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2023-11-24赵祎

家长·中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师应小学生阅读教学

赵祎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判断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广阔的文学作品里畅游,体会文学的魅力,使其在阅读中受到文字的熏陶,积累大量的语言知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日积月累,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故事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升其故事理解能力。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为例,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还不够成熟,如果只是通过传统的口头讲授法进行该篇学习,容易导致学生对《少年闰土》故事内涵的理解停留在浅显的层面,无法更进一步地体会与感受“老爷”与“闰土”之间的情感转变。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提出问题,将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注,由教师灌输式讲解转变为学生自主阅读,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以及教学引导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

在学生阅读《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指导,让学生能够体会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能够自己尝试梳理文章的脉络,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不被标准答案所束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思考和探究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故事理解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能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简而言之,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中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交流的目的,是在进行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的过程中,对字、词、句、段、篇进行应用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流畅地进行书面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重视语言素养的培养必不可少。

2014年教育部印發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建立“核心素养体系”,对“语言素养”的培养亦不可忽视。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正处于关键期,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培养理解与说出合乎语法规则的词句以及辨析语句的能力,语言能力得到提高,语言素养也相应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不管是名人名言,还是诗词歌赋,抑或是优美的字句,语文阅读的熏陶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功不可没。在读物的选取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书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的阅读并非仅来源于课文或者教材,并撰写读书笔记,让学生理清作品的写作思路,积累精妙的字词句,从而用到写作之中。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掌握不同文体作品的特点,能够进一步理解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的区别。如果不是自主阅读,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也许收效甚微,但如果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在对比不同作品中亲身感受不同文体的特点,把握好不同文体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

(一)开阔学生的视野

小学教育时期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阶段至关重要。培养阅读能力,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语文知识的运用、语言的表达等都有很大程度的关联。在阅读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语句的优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他们看待问题的视野会更加开阔,语文涵养也会更加丰富,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释放。

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一文学习时,学生可以感受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发现美的眼睛”对该课文进行阅读,充分体会大自然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发展学生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文学基础,使其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及三观,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还能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丰厚的文学资料。

对于小学生来说,文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培养和积淀。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所蕴含的优秀中华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不能拘泥于课本文章,应鼓励学生多多阅读课外文学作品,丰富小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从而更好地提升文学素养。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学会主动积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则可以将自己觉得优美的字、词、句摘抄在日积月累本上,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比如全文阅读或者节选阅读等,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是阅读的主角。但是根据目前大部分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来看,学生依然过度依赖教师。由于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已经养成了依赖教师“灌输式”讲解的习惯,导致他们进入高年级之后,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对阅读的需求,还是习惯于完全听从老师的安排,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习惯性地将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上,缺乏对灵活性问题的思考与掌握。他们在阅读时并没有形成自主阅读、思考的想法,导致阅读能力一直停滞不前。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小组教学,让学生积极讨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推举学生进行展示或者发言。这种做法能够促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小组探究教学法相结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行阅读的分享与探讨,充分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二)开展生活化阅读

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与研究,制定符合小学生当前现状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案。

首先,虽然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我阅读分析的能力,但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依然很难将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某一处,所以可能导致培养阅读能力的课堂变成枯燥乏味的读书课。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不能只是让他们单调阅读,需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在阅读作品的选择上渗透生活元素,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或共鸣,将阅读生活化。

其次,虽然课本上所选取的课文是符合小学生身心發展特点的,但对一些诗歌或者短篇小说,尤其是外国小说,因文学作品离现实生活遥远或者与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认知存在差别,容易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很多疑惑,难以准确地把握文意。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与实际生活中搭建桥梁,制定规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策略,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创建阅读情境

相比于传统的讲授教育方法,情境阅读教学法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创作的空间,使其在这一空间或者情境条件下,发挥自身的想象,调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经验,对原有内容进行探索式的创新。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强调字、词、句教学,未开发一些深入的、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尽管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基础知识,对字、词、句有更加正确的认识,但这样过于严肃、中规中矩的教学内容,往往限制了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祖父园子的场景。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给该场景增添相应的旋律,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营造的情境中。针对多数非成长在乡村的小学生来说,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生命力的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仿佛能感受到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白菜……带着强烈的感情对文章理解含义,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离不开阅读技巧的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教学内容,传授多元阅读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让学生明白,阅读不是老师强行施加给他们的教学任务,而是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但是,让学生学会主动阅读并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和理解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运用情感思维观察和分析生活、丰富想象力、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应对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阅读主题,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这一板块时,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民间故事汇”活动,让学生不只是满足于教材课文的精读,同时在课后搜集除了课文已包含在内的民间故事,鼓励学生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技巧对比课内与课外同一主题的不同文章,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区别,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魅力,形成良性循环,掌握更多阅读技巧,也有利于阅读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给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培养具备语文素养的人才。

(五)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某篇课文进行创编。例如,选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进行课本剧的编排,由学生自主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在编排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白鹭》的思想内涵,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作者认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课本剧的创编并进行演绎。

五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阶段注意力已经有所发展,有意记忆也在不断发展,开始由教师布置任务的记忆过渡到自觉的记忆,他们正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向抽象思维,能够较为透彻地理解文章中的内涵,因此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表达,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创编活动与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同,学生不再只是跟随教师的思维理解课文中的角色,而是通过扮演、交流互动和讨论的方式形成自己认同的观点,这是自我表达的一种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获取知识,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此外,这种教学方法还采用了创新性的“文本表演”,引导学生基于现有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修改,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对文中人物性格、语言特点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四、结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中获得积极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策略,增加小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水平,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猜你喜欢

教师应小学生阅读教学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是小学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