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银行碳账户 提升绿金市场竞争力
2023-11-21邵科王心蕙
邵科 王心蕙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构建碳账户可以提升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营收高质量增长,并有助于推动社会低碳转型,体现社会责任担当。
我国银行业碳账户的发展现状
碳账户全面记录经济主体碳排放,按类型可分为个人碳账户和企业碳账户。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加快碳账户布局,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探索以“应用场景+碳核算+碳积分+权益兑换”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个人碳账户发展迅速。近几年来,多家银行开始建立个人碳账户体系,逐步完善核算体系与激励机制,形成包括“绿色行为识别转入、低碳数据计量认证、碳积分转换记录、碳权益兑换流通”等环节的运营框架。2018年,浙江省衢州农商银行试点个人碳账户,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先行者;2021年,济宁银行上线山东省首家个人碳账户。2022年以来,中国银行业构建碳账户的步伐明显加速,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十多家银行挖掘多样化低碳行为,搭建了个人碳账户框架。目前,建设银行碳账户用户规模超过100万户,预计2023年将超过500万户;中信银行碳账户用户数已突破100万户,累计碳减排量超过800吨;衢州农商银行个人碳账户贷款发放达到4.64亿元。部分未推出碳账户的银行依托银行卡实现了“个人碳账户”的部分功能。
第二,企业碳账户稳步推进。相对于个人碳账户,中国银行业的企业碳账户发展相对较慢。据统计,目前有3家银行推出企业碳账户。北京银行“京碳宝”,通过减排因子计算企业在各类服务场景的碳减排量,推广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核证资源减排量质押贷款等绿色融资业务。浦发银行推出包含企业碳账户与ESG量化指数、绿色低碳信用卡的一体化平台,企業办理的绿色信贷等业务对应其碳减排量与碳积分,归类不同碳等级与定制权益。衢州农商银行采集各企业用电用气等能耗数据,定制“点碳成金贷”,并将企业划分为深绿、中绿、浅绿等级,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方面提供差异化优惠。
第三,持续丰富“非金融”的高频碳账户场景。银行碳账户碳积分已包括生活中绿色出行、消费中线上缴费、工作中网上政务办理等高频行为,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例如,中信银行碳账户包括基础场景碳账户开通、碳减排量记录,社交场景碳值分享、低碳小问答,拓展场景碳排放计算器等,并引入金融场景的信用卡申请、电子账单等。建设银行碳账户包括缴费等手机银行的内部数据,以及乘车次数、线上政务等行外碳数据。此外,部分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深入商务办公,构建企业内部的员工碳账户平台。2023年5月,平安集团宣布正式上线覆盖30万员工的碳账户平台,升级集团“1+N”碳账户体系。“1”是指平安集团碳账户,在集团内完成业务联通,实现碳交易;“N”指业务场景应用,连接子公司的业务前端系统,实现业务范围内的碳需求。平安碳账户覆盖全体员工,收集的碳减排数据计入集团,便于集团的碳排放统计和管理。
第四,逐步丰富激励项目,完善碳激励机制。碳激励机制是碳账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银行针对个人碳账户的激励机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外部服务商激励,提供视频会员、单车公交地铁优惠券、数字藏品等电子商品;二是金融业务优惠,如信用卡额度升级、分期福利、还款费用抵减,线上支付折扣,贷款利率优惠,减免跨行汇款等。针对企业推动绿色金融转型,围绕生产经营和技术转型,升级重点减排方向的金融业务。比如,划分碳积分等级,对应不同授信额度、期限、利率等优惠,并提供快速审批、绿色顾问等服务。
第五,有序推动账户开放,构建生态联盟。一方面,银行碳账户由客户稳步拓展到用户。部分银行允许非客户自愿申请个人碳账户,积累碳减排数据获得权益。另一方面,联合多方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低碳生态平台。比如,中信银行碳账户的合作伙伴包括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Visa等国际发卡组织、国航等航空公司、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华为、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并于近期宣布与中国银联共同打造“碳账户互通系统”,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汉口银行的个人碳账户,除了内部挖掘碳减排数据,还以客户授权方式通过武汉城市一卡通收集客户出行数据。此外,部分银行依托政府搭建的碳账户体系,推进相关服务创新。例如,浙江湖州政府根据企业单位增加值的碳排放量水平,对区域内工业企业进行碳测算,兴业银行在此基础上推出“双碳贷”,对年度“低碳”评级的企业提供“低碳贷”,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提供“碳效提升贷”。四川省政府在自贡荣县上线碳账户,并由新网银行投放“低碳发展—碳足迹挂钩贷款”和“降碳减排—碳表现跟踪贷款”,将企业融资成本与碳足迹挂钩,将企业技改升级中长期贷款的期限和利率与技改投产后的碳表现挂钩,持续激励降碳升级。
银行碳账户发展仍面临问题与挑战
我国银行业碳账户快速发展,但单个银行的账户数量仍处于百万级别,相对于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客户群体而言仍处于较低水平。
