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23-11-23龚登攀
龚登攀/文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关系着民生保障,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问题。近年来,随着公立医院数量的不断增长,其内部审计的内容更加复杂多元,这无疑增加了财务内控的管理难度,传统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公立医院的管理需求。在新的医疗体系改革中,公立医院的内审改革应被列为重点工作。内部审计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综合内控水平,只有内控管理扎实可靠,公立医院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但在当前的管理实践中,不少公立医院的内审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内审机构不健全,内审制度不完善,人才和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由此可见,管理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探索和试错。鉴于此,文章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医疗体系改革中,公立医院保持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公立医院的经营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固话,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公立医院逐渐忽略了自身的核心原则——公益性原则。近年来,公立医院频频爆出管理问题,归根结底,这些问题都与内审监督不足有关。内部审计不到位,导致各项资金使用不当,资源配置不当,从而削弱了医疗收费体系的科学性,最终对公立医院的社会信誉与医疗服务能力产生不利用心。鉴于此,本文阐述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的意义,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相应对策,旨在为增强公立医院财务内控实力提供参考。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概述
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和部门对院内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统一评价与监督,是一项基于风险视角的科学管理活动,通过对医院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严格审查经营管理决策的合法合规性,达到高质量开展内部控制的目的,确保医院平稳高效运营。
同时,内部审计有别于外部审计,通过医院内部的主动审查和主动纠偏为总体内控管理服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共同构成现代审计体系。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能够很好地为外部审计减轻工作量和负担。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国家审计组成三大审计体系,不同行业的内审工作有特定的审计内容和执行规则。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内部审计不仅在增强医院管理机制科学性、员工责任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实现公立医院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鉴于公立医院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在医院内部建立科学高效的内审部门,通过相应的内审手段,确保公立医院各科室部门在不同经营阶段内完成工作任务,最终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在公立医院中,内部审计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基础会计资料,为医院来年合理编制预算、调配经营环节的资源、严格落实预算方案、定位预算编制与实际存在的偏差以及找准医院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奠定良好的内部管理基础,提升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公立医院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但必须有适当的收入作为运营保障。为了更好地展现公立医院的服务水平,需要通过内审手段实施监督控制。例如,在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方面,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目前治疗心肺功能衰竭最顶尖的医疗技术,与此类医疗设备同等级的资产购置是反映公立医院急救水平的重要指标。除该设备外,许多公立医院为了获得更前沿的医疗设备,在资产购置方面存在较大的开支。内部审计的作用就是将资金开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大的成本损耗造成资金短缺。由此可见,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能够反映其成本控制水平,对资产成本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公立医院各成本控制领域都有内部审计的存在,因此公立医院在新形势下加强内审管理,有利于充分展现自身的竞争优势。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机构不完善,缺乏独立性
目前,部分公立医院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影响了内审工作的正常推进。随着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不少公立医院都认识到了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但内审机构不完善、内审职责不明确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公立医院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为了使内部审计工作与整体财务内控体系相适配,大多数公立医院已加紧对部分经济活动展开必要的检查和监督。但由于缺乏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工作由财务部门兼任,因此许多工作的细节无法精准把控,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内审不相容,内审结果的参考性不强。另外,公立医院的审计流程、审计范围等,基本照搬国家颁布的法规政策,没有与自身的特殊情况相结合,尚未形成个性化的内部审计管理流程;部分医院因缺乏独立的内审机构,故审计只偏重于大型经济活动或专项经济活动,实际审计过程非常简单,形式化问题突出,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
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滞后,人员专业能力有待增强
