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应用下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提升路径研究
2023-11-23王宇洁
王宇洁,韩 京
(内蒙古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一、引言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下称“新冠病毒”)的暴发使全球迎来了复杂而深重的危机,传统公共治理模式效能有待提升,需要契合时代发展需求构建新的治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致贺信中提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①近年来新兴技术蓬勃发展,公共治理呈现出数字化趋势,如何将新兴技术融合应用于传统公共治理,是治理领域新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内蒙古作为研究对象,对内蒙古运用新兴技术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差距,提出进一步提升公共治理数字化的路径。
二、相关概念与文献梳理
得益于电子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兴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学界围绕相关内容开展丰富研究,为国家公共治理数字化提供了学理支撑;实践上,世界各国和地区基于自身现状采取相应措施,新兴技术应用下的公共治理数字化成了一种新动向。
(一)相关概念
1.新兴技术
20世纪40—50年代,电子计算机产生并得以广泛使用,人类科学发展开始进入全新的、快速发展的飞跃阶段。在之后的几十年间,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了潜力巨大、进步飞速、综合多元的样态,带动了多项新兴技术的诞生,推动了新兴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于新兴技术来说,其内涵阐释一般认为源自于沃顿商学院对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沃顿商学院的乔治·戴和保罗·休梅克认为,新兴技术源自于科学,其产生能够带动一个全新行业的诞生或者对某一行业产生革新性的影响[1]。自此,国内外对于新兴技术的识别、管理与运用等方面的研究日渐丰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实践体系。
从国外视角来看,对于新兴技术的研究分布于医学、工业、教育等多个领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于2022年1月向公众公开征求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八个新兴技术领域立法、政策等问题的意见[2],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新兴技术的重视;国外也有学者探究新兴技术与消费者之间的伦理问题、新兴技术对于城市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作用等,拓展了新兴技术研究以及实践的领域。
从国内视角来看,有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针对“新兴技术”做出了一定的内涵解析与定义[3-5],总结来说,其内涵包括了如下三点:第一,时效性。新兴技术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出现或者已经正在发展的技术。第二,影响力。新兴技术能够对社会中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等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第三,创新性。新兴技术具有创新意义,是相对于原有技术而言更新更有效的技术。
由上,本文认为,新兴技术是指在某一时代产生的、兼具高效率与高收益的功能,并且在其拓展运用中能够替代原有技术、推动时代跳跃式发展并在社会各个领域获得长足进步的单个或多种技术,其与原有技术相比具有前瞻性、先进性与发展性。另外,新兴技术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社会所运用,直到下一代新兴技术的出现。
2.公共治理
20世纪以来,公共管理学科得以兴起,相关理论蓬勃发展,不同时期的学者提出了各种治理方案,对学界影响深远。主要观点与核心思想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时期学者关于公共治理的观点
综合各位学者有关“公共治理”的定义,本文认为: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主体进行的管理活动与过程,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一定的公共治理目标、增进公众利益,推动国家和社会的长远进步。
(二)研究综述
与公共治理数字化关联最为相近的便是“电子政务”,随着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的普及推广,国内外将新兴技术与数字化融入公共治理的研究与实践也随之增加。运用中国知网进行“新兴技术治理”的关键词检索可以发现(如图1所示,数据截至2022年12月),与数字化相关的文献主题内涵丰富,包含社会治理、政府治理、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转型等,说明目前对于新兴技术与公共治理数字化之间的研究较为广泛。
图片来源:中国知网图1 关键词检索主要主题分布图
对于国家层面的公共治理而言,其核心经历了从管理到治理到“善治”的演变,体现了公共管理者期望更加有效的公共治理、期望其能够推动国家与社会的整体进步[7]。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将新兴技术等数字技术融入公共治理也成了一种更新更高层面的追求。从国内来看,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格外重视新兴技术在各领域的运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还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②,在新兴技术应用下的公共治理数字化成了国家公共治理发展的必然,而新兴技术的有效应用也能够提升政府的公共治理能力、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8]。而从国外来看,运用新兴技术助力政府与公共治理的数字化已经上升成为多国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战略,如杨巧云等学者在对国外政府数字化转型研究中提到,新加坡早在2006年就提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多领域综合发展,而在2015年借由技术更新迭代提出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社会生产力与治理效能的新战略[9]。
