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CFD框架思路,推动银行业碳账户体系建设
2023-11-21邓洁琳李欣宇
邓洁琳 李欣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金融进行创新发展,其中“双碳”目标要求的“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即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对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碳账户作为记录个人和企业碳排放情况的载体,可以覆盖消费端和生产端能耗监控与减排情况统计,未来将逐步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品种体系、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达成具有奠基作用。银行碳账户作为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路径从资金端刺激市场积极关注并发展减碳,然而目前市场各方参与者的碳账户发展仍存在局限,其根本原因包含但不限于市场参与主体对于碳账户和碳资产的基础认识不足、资产的流动性和追溯性不充分,应当基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框架思路,推动银行业碳账户体系建设,最终通过碳账户底层资产逻辑达成碳市场—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盘通的生态体系完善建设。
我国碳账户市场现况
2020年以来,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进入了以《巴黎协定》为核心的新阶段,其重心逐步由规则谈判转向落地实施。中国积极主动承诺“3060”双碳目标与“净零排放”路径,并将其上升为战略任务。为深入推进全社会低碳转型、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双碳”目标的落实从消费端和生产端两头共同发力解决,其中碳账户的建设旨在对各市场参与主体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量进行全面记录,通过数据采集,利用科学碳核算手段统计评价其碳资产情况,展开碳定价并最终作为新型资产进行市场交易。作为碳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碳账户应具备四大功能:登记确权、存管和托管、交收或转账、清算和结算。
目前,我国碳账户市场上各参与主体承担着不同角色并发挥功能。支付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政策制定者作为主要推动方,合力推动我国碳账户市场快速发展。各角色业务模式见表1。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碳账户主要为绿色授信提供数据支撑,辅助推出覆盖面更广的绿色金融产品,从而把更多生产建设消费活动纳入绿色金融轨道。商业银行碳账户体系的发展情况也将对当前日益增长的绿色融资需求提供有效支撑,对促进我国全面低碳转型起到关键作用。
差距与弥合
1.发展挑战与局限性
一是市场参与主体对于碳账户和碳资产的关系理解还需加强。碳账户作为储存碳资产的载体,一切碳会计、碳核算、碳交易等等功能都是基于碳资产展开,碳账户的建设不能脱离碳资产的底层概念。各市场参与主体要首先做好内部碳资产管理工作。基于碳会计理解下,碳资产的核算也存在着“透明度、可靠性、可比性、监测、决策、报告和披露”等多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商业银行看待外部碳账户资产的视角还需拓展。如果将银行业对业务条线中(同时包含企业端和个人零售端)碳账户的碳资产理解为“外循環”,那么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循环”概念中,碳账户中的碳资产实质上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范围三的组成成分,是有利于商业银行碳排放核算、未来碳会计、环境损益账户、参与碳金融市场交易、甚至是支持碳金融市场建设的关键。
三是市场对于碳资产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需要有更强认知。碳资产不只是数字账户中的表现,未来更应视为像数字货币、美元本位的真实资本流动。“碳”是在国际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世界公认的计算生产消费活动的足迹追溯代表量,商业银行要辅助培育客户企业和个人建立这种基本概念认识,明晰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做好开拓新应用领域的领导角色。
四是商业银行目前“碳积分+应用场景+权益兑换”为核心的业务模式难达预期,需要拓展升级。商业银行目前主要以金融交易产生的碳积分为主,应用场景覆盖面较低;且碳积分可供兑换的相关权益设定还不成熟全面,较少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与优惠;用户与碳账户联系不强问题较显著,银行App与碳账户入口访问频次低,且目前碳积分认定是以用户主动参与、主动记录,无法形成常态化数据追踪;用户碳账户使用习惯和情景数据不足量,无法形成精准用户画像描绘,量身定制优惠金融服务。