一方面,内审审计的直接问题表现为制度的不完善。在内审管理中,医疗工作者对内审管理的流程与执行标准不清楚,缺少明晰的方向,故难以良好配合内审部门的工作。由于医院缺少完善且契合各科室实际工作的制度,因此工作人员在面对具体工作时无所适从,无法高效实施内审管理,从而致使医院的内审举措达不到预想效果,运营效率与资源利用率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性质特殊,求职者为了稳定而纷纷涌向体制内岗位,因此负责内审工作的部分人员存在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不足的问题,工作质量达不到现代化的内审管理标准。以往的内审工作由财务部门人员负责,对内审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透彻,对实务也不够了解。同时,部分内审人员比较守旧,无法适应新的内审管理机制,在基础财务工作的重压下,没有加强学习和改变工作模式的主动性,内审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不够熟悉,现代化的内审管理经验严重不足。总体来看,公立医院目前缺乏高质量的内审人才。
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不到位
信息化建设是当下内部审计转变工作模式的重要途径,部分公立医院的内审信息化程度不高,许多基础性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内审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之间的衔接不足。有的内审系统在功能设置上明显落后于市场,与财务内控系统存在断层,整体性不足。同时,信息流通不畅,即除内审人员外,其他科室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所需的财务信息,必须经由线下审批报送,这无疑影响了资金拨付效率。其次,信息化管理需要相对先进的配套设备和技术作为辅助,如计算机设备、大数据技术等。最后,内审系统数据化功能和智能化功能的应用效率不高,难以对医院的各项开支进行自动化的实时监测。内审人员应用系统时较多使用会计信息统计、核算、归类整理等功能,而没有开发更深层次的数据运算与分析模型,这不利于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实施内部审计的优化策略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发挥独立性作用
为了确保内审工作有效开展,公立医院需要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打造专门的人员队伍服务于该项工作。首先,应合理定位内审部门,将内审部门置于整个管理体系的较高层级,确保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内审部门由全院最高领导直接管理,与财务部门相分离。由内审部门制订全年的审计计划,并由院长以签发红头文件的形式下放至全院所有科室,每次审计结束后,生成阶段性结果并向管理层汇报,向下级部门反馈处理意见,掌握内审节奏,提高各科室对审计工作的配合度。其次,以独立性为原则,坚决避免内审职能的分割,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尽量避免归属于同一个主管领导。最后,部分小型公立医院单独设置内审部门会增加工作流程,导致组织臃肿,违背了简化财务内控的初衷。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可进行必要的岗位融合,如在财务部门内设审计岗位,但该岗位人员不得插手如预算编制、成本控制或资金调用等事项,从而在简化结构的同时保持审计职能的独立性。
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加强全能型人才培养
一方面,要完善管理制度。公立医院本身具备现行的管理制度,应在管理制度中加入内审管理模块,制定明确的规章条例,完善奖惩机制,凸显其地位与重要性。建议为内审管理单独拟定执行标准,以手册或单独试行条例的形式呈现,方便医疗工作者们在日常工作中时刻考虑到内审准则,时时做好部门内的资金使用监测,定期汇报资金和资源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将内部审计管理作为贯穿医疗工作全流程的工具。
另一方面,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高质量的内审人才是推动公立医院内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医院必须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首先,调整薪酬结构,吸引市场上管理会计型优质人才。其次,优化内部培训机制。在医院内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在培训结束后安排考核与不定期抽检,内审人员可借助培训学习机会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培训课程应与信息化、业务融合等内容紧密相关,重点解读政策,讲解内审专业知识,增强医院内审团队的专业性。再次,重视人才储备的梯级培养。公立医院从市场上选拔人才时,要以工作经验和学历背景为主要筛选指标,将这两类人才进行融合管理,让知识与经验得到有机融合,增强医院内部审计改革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后,完善对内审人员的奖惩机制,对贡献度较高、绩效评分靠前的内审人员予以奖励,反之则予以适当惩戒。将员工表现与晋升机制挂钩,激发人员的竞争意识和贡献意识,利用人才建设推动内部审计的改革进步。
加快构建一个双向联动、智能化、科学的内部审计管理平台
公立医院须基于目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一体化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引进大数据、云计算、射频识别技术等,简化基础会计信息的处理流程,由机器自动识别资产卡片和会计凭证等纸质材料,系统自动生成凭证和统计表,为内审人员减轻工作压力。要在医院内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标准,将内部审计的工作规范与其他管理流程联系起来,打造能够覆盖预算、财务风控、合同管理等的内部审计管理平台。
医院在设计内审系统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数据分析功能。由内审系统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进行统一的自动化收集,并整合旧系统中的历史数据,按照新的内审规范将其转录进新系统内,将所有分散的数据信息加以整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分析、预测和决策辅助工作。二是强化集成功能。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量较大,内审系统要与各科室部门的管理系统实现集成管理,要与全面预算管理、物资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的数据库实现集成共享,方便随时调阅所需信息,打通信息壁垒,缩短信息交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公立医院必须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管理改革工作,通过内审改革提高经济效益、资金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但是,如今大部分公立医院优化内部审计机制时还面临诸多问题,如部分医院内审独立组织机构缺乏,内审人员能力不足,内审考评机制不够完善,内审体系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等。因此,公立医院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内部审计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外引内培,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科学的内审制度,从方方面面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公立医院应设置内部审计执行、控制、价值维护等不同维度的标准,促进全员参与,实现公益性目标,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