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为不系舟中人

2023-11-22卜键

书屋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不系总督乾隆

卜键

那个春天,第一次金川之役總算了结,主要承担后勤保障和接送援军压力的陕西重归安定,陕甘总督尹继善也放下一颗悬着的心。继善出身翰林,做过庶常馆总教习,以前主陕时就爱往关中书院,亲自登台为诸生讲学。此日亦如此,所不同的是他在课后拿出一卷《不系舟图册》,引发观看者的共鸣,于是就有了一场以“不系舟”为题的雅集。

记载缺略,难以完整重现当日之场景,就连准确的时间、连陕西巡抚陈宏谋是否到场也不清楚,但我们可以看到相关诗文流传。主讲者自然是尹继善,与谈人有关中书院山长孙景烈,应也有陕西学政官献瑶,而后来成为状元、内阁首辅的王杰等杰出学生当会随侍在侧,静听各位师长逸兴遄飞的讲论。

一、名臣之苦闷

自古名臣难做,受八面来风,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灭顶之灾。有些吊诡的是,多数帝王在离世前都希望给嗣皇帝留下几个名臣,雍正亦然,所指定辅佐新君的鄂尔泰、张廷玉皆有治国辅政之才;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弘历继位初虽也表达过敬重尊崇之意,不太久便以各树朋党为由,着手整治鄂、张二系。比较起来,尹继善属于小字辈,未入顾命大臣名单,亦已历任封疆,他在乾隆朝也经历了被信任、质疑、敲打、训斥,乃至革职调任、升降不定的全过程,最后的结果还算圆满。

尹继善,字元长,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尹泰第五子,出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他自幼爱读书,人也生得体面,深受胤禛器重。袁枚描绘其形象:“公白皙,少须麋,丰颐大口,声清扬远闻,著体红瘢如朱砂鲜,目秀而慈,长寸许。”换成今天的话,就是白净英挺,慈眉秀目,鼻直口阔,下巴丰满,声音洪亮。至于他身上的鲜亮红痣,也只能是亲近者所可见,透露出两人的交谊非同寻常。

可不要小瞧“体面”二字。

清廷定鼎北京后,满人迅速分化:有的附龙尾而上,建牙开府,学习儒家经典,礼聘老师教授子嗣,很快变为书香仕宦门第;也有相当一部分(包括一些远支宗室)混得不咋样,封爵递降,不事产业,渐而堕落为市井无赖,坑蒙拐骗无所不为。如何保持清廷的统治地位,保留满族的骑射传统和语言文字,是前数朝皇帝十分关心的话题,而他们将是否体面作为选人用人的一项标准。乾隆后期和珅的快速蹿升,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传闻,实则一开始能够进入皇上法眼,与其形象俊伟、知书达礼相关。这就是体面,包括仪表、学识、谈吐和接人待物,这固然有天生禀赋的因素,更多在于个人修为。尹继善为雍正元年(1723)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是满人中不多见的儒者。雍正六年(1728),授内阁侍读学士,协理江南河务,旋署江苏巡抚。雍正八年(1730),署河道总督。雍正十一年(1733),升任云贵、广西总督。大约就在雍正十年(1732)九月进京陛见时,雍正叮嘱他多向李卫、鄂尔泰、田文镜学习。三人皆雍正最信重的大员,尹继善并不完全认可,奏曰:“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

雍正素以严苛著称,而尹继善敢于当面讲些真话,有所坚持,当然是基于一种特殊的知遇和信任。那是尹继善勇于任事、大胆兴革的意气风发的岁月,雍正倚为干城,频繁调他去解决难题。苗疆动荡,尹继善奉旨驰赴昆明,接任云贵、广西总督,不仅平定了变乱,更重要的是规划和设立镇城营汛,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切当的军政体系。他善于处置繁难事务,待人温润周到,略无骄矜躁急之色。

