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转硕,意味着学业上的“失败”吗
2023-11-22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45期
近日,已有多所高校陆续出台了博士生分流制度的相关文件,其中“博士转硕士”备受关注。所谓“博士转硕士”,即直博生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转入硕士教育,最后拿硕士文凭。
报道采访了好几位“博转硕”的学生,原因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坐不住、课题做不出来,甚至可能无法毕业。说白了,他们转硕士的原因是因为个人的禀赋与心性不太适合博士研究,所以选择了“退出”。小张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读博一年后,他发现,“直博”到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不是那么好走。自己无法完成导师分配的小课题,而导师对他的指导似乎也很难帮到他。
在此之前,同学遇到这种问题大多只能是延期毕业或退学,这可能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退学对于苦读多年的学生来说,也未免过于残酷。如此看来,“博转硕”至少给了博士生能进能退的通道。
“博转硕”的出台,源自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
随后有不少学校开始探索博士分流的机制。据媒体梳理,目前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陆续出台了博士生分流制度的相关文件。可以预计,未来这很有可能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不过,对于“博转硕”政策,还是应当澄清一些误区,即这绝非意味着现在博士“太多”,需要一些博士退出。
另外,一名学生不适合继续读博,不意味着不够优秀,而更多是因为“此路不通”,同自己的興趣和优势不相匹配。这种选择只是一位同学对求学生涯的重新规划,而不是“失败”。(据新黄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