以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改革为背景,关于新兴技术对公共治理数字化的应用也有许多不同视角的体现。在我国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新兴技术(如大数据等)就成了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辅助工具[10],与之相对的,也有学者研究表明数据技术应用、个人信息安全等也为治理现代化带来了巨大挑战[11],还需进一步调整与规划。但是综合来看,新兴技术如基于大数据的通信技术等切实为公共治理信息的共享与连接提供了便利,构建了公共治理中的有效沟通网络,提升了公共治理决策效率[12],举例来说,广东省一联合课题组对新冠病毒防控期间参与到防控中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了专门研究,如丁香医生、腾讯等,这些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防控期间人员流动、医疗卫生等信息,有效帮助了国家的公共卫生防控治理,侧面彰显了公共治理数字化的强大效能[13]。
除此之外,新兴技术对于基层治理也有强大的应用效能。基层治理是公共治理的基础单元,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能够从基础层面上强化国家整体治理的数字化水平。而在基层治理数字化的过程中,学者白书宁和洪向华提到,新兴技术能够充分整合治理资源,带动基层治理关系和治理结构的优化[14]。在新兴技术的帮助下,基层政府可以获取更新更有效的信息资源,可以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做出决策[15];另外得益于新兴技术的发展,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体也在日益丰富[16],公民参与度在互联网等的作用下逐渐提升。
在地域视角下,广东省和浙江省在公共治理数字化中的数字政府建设卓有成效:一方面,以广东省为例,其无论是在政府整体建设中、还是在数字建设对微观领域的影响中均具有一定代表性。广东省在数字政府的构建中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完善了相应的法规制度,搭建了组合型数字平台,全面提升了网上政府服务的办理能力[17]。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广东省数字政府的建立在这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粤省事”“穗康”等平台不仅能够使得政府有关部门和居民及时获取居民个人健康信息以及流动情况,还能够使部分民政服务在线上完成整个办理流程,在保证遵守公共卫生防控规定的前提下完成居民业务需求,方便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观察浙江省的数字建设可以发现,其也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具有不断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其经历了提出与建设的初始阶段,随后在发展、巩固、应用中不断优化提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字政府建设体系[18]。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浙江省不断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结合省内发展需求,与时俱进,注重整合,积极协同,在“十四五”规划提出的背景下,浙江省结合自身需求做出了新的规划,提出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治理、用数据创新”的总体要求,并推出了“十大重点应用”,做出了到2025年、到2035年的总体规划[19],推动数字政府和公共治理数字化新一轮的改革与实践。
三、新兴技术在公共治理中的数字化应用
受到新冠病毒影响,公共部门事务处理的数字化、云端化不断提升,激发了新兴技术在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各地区逐步完善公共治理数字化体系,为新兴技术在公共治理数字化提升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参考。
(一)公共政策方面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方面,新兴技术为政府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其中,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大数据支持“监测+预警”,协助政策制定,验证政策效果。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治理辅助工具,具有数据互通性、传输便捷性、研判高效性等特征,能够切实有效地针对庞杂的公共数据进行分析,把握社会公众动向,采集并整合有效信息,提升政策方案调整的时效性以及精准度。一方面,大数据可以支持公共数据监控,辅助调整原有公共政策。2020年2月,为有效开展复工复产并减少人流聚集、防止新冠病毒扩散,我国运用大数据实时监测交通枢纽,提前发布政策信息,开展应对方案,疏解交通。另一方面,大数据增强了与企业间信息的联结,有效扩大了信息网络覆盖面。与国家直接管控的交通数据相对比而言,企业数据信息的关联性较小,信息流通程度相对较低,能够供给参看的信息不够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互通的功能,企业数据信息得以被有效使用,为政府获取相关数据、出台相关政策,为企业执行政策、反馈效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第二,移动互联网支持“传播+监督”,协助政策发布,接受多主体监督。