:跟骨主要成分是血运丰富的骨松质, 再生能力很强, 缺损区可由自体骨生长填充;骨折复位后, 在运用钢板固定时, 因植骨不均, 骨折块很容易被植入骨挤压, 引起骨折再次移位;植骨后可能会发生相应并发症, 尤其是异体骨, 从而影响骨折愈合;取自体髂骨, 会延长手术时间, 增加了取骨创伤及并发症;术中使用的解剖锁定钢板与跟骨形态高度一致, 并对骨折块具有稳定和立体支撑能力, 故术后不会出现骨折塌陷, 再次移位等情况。甚至有学者证实解剖锁定钢板固定不植骨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优于植骨治疗[16]。支持植骨观点认为:植骨可支撑塌陷的关节面, 为缺损区提供力学支撑及骨骼生长框架;植骨后对缺损区的填充减少了血肿形成, 缩短伤口渗血时间, 降低感染发生几率[17];植骨后可以强化钢板和螺钉的稳定性, 降低了术后骨折再次塌陷的几率, 并可以早期负重锻炼。所以基于上述原因, 是否需要植骨无法定论,作者主要根据术中情况观察缺损区域大小, 以骨缺损在2 cm3(20%~50%)为界, 本组实验中31足植入异体骨,术后伤口及骨折愈合良好。

综上所述,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通过经典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 且固定可靠, 疗效满意。

猜你喜欢

植骨腓骨皮瓣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
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结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眶周组织缺损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