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杨志军:在高原与大海之间锤炼生命
2023-11-21米荆玉
米荆玉
8月11日,第十一屆“茅盾文学奖”揭晓当晚,作家杨志军的晚餐是自己下厨煮的土豆。这一天,他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以最高票数荣膺茅盾文学奖。正在高原采风、写作的杨志军当天接了数十个祝贺、采访电话,他坐下来面对“一个人的庆功宴”时和记者通过电话聊起来。“没有什么庆功宴,我这会儿在西宁,一个人在家,妻子出门了,我晚饭吃个煮土豆,高原的土豆好吃。”杨志军说。
作为国内文学界最高荣誉之一的茅盾文学奖,以四年一届的频率遴选当代文学的精品,也是长篇小说创作者心目中的桂冠。本届茅盾文学奖最终选出了5部获奖小说,除《雪山大地》外,还有“70后”北京女作家乔叶的《宝水》、扎根于新疆的作家刘亮程的《本巴》、从先锋文学时代起就在文坛卓有影响力的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代表广西作家首次获奖的东西的《回响》。
茅盾文学奖花落《雪山大地》,验证了杨志军从高原到大海、从青海到青岛“文学奔走”的价值,也为一位安于“煮土豆”的作家留下了创作钤记。杨志军表示,茅盾文学奖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一个总结,“这个总结肯定不是结束,而是给我以后的写作一个更高的标准,必须要不断超越自己。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写得更加慎重,更有突破意义,反映的内容要更扎实一些。”
拥抱现实,拥抱高原
《雪山大地》写了什么?它以父亲走进沁多草原蹲点、住进桑杰家的帐房开篇,展现了父亲、母亲三代人在青藏高原上的建设生活,讲述了藏汉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沧桑变化。父亲、桑杰两家人数十年的交往贯穿着救命之恩、收养之情、医治之功,徐徐展开了一幅高原生命书卷。
从架构来看,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雪山大地》始终,全景式地展现了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从局部来看,小说用诗意的笔触和亲历者的视角构建了高原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酥油喂马,瓷碗换羊,生活情态非常充实。
杨志军1955年出生于青藏高原,父母都是扎根高原的知识分子:父亲在青海西宁参与创办了《青海日报》,母亲是青藏高原上第一批国家培养的医生。“《雪山大地》是我对父辈生活的一种总结,这段生活很多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或者是部分亲历,这样的状态更多消解你的虚构,直面你的现实,从真实角度去写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家庭事件,用现实主义的角度表达生活。在我的作品里,现实主义在《雪山大地》体现得更充分一些。”
在小说中,读者屡屡遇见珍贵的细节,像是穷人桑杰如何献“空气哈达”,草原头领角巴如何选女婿,等等。杨志军把《雪山大地》定义为“生活流”,“小说里吃喝拉撒所有细节都是真实的,这些东西也虚构不了,尤其涉及生活场景——文学最难的就是生活场景,大家夹杂在一起,吃什么喝什么,表情、服装、动作、神态,都是需要生活亲历。情节是可以想象的,生活场景无法想象,必须经历过、观察到才行。”
高原之刚,大海之柔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杨志军凭借“荒原系列”“藏地系列”和“理想主义三部曲”一次次震动文坛。1995年,杨志军来到青岛,他的写作由此在高原、大海之间做“钟摆”往复,他在海滨城市青岛写高原,在高原上写青岛,用距离来保持创作的敏锐度。“从高原到大海拉开了空间距离,这个距离能拓展我的思路。一个人长期待在一个地方会失去敏感,拉开距离让你注意到细微的东西,捕捉到过去不容易捕捉的东西。我在青海‘捕捉青岛比较敏感,在青岛对青藏高原发现得更加清晰,这种穿梭对写作是很好的滋养。”
在青岛,杨志军写出了以《藏獒》为代表的“藏地系列”——《藏獒》也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以《雪山大地》为代表的“理想主义三部曲”中,另外两部《你是我的狂想曲》《最后的农民工》则是以青岛为背景的创作。青岛背景与高原背景的审视、穿梭、交融,赋予杨志军深沉的文学思索。
“两个地方的文化是不同的。高原文化就地域来说属于‘雪山大地,青岛属于海洋文化,二者共通的特点都是辽阔、博大,但是一个是刚性的,一个是柔性的。一个作家面对文化形态的碰撞和比较,由此产生灵感和全新视角。我可以用青藏高原人的视角来反映青岛,也可以用海平面的视角仰视高海拔地区的生活。当我作为高原人审视青岛,跟青岛人本身看青岛是不同的。当我作为青岛人看青藏高原,跟高原人看自己也不一样。文学就是提倡一种陌生感,距离感产生陌生,陌生感恰恰是文学所需要的。”杨志军说。
《雪山大地》的读者诗人桂鱼说过:“小说里满满都是细节,哪怕是写雨、写水也能看出来是高原上的雨水,跟青岛的雨完全不一样。”
在青岛和青海之间穿梭,杨志军对高原和大海赋予了文学的归属感,他在《雪山大地》创作谈里写道:“青藏高原地广人稀,到处都是处女地,只要你为它做过一件事,它就会认你是它的人;而你的回应便是只要它为你提供过一夜的光亮、一冬的温暖、一餐的饱饭,你就会认它给你的是家,是整个故乡。所以,父辈们的‘故乡历来比较模糊,原籍和老家远远没有脚下的土地来得亲切,大家不知不觉就有了一种情怀:愿意为高原付出一切,即便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杨志军对青岛文学也倾注了心力,为写作者推荐、作序,指点新人的创作。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岛作家色彩斑斓,都是比较茁壮、很有底气的写作者。青岛文学这几年的表现,好像是一片海突然来潮了——不是潮来潮往,是不断地涨潮、不断地涨潮,每一座浪都是那么好看。”
荣誉满身,创作不息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四个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最高水平的文学奖,也被作家圈称为四大“国奖”。在《雪山大地》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前,杨志军已凭借《巴颜喀拉山的孩子》获第11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21年)。四大“国奖”占据其二,杨志军的创作视野之广、能量之丰沛、速度之快、质量之高都让写作界叹服:七卷本的“荒原系列”小说、包含《藏獒》三部曲在内的九部藏地主题小说、两部荒原少年小说以及“理想主义三部曲”,构建了宏大的杨志军文学系列。另外,杨志军还有纪实文学、中篇小说等众多作品。
在杨志军看来,文学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文学是没有止境的,要一直跑下去——只要你跑下去,就算是最后一名也值得有掌声。文学不是比赛速度而是比赛韧劲,它会陪伴你的一生。对社会来说、对作家来说,文学是永远的陪伴,而对我来说,获奖的启迪就是不断地写,不断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否定自己批判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又不断强调自己丰富自己,这样可能会写得更好一点。”
在高原上,杨志军爱吃煮土豆;在青岛,杨志军爱吃海水豆腐、海菜凉粉。秉着文学之炬,杨志军穿梭于高原、大海之间。
“不是你创作了文学,更多的时候是文学创造了你自己。你写一个很感动的东西,你自己会流泪,不流泪怎么能感动别人?”杨志军说,“文学是作家的塑造,同时也是一种作品对作家的塑造,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完成对自己的塑造,这是一种互相的能动、互相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