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中心抓融合 服务发展做先锋
——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24□孙

人才资源开发 2023年19期
关键词:全市人才工作

□孙 戈

长期以来,安阳市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稳思想之舵,把讲政治顾大局贯穿各项工作始终

(一)坚持理论武装,筑牢政治忠诚

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通过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第一议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最新发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精神等。充分发挥好局领导的领学促学作用,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活动,不断推动“五种学习方式”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开展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二)创新学习载体,提升学习质效

将“课堂上学”“走出去看”“请进来教”紧密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参观学习、专题录像、专家讲座等活动。今年来,先后组织赴文字博物馆、红旗渠、林州柳林家风家训馆参观学习,到安阳工学院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校园”活动,举办《中美关系》专家讲座,集中观看红色电影《绝密党员名单》,持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狠抓意识形态,扛牢主体责任

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定期报告、通报、分析研判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及时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强化对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的监督管理,建好人社网络宣传阵地。全面规范党员干部的网络行为,建立网评员队伍,及时引导网上舆论。

二、完善组织建设,提升党建水平,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加强规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严格落实机关党建“四级五岗”责任清单,持续深化述职评议制度。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2023 年,又有2 个支部成功创建“五星级党支部”,全系统五星级党支部数量达到10 个。全面摸清流动党员底数,理顺其组织关系,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二)开展“三联一享”,贴近企业服务

深入开展“三联一享”结对共建活动,让局五星级党支部与非五星级党支部、服务对象之间广泛结成帮扶对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共同进步。局机关党支部利用下基层服务企业时机,全面了解实情,助力企业发展。市人才和就业服务中心邀请企业家代表开展“走进项目一线、共谋经济发展”主题活动,大家边参观边交流,共商发展大计。市职业技能指导服务中心大力开展“迎七一·人社政策进社区”活动,将惠民政策送到基层一线。

(三)培育党建品牌,凝聚系统合力

聚力打造“人社先锋”党建品牌,鼓励同志们在工作中大胆开拓、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冲锋在前。局属各单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市人才和就业服务中心聚焦就业和人才工作,倾力打造“人才向党·跟党创业”党建品牌,实现党对人才有呵护、人才向党有奔赴。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心系创业、普惠为民,创立“心系创业党旗扬”党建品牌。市仲裁院坚持公平公正,打造“阳光仲裁”党建品牌。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坚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立了“劳动卫士映党旗”党建品牌。

三、聚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发展,以一流党建引领保障人社事业发展

(一)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

1.坚持多措并举,确保城镇新增就业。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目标攻坚行动。充分挖掘系统内部信息源,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大幅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建立长效质量考核机制,对无效虚假数据“零容忍”,做到关口前移、层层筛选,确保数据质量。截至7 月20 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6846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800 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518 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2.39%、91.07%、98.22%。

2.精心组织实施,促进农民工就业。积极开展“2023 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保障企业的用工需求。充分发挥零工市场及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常态化开展岗位推介等服务。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以创业促进就业。截至7 月底,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36 万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81 万人,扶持返乡下乡创业13225 人,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2964 人、创业辅导10758 人。

3.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百千万亿惠民工程”。积极构建“创业带头人+合作社+创业担保贷款”模式,通过打造创业信用村,选树创业带头人,加强对农村地区自主创业人员的资金扶持,鼓励在乡村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创业信用村120 个,选树创业带头人1166 名,向13788 名乡村创业者发放贷款22 亿元。大幅降低贷款申请门槛,有效提升政策的可获得性。截至7 月底,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5 亿元,扶持6985 人创业,带动2.26 万人就业。

(二)织密兜牢社保民生底线

1.实施全民参保,按时足额发放。以推动“小、微、新”企业参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加大扩面力度,促进各类群体应保尽保。截至7 月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中企业养老在职参保人员)、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125.16 万人(其中企业在职参保人数79.45 万人)、50.28 万人、53.14 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5%(其中企业在职参保人员98.7%)、99.2%、101.3%。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群众待遇。落实好纾困助企政策,为企业减征社保费8200 万元。连续第19次为全市25.84 万名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全市共补发2.02 亿元。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连续18 次提高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调整后月人均达到4074 元,惠及职工1400 人;失业保险待遇提高到1600 元/人/月;丧葬补贴标准提高到1476 元/人。

