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的进展、特征与展望
——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023-11-21君,王

关键词:京津冀共同体协同

杨 君,王 健

(1.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2.华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三地就协同创新和共同体建设不断进行探索,期望高质量的集聚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带动经济结构变革,形成辐射带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战略高地。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3—2022年CNKI收录的346篇以京津冀协同创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的CSSCI期刊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并通过citespace软件从研究的时区分布、研究机构、热点议题等角度针对文献研究的进展、特征、视角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一、研究的进展与特征

京津冀协同创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文献的量化分析,目的在于观察相关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研究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关键词分布特征,以更好地分析相关研究的进度与热点议题。

(一)年代分布

文献发表的年代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研究的热度情况、成熟度情况等。在收集的346篇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研究主题的CSSCI期刊论文中,发文数量的峰值在2017年,十年内平均发文数为34.6,总体趋势为先快速增长后逐渐放缓(详见图1)。在2013—2017年期间,该领域的论文发表呈现急剧上升趋势,期间发文数量173篇,占样本的一半,尤其是2014年以后,这主要得益于2014之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期间标志性的事件主要有: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深刻阐述;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18—2021年期间,该领域的论文发表趋势有一定程度的放缓,总体稳定在28~40篇之间,平均发文量34.6篇,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就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进程而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全面深刻阐述以及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都是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脚步的前进,相关的研究也呈现出一定的成熟性和体系性发展趋势,表现在发文数量上就是2018年以来相关研究的总体趋势比较平缓,呈现比较平稳的研究热度,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也不断拓展,系统化、深入化研究开始增多。

(二)研究力量

从上述346篇论文样本中发现,关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研究文献,涉及的主要研究机构有142个,这些机构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三个地区,以高校、党校、社科院为主,涌现出了张贵、李国平、周密等一批优秀作者。地区分布、机构类型、主要作者总体呈现部分集中全面开花的趋势。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346篇文献作者所在研究机构的归属地及其占比分别为:北京61.76%,天津16.71%,河北11.33%(河北工业大学按归属天津计算),其他地区10.20%(详见图2)。总体而言,关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近九成研究机构来自京津冀地区,其他地区的研究机构相对参与较少。发文数量前十的研究机构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21篇、中国社会科学院20篇、北京大学19篇、中国人民大学17篇、河北经贸大学16篇、南开大学16篇、中国科学院13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2篇、北京工业大学8篇、首都师范大学6篇(详见图3)。这些机构中高校为主要研究力量,发挥着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的主力军作用。

图2 相关研究地域分布情况

图3 研究机构可视化分布

就发文作者情况来看(详见图4),该领域出现了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成果丰富的专家学者,他们既有从经验主义出发对京津冀协同一般路径的探讨,也有从实证主义对京津冀协同绩效、效度和影响因素作出的分析。发文数量位居前列的作者主要有张贵12篇、李国平7篇、周密5篇、孙艳艳4篇、郭斌4篇、李剑玲4篇、何皛彦4篇、孙久文4篇。这些学者从城市发展、数字经济、政府制度、机制构建、创新生态、产业协同等角度,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推动着京津冀协同创新内容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在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实践的推动上都展现出了突出的作用。

图4 相关研究发文作者可视化分布

(三)研究热点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研究涉及领域广泛,梳理、分析相关研究的热点,有助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的发展,形成的历史脉络、研究重点更加清晰。关键词是文章主题与核心的浓缩与提炼,对整体内容具有重要的概括作用。通过citespace对文献样本进行词频分析,结合对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进行分析得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及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详见图5),连接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程度即中心度,通过统计整理的数据发现中心度大于0.01的关键词有17个(详见表1)。

表1 研究中心度大于0.01的关键词

图5 相关研究关键词可视化分布

综合分析、排除部分干扰词汇,取其中具有研究代表性的词汇进行总结:京津冀,京津冀一体化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的方案,目的是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协同创新,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要建立并完善以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三者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链条,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1)张贵、温科:《基于“三螺旋”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协同发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不仅关系到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高效疏解,实现该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协调发展,而且影响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以及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转变(2)刘宾:《协同发展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路径探讨——以京津冀为例》,《理论探讨》2021年第4期。;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的设立能够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能够在空间上构建新知识、新技术扩散和交互的重要枢纽(3)郭园庚:《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互联共生》,《河北学刊》2018年第4期。;城市群,总体上2008—2017年间京津冀城市群的生态创新网络呈现高集聚、低路径的特征(4)胡悦等:《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创新联系及网络结构研究》,《城市问题》2020年第12期。;科技创新,加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衔接,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5)方创琳等:《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地理学报》2021年第12期。;制度创新,制度安排是集体行动的逻辑起点,制度理论在整体性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赵新峰、袁宗威:《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雄安新区整体性治理的制度创新研究》,《行政论坛》2019年第3期。;创新资源,创新资源直接影响着大区域创新能力,也决定产业选择和在产业链条中的层次(7)颜廷标:《创新资源丰度视域下京津冀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路径》,《河北学刊》2020年第3期。。