2.银行业碳账户体系建设的重点关注
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属性和市场功能性,是中央政策具体执行的“手”,支持政府的宏观规划和产业发展,也是市场发展信号的风向标,不仅会影响其他金融机构的关注,同时影响企业和个人消费,是建设碳账户体系的关键。商业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用户数量与数据把控优势,应当首先明确自身领导建设的角色和任务,用自我高质量发展、碳账户的创新业务和特色定位去引导帮助市场低碳转型以及推动未来碳市场等衍生市场发展的可能。
商业银行在碳账户的业务实际发展中,应当着重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企业和个人碳排放数据情况的收集与同步,这是支持我国“双碳”目标和数据平台的建设基础;
二是碳账户信息安全,积极开展以数据为支持的方法学研究;
三是与地区政府的合作开展,努力推进解决区域公平性问题,协同打造碳资产数据流通通道,与全国碳市场对接;
四是与其他商业银行合作的开展,推动各银行间碳核算标准统一、碳资产互认的进程;
五是项目风险管理,针对银行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控对策;
六是业务模式的拓展和升级,积极拓展除“碳积分”以外的其他量化减排方式,联合智能商业与数字经济,丰富碳减排评价规范场景和激励机制路径选择;
七是自身环境损益账户的建设,由商业银行碳资产“内循环”推动客户碳账户“外循环”的全面建设发展。
TCFD框架之于碳账户体系建设的应用思路
1.TCFD框架可借鉴性探讨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由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于2015年设立,致力于通过向机构和企业提供披露建议和指引,从财务相关性深化气候变化认知并引导管理风险与机遇。其框架是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发展至今最为广泛接受的,并已被作为各国、组织持续强化非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必要参考。
本文将基于TCFD框架指引进一步聚焦,通过由内而外的碳梳理,以独立“碳账簿”管理思路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碳账户流转体系建设(日前企业/客户层面的碳账户与衍生服务多为银行范围三重要板块)。碳资产为碳账户承载的新兴“元素资产”,也是资本市场气候分析的显性元素。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非生产型企业,投融资业务为主的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不仅是机构减排降碳的关键,是亟需风险管理的要素,也是如何盘活碳资产、探索碳账户衍生应用的机遇所在。
2.基于TCFD思路的碳账户体系建设
沿用TCFD“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引导思路,银行业金融机构多以业务层面先行的碳账户发展可更为深入至“自上而下”的管理内容之中,将碳账户资产在体系内盘活流转,具体内容見表2。
银行业碳账户未来展望
在传统资本面临逆全球化的当下,碳资产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急迫局势的新兴资本形态将成为破局关键。银行业碳账户或可基于绿色金融业务板块的发展需求,将其深化为资产管理的内生驱动,而非纯绿色金融业务创新推力和压力,赋能全银行业务条线发展。
做实碳账户底层资产和业务内容。当前,碳账户的底层资产认定、评价和应用方面均处于模糊地带,为推进碳账户的实质性发展,未来需统一碳账户内的底层资产逻辑和认定,明确业务板块与低碳挂钩的运作逻辑,并以此为基底方可进行二次及多次的派生发展,避免市场化口径下劳民伤财的悬空建筑。
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全线“碳账户”建设。国际资本市场部分欧美国家已强制金融机构投融资等范围三信息披露,我国在逐步严苛银行环境信息披露和对企业碳征信的管理之际,可利用“碳账户”概念进行内化管理,网格化碳资产和负债领域;同时,银行作为我国特殊金融功能链接机构,秉承银行自身碳排放数据披露的真实性和风险分析的有效性,提高个人、企业和项目层面的碳排放数据采集、验证需求,间接支持中观和宏观意义上“双碳”目标的追踪与推进。
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话语表达。ESG、碳资产等诸多概念认定尚处多样化探索未统一定义的发展阶段,但基于包含TCFD指引在内的框架则可融合不同主体间、国内外市场差异化表达与理解。介于国际学术和资本市场对碳账户的理解和应用多出于“碳会计”“内部碳定价”等数据核算和资产流转视角,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在业务层面发展碳账户的背景下,可从关键词理解出发,以中国化特色执行为表达提升内外部能力建设,借助TCFD框架披露与国际资本进行交流、沟通。让中国“语言”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分子,让世界更能听懂中国“双碳”的行动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