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一世界 这位大家京城亮绝活儿
2023-11-21陈曦
陈曦
年輪的宽窄是一棵树寿命的表征,而一杆“外直中空”的竹存活了多少年,我们又该如何知晓呢?其实,竹子的年龄不以粗细论,而应从竹节、竹叶的色泽来判断。从破土而出,到四五年成材,生长数十年后走向枯萎——这大概是竹的一生。
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虚节凌云——徐秉方艺术展”再次唤醒了人们刻在基因里的对竹文化、竹艺术的热爱。
但对于将竹视作“君子”的中国人来说,竹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时间尺度,并不该如此计算。20 00年,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竹简——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竹简的生命跨度;10 0 0年,这是北宋书画大家文同《墨竹图》见证过的岁月;30 0年,这是明末清初“留青圣手”张希黄的竹刻作品流传于世的时间。挺立于天地间的竹,在一代代文人墨客手中化作各种形态,一路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到了今天。
最近,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一场“ 虚节凌云——徐秉方艺术展”,让中国竹文化又焕发了时代新生。10 0多件留青竹刻、咏竹书画等展品从江苏常州远道而来,再次唤醒了人们刻在基因里对竹文化、竹艺术的热爱,也彰显了非遗技艺传承在当代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级大师亮绝活儿
“ 徐大师,您给我们讲讲竹刻的做法吧!”“我不是徐大师,是徐秉方。”在展厅中,不少观众惊喜地发现此次艺术展的主角—— 徐秉方就在现场,于是簇拥着他频频发问,这位7 9岁的谦和老人也极为耐心地一一解答。而面对许多观众“竹面上的图案是贴上去的吗”的疑问,徐秉方从挑选竹材开始,一步步讲解了一件留青竹刻诞生的过程。
2 0 0 8 年,常州留青竹刻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 0 09年,徐秉方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留青竹刻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从幼年秉承家学到如今,他已在留青竹刻技艺上埋首钻研了一甲子,有着“海内留青第一家”的美誉。
非遗传承人的手艺绝活有多牛?这两年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以非遗手工艺制作过程为题材的短视频备受欢迎,非遗传承人远离尘嚣、潜心创作的生活对都市年轻人来说仿佛是一种“ 诗与远方”。其实,完成一件工艺美术作品,并非如视频画面行云流水般容易,留青竹刻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手工艺类非遗项目。
徐秉方《山静钟声远》留青竹刻臂搁38.8厘米×11厘米
在厚度仅0 .1毫米的竹皮上薄意雕刻,是为“ 留青”,但到这一步之前要做足准备——首要先经过选材、沸水煮材、晾干定型之后才能制器,制器则包含画稿、切边、铲底、刻青等复杂工序,使用到的工具有锯、刨、锉、刮刀、砂纸等。但凡有一道工序失败,便得前功尽弃、从零开始。因此,一件精细刻画花鸟鱼虫的竹刻往往要花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像以宋代书法家张即之的楷书为稿本的《金刚经》、以元代赵孟頫小楷为稿本的《道德经》这两套大型书法作品,则是由徐秉方与女儿徐文静、徐春静三人合力而作,分别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
甚至在选材这第一个环节,就是一大难关。“从前只是听父亲交代过竹材应符合哪些要求,但等我自己真的到了山里,所见的情况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可能连一根符合条件的竹子也找不到。”站在一件《选竹》画作前,徐秉方向《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及观众分享了自己深入竹林选材的经历。展厅内的电视屏幕上还播放着《海内留青第一家》专题片,年轻时的徐秉方扛着长长的竹竿走在山中的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早年山里还没有修路,徐秉方只能扛着竹材趟出一条路走下山,并且脚程要快,因为新鲜的竹节要在当天就洗净、煮熟后方能使用。这部纪录片曾于19 8 9 年在中央电视台二套春节黄金时间播出,之后又于19 9 6年在海外18家华语电视台播出。
细看《观瀑图》留青竹刻臂搁局部,徐秉方所独创的烟云刻法引得观众啧啧称奇。
早在那时,海内外就已窥见了留青竹刻技艺的风采,以及徐家三代人倾力传承发扬的中国竹刻艺术、中国竹文化精神。
三代四人百年传扬
据了解,常州留青竹刻承袭了晚明竹刻名家张希黄所创“ 青筠五色”的独特技艺,徐秉方的父亲、“ 徐氏竹刻”奠基人徐素白在张希黄的技法基础上,通过阴阳并蓄的写意刀法进行深度立体的表现,汲古泽今,别开生面,使已经衰微百年的留青竹刻重焕生机。徐秉方则在父亲的启蒙之下“ 解放刀法”,独创烟云氤氲刻法,于朦胧不见刀处生无穷变化。
展览中,徐素白、徐秉方父子以不同手法创作的竹刻作品对比展出,同样是唐云画的禽鸟题材,一浅刻、一留青,各显千秋。还有一件《听鹂》留青人物臂搁实属难得,由徐家三代人跨越5 6 年合作完成:1957年,徐素白刻出部分草木与题跋便搁置下了;2 013 年,徐秉方在此基础上刻出人物、水波,徐文静补刻草木、题跋与印章,徐春静再刻上石头与衣纹。
