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对策

2023-11-23张悦

经营者 2023年13期
关键词:成本法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张悦/文

当前,现代企业经营在面临愈发开放的市场环境的同时,也面临着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微利时代已经到来,成本的高低将深刻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平,因此企业要通过成本管理,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控制好成本,优化成本模式,克服经营压力,赢得竞争优势,提高利润水平;另一方面,成本管理是企业维持稳定经营的根基,降低成本能够为企业稳定经营模式、合理配置资源提供有效支持,有利于企业扎实根基,持续拓展市场,避免陷入经营困境。文章对企业成本管理展开分析,探讨成本管理的概念、方法及内容,着重分析企业实施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优化对策,旨在为解决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改善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提供借鉴。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提高利润是核心经营目标,而降低成本则是提高利润、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有效方式。因此,本文以生产企业为例,从成本视角关注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将其与成本管理关联起来,以此取得最大的成本竞争优势,全面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各项业务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消耗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成本管理范围不再局限于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产生的成本,而是更倾向于企业整体经营涉及的资源消耗,涵盖了生产成本、间接成本、其他费用等。

成本管理的方法与内容

成本管理方法包括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

目标成本法通过设定企业利润目标,分析企业达成该利润目标所需的目标成本,并以此目标成本为基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控制和调节,保证成本数额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这种成本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全程性,适用于企业研发、供产销、售后及其他所有环节的成本管理,使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资源消耗和资源配置相协调,能更有效地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标准成本法是通过对比企业实际成本以及锁定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分析成本状况,判断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而持续优化和改进成本的管理方式。标准成本法适用于产品种类较少、生产流程较为固定的生产企业,如按照客户订单,大批量生产同一类型产品的企业。

作业成本法是按照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分析成本动因,合理划分作业量,分配成本费用,适用于注重成本形成原因的企业。作业成本法关注各生产环节的资源耗费,对生产流程中辅助作业较多、变动成本较多的生产企业较为适用。

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成本管控范围不够全面

目前,许多企业成本管控存在局限性,并未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梳理成本,实施全面的成本管控。过于狭窄的成本管控范围容易导致企业管理决策有所偏失,会给企业控制成本带来不利影响。企业成本极其复杂,按照成本核算程序,可将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照成本构成经济内容,可将成本划分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费用成本;按照成本习性,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按照成本决策方案选择,可将成本划分为差异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如果成本管控只关注其中某一领域,未做到全面管控,就会导致成本管理措施难以落实,不利于分析成本动因,进而也就难以完善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有待更新

企业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不仅无法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还可能暴露诸多问题,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目前,企业运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以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及计划成本法为主流,这些成本管理方法都简单易懂,易于实施和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调整成本结构,提升成本效益。然而,多数生产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集中于生产环节,对其他环节的隐性成本控制不够重视,且未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制定灵活的管理和核算策略,企业整体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导致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以及信息化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比例较小。不同的管理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及管理策略时如若不考量自身需求,未更新成本核算方法,就会影响成本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成本管理效果。

成本管理体系不够严谨

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了实现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目标而建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包括制度规范、管理程序、信息系统等方面。粗放式的成本管理模式不利于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因此企业应构建严谨的成本管理体系,保证高质量的成本管理。但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忽视事前预测、事中监督控制,未将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各运转环节。一方面,企业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成本管理涉及的费用支出、控制审批、监管制度等在管理范围和管理细则上不够严谨,难以通过制度健全企业的成本核算、分析以及控制管理标准,无法用严谨的制度加以牵制和约束。另一方面,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体系无法有效管理运营流程各个环节的成本,如缺乏对采购环节的监控,没有对采购过程中的物料质量、供应商管理以及仓储运输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无法实现与内部价值链的衔接,无形中增加了费用支出;或缺乏销售环节的间接成本监控,对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办公费用、招待费用、差旅费用的监控不足,导致辅助性费用过高,造成了高额的办公支出。成本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完善,难以制定可靠的成本控制标准,也无法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

此外,许多企业对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导致系统功能不全、共享度低,对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造成阻碍。

企业成本管理优化对策

拓宽管理范围,实施全面成本核算

现代企业经营涉及的成本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经营环节,管理职能也不再局限于财务部门。因此,企业要拓宽成本管理范围,从价值链角度梳理成本,确保各职能部门共同承担成本管理任务。