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于政府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逐步升级,在信息化背景之下,政府电子化趋势日益显著,依托于移动互联网诞生的政府政策发布与信息传播渠道日趋多样化,拓宽了政府信息发布与接受社会监督的渠道,提升了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质量。首先,政府通过门户网站等进行政策与政务信息发布、线上政务办理、实时咨询等,便捷了社会公众部分政务业务的办理,简化了传统、繁杂的办事流程,有利于推动“简政放权”,优化政策结构。其次,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政府信息公告,充分发挥了新媒体便捷性、高效性以及互联互动的优势,推动社会公众参与政策发布,听取群众合理建议,有利于政府及时做出真正增进公众利益的政策安排。另外,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随着国家建设与发展日趋完善,政府通过事前全平台预告、线上线下联合召开等流程,接受媒体提问与舆论监督,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查明自身现存问题,有效规避未来风险。
第三,人工智能支持“分析+研判”,加入战略安排,降低行政成本。随着新兴技术进步,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其作为政策分析系统的强大工具在公共治理各领域发挥着巨大功效。人工智能通过相关数据的提供以及共享充分吸纳各类有用信息,发挥迁移学习的能力进行比对并进行独特的算法分析,运用自身的集成更新能力再输入原有系统中,实现自我更新与升级,最终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20]。一方面,人工智能使得政策的制定由“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测”,可以将各领域的重大风险数字化、模型化,运用数据分析和算法研判出事件发展的趋势走向和潜在规律,从而构建较为完善的应对措施,进而避免因重大事件发生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出现也正在极大地降低行政成本,其既可以减少人员的安排,降低人力成本,还能够充分运用自身较高的运算效率、较低的停工率提升治理效率。
复杂的内外部治理环境对各项公共政策的推行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新兴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是推动公共治理迈向新台阶的有力工具。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兴技术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将逐渐成为主要考量要素。
(二)公共服务方面
优质、系统的公共服务是社会公众生活是否便捷、发展是否顺畅的关键因素。新兴技术的介入,赋予了公共服务新的内涵。
第一,新兴技术助力公共服务,强化公共服务中的技术应用,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与应用下,政府部门切实扩大了信息获取与反馈范围,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研判,并且可以利用部门、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强了政府以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协作沟通,共享信息,提升效率,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1]。在公共生活中,我国依靠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了远程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平台,充分扩大了公共服务的范围,突破了区域间因经济水平、资源能力而导致的获得壁垒。
第二,新兴技术助力公共服务,改变传统公共服务模式,激发服务创新创造。在技术性工具的支持与应用下,无论是社区基层服务,还是专业领域信息供给,传统的“面对面”对接交流、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得以转变,一方面社会公民可以采取线上预约、自助办理、机器人引导排队叫号等方式完成业务办理,单一的线下服务转换为线上线下的数字化综合服务;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共享得以增强,公共部门能够通过大数据的集合与分析预判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为问题的差异化应对提供了可能。另外,新兴技术在社区基层服务的创新性运用上彰显特色,如浙江省自2019年启动“未来社区”计划,将数字智慧融于社区的改造与建设,分区域、分种类进行改造提升,深度剖析“三化九场景”③,在社区原有运营资源的基础上将数字化平台嵌入,增补优质公共服务,推动社区服务供给精细化、创新化,焕发社区生活圈新活力。
第三,新兴技术助力公共服务,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内涵,拓宽公共服务覆盖面。得益于新兴技术应用下的公共服务呈现出技术性、创新性的特点,我国公共服务网络也日渐延伸,服务领域、服务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除了传统的生态文明建设、医疗卫生保障以及精准脱贫攻坚领域外,我国还在中小企业的配合与技术的运用上开发了各种数字公益项目,将公共服务推向多样化、丰富化的新时代。以腾讯“为村”平台为例,截至2019年9月,全国包括山东、广东、四川等在内的多个省份共14231个村庄、超过250万已认证村民加入了这一平台,在平台上进行“党务”“村务”“事务”“商务”的乡村四务联结,方便村民生活、助力乡村振兴④,由此,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拓宽,各项数字科技运用升级,专家、村民、社会志愿者等都成了乡村治理的主体,将乡村治理联结为一个具有整合性的网络,生活有温度,治理有效度。
