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胆“反转”你的观点

2023-11-23日本信息文化研究所鞠阿莲

青年文摘 2023年7期
关键词:复活节幽灵鸭子

日本信息文化研究所 鞠阿莲

鸭兔图

该图似乎是一只朝右的兔子,也似乎是一只朝左的鸭子。这个图被称为鸭兔图,这种可以用两种视角看的图形被称为反转图形。

但我们不能同时看到兔子和鸭子。如果你把图的左边部分看成是长耳朵,那你把它看作喙的视角就暂时消失了。

请在看图的同时,尝试交替看到兔子、鸭子、兔子。你会发现,我们“看到的”东西其实是“我们的头脑解释的结果”,而不是我们看到的真实情况。

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取决于我们的经验和周围的环境。

在一次实验中, 在10 月展示鸭兔图时, 大多数儿童都认为是鸭子或鸟,而在复活节(3 ~ 4月)展示该图时,大多数儿童都认为是兔子,这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在年龄较大的受试者(11 ~ 93 岁)中也发现了同样的反应差异。这种现象叫作语境效应,目前针对这一现象已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研究。

你看到的是B 還是13 ?

最早的一个实验使用了书写方式有些杂乱的字母B。结果表明,当字母B 呈现在两个字母之间时,受试者认为是B,但当它呈现在两个数字之间时,受试者认为是13。

在鸭兔图实验中,在复活节展示图形的条件下,受试者利用现在是复活节这一知识,还有复活节与兔子有关这一经验,更容易把这个反转图形看作兔子。

这种利用环境、知识和经验等来感知物体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日常做法,但它也可能导致错误。例如,假设你听说某个地方到了夜晚,柳树下就会出现幽灵,然后,当你不得不在晚上经过那里时,你的思想就会被可能出现幽灵的想法所占据。在这种状态下,仅仅听到一点风声你可能就会吓得缩成一团,也可能误认为摇曳的柳树就是幽灵。

两张并排的鸭兔图

在一张图形中不能同时看到兔子和鸭子,但如果将两张相同的图形并排显示,情况会如何呢?

在一个实验中,当把两张鸭兔图并排展示给受试者时,结果只有2.3% 的人自发地把其中一个看作兔子,另一个看作鸭子。然而,当受试者被要求有意识地这样看时,这个比例上升到了61.9%。此外,当提示“鸭子要吃兔子”时,许多受试者(86.6%)能同时看到兔子和鸭子。

正如这个实验展示的结果一样,有时候,一点儿暗示就能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如今,我们被信息所包围,可以用任何方式解读这些信息。特别是,人们倾向于只看自己想看的东西。有些时候,不可靠的信息来源能够以假乱真,显得很可信。例如,谣言在社交网站上快速传播,或者某个名人的“不良行为”被炒上热搜,这些都有可能是固守一个观点的结果。

为了在信息社会中生存下去,我们必须时时注意,思索自己是否被某种特定的视角所束缚,并在必要时“反转”我们的观点。

(摘自《别再想歪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复活节幽灵鸭子
复活节彩蛋
快把我哥带走
寻找复活节兔子
寻找复活节彩蛋
鸭子
一头鸭子
为什么鸭子能浮在水上
1916年的幽灵
复活节“滚蛋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