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实践校本化课程实践研究
2023-11-23张彦明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
张彦明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作为课程标准中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为主,在重建新时代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构建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从意义、策略及资源开发三个方面谈谈高中综合实践校本化课程的构建,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构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因此,高中学校根据所在地域的资源、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构建适合本校学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重大。
首先,“五育融合”是时代之需,也是教育改革的题中之义。综合实践活动兼具实践性、开放性,是可以高度融合德、智、体、美、劳于一体的重要载体,是高中课程中唯一可以某一主题让学生既能亲自体验生活、提升审美情趣,又能加强学以致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抓手。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在体验中,学生信息获取、知识整合、语言表达、人际交流、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等学科素养均会有极大提升;同时,在培植学生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奋斗精神、劳动精神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最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构建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化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涉及德育活动,如校园(班级)文化建设、团组织活动;可以涉及科技活动,如天文活动、学科课外竞赛、机器人比赛、人工智能;也可以涉及音、体、美等艺术内容;更可以涉及九大学科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统筹学校各项活动整体、协调发展,可以充分整合资源、科学配置,促进学校的高质量、深层次发展。
构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的策略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课程广度 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可以借鉴地方课程教材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也可以学习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但不能完全照搬,而是要充分挖掘学校、社会及家庭资源,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方面细化资源,并结合高一年级的学生军训、高中学业规划、高考选科,高二年级的学工、学农,成人仪式,高三年级的考试焦虑、志愿填报、人生规划等实际学情,合理规划高中三年课程内容。此外,充分挖掘学校德育、科技、班团活动、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领域中特色、经典资源,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如德育活动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劳动教育、主题升旗;科技活动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践性竞赛,天文活动;生涯规划中的自我探索、职业体验等,都有大量适合高中生操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深度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于学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非高考科目,因此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家长、教师及学生存在对此科目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情况,这或多或少会影响活动的开展。因此,只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学科课程,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建立。一是教师要善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挖掘学科教学所需的情境化资料。新高考对考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情境化试题、情境化教学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主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挖掘学生熟悉的情境作为新课导入、重难点突破的抓手,既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二是将学科课程中重要规律的理解和探索设计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组可以组织高二学生开展学科实践性活动,如基于制作方式的水火箭比赛、纸桥模型比赛等。偏文科学科组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诸如家乡生态环境考察及生态旅游设计、农业机械的发展变化与改进等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人沟通交际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科素养。
知行合一,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站在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高度,深化社会规则、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同时,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情感。例如,我校学生在以“探寻家乡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了大境门、察哈尔都统署、张家口博物馆、泥河湾遗址等内容。活动中,打树花小组还有幸采访到了蔚县暖泉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树花传承人—王德叔,对打树花的历史、制作过程、传承等问题做了深度采访;有的学生采访到了宣化传统葡萄园核心种植区观后村第一书记,对宣化牛奶葡萄独特的种植工艺—“莲花架”漏斗型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家乡的人与物,关注到了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感受到了家乡的文化魅力,还进一步传承并弘扬家乡优秀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此外,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要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突破传统分科课程的局限性,以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促进高中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亲身经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积极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基础。
制定并完善多元化评价方法及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多元化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融合;要求突出评价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因此,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多元评价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学校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很多是学科教师兼任。学校可以通过召开研讨交流会、组织观摩示范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以促进教师综合实践课程研究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在课时量化、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给予一定举措,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二是教师要从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深度、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并处理数据、体验感悟、成果展示、反思总结等方面多维度、全角度地评价学生。同时,积极创设平台和竞赛活动,如微视频制作、演讲比赛、手工制作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课程开发的宽度。三是要组织学生在活动的中期、后期,通过成果展示课、反思总结交流会、主题班会等形式积极开展自评、互评,并逐步形成学校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制度。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基于五育并举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 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现五育的深度融合,可以将劳动教育作为线索,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兼顾五育素养和学科素养,在科学逻辑下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例如,在学农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中,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学校周边的农村地区或农业基地,体验农业生活中的快乐和艰辛。为此,我校积极联系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实地参观,聆听农科所专家围绕万级无尘车间、智慧农业等科研项目进行的讲座,初步体会高科技环境控制工程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和对社会产生的价值。回学校后,学生在本班和班级前的土地上,利用各种容器尝试种植多种花卉。
基于专题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 每个学校的所在地域都具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文化资源。教师可以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先进文化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展以“探寻家乡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寻访家乡伟人、汲取榜样力量”“走进家乡美景、增强爱国情怀”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我校地处风能资源极其丰富的张家口,曾经一句“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他们迅速确定了“风力发电对自然环境影响研究”“我国风能发电调查研究”“风力发电机原理研究”等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然后开始查阅资料、实地到崇礼风力发电区域调研、走访国电相关人员、制作风力发电模型,逐步了解了新能源,尤其是风能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制作了风力发电模型,认识到了交流电、直流电的转化,针对风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向相关环保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还有学生针对本市的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长城文化、商旅文化、红色文化进行了深入、广泛研究,这些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基于生涯规划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 职业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式之一,体验内容主要包括生涯探索、生涯抉择和生涯行动三部分。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不断增强,能够以独到的见解去看待和评价周围的事物,开始思考世界和人生,对未来工作、生活理想和人生意义等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借助系统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从价值观、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全面审视自己,客观了解职业、专业及大学的关系和区别,善于利用生涯平衡单、SWOT 分析法解决高中遇到的选科、志愿填报等重要事件并作出抉择。同时,还能将生涯规划转化成高中学业规划的具体实践内容,既有利于学生科学做好生涯规划、学业规划,激发学习动力,更利于进一步发现兴趣专长,获得真切理解,进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人生志向。基于此,在生涯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资源,设计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一件事)”“探析古典名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多元智能理论下选科实践研究”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探索自我价值观、兴趣、性格及能力。还可以组织开展“人物访谈”“家长职业体验日”“跟岗体验”“企业参访”“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体验”等实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理想职业的核心工作内容、岗位设置、发展空间和路径、通用素质要求、发展前景等信息,厘清自己的职业向往,为自己的高中学习和人生找到方向。
基于学校特色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 科技强国是我党对科技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对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和科学思维的形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历来重视科技活动的开展,天文活动、机器人竞赛、人工智能、青少年科技活动高校营、学科竞赛等都是我校的特色活动。我们积极依托科技活动,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例如,学校专门成立了科技活动小组,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题,通过网络查询、实地考察、课外研修等形式,在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确立科技制作的题目,然后利用学校提供相应的设备和条件,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科技产品的制作,先后开发出了电子盲人狗、人工膝关节反射演示仪等产品。通过实际的动手制作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推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完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学校、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充分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意义,并充分挖掘学科课程、地方区域资源、生涯规划、学校特色活动等各领域可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同时注重完善多元化评价方法,以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