当今世界环境多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新兴技术与公共治理加速渗透融合,除了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改革之外,新兴技术对于公共治理的应用正在向多方面、立体式拓展,如科学研究的智库建设、决策信息系统的完善、社会创新体系的建立等,推动着公民社会生活的发展,赋予了公共治理未来发展的新动向。
四、内蒙古研究:新兴技术应用于公共治理数字化的成效分析
基于本土实际情景的调研分析,是积极推进地区公共治理数字化提升的重要方式。本文运用问卷调研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对居住地新兴技术应用于公共治理的效果满意度,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关键因素进行凝练与解析,以关键因素为切入点,反思内蒙古自治区公共治理数字化的现有不足,推进新兴技术应用下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的多维度提升。
(一)研究方法及变量假设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对公共治理中各方面的新兴技术运用的满意程度调查问卷》,内容由个人基本信息以及满意度量表(Likert五级量表)构成,对问卷回收后运用Stata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交叉分析等,最终提炼出构成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关于研究方法的运用有如下四点解释:第一,本研究采用了Likert五级量表的方式对七个可能的要素进行评分,最终水平得分则通过平均分的方式,以1~5级做出判断,从1到5分别是水平很低、水平较低、水平一般、水平较高、水平很高;第二,本文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提升问卷数据分析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第三,本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方式将多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要素整合为几个不相干的关键要素,以对数据进行解释说明[22];第四,本文对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基于平均分的交叉分析,结合交叉分析结果,对满意度进行更为细致的评价,并从中发现可能的改进方向。
2.数据、变量及假设
本文数据均来源自网络调查问卷回收,共有265位内蒙古自治区居住的受访者接受了问卷调查并据实填写,在仔细筛查之后,未发现无效问卷,265组样本数据均可用作分析。且样本人群全部居住于内蒙古的三个区域(蒙东地区、蒙中地区、蒙西地区,如表2 所示),年龄范围自10岁到80岁不等,受教育程度自小学到研究生不等。
表2 研究变量赋值表
本研究将主要依托于主成分分析构建模型,通过地区居民对公共治理中各方面的新兴技术运用的满意程度,判断内蒙古的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以此来分析新兴技术对于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的应用效能。具体而言,本研究中涉及的变量如表2所示。
综上,本研究假设如下:H1,内蒙古居民对于内蒙古公共治理中新兴技术运用的满意程度不高;
H2,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还有待提升,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建设与完善。
(二)数据分析
将265组样本数据在Excel中进行初步的赋值处理之后导入Stata中,对数据进行分析。
1.量表数据的信度
运用alpha命令分析五级量表,得出:
根据信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量表数据的信度为0.9324(>0.7),说明量表数据质量较好,数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一致性,可以进行更为具体的分析。
2.受访者的基本信息状况
运用summarize(缩写为sum)命令对控制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可得(见表3):
表3 控制变量描述统计分析表
可以看出,在265组样本中,女性多于男性,约占全体受访者的67.5%,受访者的年龄均值(43.019)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处于21~45岁区间,受教育程度均值(17.932)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处于本科及研究生水平,且居住在蒙中地区和蒙西地区的受访者居多。另外,除了年龄和受教育年限这两个基本信息之外,性别和居住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后期将会对这四个控制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更为细致的交叉分析,以保证分析的完整性。
3.主成分分析
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要对解释变量进行相关分析,以确定数据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因此,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后可得(见表4):
表4 解释变量相关分析表
由表4可以看出量表中的数据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说明解释变量不仅数量较多且相关性较强,可以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
用pca代码对解释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需要提取的主成分,可以得出(见表5~表6):
表5 解释变量主成分分析表(1)
表6 解释变量主成分分析表(2)
由于七个因子中只有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因此除了考虑这一选择主成分的因素之外,另外选择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因子作为主成分,因此在此处可以初步选择前三个因子(Comp1,Comp2,Comp3)作为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4%。