乾隆继位之初,各大员皆飞奏恭请节哀,唯独在尹继善的奏折上两次御批:“昨见卿所缴朱批,朕不禁涕泣沾襟。”“敬念我皇考十三年之苦心,未尝一日享有天下之乐。朕之沉痛,又何能自已耶。”情感真挚,如晤家人。当时苗疆变乱,钦差大臣张照因督办无方被撤,朝廷简用湖广总督张广泗为经略,尹继善也非常尽心。后乾隆将云贵拆分,以张广泗兼贵州总督,尹继善管云南,此时尹继善仍不遗余力地支持大军进剿。事成之后,尹继善本应得到奖赏,业已改任刑部尚书的他奏称:苗疆起事时自己任总督,理应承担责任,皇上不予处分已属隆恩,怎敢承接奖誉?弘历有些意外,历数其功绩,盛赞他的逊让之美。

不久后,君臣二人有过一次单独的深入谈话,尹继善说了什么已不得而知,实录里记载了弘历的长篇谕旨,都是些掏心窝子的话,大意是:自古清平之世,君臣皆知戒惧,却难以达到大治。现在虽国家安宁,人民安居乐业,但各方面存在的积弊还多,不敢稍有宴逸荒怠。做皇帝的本应“上法尧舜,远接汤武”,可实际上能达到汉文帝、唐太宗那样的成就也很难,“可见天下事责人甚易,而自处则难;局外旁观甚易,而以身阅历则又难也”。弘历表示将效法古代圣君,不自负,不畏难,时时反躬内省,与诸臣互相激励和提醒,也希望尹继善能效法古代贤臣,成为自己的股肱耳目,像房玄龄、魏徵那样尽忠诤谏,启沃圣聪。一番话饱含着信任期待,尹继善只有表达感动感激的分儿。

在青年天子眼中,尹继善的品德才能是一流的。其时准噶尔部虽经康雍两朝多次打击,仍是西域最大的不安定因素,西南各土司也常闹出些事端。尹继善于乾隆五年三月出任川陕总督,处事审慎周密,对准噶尔借进藏熬茶勾结串联、刺探军情十分警惕,采取一系列限制措施,加强对西南各土司的管控,同时大力整顿军务和认真备战。他的举措有理有节,“近理之事,示以宽仁;非分之欲,即加裁抑”。乾隆阅后朱批:“所见甚正,即如此办理可也。”对尹继善予以充分肯定。

清廷在哈密设安西提督,除满营外,另调甘肃绿营兵驻防。军政长官时为原古北口提督永常,奏报准噶尔贡使吹纳木喀由宁夏返回时接待情形:留牧的马匹骆驼有些已倒毙,均照原数赏给,并允许他们以马匹、葡萄、硵砂等物与客商和驻军交易,现已平静离境。乾隆认为其处理方式失之于宽纵,命他多向尹继善学着点儿。永常为满洲正白旗人,曾任御前侍卫,升迁甚速,抵达哈密不久,即弹劾甘肃提督李绳武滥报屯田数。尹继善受命调查,奏称二人均属边疆有用之才,虽因公事产生争执,但同在一城,不能平心静气地商量,均有不是。至于屯田一案,李绳武不得不因地制宜,并无营私之弊,而永常未能仔细了解实情,遽然参奏,实在有些过当。他说头一年秋天就奏请将李绳武撤回甘州,此事已解决,但请皇上密颁谕旨,加以训诫,使永常今后能知同僚间互相尊重和协作,于边疆的安定大有裨益。得旨:“此公论也。”

乾隆七年秋,尹继善因母親去世,丁忧离职,按规定满员须守丧满一百天。此年江南水患频发,朝廷先派直隶总督高斌统筹黄淮水利工程,再派大学士陈世倌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加上两江总督德沛,可谓冠盖云集,但实际上意见纷纭,彼此抵牾。江宁布政使安宁密奏:当今督抚中只有尹继善深孚众望,熟悉河务,今丁忧很快期满,可否令他前来办理?弘历说:“朕早有此意,岂待汝奏?然汝见到此,好!但尹继善尚未到京,是以迟迟耳。”安宁系弘历做皇子时的旧仆,后任御前侍卫、苏州织造等,朱批中透着亲切。

