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本科高校新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以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2023-11-22彭光彬张旭东邓永生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30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职业

彭光彬 张旭东 邓永生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最近10 年以来,以“云大物智”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断走向大规模应用,新兴技术相关产业急需大批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定位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且以新兴技术专业居多,基于此,急需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深入改革和探索。

在试点过程中,以下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职业本科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培养何种人才直接关系到职业本科教育的方向性;职业本科教育是否仍然适用“必需、够用”原则以及是侧重专业建设抑或学科建设关系到职业本科教育是否能高质量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分析、澄清。

一、需要澄清的几个职业本科教育问题

(一)职业本科教育培养何种人才

首先,技术与技能是有区别的。[2]依靠科学发现,技术可以发明创造、改良革新;掌握技术的人需要熟悉科学知识,在对这些知识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技术进行创新。依靠技术创新,人类从石器时代过渡到机器时代,直至当前的智能时代。智能时代本质上是技术时代,通过智能技术的开发,各种智能设备应运而生。换句话说,科学发现可能推动新兴技术诞生,对新兴技术的应用可能产生新工具、新设备。未来的技术技能人才大概率就是开发、管理、维护、营销这种(智能)设备或由其组成的智能网络。

其次,职业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虽同属职业教育类别,但前者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应突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3]这种“高层次”体现在基本知识及理论方面应达到本科水平,要有一定的“拔高性”。[4]例如,工科职业本科专业学生应具有与普通本科学生一样的文化政治素养、数学和英语水平,计算机类职业本科专业学生应具有与应用型本科一样的计算机基础(如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等基础)水平。另一方面,这种“高层次”还体现在技术上,其技术水平应比高职专科要高。例如,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应比专科的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掌握更多、更深入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

最后,职业本科学生主要“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等工作”。[3]为此,职业本科学生应具有“两种复杂”能力,一是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可进行较复杂操作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复杂”能力都是“较复杂”。相对于普通本科学生来说,要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稍微低一点,这体现了职业本科教育的相对“技术性”;相较于高职专科学生来说,其操作能力更强,这体现了职业本科教育的相对“技能性”。

总之,职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院校和专业不同,可以有选择性地在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所侧重。

(二)职业本科教育是否仍然适用理论“必需、够用”原则

90 年代初,为压缩理论学时、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教育部门对理论教学提出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5]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把握这个“度”有一定难度,容易掉入“可以不重视理论知识”的陷阱,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涉及“必需”的理论知识时即一笔带过,也容易产生多少理论知识才是“够用”的疑惑,因为时代在发展、技术也在发展,当前“够用”,将来未必“够用”,同样地,“必需”也存在现在不“必需”,将来“必需”的情形,反之亦然。

职业本科教育是劳动技能迭代升级的反向要求,是增强职业教育时代“适应性”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教育层次的跃升。2021 年新版职业本科专业目录是为瞄准未来5-10 年产业变革而设置的,职业本科教育不能再局限于当前是否“必需”、是否“够用”,必须着眼未来。因此,无论从教育层次的角度,还是从毕业生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职业本科教育不能再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必须突出理论知识的“高层次”,并前瞻性地考虑技术的未来发展。

(三)职业本科教育是重视专业建设还是学科建设

众所周知,高职专科教育更侧重专业建设,而普通本科教育更侧重学科建设,但学科建设并不能替代专业建设。职业本科作为一种本科教育,是否应该重点进行学科建设呢?对此,冯向东认为“大学的办学者应当有意识地强化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联系”;[6]钟云华提出“职业本科学校应将学科建设问题与专业整合”;[7]李胜、徐国庆认为“职业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是建设技术学科”,[8]高等职业教育的19 个专业大类基本可当作是一级技术学科,这与高职专科教育中专业群的概念相似。

