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春豆丹高产养殖管理技术突破创新及发展建议

2023-11-21卞德胜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0期
关键词:幼虫大豆养殖

卞德胜

豆丹因其具备优质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也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但是由于目前的养殖管理技术不够完善,市场中豆丹的数量供不应求,急需要对现有的豆丹养殖管理模式进行改良,以适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基本需求。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早春豆丹高产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充分利用土地和温光资源,不但可以显著提升豆丹的单位面积产量与经济效益,还能够使豆丹的供应时间得以延长,是对传统豆丹养殖管理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以期为豆丹养殖技术的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虫,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之一,因富有低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优点,还因其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的功能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江苏省多地已成为人们餐桌上常用的一种美味佳肴。江苏省是全国豆丹养殖基地和豆丹最大集散地,活体豆丹年销量、产量超过10 万吨,年产值超过50 亿,但是豆丹消费市场在现阶段主要集中于连云港市,所以豆丹养殖管理产业有着极其广泛的发展前景。为此,只有通过创新豆丹养殖管理技术,不断提升豆丹养殖管理收益,才能够持续吸引社会资金、优秀人才的涌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速度,为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产业支撑。

一、云台豆丹产业发展现状

云台豆丹繁育养殖项目于2015 年启动经过八年多的不断探索,试验、总结,目前已成功掌握豆丹室内越冬、人工催育、化蛹、羽化、交尾、晾对、卵粒收集、消毒等完整的生长繁育工艺,并实现了对豆丹的羽化度提高、人工干预豆天蛾的羽化时间和对豆丹卵精确消毒等一系列技术,有效克服了豆丹生长繁育过程中孵化率低、大规模的生产晚、受天气条件干扰多、产量低等困难。同时摸索出一套“易推广、投入少、见效快、利润高”的豆丹养殖技术,豆丹繁育养殖基地占地200 亩,包括豆丹养殖大棚180个,育种温室2000 平方米,成为行业领先的,集育种与生产、科研与推广为一体的示范基地,逐渐成为云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目前已形成一项装置专利和一项技术专利,创新了豆丹养殖模式,提高了豆丹养殖的综合效益。

二、豆丹生活史与生活习性

豆丹的学名为豆天蛾,是一种以大豆叶片为饲料的昆虫,豆丹是江苏地区对豆天蛾幼虫的一种俗称。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虫,豆丹虫体呈圆筒形,相似于蚕的幼虫,体长在5.5~6.5cm 的范围内,虫体表面有密生的小颗粒,为嫩绿色。豆丹头部的包头壳为三角形骨质,色泽相对较暗。在腹部的身体两侧存在着7 对斜纹,呈黄白色,腹面有三对胸足,1 对尾足,4 对腹足。尾背部有尾角,端部为绿色或淡黄色,基部则呈绿色,并向下倾斜。豆丹可食用部分的组织被挤出,形状为三段,呈白中带绿的黄色;将其熟制之后为浅黄色,口感细腻,有红豆香气,且鲜味绵长。在除了江苏之外,我国其余地区也有豆丹种植地区,包括山东、安徽以及河南等地区,其又将豆丹称之为豆青虫、豆虫、大青虫等。豆丹的整个成熟期大致包括五个阶段,当豆丹生长至五龄时大豆植株成熟,当豆叶开始脱落时豆丹会进入土壤中越冬,以备来年再次育种繁殖。

三、网棚搭建

网棚搭建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豆丹提供养殖管理的环境,并解决豆丹的天敌危害等一系列问题。网棚主要分为幼虫养殖网棚和种苗网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设温室网棚。网棚的建设地点应远离村庄,对于土壤的要求相对严格,要求是沙壤土或者是黏壤土,地势要高,以方便灌水和排水。

1、种苗网棚搭建

种苗网棚是供老熟豆丹越冬、蛰伏所用,为其提供来年羽化、化蛹、孵化幼虫、与成虫交尾产卵的场所,以保证豆丹在此阶段内的安全,在网棚内要定期控制杂草、消灭所有的豆丹天敌与昆虫,在网棚外应严防鸟类侵害以及黄鼠狼、刺猬等动物的侵害,且棚体应避免刚入蛰的豆丹逃逸。在建造豆丹种苗网棚的过程中,需要先对土地进行深翻晒垄措施,对其他害虫的栖息地加以破坏,并清理其他害虫的巢穴,最后再采取灌水方式将鼠妇、蚂蚁类等有害的生物驱离,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种苗网棚内豆丹的天敌基数。当搭好种苗网棚之后,网棚与地面之间要形成直角,具体的高度应以管理人员方便在棚内操作的高度为宜,网棚的长度以投放豆丹的数量来确定。选用较密的纱网,上棚网时四周的网边应与棚架贴紧,地下部分的深度控制在15~20cm内,并用韧性较强的塑料薄膜将棚架的四周围绕固定好,薄膜的地面高度保持在80~100cm 左右,在网棚的两端留出一条通道,方便养殖管理人员进出网棚,最好以南北向搭建种苗网棚。