就这样,尹继善又从西北到了江南,先是署任,两年后实授两江总督,兼管南河河务。南河是江南河道的简称,实际上包括黄河、淮河与京杭大运河,河道总督衙门设于淮安。那时水患相连,河督在发生大堤决口后往往被革职惩处,是个风险极大的岗位。此后五年间,继善会同两任河督小心翼翼,虽也被责斥过几次,总算没出大的纰漏。而与推荐他的皇帝亲信安宁,相处间却出现了一些麻烦。

二、西花园的水上书舫

不系舟,出于《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意谓杜绝智巧和钻营,身心自由,无所牵挂。而李白诗“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白居易诗“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系舟”又用以譬喻人生的漂泊无定。这种漂泊感在苏东坡的一生中最为浓烈,其于垂暮之年获得大赦,辗转返回常州,在金山寺看到自己的画像,遂援笔题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道尽宦途流遣之感慨,亦令读者感慨万千。自此以后,不系舟便较多为文人居官者所用,代言那种身在官场的身不由己,以及在政治风浪中的浮沉。

在此番主政陕甘之前,尹继善曾两次担任两江总督。第一次从雍正九年七月署任算起,至十一年改任云贵、广西总督,中间还要刨去进京陛见,实际待了也就一年多一点儿。而那段时间,继善兼署将军、提督、巡抚、河漕、盐政、学政等职,“九印彪列,簿书填委”,一件件处理得妥妥帖帖,还可以抽空去书院与诸生讨论诗文。他把读书看成一生志业,“每公余,一卷一灯,如老诸生,寒暑勿辍”。尹继善素来喜欢与文人交流,也喜欢写诗,“清词丽句,虽专门名家,自愧不如”。他是名臣,但首先是忠臣和能臣,明练清廉,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关键时刻也很有担当。

两江总督统辖江苏、江西、安徽,属于国家财赋重地,是以皇帝选人极为慎重。尹继善再任两江为乾隆八年春,至十三年冬离开,在职超过五年半,诸事更觉从容。有记载说即使面对极不喜欢的属下,尹继善也是和颜悦色。谁能知道其心中之烦累?两江总督府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其沿革演变杳渺难辨,只知明初一度为汉王府,西花园的湖边石舫也不详为何人所建。乾隆十一年春,尹继善对此舫重加修葺,赋诗九首,自撰小序曰:“金陵使院西偏,旧有室三楹,制如半舫。丙寅春杪,余葺而新之,颜其额曰‘不系舟,盖取《南华》之义,亦以见宦辙东西,飘蓬无定,如舟之放乎中流,听其所止云尔。”

那一年的他五十二岁,已由小尹变为老尹,公务余暇独自至舫屋小憩,或邀三五文友品茗和诗,大得其乐。至于为何将一个固定不动的石舫题名“不系舟”,序言说得很清楚,那就是取《庄子》身心自由之本义,兼以表达那种涉足宦程、不知何所息止的迷茫怯惧。

不系舟石舫装饰一新,那本《不系舟图册》紧接着完稿,推想也有过一场雅集。列名“江右三大家”的袁枚为尹继善门生兼诗友,不详是否在场,却写下这样的诗句:“萧然不系舟,春春自花柳。月落梧影霜,雨洒碧池藕。散髻斜插簪,飘然一诗叟。爱我如爱玉,调护驱蒙垢。能养才不才,竟免口■口……”

是啊,一入不系舟,制府大人便成了长裾飘飘、散发簪花的诗翁,真是一个身心放旷的所在。

两江总督府后来命运多舛:太平军占领金陵后改为洪秀全的天王府,仿照紫禁城格局扩建,分内外城,殿宇皆用黄琉璃瓦;而曾国荃率湘军攻入后放火焚烧,天京一片瓦砾,只留下极少的建筑,不系舟石舫大约也只剩得一个底座;数年后,两江总督府得以复建,应也同时修复了不系舟石舫。再后来清廷崩解,那里成为民国总统府,复经日寇盘踞,国民党政府回归,南京解放,物换星移,不系舟皆为亲历者。