从另一方面来看,职业教育本身应具有职业导向、对接生产的特点,这要求职业本科教育必须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职业本科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侧重专业建设或专业群建设似乎只是在执行四年制高职专科教育,毕业生与高职专科学生的差距并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在职业本科教育中引入技术学科概念,进行技术学科建设,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将生产一线的应用技术问题及时纳入课程体系,以培养能解决较复杂生产问题的高层次人才。

二、基于校企“三段四融、共生共进”的新兴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正处于试点阶段,如果照搬现有高职专科或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体现出职业本科教育的“高层次性”或职业属性。职业本科教育与新兴技术的结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将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向更高方向发展。在我国,两者皆是新生事物,这给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一)新兴技术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1.新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难以厘定

新兴技术主要是指那些当前发展相对快速的、具有根本创新性的技术,这种技术可能会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和变革。新兴技术具有根本创新性、相对快速增长性、影响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9]导致学校难以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新兴技术人才,如何科学厘定新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新兴技术人才培养的资源与措施贫乏

新兴技术的“新”——即技术较新和技术创新,掌握新兴技术的人少且学习有一定难度。首先是师资紧缺,即使采取“外培内引”措施也难以在短时间扭转该局面;其次是实训资源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新兴技术实验室建设难度大、投入大,且实验素材、实验项目严重缺乏;另外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有限,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

3.职业本科学生基础弱且学习后劲不足

当前,职业本科学生基础偏弱(高考录取分数比本科线高不了多少),有的学生偏科严重、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不强。这些学生对技术比较感兴趣,但由于新兴技术的创新性和复合性,使得职业本科学生难以轻松理解相关技术原理,有时甚至放弃学习,导致学习后劲不足。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急需改革现有教学手段与措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研究职业教育和新兴技术的基础上,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突破点,结合学校源于(兵工)企业、具有深厚的校企合作基因的优势,提出了“基于校企‘三段四融、共生共进’的新兴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从四个方面解决新兴技术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一是“敏捷式”闭环人才培养理念,二是四段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一基双能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三段四融、共生共进”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多融合的手段是精髓。

(二)“敏捷式”闭环人才培养理念解决如何厘定新兴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问题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不断迭代、循序渐进的软件开发方法,遵循“主张简单、拥抱变化、快速反馈、持续迭代、高质量工作”核心原则。[10]为解决新兴技术人才培养标准难以厘定的问题,通过借鉴敏捷开发方法,敏捷式人才培养理念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与人才市场的持续反馈,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闭环模式,[11]具体如图1 所示。

该人才培养理念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敏捷”。对各种变化,尤其是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通过定期采集网络招聘数据,分析新兴技术岗位职责和要求,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并付诸教学实施。二是“迭代”。“始生之物,其形必丑”。通过企业、学生和教师的持续反馈以及校企专家的共同会诊,不断迭代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快速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状态。三是“闭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修订)、实施、调研、反馈、会诊等过程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敏捷式闭环人才培养理念从职业能力生成角度出发,按照“职业岗位数据采集——职业岗位分析——企业、学生和教师的持续反馈——校企专家会诊”的闭环方式制定职业能力标准以及设计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12]使培养的学生高度契合职业岗位需求,学生毕业即真正就业,填补了学校与企业之间对人才认知上的鸿沟。

(三)“四段”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促进新兴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采取“四段”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如图2 所示。

图2 基于项目的四段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阶段,职业能力认知阶段。该阶段的技能训练以个体项目为主。每个学生都需要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某个基础性的、难度较低的项目。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了解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和行业现状,感知企业氛围。

第二阶段,职业能力形成阶段。该阶段的技能训练以团队项目为主。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要教学环境,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并进行适应性改造,适当降低工作要求和项目总目标,教师、学生团队共同提出阶段性目标、终结性成果要求及明确性评价标准,形成符合社会现实的“项目合同”。教学以校内教师为主,企业教师根据情况适度参与教学和评价,按照“项目合同”推进项目,并进行阶段性检查汇报和总结性复盘验收。该模式将常规教学与改造过的企业项目有机结合,在校企“双教师”的指导和“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核心课程学习和核心技能训练,完成项目的操作、开发和应用实践,使学生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能力。