2、幼虫养殖网棚

幼虫养殖网棚的搭建可以选择蔬菜钢架大棚,纱网的密度最好以昆虫无法进入网棚内为宜。在搭建幼虫养殖网棚之前,需要对土壤采取深翻措施,对其他害虫化蛹、入蛰的环境造成破坏,并通过人工措施将鸟类、可见的蛹和入蛰幼虫清除,以此来降低土壤内害虫的发生基数。通过灌水措施将土壤中的鼠妇、蚂蚁等有害生物驱离,最后搭建网棚即可。根据豆丹的养殖需求,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种植大豆。

四、大豆品种选择

通常选用枝藤多、植株高大的鲜食大豆品种,指的是大豆在鼓粒后期收获鲜荚当做蔬菜,或者是后期加工的大豆品种,也被称之为“菜用大豆”、是“嫩毛豆”、“大青豆”。通常情况下,江苏省地区种植较为广泛的大豆品种是大青豆,具体时间在2 月10日~2 月末,用大棚套中棚的方式,种植大青豆,生长期普遍为70~90d。其叶片多、植株高大以及叶片肥厚的特点符合豆丹的生长需求,是现阶段养殖豆丹过程中比较理想的一种大豆品种。

五、大豆种植技术

1、土壤环境处理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大青豆,同时要求土壤结构适宜,土质肥沃,性状良好,每平方米大于5cm 的土块少于5 个,深松深度25cm 以上,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每亩施用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0%以上)1t,磷酸二铵15kg,结合整地作底肥一次施入,达到待播状态。

2、种子处理

筛选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种子,同时要求籽粒无虫蚀、无疫病,干净度和纯度都不能少于98%,水分不超过12%,发芽率不得低于85%。筛选好种子之后进行晒种处理,避免暴晒。在播种之前可以使用亮盾拌种进行杀菌处理,以预防立枯病和根腐病等;待种子晾干后装袋备用。

3、播种技术

适宜播种能够缩短播种的周期,当田间持水量处于90%时是出苗的最佳时期。若在此期间遇干旱气候,应及时采取灌水造墒播种措施,采取机器点播的方式。播种日期在2 月20 日之前,行距控制在30cm 左右;播种日期在2 月20 日之后,行距控制在40cm 左右,每穴3~4 粒,每亩播种24000 株左右,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大豆的播种质量,还能够确保苗壮、苗全、苗齐。

4、苗期管理

一是间苗。针对种植密度过高的地块而言,应及时开展间苗工作。在展开对生单叶子之前需要人工间苗,将杂苗、病苗、弱苗间去,留下纯苗、壮苗、大苗,按照密度规定依次间苗,保证每穴中有2~3 个苗。二是温度管理。对采用设施播种的菜用大豆而言,应将大豆的生长环境温度控制在15~25℃的范围内,夜间温度不得低于10℃。在棚内气温过高的情况下,应适当的通风换气。三是光照管理。当大豆幼苗出土之后,可以适当的增加光照的时间与强度,若覆盖地膜可以使用新的塑料膜,并保证膜面的卫生。四是肥水管理。当大豆植株出苗之后应浇水一次,浇足,同时查看大豆叶片颜色、厚度,适时补充肥料,每亩用尿素20 斤,增加叶量,若后期土壤墒情不好,可以在挂虫卵之前浇一次透水,增加田间湿度从而增加虫卵孵化率。

六、豆丹品种选择

于每年11 月份在地里刨出入土准备越冬的老熟豆丹幼虫,选择个体重量超过较大、有弹性、有手感、能打圈、体表无寄蝇卵、无黑斑的豆丹当做早春豆丹养殖的种虫。将优选的豆丹种虫放置于架上的基质中或者是室内地面保藏,用于保藏的基质尽可能选用沙土和锯末,锯末和沙土之间的比例为1∶1,湿度以落地散落、手握成团为宜。越冬的过程中需要间隔7d 补湿一次,并将因感染或脱水死亡的豆丹种虫挑出。在来年3 月份开始加温暖种措施,暖种的温度控制在29~30℃的范围内,在暖种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大豆的实际生长情况来对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若加温设备的功率不足,应适当的提前加温暖种的时间。在暖种的过程中,由于温度逐步升高,基质中的水分会不断的流失,所以需要及时开展喷雾补湿措施。在暖种期间,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每日下午2 点左右开窗通风30min 左右,阴雨天除外,以保证留种棚内有新鲜的空气。