首先,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梳理经营环节,将成本管理任务分配到各环节、各部门。以生产企业为例,其要根据不同环节梳理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产品研发环节的成本管理,应关注产品市场竞争力、消费群体需求,做好市场调研。通过分析搜集所得的数据资料,预测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及目标利润,进而确定目标成本,控制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投入。采购环节的成本管理,应着重关注供应商档案的建立及采购计划的编制。企业应通过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信用评级、交易记录、付款、供货期限等,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和筛选,在减少采购风险的同时,控制订货成本,缩短采购期限。同时,结合自身实际需求,管理采购环节,编制采购计划。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既要树立成本控制理念,也要不断创新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以此控制变动成本,减少资源耗费。此外,应强化生产环节的原材料控制,建立领料、补料及退料管理制度,借助对原材料的把控,加大生产成本控制力度。销售及售后环节的成本管理,重点强调费用的审批。对于销售及售后费用支出,要根据企业销售及售后服务现状、市场潜力、售后服务模式等,制定完善的经费支出标准,以此对销售及售后服务经费支出进行审批,控制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等。对于不必要的销售及售后成本而言,则要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进行削减。

其次,企业要考虑将成本管理向外部价值链延伸。在实施成本管理时,要综合分析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供应商情况等。通过分析外部信息,明确自身竞争优势和管理劣势,及时优化和调整成本管理策略。

优化管理方法,融入战略成本管理

当下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允许企业依靠经验进行成本管理。企业不仅要选择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先进核算方法,也要更新与完善原有的核算方法,规避管理劣势,提升成本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目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客户形态也更为多元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信息获取方面受到限制,且更重视局部管理,难以保证对全局的控制。同时,由于其过于重视基础核算工作,忽视了成本管理,所以无法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基于此,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要协调价值链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采用更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例如,选择更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提高企业利润,提升客户满意度。作业成本法能够综合衡量企业消耗的资源,并判断产生资源消耗的成本动因,为企业优化作业、减少低效操作、增加增值业务提供便利。作业成本法核算包括三个步骤:一是明确所需资源,确定成本核算期间、核算对象及成本要素。通过对业务的分析,企业要汇总经营业务中涉及的所有资源。例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成本核算期间,可以是一年、半年,也可以是季度或月份;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产品,也可以是某一个部门,或某条生产线;确定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二是明确作业流程,建立作业中心。根据业务流程,明确投入资源量,并确定投入资源的作业中心。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根据成本要素计算出作业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成本等。三是分配资源,将资源消耗直接确定到对应的产品或服务中。例如,根据某一产品的作业成本和产量,计算单位产品成本和总产品成本,并将产生的成本计入对应的产品中,如员工薪酬、差旅费等。通过将资源消耗与对应作业流程相匹配,避免重复、漏记或少记,提升成本分析的准确性。

在更新成本核算方法的同时,企业要融入战略成本管理,站在战略高度制定成本管理规划。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策略包括:依据战略设置预算目标,强化预算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针对企业内外部价值链展开分析与优化工作,分析影响战略实施的高成本、低效率环节,强化成本控制;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实施成本分析和评估,重点分析成本异常原因;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与优化服务定价策略,控制成本和利润。

完善管理体系,健全成本管理程序

企业优化成本管理体系,要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成本运转程序,保障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增强成本管理体系的严谨性。

首先,企业要完善成本管理制度。细化成本管理与成本核算,按照会计准则指导成本管理活动,提升成本管理的制度化水平。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制度中体现各项成本管理活动,建立标准化的成本管理程序。通过制度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保证成本管理体系具备完善的制度约束。同时,定期维护与更新成本管理制度。一方面,及时分析制度运行的弊端,对不符合实际操作、不利于企业控制成本的制度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和研讨,快速制定制度维护方案;另一方面,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理论,创新成本管理,吸取大型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成本管理制度。此外,为保证成本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企业要强化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分析成本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证程序的有效运行,确保成本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其次,企业要加强经营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程序。一是从企业全局角度,深化成本管理,确保成本管理从市场调研、客户需求分析开始,到项目推进、提供服务、售后反馈环节,形成管理闭环。通过信息化手段搜集每一项业务的成本数据,合理控制开支,保障成本管理程序的稳定性。二是基于价值链改进各环节成本管理程序。确定价值链流程,全面分析企业业务活动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成本产生是动态的过程,因此企业要深入分析价值链中产生成本的动因,对实际成本进行估算分析。通过有序改进各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增强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精准衡量各项业务活动的成本,促进资源与价值活动重新整合,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最后,企业要强化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是确定信息化建设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成本管理需求和现状,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包括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流程、数据分析和应用的方式等内容。二是优化成本管理流程,引入信息化手段。借助信息化系统,完成成本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最大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三是选用合适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成本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数据共享等功能,以实现成本管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四是加强对成本管理数据的安全保护,避免成本数据泄露和滥用,确保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保障成本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成本管理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管理策略,构建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推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现代企业要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关注成本管理方法及内容,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提出成本管理优化策略。企业应通过更新管理理念、拓宽管理范围、优化管理方法、完善管理体系等措施,解决自身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成本管控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挖掘自身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成本法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