第三阶段,职业能力提高阶段。该阶段的技能训练以企业项目为主,相当于模拟训练。教学环境可以是校内实训基地,也可以是企业。校企共同设立一个大型项目或技术课题,保证项目或课题资料和相关岗位角色既符合现实情况,又满足教学目标,同时还便于教学实施。项目或课题组构成学习团队,各岗位角色采用类“招聘制”。教学过程以企业导师为主,校内教师根据项目进度适度参与教学,或者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教师为主,企业教师根据项目进度适度参与教学,让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的管理模式、积累真实的项目实践经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第四阶段,职业能力升华阶段。该阶段的技能训练以真实岗位项目为主,相当于“实弹演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参与企业正在做的综合性项目,使学生在真实岗位上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复杂问题以及创新创业的能力。考虑学生未来发展需要,不同学生通过到企业参加不同岗位的顶岗实习工作,体现全方位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成果,实现学生向“职业岗位身份”的转换。

(四)“一基双能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新兴技术的学科复合性以及根本创新性,通过课程思政引领、工匠精神培育,先打牢相关学科基础,再着重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即为“一基双能”。通过产教融合、专业融合、课程融合、教学融合和创新融合等“多融合”手段解决资源匮乏、教学手段贫乏等问题,[5]同时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如图3 所示。

图3 “一基双能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1.着眼打牢技能基础,解决基础不牢固导致学习后劲与动力不足的问题

新兴技术具有技术复合性和根本创新性,“钢铁不是一天炼成的”,所有新兴技术发展都离不开基础学科和基础工具。当前,无论是职业本科学生,还是高职高专学生,其基础知识都并不牢固,这对于新兴技术的中后期学习十分不利,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打牢学生基础,解决因基础不牢固导致的学习后劲乏力与动力不足的问题。

(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一是强调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如强调数学、英语和计算机学科基础的重要性。二是重视基础技能训练,如强调编程语言的熟练掌握。三是动员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这些工作以辅导员、任课教师为主,主要通过“以老带新”“抓重点抓典型”等方式在新生入学后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落实。每年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学期可组织4-6 次不等的相关主题活动。

(2)“课程思政”引领工匠精神培育。通过“课程思政”实现“树魂”立根、教书育人,培育学生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职业精神,实现“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有机融合,从精神层面解决学习动力和持久性不足的问题。可组织各教研室及教师挖掘新兴技术领域 “思政”和工匠精神案例,申报“课程思政”专项课题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在所有课程标准、教案中及日常教学中体现课程思政和工匠精神元素。

(3)保障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一是配备精干师资从事基础课程教学,不定期研讨新生教学法。可将从事基础教学的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比调整到50%以上,每年秋季开学前和学期结束后组织教师开展新生教育教学研讨和总结。二是安排充足的实验实训课时。如程序开发类等课程实现全程机房授课,实践性课时超过60%。三是鼓励教师开发新兴技术校本课程,实施课程融合计划,如“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中融入手写数字识别项目、“Java 程序设计”课程中融入k-means聚类算法程序编写、“Linux 操作系统”融入Docker容器搭建等新兴技术相关案例。

(4)促进重基础的学风和教风形成。一是修订学生评优评先制度,提高基础课程成绩权重;二是修订教师评优评先制度和项目立项制度,给予基础课程教师优先支持。

2.聚焦人才培养质量,解决有效促进岗位能力形成的资源措施不丰富的问题

针对新兴技术专业的师资紧缺、实习实训资源匮乏、教学手段单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以多融合的方式着力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