(四)研究特征

一是地区聚集特征明显。2014年之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基于国家政策和建设实践的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数量增长趋势呈现先快速增长后下降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的特征。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性质,该领域在发文机构上明显呈现出本地特色,也即在所有CSSCI样本中接近九成的发文机构位于京津冀地区,超过六成的发文机构位于北京,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效应。在发文作者中形成了以张贵、李国平、周密为首的一批高质量核心专家,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部分合作研究和发文,但是总体来说大部分学者、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尤其是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较少。

二是鲜明的政策导向性。从关键词的角度来看,雄安新区、创新网络、创新链、区域创新、创新资源、协同发展、制度创新、城市群等体现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与热点,京津冀城市群建设、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制度创新与发展对应着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些政策热点,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的要把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整体统筹规划,在城市群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交通设施建设、社会民生改善等方面一体化布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明确了方向和指南;再如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掀起了京津冀产业协同研究的热潮。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在前沿趋势上呼应政策热点,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前沿性和实践性。

三是研究体系逐渐深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研究热点内容包括了协同创新、产业转移、区域治理、城市群、雄安新区、制度创新等,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体系。就研究方法而言,既有从理论方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体建设作出学理性、方向性的研究,也有专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绩效和协同度上作出有益探索,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研究领域逐渐拓广,研究特色逐渐形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域形成了一批优质的研究成果,为解决许多重大的协同发展问题提供了参考。未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深入,相关的研究也会不断拓展,会诞生许多新生的交叉研究方向。

二、研究的主要视角

(一)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

关于创新要素的研究。一是创新的主体,创新主体指以企业为核心、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补充构建的创新能动体系(8)张贵等:《京津冀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对策建议》,《中国高校科技》2016年第10期。,京津冀区域属于我国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集聚的地区,也是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9)刘智:《京津冀科技协同与创新发展对策建议——基于三地创新产出的实证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21年第6期。,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核心是要通过创新资源在不同创新主体间、不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来实现(10)庄涛:《京津冀协同创新关系:主体协同与空间关联》,《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年第12期。;二是创新资源,创新资源是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性资源(11)严建援等:《区域协同发展下创新资源集聚路径和模式研究——以天津市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第7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现关键靠协同创新,根本靠创新资源的整合,但现实却是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配置严重不均(12)窦丽琛等:《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研究》,《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6期。;三是创新环境,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内在动力的必然选择(13)张贵等:《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6期。,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就是要强化协同创新支撑、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14)温科、张贵:《京津冀三地区域创新生态发展评价及耦合研究——生态位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20年第10期。。

关于产业协同的研究。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应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抓手,通过加快产业转移升级、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15)周伟、宁煊:《基于产业转移升级的创新收益分配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中国科技论坛》2021年第12期。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就要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实现三地产业的有效对接。(16)王璐:《京津冀区域产业对接策略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S2期。众多学者从不同产业方向进行研究:一是循环产业协同,京津冀区域循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制度环境优越且协同创新空间巨大,要推动京津冀绿色发展,需要协调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有效配置创新资源,构建区域循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17)臧学英、王坤岩:《京津冀循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研究》,《理论学刊》2018年第2期。;二是养老服务产业协同,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要不断提高医养结合与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建立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18)蔡玲:《以改革创新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1期。;三是医药产业协同,京津冀地区内有丰富的医药自然资源和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北京具有引领医药制造业科技创新的优势,天津在大规模生产以及药品制备、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医药制造业也是河北的主导产业之一。(19)王坤等:《基于专利视角的京津冀医药制造业协同创新评价》,《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19期。

关于金融支持的研究。科技金融平台建设有助于京津冀区域发展驱动力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提升协同创新发展水平。(20)王秀芳等:《构建京津冀科技金融平台的思路》,《经济与管理》2018年第3期。目前京津冀地区呈现出科技经费投入渠道和资金使用“双单一化”、科技型企业融资模式界定不清、金融支持工具模糊化、环京津科技金融创新“新盆地”等现象。(21)岳瑞波:《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18年第4期。京津金融资源和创新要素“虹吸效应”明显,河北在实际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也更为突出。(22)张玉柯、胡继成:《京津冀协同视域下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效率》,《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协同创新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支持,金融资本能够对科技创新形成支持,继而带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地区经济增长。(23)许爱萍:《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科技金融支持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第9期。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地,小微金融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创新,比如北京地区小微企业的业态结构、投融资需求、成长估值等都将发生显著改变。(24)苏保祥:《协同发展推动小微金融创新》,《中国金融》2015年第23期。