接下来,在Stata中生成碎石图来确定因子的选择是否合理,碎石图如图2所示。
图2 主成分分析碎石图
根据碎石图(图2)可以看出,数据趋势在第三个因子到第七个因子之间趋于平稳,选择前三个因子作为主成分较为合理,说明三个主成分能够代表7个分析项86.4%的信息量,主成分分析效果较好。此时确定Comp1,Comp2,Comp3三个因子作为主成分进行接下来的分析。
表7 解释变量KMO检验值表
在对前三个因子进行提炼之后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确定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检验可得: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看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KMO检验值为0.912(>0.6),可以进行因子分析。为确保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对于KMO值进行进一步细化输出,可得(见表7):
可以得出,每一个解释变量的KMO检验值均大于0.6,说明解释变量效度良好,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接下来对因子进行旋转,这一步是为了了解原变量(解释变量)对因子的解释,可以更好地了解作为主成分的因子所能够代表的含义,旋转后可得(见表8~表9):
表8 旋转后的因子成分矩阵表(1)
表9 旋转后的因子成分矩阵表(2)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成分矩阵表9可以看出,主成分1(Comp1)主要与公共政策发布、医疗卫生保障、教育文化提供这三个解释变量相关,主成分2(Comp2)主要与社区治理服务、科技创新支持这两个解释变量相关,主成分3(Comp3)主要与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办理这两个解释变量相关,说明三个主成分均各自有各自的代表解释变量。
在厘清了解释变量与三个主成分之间的关系后,即可计算因子得分,计算后可得(见表10):
表10 主成分因子得分矩阵表
根据矩阵可以生成三个主成分(f1,f2,f3)的公式,根据原解释变量与三个主成分的关系以及问卷中的辅助说明,将f1命名为居民生活、f2命名为治理与创新、f3命名为智能基础设施,为了公式罗列方便,此时将解释变量按照顺序赋值x1—x7,即公共政策发布(x1)、医疗卫生保障(x2)、教育文化提供(x3)、社区治理服务(x4)、基础设施建设(x5)、政务服务办理(x6)、科技创新支持(x7),三个主成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f1=0.581×x1+0.497×x2+0.624×x3+0.016×x4+0.003×x5+0.058×x6+0.150×x7
(1)
f2=0.007×x1+0.105×x2+0.028×x3+0.734×x4+0.013×x5+0.309×x6+0.594×x7
(2)
f3=0.006×x1+0.052×x2+0.016×x3+0.038×x4+0.760×x5+0.544×x6+0.350×x7
(3)
在Stata中运用predict代码对三个主成分得分进行计算后,运用generate代码进行综合得分的计算。每一个综合得分即可代表每一个受访者对内蒙古公共治理中各方面的新兴技术运用的满意程度,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Y=0.717×f1+0.086×f2+0.062×f3
(4)
根据综合得分,通过综合得分的平均值计算可以得出此次研究中得出的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Ymean),最终计算得:
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Ymean)≈0.000
根据初始赋值情况,综合得分的平均值约等于0.000,说明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现在处于极低水平;另外根据三个主成分可以得出,主要影响居民对于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感知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居民生活、治理与创新、智能基础设施,因此内蒙古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升内蒙古公共治理的数字化水平。
4.交叉分析
由于控制变量在主成分分析中未能体现,因此对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的平均值进行交叉分析,以确定不同受访者对于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情况,以此来进一步探究如何提升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
第一,性别分析。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共有86位男性和179位女性。男性对于内蒙古目前在公共治理方面新兴技术运用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女性,且七个具体维度的满意度平均分中男性满意度均比女性满意度高,原因可能在于男性对于细节关注度可能小于女性,因而导致了整体满意度相对较高的情况(见表11)。
表11 控制变量(性别)与解释变量交叉分析表 单位:分
第二,年龄分析。根据前期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受访者处于21~40岁的年龄段,其他三个年龄段(0~20岁、41~60岁、61~80岁)受访者较少;另外由于0~20岁与61~80岁的样本量较少(均少于10人),不具有年龄段的代表性。整体看来,21~60岁的受访者对于内蒙古目前在公共治理方面新兴技术运用的满意度评价较为相近,满意度评价介于一般与比较满意之间。另外,相较于其他维度,对于“社区治理服务”这一项评分自年轻到年长分别为3.11分、3.32分、3.16分、4分,“科技创新支持”这一项的满意度评分自年轻到年长分别为3.33分、3.56分、3.09分、4.5分,在四个年龄区间中这两项满意度分值均较低,说明内蒙古在这两个方面有待提高(见表12)。
表12 控制变量(年龄)与解释变量交叉分析表 单位:分
