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优化创新玉米种植减肥增效技术的有效应用

2023-11-21刘立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2期
关键词:底肥除草灌溉

刘立军

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一部分,其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其对肥料的需求较大,为了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采用科学有效的减肥增效技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只要是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就可以很好地生长。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和施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已经不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了。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本文分析玉米种植的减肥增效技术。

一、减肥增效技术概述

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尤其是减肥增效技术在玉米种植的应用中,大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能够让减肥增效技术更有效,需要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和土壤肥力的优化,从而促进玉米种植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减肥增效技术的核心是在种植过程中,减少化肥使用的同时增加作物产量的一种种植技术,在实际种植中,虽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农药和化肥残留还是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过度使用化肥,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肥力造成破坏,影响农业种植的发展。因此,使用减肥增效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还原土壤营养结构,实现农作物增产。此外,减肥增效技术是对土壤肥料的管理,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外,利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手段,优化作物种植方式,最终实现减肥增效的效果。

二、玉米种植的减肥增效技术

1、选种

优质高产的种子可以在出苗后能长出较高产量和较好品质的幼苗,为后期高产打下良好基础。而高产品种往往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对病虫害具有很好的抵抗能力。

在选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避免种植一些容易出现病害的玉米品种。由于玉米是一种非常耐旱、耐涝的农作物,在选种时,可以选择那些抗性好、抗逆性强、品质高、产量高的玉米品种。在进行选种时,要注意选择那些颗粒饱满、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没有病虫害的玉米品种。并且在选种时,要充分考虑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度等指标。发芽率是指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之后能够发芽生长出幼苗的数量。要精选种子。播种前,需要将种子进行筛选,去除坏的种子、小的种子和不饱满的种子。另外,需要将种子进行晒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其次,要浸种。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一般情况下,将种子浸泡在浓度为30%的多菌灵溶液中约10-15 分钟。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预防玉米黑粉病和灰霉病等病害。然后是拌种。在播种前,需要将准备好的种子与适量的多菌灵或50%辛硫磷乳油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和蛴螬等。最后是包衣。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播种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具体方法是:将适量的药剂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后将玉米种放入其中浸泡5-7 小时或晾干后播种。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种子的抗病害能力,还可以将病虫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降到最低。在种植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抗病虫害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来种植。

2、整地并施足底肥

在种植玉米时,要选择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强的土壤来种植。如果土壤贫瘠,那么玉米的生长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玉米播种前的一个季节完成整地的工作,如果在播种前才开始翻地很容易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土壤刚刚翻整后,土壤中的湿度很容易形成小块,这就需要土壤在晾晒一段时间,吸收掉其中的水分,然后将土壤中的结块打散,在整地完成后,要确保种植能够均匀的播种和灌溉,还要避免出现高低不平,在灌溉的时候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同时,在种植玉米时,还要施足底肥。底肥主要有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其中有机肥要占到底肥总量的80%以上。在种植时,要将有机肥与化肥进行混合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土壤养分流失,增加土壤肥力。

还要注意施肥量。要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来决定施肥量。在播种时,可以使用有机肥或氮肥作为底肥;在苗期和抽雄期,可以使用磷肥和钾肥作为底肥;在玉米收获前半个月左右时,要停止施肥。

底肥施入后要及时翻耕,让其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再进行播种。一般情况下,底肥的施用量要占到总施肥量的30%左右。底肥如果施用不合理,那么玉米就会出现生长不好的情况。

此外,玉米秸秆中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钾元素,属丰富营养物质,对土壤肥料的补充十分有效,利用秸秆还田技术,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机肥以及氮磷钾的含量,从而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在传统的玉米种植过程中,一般采用焚烧的方式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因此,当前玉米秸秆还田主要采用一边收割一边还田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秸秆中的养分,发挥其对土壤肥性的改良,也减少了燃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机械化种植,提高了种植效率,也能在收割时对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综合提高了秸秆中养分的使用。在此过程中,机械化设备能够确保秸秆还田的效果,有利于玉米后期种植中对土壤中养分的需要。此外,还可以采用玉米秸秆先进腐熟技术,可提前深挖约1.5 米的秸秆坑,将秸秆放入其中,加水浸透,在每层加入尿素和一定量的配腐熟剂后,对秸秆坑进行封膜处理。

3、合理密植

播种玉米之前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根据所选种子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从而提高玉米的实际产量,玉米的种植分为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的种植时间是在4 月到5 月上旬,秋玉米的种植不能超过7 月。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密度也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密度过小,玉米的生长将会受到限制,导致产量下降。相反,如果密度过大,将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因此,在进行种植时,要合理控制密度。在具体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密度。

一般情况下,东北地区的土壤肥力比较好,种植密度可以适当提高一些,而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土壤肥力相对较差,种植密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另外,还需要根据玉米品种来确定合适的密度。

种植玉米时,要注意合理密植,合理的种植密度是玉米高产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密植是指根据玉米的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来确定玉米种植密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密植指数和行距来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密植指数是指玉米种植密度与单位面积上所需的株数之间的关系。当单位面积上所需株数大于某一值时,就可以认为该区域的种植密度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如果玉米品种比较适合密植,那么种植密度就可以适当增加。如果土壤肥力比较好,那么种植密度就可以适当减小。另外,在确定玉米种植密度时,还需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