三、入阁与赴陕

乾隆前期的麻烦甚多,大金川久攻不下,两广地面也不安宁,处处需要忠正明练的大臣前往镇抚。弘历深知尹继善的办事能力,朝中缺少枢机重臣,便有意以他接替,擢为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继善提出不宜将傅恒派往大金川,以为前线已有一位首席军机大臣兼内阁大学士讷亲,再派军机大臣兼协办大学士傅恒(更重要的他是孝贤皇后之弟),万一出了问题,会损害朝廷颜面。可惜此议未被采纳。弘历一向自视雄才大略的英主,讷亲督师不力,心中已想杀之立威,只是还不能告知刚入阁的老尹。

大西北用兵,粮食军械的输送是大问题,必须添设粮台兵站,陕西是后勤保障的重要基地。既要大批抽调本省官军驰援前线,也要接待经行的京师官兵,提供吃住和更换车辆马匹。傅恒路经之际,见沿途台站管理较差,物资与人员严重不足,紧急奏报朝廷。乾隆即命尹继善为钦差大臣,“轻骑减从,驰驿前往西安,暂署总督事务”。这种远程征调的作战模式几乎贯穿整个清朝,用时甚久,花费巨大,征调之兵沿途需索也多,有时还会打架滋事,令地方苦不堪言。

尹继善星夜驰赴西安,途中奏报在保定等地见闻,称赞经略军务的大学士傅恒布置周密妥帖,赴前线将士军纪严明,此役必定奏凯,显然是想讨皇上高兴。而弘历很快收回钦差大臣关防,将之改任陕甘总督。本来已是阁部大员,一转眼又成了地方官,尹继善没有流露出一丝不快,具折谢恩,写得极为诚恳(反省检讨为主),对接待路过官兵以及金川前线的物资供应极为用心。地方上有巡抚陈宏谋精心安排,既不误军情大事,又尽量减少对百姓的滋扰,办理得妥妥当当。

这是尹继善与陈宏谋第一次同城任职,当月即合奏出征官兵在驿站斗殴、打伤宁羌州知州等人之事,请旨正法。就在同一天,尹继善还上奏过路满兵在西安鼓楼被砍伤一案。此事后来查明为督标(总督标下各营)士兵马某酒后所为,原因是对连日牵马曝立于道旁强烈不满,喝酒后寻衅滋事。

第一次金川之役被乾隆列入“十全武功”,实则打得混乱窝囊,花费巨大,旷日持久,数万大军对三千土司兵据守的碉楼长期束手无策。国家有事,方显出大臣的境界与能力:讷亲与张广泗不和,互相掣肘,闹到皇帝那里,先后被赐死;而尹继善与陈宏谋精诚合作,既全力支援前线,又不忘抚绥安定地方,及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尽量不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得知四川各兵站缺少马匹,他们迅速从陕西抽调数千匹送去。此役草草了结,傅恒回京,老尹又留任两年有余,经营陕甘,也协助处理川藏各项事宜。

乾隆十三年至十六年,尹继善再次遇到频繁的职务调动:先是在九月调两广总督,至十月又升任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十一月入军机处并兼正蓝旗满洲都统,然后奉旨出署川陕总督,接着实任陕甘总督;十四年正月奉旨参赞军务,主要负责保障栈道运输的畅通;十五年十月西藏发生暴乱,再次受命参赞军务,携带陕甘总督印信赶往成都,代摄四川督篆,负责“军机钱粮及一切事宜”;十六年闰五月,尹继善尚在四川,又接奉谕旨,要他再任两江总督。

又要见到不系舟石舫了,尹继善的历宦人生,亦堪称不系之舟。

四、系与不系

官献瑶与孙景烈为同科进士,同入庶常馆,而尹继善为殿试读卷官,不久即受命“教习庶吉士”,是以有师生之谊。忽忽十余年过去,景烈在翰詹大考中折翼,返回家乡执教,献瑶先任广西学政,一年前改派陕甘学政,老尹则入相出将,再次到了西安。孙景烈曾在一篇文章中忆写当初情形:乾隆十三年冬天,金川战事吃紧,大批官军赶赴前线,经过陕西,事务繁杂紧急,以时任总督能力较弱,尹继善奉命入陕主持大局。他得悉老师到达西安,前往谒见,匆匆一会,根本来不及聊天,老尹即星夜驰赴军营。

