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der-Man为什么不译为“蜘蛛人”
2023-11-21王天龙
王天龙
1938年,美国超级英雄漫画诞生,超人出现。超级英雄吸收美国传统神话、宗教文化,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迅速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时至今日,美国各大漫画公司所拥有的超级英雄形象数不胜数,他们的中文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呢?
有些美漫人物根据能力直接命名,例如IronFist(铁拳),他除了武术能力突出外,可以将身体中的超能力集中于双手,双拳发出超自然的炽热,使得他的拳像一块钢铁。
有些美漫人物则根据英雄的外貌或者行动特征来命名,如Spider-Man(蜘蛛侠)等。
相应的,国内对于美漫人物的翻译,也产生了6种原则。
第一种是完全直译,例如,前面提到的IronFist翻译成“铁拳”,CaptainAmerica翻译成“美国队长”等。
第二种是直呼其名,例如,Loki就是“洛基”,NickFury则是“尼克·弗瑞”等。
第三种是基本直译但强行加字,例如,GreenLantnern翻译成“绿灯侠”,TheFlash翻译成“闪电侠”等。
第四种是结合剧情翻译,比如,DoctorDoom直译应该是杜姆博士,但根据剧情一般翻译成“毁灭博士”;Wolverine直译应该是“狼獾”“貂熊”,翻译的时候根据人物特点,变成了耳熟能详的“金刚狼”。
第五种是完全按照剧情来的,例如,Thanos,原本来自希腊人物阿萨纳西奥斯,是希腊正教里的一位神,一般翻译成“灭霸”;再比如,Deadpool原意是死亡一击,一般翻译成“死侍”,这种译法更讲求“信达雅”。
最后一种可以单独列出来,就是英雄名有“man”后缀的,一般翻译成侠或者人,如Batman为“蝙蝠侠”、Spider-Man为“蜘蛛侠”、IronMan为“钢铁侠”。
关于IronMan的翻译有一种说法,就是2008年第一部钢铁侠电影上映的时候,是打算翻译成铁人的,不过这样的翻译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铁人王进喜,所以最后选择了钢铁侠,也成就了另一个经典。
至于“人”和“侠”的翻译有什么区别,国内美漫文化圈有4个颇为流行的说法。
其一是,前缀只有一个字,就翻译为人,比如,超人、蚁人。前缀两个字或以上则翻译为侠,比如,蝙蝠侠、蜘蛛侠、神奇四侠。
其二是与这个英雄本身的形象有关。使用“侠”字的主要是正面形象,例如,蝙蝠侠、蜘蛛侠、神奇女侠、绿箭侠;用“人”字的多数是反派角色或者亦正亦邪的角色,比如,蝙蝠侠的反派企鹅人,二代蚁人也是小偷出身等。不過,这个解释也不能完全涵盖所有情况,一是超级英雄始祖超人使用的是“人”,这可以看成一个例外;二是钢铁侠在成为英雄之前,生活上也较为糜烂。
其三则是认为翻译成“侠”的一般都比较人模人样,最多是奇装异服,翻译成“人”的一般都具有变身能力。
其四是认为蒙面的是“侠”,露面的是“人”。
不管怎么说,这些主流的以“man”为后缀的英雄角色,其本体都是人,而不是相应的动物或者其他物质,所以按照中国传统的妖精体系,的确无法将他们翻译成“精”。但为什么后来的“蜘蛛侠”说法更深入人心呢?这与蜘蛛侠的形象,以及衍生出来的影视作品有关。蜘蛛侠彼得·帕克自从获得超能力后,就以“行侠仗义”为业,符合人们对于一个侠客的想象,尤其那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毫无疑问能跻身电影名台词史。
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句台词与中国的“侠文化”的确不谋而合。中国的“侠”文化源远流长,《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就体现了中国早期的“侠”观念。“侠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学作品这一载体,在中国古代的各类文体中,我们都能看到“侠”的形象。甚至在中国文化的漫长发展构成中,侠文化算得上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到民国时期,作家们也没有放弃对“侠文化”的追求,甚至主张利用“侠文化”来振兴民族精神、提振民族士气。
在当代中国,“侠文化”的兴起仍离不开文学作品的推动与普及,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金庸。金庸糅合了历史,对“侠”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既继承了传统,又进行了创新。例如,他对郭靖、黄蓉夫妇镇守襄阳的描写,令“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从此深入人心,也是“侠”在当代的最好诠释之一。在这种大背景下,这位匡扶正义、对抗邪恶的“蜘蛛人”也便被翻译者升格为“蜘蛛侠”了。
如此说来,一个深入人心的翻译,不仅是对原词语文化语境的清晰认识,也是对本国语言以及文化语境的准确洞察。翻译好不好,除了先入为主的命名优势,更多是人们在使用中的约定俗成,背后所体现的是两种文化的交融。
花花//摘自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