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2023-11-23陈海霞

经营者 2023年13期
关键词:事务所会计师风险管理

陈海霞/文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其日常工作中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为了保障服务质量,确保行业安全和发展,实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十分必要。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对风险进行评估、识别、评价和控制的过程,而内部控制则是指企业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为实现业务目标而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和制度。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意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同时,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文章从风险角度,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应对内外环境带来的风险,并逐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我国自2002年起就开始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工作,各企业、机构和组织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其服务涉及财务和税务等重要领域,具有严格的专业性和保密性要求。同时,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也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概述

具体来说,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如下。

第一,目标一致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目的都是保障企业正常运作和发展,确保企业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第二,互相支持。风险管理需要内部控制的支持和保障,而内部控制也需要风险管理的引导和指导。风险管理可以通过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等方式为内部控制提供依据和指导,而内部控制则能够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来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

第三,相互补充。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相互补充的,其中风险管理强调风险评估、识别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而内部控制则更强调内部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与完善。通过相互补充,二者能够更全面地保障企业的安全稳健发展。

总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二者的关系,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策略,以保障企业安全稳健运营。

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机构,其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审计风险

审计业务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业务之一。在审计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需要评估客户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以及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如果客户的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或者客户的财务报表不符合审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师事务所可能面临审计风险,如误判、漏判、误报等。

咨询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税务咨询、财务咨询、风险管理咨询等咨询业务时,需要分析和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意见存在缺陷或不准确,客户可能蒙受经济损失或面临法律风险,从而引发声誉风险和合规风险。

税务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为客户提供税务咨询、税务筹划和税务申报等服务。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税务服务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客户面临税务风险和法律风险,如漏税、误税等。

投资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和评估服务。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的评估不准确,可能增加客户的投资风险。

合规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准则,如审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等。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违规或违反职业道德准则的行为,可能面临法律诉讼、罚款等风险。

人才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或者人才素质不符合业务要求,可能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出现客户流失等风险。

风险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问题

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风险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内部控制环境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活动中面临各种风险,如客户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合规风险等,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方法,可能导致风险无法及时被识别和控制,进而导致损失和风险加剧。二是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企业运作正常、规范和有效的重要手段。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出现经营管理混乱、内部风险无法控制、管理失控等问题。三是缺乏监管。会计师事务所属于专业服务机构,业务活动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准则。如果缺乏监管,可能出现业务操作不规范、职业操守失范、信誉损失等问题。

总之,缺乏内部控制实施环境,可能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增强其运营的不确定性,阻碍其可持续发展。

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在风险评估环节,风险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风险的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应对措施等。如果评估方法不科学、数据不准确或缺乏客观性,可能导致风险评估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业务决策和管理。

在风险应对环节,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如果评估机制不健全,可能会导致风险应对不及时、不充分,进而影响业务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在风险管理环节,风险评估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对方案。如果措施不到位或应对方案不科学,可能导致风险控制效果不佳,进而影响业务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控制活动执行、监督不到位

首先,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包括人事、财务、业务、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等方面。如果控制制度不完善,可能会导致控制执行不到位,存在重要事项未被及时发现和纠正的风险。其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有赖于控制活动的正确执行。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没有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因为疏忽、纵容等,导致控制活动执行不到位,可能会增加业务风险,导致客户投诉、业务纠纷、诉讼赔偿等问题的出现。最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机制需要跟踪和监测控制活动的开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果监督机制不到位,可能导致问题长期存在,提高风险发生的概率。

数据碎片化,内部信息沟通不通畅

会计师事务所数据碎片化和内部信息沟通不通畅可能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影响客户服务的质量,甚至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数据处理流程不规范。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如果数据处理流程不规范,可能导致数据碎片化,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数据共享不畅。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存在不同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不畅的情况。例如,质量控制部门、技术标准部门等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足,内部各项监督效果不及预期。三是多地分支机构数据同步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存在多地分支机构,如果分支机构之间数据同步不及时,可能出现数据碎片化、信息不准确等问题。

内控评价流于形式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评价流于形式可能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评价结果未被有效利用,无法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影响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内控评价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评价指标不科学合理。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存在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的情况,如评价指标与业务实际情况不相符,或者评价指标不足以反映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等。二是评价结果未被有效利用。会计师事务所评价结果可能未被有效利用,如评价结果可能没有被用于改进内部控制,或者评价结果被忽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三是评价周期过长。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存在评价周期过长的情况,如评价周期超过实际业务周期,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及时,无法反映实际情况。

风险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优化内控环境

从风险视角来看,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优化内部控制实施环境以降低风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根据业务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和监督。同时,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管理流程,确保内部控制管理的规范性。二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加强关于内部控制意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减少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和疏漏。三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加强内部信息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等环节,需要建立规范的流程。四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加强内部监督,确保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督到位。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涉及监督程序、监督人员、监督频率等。

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在日常业务中面临多种风险,因此加强风险评估与控制非常必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明确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建立风险管理标准和流程,由质量控制部门评估和监控。二是加强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客户行业特点、业务性质、地域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并特别审查和监控高风险的项目。三是严格落实内部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并定期进行监督评价,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四是加强外部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与客户、监管机构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市场和行业动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规范控制活动

为加强过程控制,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规范的控制活动管理制度,明确控制活动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制度应该包括授权流程、审批程序、监督机制等方面。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对控制活动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可以通过内部检查、自查等方式评估控制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以审计业务为例,为防范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一般需要制定规范的控制活动流程。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对每个客户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哪些客户可能产生重大风险。对于高风险客户,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二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根据客户风险制订具体审计计划,以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充分评估客户的风险,满足客户需要。三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执行,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四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五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审计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审计发现和评估结果撰写审计报告,以向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传达审计结论。六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例如,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制定和实施审计程序和审计标准,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一致性。

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加强部门沟通和信息共享,从而更好地应对风险。一方面,建立全员参与的信息共享平台能使会计师事务所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以便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内部沟通。例如,建立一个内部邮件系统或在线协作平台,使所有员工更好地沟通和协作,加强内部交流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度。例如,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快速发现异常数据和风险点,提高审计效率。

建立健全内控评价制度

在风险视角下,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会计师事务所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至关重要,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是确定关键风险领域。会计师事务所应该确定其业务的关键风险领域,如审计、会计顾问、税务顾问等,并针对这些领域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二是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制定评价目标和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目标和标准应该与风险相关,并且应该基于现行的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政策。三是设计评价程序。评价程序应该包括对关键控制点、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异常事件处理等方面的评价。四是评价结果的跟踪和反馈。评价结果应该及时跟踪和反馈给相关的质量控制管理部门,以便其采取必要措施,弥补评价中发现的不足。评价的结果也应该为未来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提供指导。

在国家对审计行业加强监管的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服务于企业的第三方机构,其经营管理活动必然会受到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及时梳理内外环境风险,基于风险角度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活动的过程控制,将风险概率降低在可控范围内,从而促进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步提高。

猜你喜欢

事务所会计师风险管理
设计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设计事务所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