徜徉于这片“竹世界”中,观众会发现除了徐家的作品,还有数件启功、王世襄、唐云、谢稚柳、程十发等名家的书法作品一同展出。他们都是徐秉方“朋友圈”的重要人物,曾为这一竹刻世家题字“点赞”,此次展出的不少竹刻作品原稿出自他们之手。要知道,竹刻创作历来以刊刻书画家的稿本为主流,与书画名家的珠联璧合,让竹刻成为文人案头一大雅玩,但竹刻并非书画的附庸或衍生品。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朱迅霖告诉《中国收藏》杂志记者,此番将部分竹刻成品与名家绘画底稿并置陈列,一方面是为了让留青竹刻与书画两厢对照,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看到,那些画家意到而笔未到的细节,竹刻艺术家在运刀时还作了补充和艺术演绎。根植于文人传统,徐氏竹刻创作题材中多见梅兰竹菊“四君子”、宋元山水等逸格小品。在《云开别有洞天》《观瀑图》《黄山松云》《蓄志凌云》等表现云山图景的竹刻中,徐秉方所独创的烟云刻法引得观众啧啧称奇,他刀下的云雾在山间升腾浮动,线面转换自如,体现出意象化的纹饰美感,也丰富了作品的明暗层次与虚实关系。这是徐秉方标志性的创作符号,更是中国竹刻史上的一大创新。
色彩在生命中怒放
与诸多书画界大家多年的交游,让徐秉方在耳濡目染之下不断精进画艺,对绘画的构图、色彩也有独到的理解。再加上他常年行走于山林采风写生,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因此能够自画自刻,并且自成一格。而层次丰富、鲜明的色彩,更是徐秉方的画作给观众的直观印象。随着年事已高、目力衰退,让徐秉方不得不放下刻刀,但他的艺术表达并没有停下,这一次,他开启了咏竹画的新大门。
徐秉方《秋瑟》 纸本彩墨 镜片 138厘米×34.5厘米
“我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了8小时!”徐秉方如此告诉记者他对作画倾注的热情,近几年,他已经绘制了数百幅竹画。他尤其得意的一件作品是纸本墨竹《扎根贫瘠中》,只见两杆细竹从画面左下角斜斜探向右上角,叶片纷飞暗示着狂风大作,但竹干依旧挺拔,还有几根竹笋从一角萌发而出。其画意取自“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一咏竹诗,但徐秉方并未将山石入画,而是留给观众以想象空间,从中体味翠竹“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精神。
另一幅《红竹》也是徐秉方是偏爱之作,他说:“苏东坡曾用朱砂画红竹,还说‘世界本无墨竹,既可用墨画竹,何尝不可以用朱画竹。可是,红竹是真实存在的,我就曾亲眼见到过。”基于多年来对竹的细致观察,徐秉方发现随着四时天气的晦明变化,竹林的光影可谓变幻无穷。他会用浓淡不一的墨色、翠绿、朱红去表现竹的阴阳向背、生长态势,还会以明黄色点出光斑的意象。画面兼工带写,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去竹画跟前拍照合影。“我常去观察竹子的细节,但我并不想刻画细节,只是希望把竹的精神提炼出来。”徐秉方表示,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科技的发展,今天的艺术家能够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欣赏到更瑰丽的大自然,也让创新有了更多可能。“古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我要把它表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尾声,一组名为《立根》的不规则写实雕塑赫然闯入视线,给人以意外之感。这件作品乍看是竹根雕,细看原来是陶泥塑造而成。它是徐秉方2 0 2 3年的新作,在竹刻艺术的文化厚土上,他又开始了新的创作形式的探索,让人联想起不断生长、节节高升的新篁。
让竹文化走向世界
“我们从没看过这么惊艳的竹刻艺术展!”一些观众向记者表达了观展后的感受,他们平时生活在北方,鲜少有机会能一次性饱览如此多数量的竹刻精品。此次展览中共有6 0余件竹刻作品展出,如果近距离观察对比每一件,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竹刻有不同的韵味,青筠渐变为浅黄,竹肌渐变为红褐,时间的自然沉淀让它们最终形成质地温厚而色泽淡雅、层次微妙而意蕴无穷的艺术效果。
每天在中国美术馆闭馆前,徐文静都要给展厅里的加湿器加满水,确保这些竹刻作品“呼吸”在适宜的空气湿度中。在气候干燥的北方,竹制品的保管和展出是要保持湿度的,以免开裂。朱迅霖告诉记者:“其实,观赏竹刻类文房雅器的最佳方式是上手把玩,凝神近观。所以,留青竹刻未来在博物馆中的展陈方式、灯光与环境布置等问题,还需细究。”正如她所指出的,留青竹刻是在薄薄青筠上的精雕细琢,雕刻面也有一定弧度,这类工艺美术作品在博物馆展示中不太占优势,因此在未来的非遗传承与传播过程中,需要行业内外重视起来。
在展览入口处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写着“徐秉方竹刻展”六字,徐秉方介绍道:“2 0世紀90年代,世界华人协会邀请我在香港举办竹刻展,这是赵朴初先生当时专门为展览题写的。”但那次展览最终因故没能办成,成为徐秉方心中的遗憾。此番首次在北京、在中国美术馆这个国家最高艺术殿堂成功举办大展,徐秉方感到莫大的荣耀。
凑巧的是,就在展览期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在北京召开,现场有一个观众团体是来自巴基斯坦的国际友人,她们走进中国美术馆、无意间闯入了这个“竹世界”,当面向徐秉方表达了对他作品的赞叹。也许,她们从此对“b a m b o o”(竹的英文)的艺术有了更多具象的想像,也对中国竹文化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感受。(注:本文作品图片由朱迅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