乾隆十五年春关中书院的那场雅集,也是由孙景烈略作记述:“凯旋以来,时和岁稔,边徼敉宁,公于政事之暇,面课书院诸生,景烈复得从容请业。庚午春,侍坐于公。讲学毕,公出《不系舟图册》以示,乃公再任两江时,于金陵使院葺其傍池之旧屋似舫者,取《南华》‘不系舟三字以颜之,并令工画者图之而存之也。”(孙景烈《不系舟图册跋》)遗憾的是这本图册未见流传,我们只能从《尹文端公诗集》中找到《题不系舟》九首,其一曰:

宦海茫茫岂自由,达观身世复何求?

虽云传舍如匏系,却哂尘寰似芥浮。

葺得数椽摹画舫,移来半榻点虚舟。

公余小憩凭栏望,好寄闲情付水鸥。

以不系之舟形容一生仕宦生涯,又到不系舟石舫内寻求心灵自由,也只有久经宦海浮沉者能体悟,看似轻松洒脱,字里行间却满含沉重。

其二写不系舟内外景物:

斗室天宽颇自由,肯涂丹艧费营求?

新篁翠色穿篱入,垂柳青阴拍岸浮。

四面微波摇断缆,一池倒影漾扁舟。

不须牵挽荷堤上,任泛香风狎野鸥。

此乃对不系舟石舫最细微温润的描绘。随着老尹的视野缓缓转换,主人公之意象心绪流淌其间,真切自然。

其三,首句亦用“自由”二字,曰:

寸心不系本自由,物理休从迹象求。

自去自来何挂碍,就深就浅听沉浮。

蘧庐信宿谁非客,萍梗漂流总是舟。

参透漆园仙吏意,可知天地一沙鸥。

由舫室之窄到天地之阔,由时光静好到岁月如梭,由不系舟到不系心,由封疆大吏到小小沙鸥,老尹参求庄子之意,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以下诗句皆好,为省篇幅,不再一一引录。

孙景烈赏鉴揣摩,敬意油然而生,挥笔为老师题跋:

读公所自为记与诗,先忧后乐之思溢于行间,此人所易窥,而其寓意盖深远矣。谓公之心不系于世俗所好,故能系苍生之望,而有济世之猷是也,而未尽也;谓公济世之心一视同仁,不系于地,如舟之利涉,攸往咸宜,不系于川是也,而未尽也;谓公之心惟知有生民社稷,不系于夷险得失,如舟之在水,不系于缆,泛泛然任其漂泊无定,亦似也,而仍未尽也。景烈于金川之役,见公敌忾而往,无怖色;奏捷而归,无喜色。以今日所见,证昔日馆中所闻,而知公所谓不系舟者,不有其舟也,抱作舟之才,弗以才自居;建济川之功,弗以功为累。故勤劳中外二十余年,勋弥著,德弥谦……

作者由“不系”说到“系”,层层叠叠,再说到尹继善的无怖无喜、不骄不躁,一个理学名臣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是一篇题跋,也是一篇美文和范文,由此让弟子体会人生哲理,学习作文之法,亦题中应有之义。

拂去一切世俗和势利的念头,这样的雅集与唱和,这样去追索义理和结构文句,这样豁达、从容且不失积极严正之为人为官的态度,必为书院诸生所反复吟诵,认真揣摩。

五、陈宏谋的题跋

从雍正朝直到乾隆中期,尹继善与陈宏谋堪称政坛的双子星。二人同年出生,同年考取进士,同入庶常馆深造,散馆后同留翰林院,数番同事,甚至在同一年去世,相差仅一个多月。而与尹继善出身满洲勋贵、少年时即得胤禛赏识不同,陈宏谋生于广西临桂(今属桂林)一个贫寒农家,走过的路要艰辛得多。出京任职后,宏谋被视为能员,也是不断改调,席不暇暖,其间两次作为继善属下,这次在陕西相遇,一督一抚,皆为国家柱石,相处亲切愉悦。

