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为什么像主人
2023-11-22夏简言
许多“铲屎官”发现,家里的猫咪,和自己越来越像了。这究竟是他们的错觉,还是确实如此?
猫咪随主子,这是真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猫不像狗那样驯服。但其实,为了融入主人的世界,猫已经很努力了。原本昼伏夜出的猫咪,作息会和主人趋同,变成昼夜活动的生物。
科学家曾将10只健康的成年猫咪分成两组:A组猫咪模拟大部分家猫的生活状态,每天绝大多数时间在家中;B组猫咪则由主人散养,夜晚也被关在外面。结果发现,B组散养的猫咪,保留了夜猫子的本性;而A组猫咪则忘了“祖训”,和主人一样,在白天活动得更多。
从猫咪的性格也能看出主人的个性。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偏向神经质,更容易产生愤怒、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人,家里的猫咪也更容易焦虑和害怕。这样的猫咪,可能会过度梳理自己的毛,更喜欢躲起来,甚至富有攻击性。而不爱与人亲近的猫咪,很可能也拥有一个同样“高冷”的主人。
猫咪不仅像你,更像你的孩子
猫咪的性格离不开其成长环境。主人养猫咪和家长养孩子,有着十分相似的模式。神经质倾向明显的主人,就像性格狂热的家长,想和猫咪紧密捆绑,他们爱猫的方式之一就是不停地撸猫。他们看到猫咪吃得香,成就感满满;猫咪不吃东西或者挑三拣四,他们就开始担心了。这样比较容易让猫咪焦虑。
相比之下,开放性程度高的主人,则是放养型家长,他们不会对猫咪过分紧张,只会在乎猫咪有没有玩好,爱和猫咪做游戏,把猫咪当作一起玩耍的朋友。这样猫咪可能更有安全感、更少感到焦虑。
猫咪的“社会化”
猫咪学会与同类以及人类和谐相处的过程,就是猫咪的“社会化”。猫咪出生后的2至7 周,就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经过社会化训练,猫咪就能在长大后有更强的适应力。
要让猫咪不怕人,最简单的就是在猫咪小时候,轻轻地抚摸它并和它说话。此外,猫咪也需要接触主人以外的其他人。你可以邀请少量的朋友来家里“撸猫”,这样猫咪就会慢慢明白“人”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生物。同一只猫咪,遇上不同的主人,會有不同的“猫生”。如果你嫌弃家里的“毛孩子”吃得太多,不如先想一想,它是不是随你。
(摘自《读者》 夏简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