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地区水果型余甘子栽培技术简介

2023-11-23赵崇武

南方农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甘子主枝枝条

赵崇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种畜场,广西崇左 532100)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L.),又名牛甘果、余甘果等,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乔木,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区。《本草纲目》记载:余甘子“补益壮气、解金石毒、主风虚热气、久服轻身、延年长生。”据了解,余甘子除了维生素C 含量极高,还具有降脂降压、美容养颜和抗菌抗病毒等保健功能。余甘子树对土壤环境要求并不苛刻,因为它们耐干旱耐贫瘠,抗逆性非常强,甚至在沙质壤和红黄壤中都能够正常地生长。余甘子树对温度较为敏感,喜欢光照,尤其对年平均气温达到20 ℃以上、降水量1 000 mm 地带的热带、亚热带的高温、低湿河谷地带有着很好的适应能力。水果型余甘子与野生余甘子相比,前者具有体积大、果肉厚、口感脆、营养高、产量好等优点。水果型余甘子可制作成果冻、罐头、余甘冲剂、余甘合剂、余甘乌龙茶等[1]。随着广西水果型余甘子产业的发展与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成为当前发展水果型余甘子产业的迫切需要。提高水果型余甘子生产技术水平,不仅能够提高种植效益,还能给广西水果型余甘子产业带来良好发展前景,在保证发展水果型余甘子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水果型余甘子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稳步提升。

1 整地和栽植前准备

广西山地较多,如果园地坡度较陡、地形较为复杂、地块比较分散,不便于带状整地,则可以采用“穴垦整地”。即在园地上挖掘若干直径约40~50 cm,深度约20~30 cm 的“品”字形鱼鳞坑。在“穴垦整地”工作中,注意要把心土和表土分别堆放,还要注意剔除出草根和碎石。如果表土肥沃,种植水果型余甘子树前要将表土埋到鱼鳞坑底层,然后在每个鱼鳞坑内施足基肥,最后回填心土。而对于平原地带的园地也不需要全垦,只需进行带状整地即可,即在园地上沿等高线做带宽为2 m、带间间隔为4 m 的开带工作,并将基肥撒施在带面上。带上翻土深度约为20 cm,将基肥翻盖到土层下方。

为减少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栽种之前还需要先对土壤进行一轮消毒。传统的做法是在土壤表层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燃烧所产生的高温清除杂草和隐藏在土壤中的害虫、虫卵、真菌、病毒等有害因素。由于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会对人体、空气、土壤、交通安全和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已被广西政府勒令禁止,所以建议采用高温蒸汽法代替之。高温蒸汽法即利用蒸汽机产生的高温蒸汽对土壤进行蒸煮,具体做法是将蒸汽管道铺设到园地上方,然后将园地盖上防水布,并用重物压实防水布四周,以免蒸汽过多泄漏,最后启动蒸汽机,蒸汽机产生的高温蒸汽将通过蒸汽管道输送到园地,蒸煮过程持续约30 min,可有效消灭园地杂草、害虫、虫卵、病毒及有害微生物。

2 苗木培育

水果型余甘子的嫁接一般选择适合广西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并且已经结果的丰产稳产壮年果树枝条作为接穗进行,例如甜种、平丹1 号、大玉余甘子等品种。由于广西位于气温较高的南方,水果型余甘子树含有鞣酸,嫁接的削穗切面遇到高温空气非常容易氧化形成隔离层,隔离层阻碍了愈合组织的形成,从而导致嫁接后的果树成活率下降,因此嫁接手法要迅速,避免嫁接刀与果树伤口接触时间过长。嫁接完成后,用新高脂膜母液涂抹果树的修剪伤口、环剥口和嫁接处,可以抑制汁液损耗,预防病菌侵入,提高嫁接的成活率[2]。除嫁接以外,种植水果型余甘子也可采用先播种后嫁接的方式。方法是选取适合广西生态条件的自然熟落的水果型余甘子,去除果肉后将果核放入45 ℃的温水中浸泡24 h,之后捞出果核,用工具把果核外壳敲碎,取出种子,由于种子外壳相当坚硬,为了提高出芽率,因此还要将种子再放入45 ℃温水中浸泡24 h,让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后才开展播种工作。播种前,需要事先准备好育种盆,盆中土壤为m(蚯蚓粪)∶m(椰糠)=1∶1 的混合物,也可以采用草木灰和砂质土混合物。播种时,用手指直接将种子塞入土壤中,塞入深度约为2 cm,种植间隔约为10 cm,然后用土壤覆盖、均匀浇水。约20 d 后,待种子已长成树苗就开始为移栽做准备。移栽工作需要准备培植盆,盆中土壤为m(花园土)∶m(河沙)∶m(蚯蚓粪)=1∶1∶1的混合物。挑选出6~7 cm高的壮苗,连同基土一起拔出后移栽到培植盆中。株与株之间相隔约为30 cm,移栽之后需要过量浇水,以促进树苗根系生长,提高移栽成活率。一年后,树苗长成了小树,夏季到来就可以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嫁接要选取长势好的小树,截取10 cm 长的木质化枝条作为接穗,去除枝叶,将下端削尖插入砧木中,用新高脂膜母液涂抹修剪伤口、环剥口和嫁接处,并用胶带固定好。待嫁接幼苗长出3 对树梢后就可以开展定植工作了。

