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临床研究

2023-11-22王晓宏

中外医疗 2023年24期
关键词:阿立哌唑经颅障碍

王晓宏

国药北方医院心理康复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

抽动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类疾病[1],好发于儿童时期[2],患儿发病后多表现出一个或多个部位出现不自主、快速、反复的肌肉抽动和发声抽动,对患儿的正常生活影响较大[3]。抽动障碍中又以联合抽动障碍的症状最为严重,患儿会并发多种抽动和发声抽动,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不同程度影响[4]。近些年,阿立哌唑作为新型抗精神病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抽动障碍治疗中,其疗效值得肯定[5],但长期的药物治疗仍然无法避免用药安全等问题,因此联合治疗方案受到了临床的广泛重视。临床提出[6],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通过感应电流对患儿的局部脑组织点活动进行调节,联合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国内文献却鲜有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报道[7]。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证实阿立哌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国药北方医院收治的80例抽动障碍患儿,分别采用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和单一阿立哌唑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本院治疗的80例抽动障碍患儿,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患儿中男31例,女9例;年龄6~14岁,平均(9.84±2.26)岁;病程1~3年,平均(1.52±0.75)年。对照组患儿中男32例,女8例;年龄6~14岁,平均(9.57±2.18)岁;病程1~4年,平均(1.89±0.83)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特就研究开展前,分派责任医师耐心沟通对象及其家属,内容涵盖治疗(干预)目的、过程以及预期效果等,本次研究经院方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开展,患儿及其家属在遵循自主自愿的前提下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组患儿确诊为抽动障碍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8];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 YGTSS)评分在25分以上;脑电图检查显示未见明显的癫痫样放电情况。排除标准:伴有癫痫病症发病史者;伴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伴有免疫系统疾病及抽动症药物治疗史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初始剂量2.5 mg/d的阿立哌唑口服治疗(国药准字H20061304),药物治疗2周后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调整每天药物剂量在5~20 mg/d之间,期间可根据患儿的锥体外系反应追加适量的盐酸苯海索口服治疗(国药准字H43021062;规格:2 mg×100 s)。

观察组患儿给予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药物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一致,仪器选用型号为YRDCCY-Ⅱ型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对患儿的双侧辅助运动区进行1 200次脉冲的刺激治疗,3次/周,参数设置为频率:1 Hz、110%静息运动阈值强度。

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评估比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抽动严重程度、自我意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

①采用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 YGTSS)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抽动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判定[9],分数越低表明患儿的抽动症严重程度越轻。

②运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自我意识评分情况,量表涉及80个项目,单项赋予0~1分,总分80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意识越强。

③运用儿童青少年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量表涉及52个项目,单项赋予1~4分,总分52~208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低[10]。

④采用YGTSS中的YGTSS减分率≥30%为治疗有效标准对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判定。

⑤采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对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判定[11],分数越低表明患儿的不良反应越轻。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抽动严重程度情况对比

治疗前和治疗2周,两组患儿的抽动严重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治疗8周,观察组患儿的抽动严重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抽动严重程度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抽动严重程度情况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治疗前61.02±19.98 60.99±20.65 0.007 0.994治疗2周53.24±17.86 55.31±16.77-0.534 0.595治疗4周30.58±14.87 38.26±15.73-2.244 0.028治疗8周21.35±12.45 29.06±14.32-2.570 0.012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自我意识及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自我意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自我意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自我意识及生活质量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自我意识及生活质量情况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P治疗前组间值t/P治疗后组间值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自我意识评分55.18±3.87 61.46±5.25 55.21±3.75 70.21±5.73-0.035/0.972-7.121/<0.001生活质量评分97.83±8.13 84.12±6.44 97.98±8.09 73.18±5.88-0.083/0.934 7.934/<0.001

2.3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2、4周,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n(%)]

2.4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评分对比

治疗2、4周,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治疗2周8.15±5.03 8.32±4.99-0.152 0.880治疗4周5.46±3.70 5.81±2.96-0.467 0.642治疗8周2.02±1.60 2.87±1.75-2.267 0.026

3 讨论

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临床表现的常见神经精神类疾病,临床可分为暂时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多发性抽动障碍[12]。近些年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及大自然环境被污染等诸多因素,抽动障碍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恶性趋势。该症临床症状表现出多样化[13],会因患儿受到情绪、身体、精神等因素的影响加重病情,对于患儿个人、家庭、社会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性。故对于该症应早发现、早治疗,进一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考虑是遗传、脑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4],其中脑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是多数学者认同的参与抽动障碍病理过程的重要因素,也可能涉及到是由不同神经递质和多个神经系统病变引发的病变。阿立哌唑是临床常见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抗精神病类治疗药物,属于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15],其临床疗效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无明显差异,优势是明显比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低。但临床也有显示,阿立哌唑在多巴胺功能正常时其临床疗效无明显作用,且儿童在长期用药后仍会增加心动过速、镇静等不良反应症状[16]。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联合物理疗法受到临床的更多青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是通过物理手段产生的脉冲电流对患儿的局部神经元进行抑制,达到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和降低皮质兴奋性的治疗目的[17],从而改善患儿的抽动障碍症状。学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动物试验中发现,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产生重复性、规律性、连续性的刺激积累效应[18],可起到重建区域性皮质功能的作用,达到改变大脑神经结构对外界的适应性,并且其刺激作用产生的效果会在停止治疗后维持一段时间[19]。有学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6岁以下抽动障碍患儿发现,治疗后患儿自我意识及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停止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其疗效至少持续了6个月[20]。因此联合应用阿立哌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促进患儿症状的改善,避免了长期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

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前和治疗2周两组患儿的抽动严重程度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治疗4周评分(30.58±14.87)分、治疗8周评分(21.35±12.4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4周评分(38.26±15.73)分、治疗8周评分(29.06±14.32)分(P<0.05),结果说明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抽动障碍患儿在治疗4周后其疗效开始高于单一的阿立哌唑治疗。结果提示,治疗前两组患儿自我意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自我意识评分(70.21±5.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61.46±5.25)分,生活质量评分(73.18±5.88)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84.12±6.44)分(P<0.05);充分说明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该症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自我意识以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发现,治疗2、4周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2.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62.5%(P<0.05),结果说明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有效性要高于单一阿立哌唑治疗。本研究还发现,治疗2、4周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评分(2.02±1.6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评分(2.87±1.75)分(P<0.05),结果说明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确实有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2.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62.5%(P<0.05)与罗兴刚等[20]在阿立哌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中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患儿的有效率84.38%明显高于单一阿立哌唑治疗患儿的有效率60.61%(P<0.0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儿童抽动障碍治疗中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疗效和症状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单一的阿立哌唑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和随访时间较短,对阿立哌唑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考量。

猜你喜欢

阿立哌唑经颅障碍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跨越障碍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