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的效果及对定期复诊的影响
2023-11-22蔡秀梅
蔡秀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内镜室,福建龙岩 364000
结肠息肉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消化道疾病,所有从结肠黏膜形成并突出进入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均可称为结肠息肉。结肠息肉的癌变风险较高,因此在具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临床提倡早发现、早治疗[1]。随着内镜技术的持续发展,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在临床逐渐获得广泛应用[2-3]。但是受该疾病特点的影响,患者术后出院后仍然需要维持一段时间的自我护理,以巩固疗效,避免复发。尤其是部分患者的息肉为腺瘤型息肉,切除后需要定期复查,不同性质的息肉复诊时间也不尽相同,临床需要予以这类患者可持续的医疗护理保健服务,以巩固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4]。延伸护理是患者住院护理的延伸,其能够将医院的健康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医院乃至患者家庭,让患者在出院后依然能够获得连续的护理服务与卫生保健,进而提高患者自护能力,降低疾病恶化、疾病复发的风险,从根本上节约卫生服务成本,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5]。为进一步探究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对患者实施延伸护理的效果,本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行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其不同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本院行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常规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41~76岁,平均(62.94±5.25)岁;息肉直径1.4~2.9 cm,平均(2.03±0.23)cm;息肉类型:有蒂息肉40例,广基息肉15例。延伸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43~78岁,平均(63.21±5.32)岁;息肉直径1.5~3.0cm,平均(2.10±0.25)cm;息肉类型:有蒂息肉38例,广基息肉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息肉,并且具有手术指征;②具备普通话沟通能力,可接受定期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及入户随访;③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排除标准:①精神、智力存在异常,无法正常交流者;②出院后6个月内有长期离开本地的计划者;③重要脏器伴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1.3 方法
常规组患者予以术后常规护理,内容包括:指导患者术后注意活动方法,尽量避免过度增加腹部压力的活动;观察患者排便情况,必要时遵医嘱予以口服药物帮助排泄;对患者开展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疾病基础知识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出院前向患者发放服药方法清单,告知其自我护理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
延伸组则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延伸护理,内容包括:(1)成立延伸护理小组。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组建延续护理小组,护理小组主要负责收集延伸护理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循证的方式制订延伸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出院后的延伸护理及卫生保健服务。(2)出院前。患者出院前将其各项信息(包括病案基本信息、心理状态、家庭成员情况、住址、电话、微信号、随访时间、复诊时间等)登记在回访登记本中。向患者分发“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知识清单”,内容包括疾病机制、饮食注意事项、术后用药、运动方法等,请患者用不同符号标记出“已知、未知、希望了解”的知识点,护士根据患者的知晓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力求让患者充分掌握与肠息肉疾病相关的知识。(3)互联网交互平台。鼓励和邀请患者加入科室组建的微信群,并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定期在群内推送与疾病护理相关的文章、视频。每月组织主题交流活动,邀请群友们关注并加入讨论。护士轮班上线微信群,在线处理患者的留言和疑问。(4)定期回访。①复诊提醒:患者复诊前1~2 d,护理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联系患者,提醒其复诊,并将患者的回复情况记录下来,确保其收到复诊提醒。②电话随访:出院后3 d进行第1次电话随访,重点询问出院后的身体感受及生活作息、用药情况,同时与患者预约好入户随访的时间。③入户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入户随访,主要内容为健康查体,了解日常生活情况及自我护理情况,掌握患者生理、心理状态,了解其家庭情况、家属支持度等,并予以针对性指导。对于未能成功入户随访的患者,必须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尽可能在电话中了解患者近期情况,提供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遵医服药、饮食、定期复诊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肠息肉复发率、就医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依从性: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使用科室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其遵医服药、饮食规律、定期复诊的依从性。①服药依从性的评估:问卷包含4个评估维度,其中有遵医嘱按时服药、遵医嘱按量服药、出门带药、擅自停药换药,总分0~10分。②饮食依从性的评估:问卷包含4个评估维度,其中有规律饮食、饮食禁忌、营养均衡性、定期排便,总分0~10分。③定期复诊的依从性评估:根据医嘱定期复诊,遵医嘱定期复诊率=实际复诊次数/医嘱要求复诊次数,将遵医嘱定期复诊率转换为0~10分。上述分数与依从性均成正比。
(2)并发症:术后7 d,观察并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穿孔、腹痛、腹胀等。