关中书院的雅集,陈宏谋大概率不在现场,却也是在那年春天得见《不系舟图册》,并专为题跋。跋文见陈氏《培远堂偶存稿》卷五,简述与老尹的先后至陕,以及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然后写道:

金川底定,圣心嘉悦,晋秩宫保,留公总制全陕,盖主上念西陲半壁,边疆要地,军行之后,积歉之余,培养抚绥非公不可也。自公重莅青门,予得朝夕相晤,商榷公事,快慰平生。叙及别后所阅历,公出《不系舟图》以示。予乃知公再制江宁,治河赈灾,百计经画,事后安不忘危,遂以“舟”名其斋,而以“不系”名其舟也。(《尹望山〈不系舟图〉跋》)

不愧为终生知己啊!弘历聪察深曲,颇爱在文字中挑剔伏线,老尹以不系舟表露之意不难发现,而经陈宏谋一番阐释,赋予载舟覆舟、安不忘危的新义,堪称妙绝,且足为老友化解麻烦。

宏谋读了孙景烈的跋文并加点评,而所题跋,也大谈“系”与“不系”,以称扬尹继善的高洁品格,并注入做人做事之箴言和哲理:

吾以为公惟有此不系,所以能与斯世斯民重相维系也……人心一有所系,则轻重不得其平,而权衡未必尽当。予追随公最久,见公于下寮贤否、士绅清浊无不洞悉,先后迁改之间成见不留,去取悉当,则于人不系;公与同寅宾佐相商公事,开怀坦衷,设身处地,务得其情,求当其可,不是己而非人,不矜功而炫能,则于事不系;虚己以游,是非审其在己,毁誉听之当世,升沉付之自然,则于富贵功名不系……

予自通籍以后,与公同官翰林,于吴中于滇南则为属吏,迨后于豫章又得同事,今又得同事于关中。当戎马倥偬、救过不遑之时,自公来而上下恬熙、时和岁稔者两年于兹。宦海萍踪,杳难计料,与公同为不系舟中人。

陳宏谋的仕宦轨迹多次与尹继善相交,两人情感深笃,这次在陕甘同事一晃又复两年多,引申发抒,又是一重境界。当年冬,陈宏谋调任河南巡抚,尹继善则因西藏发生暴乱赶赴四川,的是宦海萍踪,同为不系舟中人。

西藏平复后,尹继善于乾隆十六年五月复调两江,十八年正月改调陕甘,九月调江南河道总督,次年八月署两江总督,自此总算长期待了下来。袁枚对他的重返金陵很欣喜,认为是入阁的先兆,赋诗有“从今稳上黄麻阁,莫再亭名不系舟”句,显然是觉得“不系舟”三字涉于消极;后见其总也摘不掉一个“署”字,有些沮丧,变为“随车雨又因风至,不系舟还带雪横”。文人笔墨,常会这般韵致判然。而老尹早已宠辱不惊,此后两次办理南巡接驾事宜,传说乾隆曾为亲题“不系舟”三字,未见确证,推测继善也不会自讨无趣。

尹继善与陈宏谋最后皆得到乾隆的爱赏倚信,先后晋升内阁大学士,然已垂垂老矣。乾隆三十六年春,抱病已久的陈宏谋终于获准解任归乡,离京前向尹继善辞行,老尹亦在病中,含泪赋诗:“交情五十余年久,卧病何堪送故人?”四月二十二日,尹继善逝于京师,已行至天津地方的陈宏谋闻知噩耗,即刻就要返京,被家人劝阻。六月初三日,陈宏谋“卒于山东韩庄舟次”。

二人的宦海漂泊,总算到达尽头……

猜你喜欢

不系总督乾隆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来尬诗吗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总督与巡抚的相处之道
点绛唇 次韵晓雨《答苏友岚烟》
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人钓鱼湾
一部稀见的明代军事志《苍梧总督军门志》
不系之舟
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