3 施肥灌溉

广西区内土壤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及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大多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在广西区内种植水果型余甘子树通常需要使用氮肥和磷肥或有机肥作为基肥,如果选择氮肥和磷肥作为基肥,需按照3∶1的质量比施用。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时,可以选择腐熟鸡粪。定植后的前3 年为幼树培育期,即最佳生长期,此阶段需要及时追肥,确保果树增强抗性、茁壮成长,为树冠整形、挂果丰产打下坚实基础。这个阶段的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施用尿素或含氮高的复合肥,以及适量的磷肥、钾肥,追肥之后可视土壤墒情开展一轮灌溉工作。定植后的第四年称为初产树,要在花芽分化、开花前和结果三个阶段追肥。定植后的第五年之后成为丰产树,每年需要施用一次壮果肥和一次壮梢肥[3]。

水果型余甘子苗定植后第一年,根系还不发达,吸肥面积较小,吸肥能力较低。所以这一年除了勤施,还要注意施肥范围。果树定植后约2 个月大时,抽出的新梢中有3~4个托叶成熟转绿,此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追肥前要先在离果树约15 cm 处,挖掘直径约30 cm、深度约15 cm 的施肥坑。每株果树施用50 g 含氮高的复合肥加50 g 尿素,混合均匀后撒施进施肥坑中,然后用泥土覆盖,整理好树盘后视土壤墒情开展一轮灌溉工作。到了夏末秋初,就可以进行第二次肥。施肥前先要在树冠滴水线位置开环沟,然后每株余甘子树施含氮高的100 g 复合肥、50 g 磷肥、1 000 g 腐熟鸡粪,用泥土覆盖后视土壤墒情开展一轮灌溉工作。10月份,为了使果树生长得更加健壮,需要进行一次施肥。所用肥料为磷肥和钾肥,果树施用50 g 磷肥和50 g 钾肥,有利于果树的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果树定植后的第二年可按季度进行施肥,夏初每株果树施用150 g 钾肥、100 g 磷肥和1 000 g 腐熟鸡粪,均匀搅拌后开环沟施用在甘果树盘内,用土覆盖后视土壤墒情开展一轮灌溉工作。第三年的6 月份,在树盘内撒施生石灰粉,每株施用1 500~2 000 g,有利于中和土壤酸碱度,同时还有利于清除果园土壤中的病虫害,为次年果树从生长树转变结果树打下基础。撒施生石灰粉后,注意把握灌溉水量,并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果盘积水,以此减少树根的吸水量,迫使果树因缺水而落叶,刺激果树从休眠期转入生长期,有利于花蕾形成[4]。

定植后的第四年,水果型余甘子树即将进入生育期成为初产果树。要在花芽分化、开花前和挂果时期三个阶段及时追肥,挂果时期追肥是果树全年需肥的关键时期,果实长得是否饱满、品质是否上乘关键就看这个时期的追肥工作。追肥都是磷多钾少、氮肥适量,每株施用1 500 g 硫酸钾复合肥,并完成一轮灌溉。为减少落果、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产量,建议加施处方药壮果蒂灵,增粗果蒂提高营养输送量,避免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现象。