关于体制机制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尚未搭建有效的共创平台、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等问题。(25)郭斌:《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设计——基于日韩经验的借鉴》,《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9期。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合作治理的切入点和首要步骤就是创新体制机制(26)丛屹、王焱:《协同发展、合作治理、困境摆脱与京津冀体制机制创新》,《改革》2014年第6期。,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不足,需要政府发挥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间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7)袁刚、张小康:《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协同发展的作用:以京津冀为例》,《生态经济》2014年第12期。。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探索性地建立了“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基金”三元耦合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了科技、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28)王茤祥、刘杨:《科技创新的“专业—产业”耦合范式与实践——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三元耦合”协同创新机制为例》,《中国软科学》2022年第11期。关于财税制度,京津冀财政落差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而财税体制是导致区域财政落差的制度根源。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应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税体制,推进财税体制创新。(29)王延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税体制创新》,《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4期。关于生态环境协同,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至关重要,应打破京津冀各方的思维定势和原有的制度安排,以制度创新推动路径创新,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30)王宏斌:《制度创新视角下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河北学刊》2015年第5期。关于共青团协同创新,推动构建制度、组织与空间、技术等构成了团内协同创新的基本保障体系,要构建青年公共产品服务的跨界(跨行政区划、跨领域系统)供给模式。(31)刘俊彦:《整体性组织逻辑视野中的共青团团内协同创新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12期。

(二)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实证研究

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研究利用2005—2016年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面板数据,分析区域技术创新协同影响因素指出:区域内技术创新协同主要受知识型人力资本、企业创新投入密度、主体自主创新、资本开放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跨区域技术创新协同主要受知识型人力资本、资本开放水平、技术市场发展等因素的影响。(32)崔志新、陈耀:《区域技术创新协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与管理》2019年第3期。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有研究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通过京津冀28个高校和492家企业2009—2018年共同联合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地理邻近性、制度邻近性对产学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3)陈红军、谢富纪:《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技术经济》2021年第10期。还有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以2012—2020年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申请专利数据为基础,指出9年间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快速演化,网络密度与网络中心势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呈现多中心化趋势,子群之间凝聚力较差,该研究还指出产业邻近与地理邻近始终正向影响协同创新网络发展,不同省市不同阶段知识邻近影响的显著程度不同。(34)苏屹、曹铮:《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学研究》2022年第6期。也有研究为提升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效率,探究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关键影响因素指出产业集聚、创新资源投入、知识共享、知识产权、技术进步、知识转移是关键影响因素,并且这些影响因素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其他因素,最终影响京津冀地区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35)马辉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15期。

创新能力的研究。有研究基于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构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进行测算,指出自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但三地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仍处于初期水平,存在高技术企业发展分化日益扩大、创新能力发展极化效应显著、创新分工合作机制不完备、创新链和产业链难以有效衔接等问题。(36)邢玉冠、杨道玲:《基于“动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科技管理研究》2022年第14期。有研究选取1998—2017年全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创新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中国各省域的创新能力发现:1998—2017年各省域的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但不同省域之间的创新能力仍有明显差距且呈逐渐扩大趋势;在省域创新能力耦合网络演化过程中,耦合网络的密度与强度都有明显增强,极化特征明显;省域协同创新获益能力在地理上呈现出集聚特征,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37)王圣云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测度与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10期。有研究采用全局熵值法对2011—2015年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北京、天津、河北区域创新能力梯度差较大,为推动京津冀区域创新要提高北京原始创新能力,通过完善创新服务平台提高天津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全面提升河北区域创新能力。(38)赵瑞芬、王小娜:《基于全局熵值法的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比较》,《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第4期。还有研究以双向专利权转移流为切入点,使用空间交互模型估计目的地固定效应,测算出区域吸收能力并探索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中的空间协同模式,发现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呈现“核心—半核心—边缘”特征,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等现实吸收能力较强,需从当前的圈层状吸收格局向版块状发展,加强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的结点连接,提升廊坊、保定、秦皇岛、承德的潜在吸收能力。(39)周密、孙哲:《京津冀区域吸收能力的测算和空间协同研究》,《经济地理》2016年第8期。

