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牛高热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2023-11-22梁涛
梁 涛
在牛养殖过程中,极易出现牛感染高热疫病现象,若不能及时对病牛进行治疗,极易造成病牛死亡现象发生,影响牛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牛高热疫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绝大多数种类牛高热疫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这也是现阶段牛高热疫病防治的一大难题。若想降低牛高热疫病对养殖产业带来的损失,应尽可能在牛出现疫病之前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降低牛群中出现疫病的概率。基于此,本文介绍牛高热疫病的相关概念,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牛流行热以及牛蓝舌病等四个常见牛高热疫病进行分析,介绍常见病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并阐述针对不同种类的牛高热疫病预防措施,为日后牛养殖工作疫情防治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牛高热疫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等,若发病很可能引起继发性感染,牛养殖区一般较为密集,若有牛感染牛高热疫病,很可能迅速在牛群之中扩散,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正常发展。牛感染牛高热疫病一般的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体温升高,一般会持续一周以上,发热后常出现食欲不振、水肿、呼吸道或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同时牛高热疫病种类较多,大部分种类疫病没有专门的特效药,这也是牛高热疫病具有较高致死率的原因。因此,需要养殖户及防疫人员加强对该疫情的重视,总结前人经验,不断学习牛高热疫病防治方法,尽可能降低牛疫病对牛养殖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牛高热疫病概念
牛高热疫病主要指牛受到某一类病毒侵害后,出现体温升高症状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疫病。为了预防牛感染牛高热疫病,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8:30 和16:30 分别测一次牛的体温,不同年龄牛的正常体温有所不同,正常犊牛的体温在38.5℃~39.5℃之间,青年牛的体温在38.0℃~39.5℃之间,成年牛的体温在38.0℃~39.0℃之间,而患有牛高热疫病的病牛体温一般维持在40℃左右,并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情绪不佳、双目无神、运动失调等症状,严重危害牛自身安全。牛体温升高可能和其运动或暴晒有关,避免出现测量误差,应确保测量体温时间在牛运动或暴晒半小时之后进行。牛一旦患有牛高热疫病,很可能导致大面积传染现象,该类病牛的死亡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要求牛疫病检疫人员高度重视牛疫病预防工作,及时了解牛高热疫病的种类和诊断方法,根据病牛实际情况推断病牛病症,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二、牛高热疫病诊断方法
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犊牛中传播速率更快,及时发现病因有助于降低该疾病对牛养殖户的损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病毒性疾病,牛在感染牛传染性鼻炎病毒后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一般会升至39℃~42.9℃,高温影响牛的精神状态,持续高温会使牛的食欲下降。在牛患病一段时间之后,牛鼻黏膜会出现充血现象,继而流出黏稠性鼻漏,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牛会出现严重的支气管咳嗽症状。
2、牛病毒性腹泻
牛出现病毒性腹泻病情主要由于牛感染BVD 病毒,根据数据资料显示,现阶段牛感染BVD 病毒的发病率不高,只有5%左右,但在牛发病后,其病毒致死率会高达90%以上,在春秋季节该病毒的发病率还会有所提升,严重危害牛群健康安全,因此及时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症状势在必行。牛病毒性腹泻前期没有明显症状,在此期间最明显的症状为突发性高烧,牛体温会突然升至40℃以上,大约会持续1 周时间、随着牛患病时间延长,其会因为高烧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情况,并且牛眼部会出现大量分泌物,嘴部散发难闻的口臭气味,与此同时,牛会产生严重的腹泻现象,先是长时间的水泻,之后会转变为黏液或血泻症状。在牛患病后期,其消化系统和淋巴组织会受到病毒攻击,消化道各器官会出现溃烂、出血等炎症症状,病牛口腔黏膜会发生糜烂现象,牛舌表面出现上皮坏死,牛鼻部分发生溃烂现象,牛蹄趾部分皮肤会出现腐烂情况。若患病牛为待生产的母牛,会出现产出死胎或母牛流产现象。