3.加强风险防控,确保基金安全。完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打造“四防协同”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失业保险基金专项整治和工伤保险基金专项审计,持续在清存遏增、建章立制、常抓长效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水平,坚决守护好参保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4.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网络。在全市首家推出“周六延时服务”,实现节假日也能办业务。聚焦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将咨询台科长带班制与信访包案制紧密结合,成功办理100余件困难业务。“全省通办”加码“跨省可办”,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通过“掌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大幅提升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上半年,全市受理网上业务27.64 万笔,较去年同期增长29.28%。全力打造“十五分钟社保服务圈”,全市社银便民服务网点已建成87 家,可办理服务事项达400 项。

(三)精准施策激发人才活力

1.推动洹泉涌流,强化人才集聚。研究制订《打赢“人才创新引领攻坚战”专项行动方案》,建立起“专班+专项”的工作格局。大力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组织招聘活动115 场,参会企业12053家次,达成就业意向36378 人次。将“三包三联”工作机制和四级“人社服务专员”包联重点企业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走访企业382 人次,帮助企业招工10821 个,解决问题100 个。截至目前,全市企业引进大专及以上人才3.5 万人,累计入库急需紧缺人才、其他特殊人才、青年储备人才8235 人。

2.推动人人持证,培养技能人才。紧盯“全省第一方阵”总目标,制订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解,压实目标责任。积极构建“政校联动”机制,坚持“日通报”、联席会议等制度,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截至8 月28 日,全市新增各类培训241639 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61428 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2079 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1%、161.4%、155.2%。在第二届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安阳市获得一银一铜的历史最好成绩。30 名来自该市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获评第二届“安阳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3.搭建一流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印发《吸引博士后等青年人才来安留安工作方案》,大力实施博士后招引培育“双提”行动。今年来,安阳6 家单位被省人社厅评为“优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市人社局荣获“河南省优秀博士后工作单位”称号。至此,该市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达到25 家,累计引进博士后111 人。

4.深化职称改革,科学评定人才。充分发挥职称的“指挥棒”作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评价导向,更加注重业绩成果和实际贡献。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丰富职称评价方式。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简化职称申报手续,减少申报材料。建立完善诚信档案库和失信“黑名单”制度,提高评审公信力。2022 年,通过企业家高级职称申报评审直通车制度,该市3名企业家获评正高级职称,9 人获评副高级职称。

(四)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全力推进根治欠薪工作。深入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办结欠薪案件20 起,为253 名劳动者追讨被拖欠工资401.98 万元;协调处理欠薪案件224 起,为1666 名劳动者追讨被拖欠工资1182.5172 万元。调整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支付责任。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抓好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等7 项制度。

2.认真做好调解仲裁工作。强化劳动人事争议源头治理,落实好仲裁员联系企业制度和仲裁建议书制度。深化“百场政策宣讲”,开展第三批金牌调解组织培育选树工作。创新“调解仲裁+就业服务”工作,以“稳劳动关系”促进“稳就业、保民生”。积极开展仲裁业务规范化评价。上半年,全市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244 件,基层调解组织、仲裁机构案外调解584 件,涉及劳动者1244 人,涉案金额3707.14 万元。

(五)全员干部走流程进一线

为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企业群众、基层一线,从咨询、受理等方面入手,通过“亲自办”“跟随办”“监督办”等方式,全面查找政策落实和经办管理服务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推动人社政策和服务更好更快惠及企业群众。截至7 月底,全系统共开展走流程333 人次,解决问题43 个,百姓诉求33 个,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突出党建引领,提升管理效能,以主题教育实际成效打造过硬机关

(一)抓好主题教育,凝心聚力铸魂

深刻认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统一购买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等理论书籍,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要求同志们将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紧密结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人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具体实践。

(二)推动“五星”创建,引领基层治理

积极参与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城市)治理工作,成为“宜业兴业星”牵头单位,认真做好市人社局承担的“文明幸福星”“宜业兴业星”创建任务,及时上报工作进展及负面清单预警情况。积极参加全市督导工作,每月随市督导组下基层检查,撰写调研报告、肯定工作成绩、反馈存在问题、查找分析原因、督促整改提高。

(三)打造清廉机关,涵养清风正气

积极推进“清廉人社机关”建设。召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双清单、双交办”会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推进。开展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和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问题专项整治。落实领导干部月备案、谈心谈话等制度,持之以恒纠治“四风”。

(四)真情帮扶慰问,防汛展现担当

陪同市领导赴滑县调研走访,抓好村“五星”支部创建和软弱涣散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等活动,走访慰问东风西社区、滑县帮扶村困难群众,集中购买姜庄村3.2吨滞销蔬菜。汛情期间,及时传达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在全系统紧急动员部署。局防汛抢险突击队24 小时待命,随时出动,为全市打赢防汛抗洪阻击战贡献了人社力量。

猜你喜欢

全市人才工作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不工作,爽飞了?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