定植后的第五年,水果型余甘子树将进入丰产期。这个时期的果树根系极其发达,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土壤养分,土壤过肥反而容易导致果树徒长。虽然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及果树的徒长导致不便管理无须过度施肥,但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果树的丰产潜力,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一般要求每年只施一次壮果肥和一次壮梢肥。一般6—7 月是水果型余甘子的挂果时期,其间树体需要更多的养分来提供果实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这个时期施肥有利于促进果实迅速膨大。施肥方法为每株施用300 g 复合肥、100 g 钙镁磷肥和100 g钾肥,并加施处方药壮果蒂灵,均匀搅拌后施用到树冠滴水位的浅环沟中。注意环沟不要挖得太深,以免肥料直接和树根部接触,导致伤根断根而引发落果。壮梢肥施用工作在果实采摘后结合除草工作进行,施壮梢肥可增加树体营养积累,促进果树恢复长势。施肥方法为:沿树冠滴水线挖掘深度约20 cm、宽度约30 cm 的环沟,每株施用1 000 g有机肥和500 g钾肥后覆盖土壤,并采用叶面施肥方法或结合农药一起喷施铁、锌、钼、硼、硒等微量元素肥料。

此后的每一年,都按照以上方法施用壮果肥和壮梢肥。

4 整形修剪

广西相对于北方省份来说,其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适中,冬少夏多。为提高水果型余甘子树的通风透光条件,使果树有机营养多制造、少消耗,修剪培养丰产树型是必然需要。大范围的修剪一般选择在初春进行,小范围的修剪则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水果型余甘子树定植后,前三年的主要修剪目的是扩大树冠,将果树培养成标准的“开心树型”。定植工作一开始,就要把果树剪顶,保留40 cm 高的树干作为主干,此后一年内的主要任务是让果树开枝散叶、根系发达,所以让其自然生长即可,不用修剪任何枝叶。定植一年后,果树将长出若干新枝条,剪掉多余枝条,保留主干剪口以下3~5个枝条作为主枝。一段时间后,这些主枝将会各自长出新枝,每个主枝保留2~3 个新枝作为将来的二级主枝。待二级主枝各自长出新枝,每个二级主枝保留2~3个新芽作为将来的三级主枝。待三级主枝长出新枝后,保留2~3个新枝作为将来的四级主枝,然后进行人工压枝,使枝条更加发散,以提高光合作用有效面积。人工压枝可使用手压法和挂物压枝法,但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或悬挂物体过重导致枝条折断。三级主枝分出四级主枝后,就形成了标准的丰产树型骨架。丰产树型的枝条分布均匀,树膛内没有密集枝条,整个树冠通风透光性强,有利于果树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级主枝和四级主枝长出的分支就是结果枝条,在同一根结果枝条的同一片叶位上可以多年反复挂果。

5 病虫害防治

广西区内常见的水果型余甘子树害虫主要有栗瘿蚊、蚜虫、毛虫、卷叶蛾和介壳虫等,水果型余甘子树在每年的花芽萌动期一般都会发生虫害,如果不及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就会产生花芽脱落等严重后果,因此喷施农药势在必行。果树花期常常因气候温度变化而存在差异,广西区内的水果型余甘子树花期一般在4—6月,一旦发现花芽有萌动迹象,就要开始喷洒10%高效氯氰菊酯100 倍液与“花蕾乐”300~500 倍液混合溶液。由于扬花时的雌蕊授粉期果树对农药非常敏感,此时喷施农药容易出现落花现象,因此扬花期间禁止喷施,最好在花芽萌动到形成花蕾期间、未开花之前喷施[5]。

6 杂草防除

广西区内杂草主要有香附子、马唐、稗草、鸭跖草、反枝苋、胜红蓟、鬼针草、空心莲子草、小飞蓬、苍耳、荠菜等品种,主要危害为与作物争夺养料、水分、侵占地上和地下部空间、妨碍农作物通风透光,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使水果型余甘子树连年丰产稳产,每年春季至秋季中耕除杂草3~4 次,除杂草工作可选择物理除草或药理除草,药理除草可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每667 m2果树采用1 500 g“草甘膦”除草剂兑水后喷施,喷施时要对准杂草茎叶部位[2]。在每年采摘果实后,也应结合松土展开一轮除草工作,并在全园喷施“护树大将军”或其他果树清园消毒剂进行消毒杀菌,喷施于果树创伤口表面和树皮,可预防空气中传播的病毒细菌、消灭病毒链生成、破坏细菌生殖条件、干扰病毒复制繁衍,保护果树生命临界点安全,降低不良气象灾害危害。

猜你喜欢

甘子主枝枝条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闪光的枝条
余甘子化学成分及其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果树冬剪论平衡
绝句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余甘子中的没食子酸
藏药余甘子茶的生产工艺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
冬的消息
时鲜水果栽培新技术(9) 梨树的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