创新水平的研究。产业基础、创新能力、经济体量等协同创新指标是决定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第一要素,跨区域创新投资、跨区域技术交易等协同创新行为是衡量区域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表征,协同配套环境是跨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40)陈智国、张文松:《跨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测度研究——基于京津冀区域协作的实证分析》,《求索》2017年第7期。,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区域的综合创新水平。有研究对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协同基础、协同行动、协同成效和协同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标体系”,指出京津冀是国家创新要素集聚高地,但津冀与北京落差较大。(41)鲁继通:《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24期。从综合创新水平来看,北京在创新的投入、产出和环境方面都遥遥领先,天津在创新投入和产业创新产出方面进步很快,河北在产业创新产出方面也有较快增长,但创新环境进步缓慢。从主体间协同创新水平来看,企业的主体地位较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创新产出丰富但产业化程度较低。从区域间的协同创新水平来看,北京技术转移在全国范围内呈现“跳跃式”扩散特征,但对津冀主要产业的创新带动贡献不大。(42)孙瑜康、李国平:《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1期。有学者研究产业协同创新水平指出产业协同是一个由多元要素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受协同空间、协同成本、协同能力、协同制度、协同创新五个方面的影响。(43)魏丽华:《京津冀产业协同水平测度及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7期。

创新效率的研究。有研究对比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大国家级城市群,从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测算的角度,对2016—2018年各城市群科技研发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发效率均值最高,其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由于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区域研发效率均值处于四大城市群之尾。(44)李林威、刘帮成:《区域协同发展政策能否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准自然实验》,《经济问题探索》2022年第10期。有研究在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复合系统基础上,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2013—2016年间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京津冀内部各区域间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呈极端化分布,京津和京冀协同创新绩效很高,津冀协同创新绩效水平较低。该研究还指出区域间协同度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理邻近性的影响较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较小。(45)吴卫红等:《跨区域协同创新系统绩效测度与优化研究》,《科研管理》2022年第7期。有研究利用SFA方法对京津冀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发现京津冀的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河北省的创新效率基本高于京津冀的平均值,指出京津冀规模以上工业创新更多地依赖于研发经费的投入。(46)张满银、张丹:《京津冀地级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分析》,《经济经纬》2019年第1期。就主体的创新效率而言,有研究基于京津冀地区206家高技术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合作主体风险、信息风险、利益风险、结构风险、环境风险均与企业创新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信息风险和利益风险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47)吴卫红等:《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年第19期。

(三)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为更好更快推进创新共同体建设,梳理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成效,分析推进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尤为必要。(48)王晓婷、邹昭晞:《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例》,《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8期。雄安新区创新共同体治理体系建设承载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及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的重任,雄安新区创新共同体治理体系建构进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与挑战,应该从价值体系、协同体系、制度体系、数字治理体系四个方面协同构建雄安新区创新共同体治理体系。(49)赵新峰等:《协同视阈下雄安新区创新共同体治理体系的建构方略》,《中国行政管理》2020年第6期。从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程角度看,有研究指出多主体形成密切协同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是推动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区复杂性工程取得成功的关键,能显著提升多主体间协同合作的整体能力。(50)安小米等:《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程中的协同创新共同体能力构建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4期。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逻辑实质是破除区域行政边界的局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及更高层次对创新资源整合和优化,推进协同创新路径与机制创新,实现京津冀区域发展动力的转型。(51)郭园庚:《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互联共生》,《河北学刊》2018年第4期。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欧盟在协调各地区创新政策、建设跨区域创新合作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治理手段和监督机制也在逐渐完善,在促进各创新主体实现跨区域协同方面,积累的经验能给京津冀地区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52)刘慧、江时学:《欧洲研究区对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启示》,《河北学刊》2018年第2期。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下,京津冀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协同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更好的协同发展,需要着重强化以政策引导明确产业定位,加强合作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共生的生态型产业组织,构建支撑体系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四个关键环节。(53)王晓婷、邹昭晞:《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例》,《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8期。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深化研究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创新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是新时期一项重要的任务和建设内容。研究发现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献多是对理论内容本身进行描述性研究和政策性解读为主,或是针对某一问题现象进行的实证分析,更关注理论或现象本身的理论价值,缺少从研究到实践的工具性实践,也缺少从实践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导致京津冀协同发展尚未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京津冀协同创新与共同体建设相关的发展原理、体制机制、实证方法需要不断完善,理论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发展。

(二)建设合作体系

关于京津冀协同创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研究的相关作者和研究机构主要位于北京、天津、河北三个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并且大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缺少合作交流。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研究,需要加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协作研究,更需要跨地区之间的合作,加强研究力量的整合,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推动人才培养与成果产出,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和研究机构。学术界每个研究领域的发展都是不计其数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的,需要加强不同学科、不同地区学者间的合作交流,形成规模化研究群体,构建完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与合作网络体系。

(三)与实践深度结合

理论研究的特点在于能够以体系框架、逻辑结构为出发点,具备较强的抽样性,无法实体化。要深入探究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工作不仅要做好理论思想本身的剖析和研究,还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是国家发展都具备重大意义,相关的研究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存于理论上的实践,要更多地将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同具体国家实践深度融合,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典型经验,在理论应用中将研究推向纵深,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京津冀共同体协同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共同体的战斗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