第一,缺乏配套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个人碳账户的行为数据采集极大程度上涉及个人隐私,企业碳账户的生产及排放数据与商业机密息息相关,银行在数据筛选、利用等流转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数据泄露风险。当前,我国政府对碳账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但由于时间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欠缺,难以有效规范碳账户平台运营流程,无法充分保障数据采集、流转、应用及存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第二,数据采集局限,难以全面覆盖多种碳足迹。在个人碳账户方面,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频繁的碳减排行为无法采集,比如节约用电、垃圾分类、旧物再利用等。在企业碳账户方面,低碳办公的优先级往往难以保证,数据采集工作受到制约;不同行业特质导致企业碳排放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单一的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方式无法形成更有效、精准的计量与评价机制;在经营碳管理场景中,碳排放数据要定性分析企业低碳管理战略、环境及能源管理措施、环境信息披露等情况,往往比较主观,数据质量堪忧。
第三,碳减排量核算标准尚未统一。碳账户作为微观数据的记录工具,碳减排量化标准是提升碳积分认证、碳激励机制精准性、有效性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针对个人及非重点控排一般企业的碳减排核算方法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银行往往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提升处理、计量及核算碳排量数据的能力。这些专业机构的标准往往存在差异,导致用户质疑碳账户专业性,并可能促使用户选择碳积分更易获取的碳账户,引起碳账户降低标准的恶性竞争。
第四,激励力度不足,用户使用体验感较差。绿色金融部门属于中后台,与客户、产品部门存在一定分离,碳账户往往是比较独立的板块,与其金融业务挂钩力度不强,导致激励力度不足、使用体验感较差等问题。用户参与基本出于自愿,个人用户往往因激励力度过小,兑换产品价值与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不匹配,难以长期坚持。企业碳账户监测碳足迹的设备成本较高,需要更高的激励力度,但部分企业不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用户范围,无法形成闭环。个人碳账户服务界面用户交互性不强,且存在入口难以寻找,页面卡顿、闪退等问题,用户体验感大打折扣。
第五,“孤岛”式碳账户,互联互通机制不足。从碳账户平台的角度,相互割裂的碳账户属于不同的主体,涉及的绿色场景、低碳行为采集方式、碳积分核算标准以及权益兑换机制、平台建设体系互不兼容。从个人用户的角度,不同银行的碳账户相互分离,不同碳减排的生活场景分散,无法形成个人碳减排总账本。从企业用户的角度,不同省份甚至同一省份不同城市拥有独立的碳账户与碳积分体系,异地经营活动无法被本地碳账户覆盖,损失应有的绿色权益。
第六,碳账户运营成本较高,影响商业可持续性。碳账户底层数据涉及银行多个产品及业务,需要打通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并搭建专门的业务管理后台,涵盖前端营销、中端服务及管理、后端数据运营支撑等功能,成本较高。此外,随着碳账户用户数不断增加,碳资产的累计速度也将迅速增长,银行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加,亟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多方发力推动碳账户更好发展
为推动碳账户更为有序、高效、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银行、企业应多方发力,强化合作与协同。
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021年,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分别对数据静态及存储安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碳账户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明确个人及企业的碳账户权利与义务,以及碳账户运营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营规则,保障数据安全,支持碳账户平台长期运营发展。从银行来看,要严格遵循客户信息保护政策采集数据,明确数据使用过程中的权限,保障客户隐私与数据安全;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大力发展隐私保护算法,实现在不公布碳足迹的条件下准确核算减排量。
第二,积极推动形成科学的碳减排核算方法和统一的标准。2022年8月,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出对全国各地、全行業及重点产品的建立核算制度。银行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主动采用科学权威的碳减排积分核算体系,尽快完善碳账户相关标准制度。加强与其他主流碳账户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快碳计量与积分核算的整合,比如全国各大能源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所、重点地市大数据平台等,积极探索碳账户金融行业标准编制。
第三,全方位建立碳账户激励机制,提升经济主体参与度。进一步支持没有银行金融账户的用户积累碳减排数据,形成低碳积分,倡导全民低碳生活模式。升级碳账户经营策略,打造易于理解和参与的奖励机制,强化绿色金融管理部门与服务、产品部门的协同,切实加强碳账户与银行卡、存贷款、理财、消费信贷、保险等核心金融业务的联系,升级优惠政策,打通碳积分与金融积分,实现碳资产快速变现。积极扩展渠道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常用入口,建立广泛全面的触达机制。加快与外部企业合作,开展联动营销,丰富“金融+碳账户”场景,例如与高校合作搭建绿色校园场景,与企业合作搭建绿色办公场景等。
第四,统筹各方力量,共同提升碳账户服务效率。积极打造“政府+银行+企业”的合作格局,拓展碳账户生态圈。政府提供政策引导与统一标准,企业提供碳数据来源,银行提供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并积极探索碳减排计量数据中台服务,服务各级政府和企业。通过优势数据互补、低碳场景整合,企业可以全方位掌握碳足迹及减碳成果,获得更多碳权益。同时,在数据的相互融合验证中,碳账户可以有效防范数据造假,避免重复计算,实现真正的碳资产属性。推动碳减排量纳入碳市场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激励机制的运营成本,支持碳账户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