七、豆丹交配产卵

当达到有效积温之后,豆丹种虫开始化蛹,并逐步羽化成蛾,经过晾翅和展翅环节之后,雌性蛾开始发情,尾部的性腺和产卵器会伸出,向外释放激素。当雄性蛾开始飞翔时,会寻找雌性蛾进行交配。于次日早上6 点,将交配的蛾捕捉到交配框中,让其在暗处继续交配晾对。在当天下午2 点拆对。拆对之后的雌性蛾,放入产卵笼中让其自然产卵,次日上午收集虫卵。通常情况下,需要在虫卵孵化前两天对卵面进行消毒,将清水、盐酸、甲醛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调配,清水温度控制在23~25℃。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将虫卵轻轻放入消毒水中,让消毒水浸湿虫卵。水温控制在23~24℃,浸泡30min 之后取出并用清水冲洗三次晾干,备用。

八、挂卵与田间管理

将虫卵均匀地撒在涂过胶水的牛皮纸上,带牛皮纸干燥后,撕成长度为6~7cm、宽度为2~3cm 的纸片,每张纸片上面的卵粒数量控制在30~40 粒。使用订书机将纸片订在豆叶的背面,纸片的卵面朝上,每平方米密度控制在40 粒。小豆丹在孵化之后会自由取食豆叶,将挂乱日期详细记录。当豆丹蜕皮两次、生长至3 龄之后会转移到其他的叶片上,生长至5 龄之后才会自行转移到邻近的植株。当豆丹生长至4 龄、蜕皮三次之后,并浇透水一次。若局部地区的豆丹密度较高,可食用的叶片数量不够时,可以采取人工剪枝措施,将豆枝和豆丹一同转移到虫口密度较低的地块上。大豆生长后期会出现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在防治以上害虫时可以使用黑光灯对其进行诱杀,以此来减少豆丹的损失量。

九、捕捉销售

豆丹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为20~35℃,豆丹的生长发育周期普遍为25~30d 左右,在5 龄末期时会停止取食,并钻入土壤中。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对豆丹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并根据挂卵的时间来对豆丹发育速度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豆丹入土前2~3d 将其捕捉,并上市销售。若打算集中留种,可以将生长至5 龄后期的豆丹集中引种到叶片充足的地块上,使其自由取食,待其生长为老熟幼虫之后,在土壤中做穴,集中捕捉。按照上述操作,继续开展来年的早春豆丹养殖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下一养殖周期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揭掉棚架上的膜和网,清除棚内外的杂物,以避免逐年增加有害生物的基数,否则不利于豆丹的养殖与管理。

十、豆丹深加工产业发展建议

1、豆丹开袋即食产品

豆丹加工产品能够为更多的消费者享用提供方便,并促进消费者消费兴趣的增加,从而带动整个豆丹产业的快速发展,消费市场都包含集市、旅游景点、烧烤店、饭店等。从营养成分方面能够看出豆丹所具备的独特价值,并让人们逐步习惯于豆丹消费。从现阶段豆丹主流的烹饪手法来看,将其制作成开袋即食产品能够进一步扩大豆丹消费人群,进而实现市场空间的拓展。

2、豆丹整虫开发成蛹虫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野生的营养保健食品,是真菌冬虫夏草菌于蝙蝠蛾科昆虫幼虫进行寄生而形成的干燥复合体。从豆丹的特征来看,其具备冬虫夏草的特征,将豆丹整虫深度加工成蛹虫草,将会实现豆丹产品附加值的最大化。现阶段,连云港市部分学家与教授已经逐步开展豆丹整虫开发成蛹虫草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豆丹整虫开发成蛹虫草开发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3、豆丹活性物质的提取与产品开发

相关研究表明,豆丹中富含丰富的多糖成分,且豆丹中的多糖成分具备抗疲劳、抗脂质过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并且豆丹中的多糖成分还具备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作用。现阶段,市场中销售的昆虫蛋白粉基本上是对蝇类幼虫进行酸碱处理而制作而成的,人们的消费接受程度相对较低。而豆丹的生长环境更容易被消费者们接受,并且豆丹的个头较大,在保障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发出豆丹蛋白胶囊等保健产品,因豆丹体内还存在微量的活性成分物质,如抗菌肽、抗冻蛋白等,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豆丹的深加工经济价值。

4、豆丹副产品加工

一是制备成壳寡糖。壳寡糖是豆丹皮的主要营养成分,具备改善肠道组织形态、调节肠道微生态、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还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食品加工领域、农业生产领域、医药领域、能源领域以及环保领域等;二是开发成镶嵌装饰品。豆丹表皮呈嫩绿色,有韧性、薄而透亮,形状相似于鳄鱼皮,同时还具备防水等功能;三是提取豆丹雄蛾活性成分并酿酒,或者是对其体内的活性物质采取提纯研究,从而开发出新型功能性产品。

综上所述,豆丹作为一种营养、绿色的健康食品,在市场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能够充分满足市场中对豆丹数量与品质的基本需求,实现反季上市销售,实现豆丹养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应全面掌握早春豆丹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实现全年无间断豆丹的新鲜供应,不断扩大江苏省的豆丹消费市场,增加广大种养户的豆丹养殖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幼虫大豆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飞舞吧,凤蝶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白带锯蛱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