3、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的传染源是流行热病毒,一般分布于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血液之中,通过直接接触病牛或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传播,在我国畜牧业养殖过程中,牛流行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般在蚊虫较多的夏季发病,及时发现牛流行热可以降低该疾病在牛群中的传染率。由于牛流行热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在病牛发病初期,会出现牛呼吸急促症状,每分钟病牛的呼吸频率高达50~80 次,严重会出现呼吸紧促现象,若不进行有效治疗,病牛会在12h 内死亡。病牛患病后会出现流泪现象,并不能控制其走路方式。在患病4h 之后,病牛会出现发热现象,其体温会突然达到40℃,并同时出现食欲不振现象,发热后12h其体温会有所下降,维持在38℃左右。由于病牛体质不尽相同,个别病牛会出现便血或消化道出血现象,部分病牛背部或颈肩部皮下会出现水肿,牛心跳速度有明显提升。牛流行热发病率与牛年龄相关,牛年龄在3 岁以内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小牛感染牛流行热病毒的初期会出现体温持续升高的现象,但牛发热不会持续较长时间,几天后小牛的体温会恢复正常,但仍有流泪、眼红、喘息困难以及精神萎靡等不良症状。
4、牛蓝舌病
牛蓝舌病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原理为牛受到蓝舌病毒攻击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最后全身溃烂而死。牛蓝舌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病死率并不固定,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病死率在2%~90%不等,因此不能因为牛蓝舌病的发病率低而降低对该传染病的重视。牛在刚遭受蓝舌病毒攻击后,会出现发热现象,初期体温会维持在40℃左右,牛口鼻都会出现大量分泌物并出现苍白水肿现象,牛口腔出现牙龈溃烂现象,同时肌肉纤维出现变性,牛呼吸道和消化道出现血点。在发病一段时间后,病牛出现并发症,其体质会明显下降,并出现肾脏器官衰竭现象。在牛蓝舌病后期,牛的舌头会变成蓝色并出现溃烂,在牛生命体征消失后,其溃烂症状才会停止。
三、常见牛高热疫病对应防治措施
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现病牛感染传染性鼻气管炎,需要对牛群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查牛身上是否存在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并及时对牛舍进行消毒,防止健康牛受到病牛残余病毒感染。确保该疫病不会再牛群中出现扩散,影响牛群的健康水平。现阶段,由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没有有效的根治措施,其发病症状相对严重,因此针对患有该病的病牛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该疫病对牛群带来的损失。
2、牛病毒性腹泻
现阶段针对牛病毒性腹泻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法,牛群中一旦有牛患该病,病牛很难存活,还会将病毒扩散至整个牛群,因此当检查牛群时发现病牛感染BVD 病毒,应及时选择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处置,在防治牛病毒性腹泻时,要选用合适的防治方法降低牛患牛病毒性腹泻概率。在饲养牛时,养殖户应关注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不会出现腐败或霉变现象,放养牛时,需要定期检查牧场内牧草的质量,防止牛在食用饲料过程中患病。在牛群养殖过程中,还应重视牛群检验检疫工作,定期请专业人士对牛血清等项目进行检疫,防止在购入或出售时使病牛在交易市场流通,若发现患有病毒性腹泻的牛,应及时对其进行隔离,防止疫情在牛群中蔓延。
3、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是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高热疫病,在牛养殖过程中应做好牛流行热的预防工作和患病牛的治疗工作。为了预防牛养殖过程中牛出现牛流行热症状,应注意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并进行疫苗接种。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有四点要求:其一需要确保牛生活环境不存在大量吸血昆虫,防止牛因蚊虫叮咬而感染疾病;其二需要控制牛饲料成分,在喂养牛之前应确保饲料的卫生情况;其三应定期对牛群活动场所和牛舍进行消毒,对牛排泄物集中处理,确保牛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生活;其四应对牛作息时间进行规定,确保牛能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以提高牛自身的身体素质。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时,首先应注射200mL~250mL 血清,以提高牛对牛流行热的抵抗性,之后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一般再第一针疫苗接种后1 个月第二次接种疫苗,以确保牛产生相应抗体。对病牛治疗时,需要做好病牛解热和防感染工作,首先需改变牛饲料成分,在饲料中加入适量阿莫西林和菌毒康粉,再对牛进行肌肉注射,一般注射成分为双路酚酸钠,最后,需要对病牛静滴适量西地兰、呋喃苯胺酸和克林霉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可有效缓解牛流行热引起的各类症状。
4、牛蓝舌病
牛蓝舌病的致死率较高,若发现牛出现牛蓝舌病症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品对其进行控制,并对牛的口腔和四肢等部位进行消毒,用合适浓度的酒精进行清洗。若发现病牛在医治一段时间后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牛蓝舌病症状,应及时对病牛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有危险的牛群进行监控,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杀,提高牛饲料中各类物质配比的科学性,若牛场需要扩张,应采购符合检疫流程规定的牛,降低病牛进入牛场的概率。