第三,受教育程度分析。前文描述统计分析中受教育程度均值(17.932)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处于本科及研究生水平,另外受访者对于内蒙古目前在公共治理方面新兴技术运用的满意度为均分3分(3.38~5分)以上,说明大部分受访者满意程度处于一般偏满意的水平;但通过七个变量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对于“社区治理服务”这一项的评分自小学教育至研究生及以上的受访者评分分别为5分、3.13分、3.34分、3.07分,以及“科技创新支持”这一项的满意度评分自小学教育至研究生及以上的评分分别为5分、2.90分、3.57分、3.4分,除小学教育程度受访者外,其他三类教育程度受访者对这两项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变量评分。这与上方以年龄为控制变量进行交叉分析的结果类似,说明社区治理与大家的公共治理水平满意度息息相关,另外由于社区治理贴近居民生活,感知较深,更易对其做出较为准确的满意度判断。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需要从这两方面切实提升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见表13)。
表13 控制变量(受教育程度)与解释变量交叉分析表 单位:分
表14 控制变量(居住地区)与解释变量交叉分析表 单位:分
第四,居住地区分析。全体受访者中39名受访者居住在蒙东地区,90名受访者居住在蒙中地区,136名受访者居住在蒙西地区。从整体满意度分值看来,排除居住地区因素后受访者满意度均保持在一般到比较满意的区间,另外,蒙东地区和蒙中地区受访者对所居住地区的满意程度相似,蒙东地区受访者满意度总分为3.77分,蒙中地区受访者满意度总分为3.79分,均大于蒙西地区受访者3.57分的满意度总分。在前期主成分分析中发现,内蒙古整体公共治理中新兴技术的运用需要加强,但将居住地区于解释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蒙西地区在此方面需要强加注意。
综上可得,就内蒙古而言,地区居民对于地区公共治理中新兴技术运用的满意程度处于3分上下也即一般满意的水平,说明在实际的公共治理数字化中地区居民感知度与满意度一般,内蒙古地区还需在后续各方面,尤其是在“社区治理服务”与“科技创新支持”这两方面,注意提升与进步,注意关注内蒙古范围内不同地区(如蒙西地区)居民对于公共治理数字化的满意程度,以人民公共生活、日常需求等为切入点,将新兴技术真正应用并反馈于实际的公共治理中,使其能够辅助公共治理、便捷居民生活。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还需得到全方位的加强与改善:
第一,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比较低,需要得到全面重视与改善。根据主成分分析以及主成分综合得分平均值结果,可以发现在此次研究中,主成分综合得分平均值约等于0.000,说明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极低,内蒙古目前需要针对公共治理数字化做出关键性改变,提升公共治理效能,推动公共治理数字化。
第二,居民生活、治理与创新与智能基础设施是主要影响居民对于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感知的三个维度。根据对数据的主成分分析以及因子旋转等,本研究最终将初始七个变量凝练为了居民生活、治理与创新、智能基础设施这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即影响居民对于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感知的三个维度,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可以以这三个维度为切入,做好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的。
第三,治理与创新是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需要应对的核心维度。通过控制变量与解释变量的交叉分析可以发现,在初始七个维度中,“社区治理服务”与“科技创新支持”的满意度平均值得分相比于其他维度较低,且这两个初始维度也在主成分分析中被总结为“治理与创新”维度,因此,内蒙古在公共治理数字化中需要针对“治理与创新”等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关注。
第四,在地域上需要注重内蒙古蒙西地区的公共治理数字化。居住地区作为控制变量与解释变量的交叉分析中,在对乌海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这五个位于蒙西地区的盟市进行调查后发现,蒙西地区的受访者满意度平均分分值明显低于蒙东地区和蒙中地区的受访者分值。蒙西地区受访者对当地公共治理中新兴技术运用的满意程度较低说明,相较于其他两个地区,在地域上更需要注重蒙西地区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的改善与提升。
综上,内蒙古应当把握新兴技术应用的良好机遇和强大动能,积极应对数字化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化解冲突,拓展新兴技术应用下内蒙古公共治理数字化的未来方向,推动公共治理更好发展。但此次研究还有许多不足,如受访者范围不够广泛,未能调查到更为细致的、影响到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的要素等,还需后期深入探究。
(二)优化路径
1.运用科技力量,推动政策“三化”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内蒙古公共治理也应当做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作为政策制定的政府主体需要充分运用新兴技术的力量,推动政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从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居民对于与自身生活切实相关的信息感知度较高,如社区治理方面。这就要求内蒙古在公共治理数字化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从居民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围绕居民所需开展环境的优化提升。首先,政府政策的制定应当运用新兴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广泛调研、综合研判,通过信息数据的迅速综合、解决方案的最优推荐、风险控制的最佳预测来保证政府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推动政策的科学化;其次,政策制定需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需求,使政策的制定、发布与实施真正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与需求,避免一刀切,避免政策制度与利益需求的不完全匹配现象,还要注意使政策公布网站、云平台等设计为符合大众使用习惯、使用需求的架构,推动政策的合理化;最后,作为政策落实主体的市场、社会公众等也要积极通过官方平台、新媒体媒介等体悟政策、响应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运用官方网站、政府平台等方式及时上报、积极沟通,推动政策的有效化。