(3)就医满意度:干预6个月后,采用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包括4个维度,即服务及时性、医疗服务专业性、沟通有效性、延伸服务全面性,下设20个条目,总分100分。非常满意为≥90分,满意为80~<90分,一般为70~<80分,不满意为<70分。就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4)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item Health Survey,SF-36)对患者进行评价,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8,量表选择4个维度,即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各维度总分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比较
延伸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饮食依从性评分、定期复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评分比较[(±s),分]
组别常规组(n=55)延伸组(n=55)t值P值服药依从性6.59±1.57 9.54±0.36 13.582<0.001饮食依从性6.21±1.04 9.18±0.54 18.796<0.001定期复诊依从性6.76±1.56 9.29±0.46 11.537<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结肠息肉复发率比较
延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64%)与结肠息肉复发率(1.82%)均低于常规组(18.18%、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结肠息肉复发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就医满意度比较
延伸组的就医满意度为96.36%,高于常规组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就医满意度比较
2.4 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延伸组SF-36量表中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常规组(n=55)延伸组(n=55)t值P值心理功能干预前63.26±5.48 62.74±5.66 0.490 0.626干预后78.04±4.98 89.68±5.13 12.074<0.001躯体功能干预前68.59±5.27 67.98±5.34 0.603 0.548干预后81.32±4.87 91.99±4.30 12.180<0.001社会关系干预前72.39±5.57 71.81±5.64 0.543 0.589干预后83.42±5.80 93.69±4.49 10.384<0.001一般健康状况干预前73.95±5.96 74.55±6.12 0.521 0.604干预后83.46±5.85 92.64±5.28 8.639<0.001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由于肠息肉切除后高复发率加之并发症的侵扰,患者在术后尤其是出院后往往依从性较低,定期复诊率也较低,进而严重影响预后效果[6]。肠息肉的发病受遗传因素影响,同时还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有密切关联,良好的生活、饮食、用药习惯以及定期复诊对于预防结肠息肉复发与并发症发展具有积极意义[7]。
既往传统的临床护理理念通常将护理服务看作仅限于医院内的措施,患者出院后各项护理服务均自动断连[8]。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以及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临床发现虽然患者在住院期间许多健康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出院后患者极易恢复以往的不良生活状态,有时甚至会因缺乏自我管理意识、技能而导致病情复发恶化[9-10]。由此可见,出院后的患者对于健康护理服务的需求是不能中断的,甚至需要为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护理服务[11]。本研究结果显示,延伸组的服药、饮食、定期复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延伸护理强调患者离院后与其继续保持高连接性,其中,采用微信等方式可以让患者在有疑问时得到专业的医疗人员支持,获取专业的诊疗引导,这能够拉近护患关系,不断将医疗技术服务的重要性根植在患者心中,让患者形成信任感[12]。该操作能够让患者在持续与医护工作人员的沟通中了解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同时提升用药、饮食的依从性,为其认知、技能奠定良好基础[13]。定期的复诊提醒也能够降低患者因忘记或者怠慢导致的不定期复诊概率。
本研究中,延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64%)与结肠息肉复发率(1.82%)均低于常规组(18.18%、14.55%)(P<0.05)。说明延伸护理有利于降低肠息肉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复发率。在何燕静等[14]的研究中显示,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与结肠息肉复发率(1.67%)均低于对照组(41.67%、28.33%)(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患者手术后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术后的恢复也需要专业的护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许多患者在出院后由于缺乏对发病机制的了解以及自我护理技能,容易掉以轻心,恢复既往不良生活习惯,促使各类因素进一步激化疾病,形成并发症或造成复发[15]。延伸护理则可以定期提醒患者进行复查,尽早发现患者身体的异常情况,从而纠正日常不良行为习惯,同时予以科学、系统的医疗干预手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情进一步发展[16]。延伸组就医满意度及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这说明延伸护理可获得患者的认可,且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伸护理能够让护患之间保持一定的信息联结,患者既可以获得专业的医疗技术支持,又可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好感,进而提高就医满意度[17]。通过延伸护理服务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到相关的护理知识。且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均获得满足,其生活质量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18]。
综上所述,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予以延伸护理,能够加强其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及复发率,提高患者对就医的满意度及术后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