四、其他预防牛高热疫病措施
1、做好牛舍管理
首先应做好牛舍环境管理,避免不良的牛场环境影响牛群身体健康。在牛养殖过程中,可对牛生活环境周围进行绿化处理,需要使用通风设备对牛舍进行通风、降温和除湿处理,定期对牛舍进行清洁,降低牛生活环境中细菌和病毒的含量。由于牛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大量昆虫,而部分牛高热疫病的传染方式为蚊虫叮咬,因此应做好灭虫工作,尽量做到一周进行1 次全面灭虫工作,在夏秋季蚊虫繁殖高峰期适当增加频率。
其次,应做好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科学的消毒,目的是降低牛生活环境中微生物和病毒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牛感染高热疫病的概率,并能及时阻断牛疫病传播途径。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可合理设置消毒池,若资金较为充沛,可根据实际情况搭建消毒间,提前设置消毒计划并派专人进行全面消杀。正常情况下,在消毒池中加入适量的消毒剂,每周对牛生活环境重点地区进行两次消毒工作,每个月对整个牛养殖区进行大规模消毒,若牛场出现疫情,则应适当提高消毒频率。
2、科学饲喂
牛饲料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的饲料质量难以甄别,甚至许多饲料产品属于假冒伪劣产品,不能满足牛群正常生长需求,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选择认定饲料品牌。在饲喂时,应确保饲料的营养水平满足牛生长要求,在饲料中增加一定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并且应保证饲喂时间相对固定,不能出现饲喂饲料量过多或过少现象,以确保牛群生长速度符合牛生长习性。饲料有一定的保质期,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出现发霉或变质现象,发霉或变质的饲料应及时处理,防止牛群因食用质量安全不符合要求的饲料出现病毒性腹泻现象。
3、科学接种疫苗
科学接种疫苗能有效提高牛群的抵抗力,降低牛群感染牛高热疫病概率。对于某些疫病,定期安排免疫接种可有效降低牛患病概率,不同种类的疫病需要专门免疫疫苗,因此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根据疫病的危害以及牛群身体状态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顺序。通常在进行多支疫苗接种时,接种时间间隔应超过30 天。同时,疫苗接种应考虑季节变化,根据临床试验和实际接种记录选择最佳接种时间,以确保疫苗效果最大化。在接种疫苗时,应严格按照疫苗接种流程进行,养殖户和疫苗接种工作人员应对牛身体状况进行沟通,确保牛在接种疫苗过程中不会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疫苗接种应依靠政府进行监管,在牛疫苗接种时,需要疫苗接种工作人员出示相应的证件以确保疫苗渠道正规,同时,政府应对牛养殖户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登记,及时提醒养殖户定期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若牛出现发烧等不良症状,不能接种相应免疫疫苗,应及时对其病因进行排查并组织隔离。
4、及时隔离病牛
牛高热疫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为保证牛群内正常牛的安全,一般会选择对病牛进行隔离观察,在救治效果不佳或没有根治办法时,会对病牛进行无害化处理。由于普通饲养员在牛发病初期很难观察到牛发病症状,因此牛养殖区应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巡检,若牛出现可疑病症时需要及时对牛进行隔离,防止牛高热疫病在牛群中发生扩散,降低牛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5、科学选择牛舍位置
在选择牛养殖场位置时,应避免选择在交通主干道附近建设养殖场,牛养殖场应处于地理位置相对较高的地区,若有条件,应选择在远离城市和乡村的地区,科学选址要求牛舍位置附近有充足的水资源,并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在搭建牛舍时,应对牛舍的可行性进行规划,合理设计牛舍的布局,选择合规的搭建材料,确保牛养殖环境的建筑质量,防止养殖场所不满足牛生活需求而出现牛高热疫病现象。
6、及时进行检疫和治疗
牛在感染牛高热疫病后存在潜伏期,且大多数种类牛高热疫病发病率并不高,这就导致在进行牛检查时难以通过观察牛患病症状来确定牛是否感染相关病毒,因此需要对牛进行监测和筛查。一般在引种和购进牛的过程中进行相应检疫活动,在有可能出现疫情的地区也可定期进行检疫,通过对比牛疫情相关参考资料以确定牛真实的身体状况。若在检疫过程中发现病牛或察觉检疫结果异样,应及时对异常个体进行隔离,判断疫情种类,并选择合理的手段处理病牛。
综上所述,由于牛高热疫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病牛的致死率高,一旦牛养殖区出现疫病,会对养殖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对牛高热疫病的诊断和防治势在必行。在对牛群进行防治时,应做好牛舍的管理工作,科学饲喂,及时接种疫苗,若出现病牛应及时采取隔离手段,合理规划牛舍位置并定期进行检疫工作。牛疫病诊断时,应着重关注牛身体出现的异常现象,例如异常出血、溃烂、水肿等现象,根据牛实际情况分析病牛病因,防止出现误诊现象,确定患病牛病因后,应选择科学的医治手段对其进行治疗,若现阶段无法进行有效治疗,应及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牛群因牛高热疫病出现大批量死亡现象,养殖户在牛养殖过程中才会获得可观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