2.提升全民素养,优化人事协同
为加强新兴技术对公共治理数字化的实际效能,一方面应当“以人为本”,从个体切入,加大对治理主体全体人民综合素养的培育,使其具备运用技术工具参与公共治理的能力,使各主体积极配合、协同共进,克服数字化过程中的冲突与挑战,真正发挥新兴技术对公共治理的应用效能。另一方面需要注意部门间的协同,运用技术平台与数据信息构建政府部门间治理交流的渠道,促进信息数据在部门间的流动与共享,推动部门间的协同治理,避免因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而导致的治理困境。另外,还需注重政府、社会机构等工作人员的安排与配置问题,既不能过分增加因数字化而带来的工作负担,也要妥善处理人员激励与人力成本之间的关系,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使招聘与录用需求符合工作需求,优化人员培训体系、做到培训有实效,另外要注重人员的绩效与薪酬体系的合理排布,做好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员工管理与激励,全面优化人事体系。
3.强化实践研究,增强治理实效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内蒙古需要对治理与创新方面的公共治理数字化水平进行改善,而在地域方面,蒙西地区的公共治理数字化应着重提升。因此在公共治理数字化过程中,加强新兴技术对于公共治理的应用不应当停留于理论层面,而应当注重实践研究,注重地区的深入剖析调研,探查地区实际需求,做出针对性改变,以增强公共治理数字化在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实际效能,如增强互联网、云平台等新兴技术对现今社区网格治理的应用,运用平台线上收纳群众需求,运用技术切实解决群众困境,提升基层治理实效。另外,还需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实践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推动理论体系辅助实践研究,实践研究优化理论体系,将新兴技术与公共治理数字化充分融合,推动公共治理实践过程实现数字化的多方位效能。
4.突破共享壁垒,保证数据安全
随着新兴技术在公共治理中的广泛运用,技术在信息共享与安全、伦理规范等方面也存有一定不可忽视的难题。从数据共享角度来说,内蒙古需要结合公共治理实践需求,着力推动政务数据与信息在部门间的共享与交流,打破现存的“信息孤岛”的问题,真正发挥新兴技术对于公共治理过程的辅助性与便捷性;从数据安全角度来说,在新兴技术如智能机器人大量介入公共治理、参与公共服务的情况下,还需从多方面加强注意以化解难题:首先要加强立法,制定相关法律,完善相应规定,为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提供强大的法律保障和后盾;其次需加强监管,强化信息流向追踪,保证信息使用有据可溯,对违法违规、破坏信息数据安全的行为主体采取强制措施,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最后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制定不同的信息调用等级,强调个人信息的分级使用,保护个人隐私。
5.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技术应用
新兴技术对于基础设施的应用不应单纯停留在居民日常生活中,还应拓展至政务服务等多个方面。内蒙古可以参考浙江等地的“未来社区”建设,在部分社区开启一批试点工作,将安防机器人等引入居民生活中,让数据与技术助力社区治理与社会安全防护;内蒙古还可以参考广东等地的“数字政府”建设,加大在政务服务基础设施上的技术性应用,优化现有的政务服务App、融媒体平台,使平台业务办理更加便捷、方便人民政务业务需求。
最后,还需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充分彰显其在公共治理中推动公共治理效能、提升公共治理数字化成果的应用效能。在制度层面上加强相关立法,建立强大的数字治理制度保障,建立信息效度信度评估体系,从制度上规避风险;在实践层面上积极应对,引导新兴技术在各个领域上的综合运用,运用信息互联、人工智能等提升生产效益、促进办公便捷,更要促进民生服务完善,运用新兴技术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如充分运用移动网络带动偏远地区医疗、教育等全面提升;在创新层面上鼓励发展,推动新技术不断进步,完善科研基础设施,促进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引导协同进步。
[注 释]
① 新华社.习近平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EB/OL].(2021-09-26)[2023-03-29].http://www.gov.cn/xinwen/2021-09/26/content_5639378.htm.
② 马兴瑞.加快数字化发展[EB/OL].(2021-01-16)[2022-05-22].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1/16/c_1126986143.htm.
③ “三化九场景”,指的是未来社区建设中需要具备的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化”,以及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九大场景”。
④ 腾讯网.北大报告:腾讯“为村”是目前覆盖性最好的数字乡村平台[EB/OL].(2019-10-20)[2022-05-30].https://new.qq.com/omn/20191020/20191020A0I1V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