(1)产教融合与深度校企合作。在“校企六共同”基础上,即共同申报和举办专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推荐学生就业,每个新兴技术专业至少与1 个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以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与X 公司、A 公司开展了深度校企合作,从A 公司引进了11 个大数据模块和18 个综合性实训方案,X 公司投建了6 个大数据实训室、负责8-10 门核心课程教学和部分学生实习就业等事项。

(2)课程融合与专业融合。将新兴技术有机融入各种基础课程和技能性课程中,如前文所述;将企业急需的相关内容也纳入现有某些课程中,如将A公司自研的大数据产品相关技术融入大数据课程中。对与新兴技术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进行课程移植,如将工业制造领域的工业大数据、电子商务领域的电商大数据等课程植入到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

(3)教学融合与创新融合。将多种教学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如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双教师制融合教学(一门课程一个教学班同时2 个老师授课,一个辅导、一个主讲或者一个老师负责一部分教学内容)、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学(学校教师负责理论教学、企业教师负责实践教学)、课证融合教学、学研创融合等,在教学融合过程中探索并实践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创新、创业思维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

以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一基”指的是计算机技术基础能力(如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算法等基础能力和编程能力),“双能”指的是软件开发技术能力和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以多融合方式——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融合、产教融合、课程融合、专业融合、教学融合、课证融合、创新融合等方式实现学生“一基双能”的培养。[11]通过“一基双能“的策略和“多融合”的方法与手段,毕业学生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基本技能过硬,以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学生具有较好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大数据应用能力,提升了新兴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五)校企“三段四融、共生共进”的校企合作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校企合作是开设新兴技术专业的必由之路,是新兴技术专业发展的高效催化剂。处理好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事关专业发展的成效,对于新兴技术专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高质量经济发展背景下,针对职业院校如何为企业破解新兴技术人才困局的现实问题,通过“校企‘三段四融、共生共进’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培养更适合的人才。该合作模式分三个阶段,即以“产”助学阶段、“产学”互助阶段、引领产业阶段。

第一阶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引入企业资源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实现以“产”助学的目的,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课证融合和课程融合;第二阶段:通过人才培养创新孵化各种项目,达到项目进课堂、教学到现场、学生双身份的效果,实现产学互助目的,推进校企创新融合;第三阶段: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校企合作模式,提升教师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实现引领产业目标,推进技术创新。

在校企合作的三个阶段中,有机融入产教融合、课证融合、课程融合和创新融合的“四融”,学校与企业实现共生共存、共促共进、共长共赢,其中共生共存是校企合作双方的合作前提,共促共进是校企合作双方的合作共识,共长共赢是校企合作双方的共同目标。

三、新兴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

从2019 年开始,该人才培养模式历经3 年多的实践,成效初显。

一是校企合作实现阶段跨越。4 个新兴技术职业本科专业引进企业资金近2000 万元,建成4000 余平方、合计36 个校企共建新兴技术校内实训室,可同时满足1600 人进行各类实验实训;建成15 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与J 公司共建了1000 平方米的校外实践基地、与G 公司合作成功申报重庆市软件人才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成功申报了2 个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及2 个就业育人项目;收集并改造了48 项企业真实项目,探索形成了新型项目-任务式混合教学模式,企业项目走入了课堂,实践锻炼如亲临现场,正在探索企业项目学生做、学生创新项目校企共同指导,校企合作已跨越“以产助学”阶段,基本达到“产学互助”的合作水平,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新格局。

二是“一基双能”策略成效显现。近3 年,新兴技术专业学生获奖400 余项,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00余项,其中数学建模比赛获奖12 项、各类英语比赛获奖17 项、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获奖21 项、技能比赛获奖89 项。联合X 公司,共建华为ICT 学院,自2019年来,学生累计取得近800 个华为认证证书。

三是该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成熟。通过近3 年的总结、改进,基于校企“三段四融、共生共进”的新兴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可,该成果获得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教学成果特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成为重庆市首家定向培养大数据技术专业士官生的高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承接了某军队、重庆市交通执法大队的大数据技术培训。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职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