4、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肥,同时也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为了保证玉米能够健康成长,在施肥时要注意合理使用化肥,并且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玉米生长的三个阶段,需肥数量比例不同,苗期占需肥总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在施肥时,要结合玉米生长特点和土壤肥力,合理使用化肥,保证施肥的合理性。并且在施肥时还要注意追肥与基肥结合使用,追肥量以不超过基肥用量为宜。苗期追肥,这一时期主要以氮肥为主;穗期追肥,这一时期主要以磷钾肥为主;粒期追施,这一时期主要以氮肥为主。在施肥时还要注意施肥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玉米的苗期和穗期进行施肥。如果在玉米苗期时进行施肥,那么就会导致玉米苗生长缓慢;如果在玉米穗形成期时进行施肥,那么就会导致玉米穗发育不良;如果在玉米抽雄时进行施肥,那么就会导致玉米雄花退化。

要及时检查玉米植株是否出现病害或虫害,如发现有病虫害发生时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虫害的出现也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原因。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叶斑病、叶锈病等。在玉米的拔节期容易发生玉米螟,因其会卷曲玉米叶,杀虫剂很难对其产生有效的去除,难以实现防治效果,因此,在出现病虫害前,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有效做到提前预防。蚜虫是最喜欢出现在嫩叶部位,产生蚜虫后可使用吡虫啉进行消杀。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避免在玉米扬花期间使用农药,玉米的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对减肥增效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对玉米常见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在玉米选种阶段,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虫害能力的种子,从根本上提高其抗病能力,此外,针对常见虫害,在治理过程中,要考虑农药对土壤营养成分的破坏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要选择合适防治药物进行喷雾处理,同时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5、合理施肥

一般情况下,每亩地使用的复合肥不应超过15 公斤,而复合肥的用量也不应超过25 公斤。另外,在施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施肥。在玉米播种后,通常需要3 次施肥,以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第一次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第二次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玉米幼苗根系的发育;第三次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另外,在种植玉米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来进行适当的施肥。

①种植前期

在玉米种植前期阶段,要根据种植面积的大小和土壤出苗率选择合适底肥,底肥要控制在总施肥量的40%上下,可通过缓控释肥或者速控释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底肥和土壤养分的补充,在种植中确保土壤营养结构最大化,为玉米种植做好营养基础。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元素非常多,除了基本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之外,还需要其他一些营养元素。比如钙、镁、硫等微量元素。而这些微量元素可以通过农家肥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肥来获得。如果土壤肥力不足,就需要通过化肥来补充。

②玉米幼苗期

在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玉米的生长速度和茎秆的强壮性,在此阶段,主要采用茎秆相关肥料为主,增强茎秆的健康程度,根据土壤情况以及玉米的实际生长情况有效控制肥料的使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施肥过程中,避免玉米节间过度生长,降低其抗倒伏能力,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根据其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来决定施肥的量。一般来说,在玉米抽穗和灌浆阶段需要的营养元素最多,而在玉米生长后期需要的营养元素比较少,所以要适当减少肥料的施用量。

③玉米攻苞期

这一时期,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在此时施肥主要是提升玉米的产量,此时的肥料投放应占总施肥的50%,因此,要选择具有一定成效的氮肥,最佳施肥时期要按照雌穗小花分化期为最佳施肥时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施肥,一般来说,每亩施肥量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 公斤左右即可。同时还可以配合施用微肥和叶面肥。同时,还可以通过播种前施肥和播种后施肥来实现减肥增效的目的。

6、灌溉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合理的灌溉,既能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又能减少肥料的使用量。这项技术区别喷洒施肥技术,主要是通过田间灌溉和施肥有效结合为一体的技术手段,在灌溉时,将肥料注入灌溉管道中,肥料顺着灌溉水均匀地流入田间,被作物根系所吸收,其施肥均匀性以及效率较高,节省了一定生产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灌溉的时间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具体来说,就是在玉米抽穗前10 天左右开始灌水,根据土壤水分情况决定是否灌水,若土壤墒情较好,可适当提前。玉米抽穗以后应视情况及时灌溉,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水分。一般情况下,在灌浆前期和中期是灌溉的最佳时期。此时降雨相对较多,水分可以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若土壤含水量不足或降水过多时,可采用沟灌、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进行灌溉。也可以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防范和液态喷洒方式有明显的不同,主要将灌溉和施肥相结合。

①沟灌

沟灌是指在不需要水的地方进行灌水的一种灌溉方式。具体来说,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将沟水引到田间沟渠中进行灌溉。当玉米处于孕穗期时,要及时进行灌水。

②滴灌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滴管上的输水管将水通过滴头或滴管输送到田间进行灌溉。滴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

③喷灌

喷灌是指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进行灌溉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喷灌在玉米苗期进行,此时主要是为了促进幼苗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在玉米进入灌浆期后,可以在田间沟中安装微喷头和微喷装置进行灌溉。具体来说,就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地头等地方进行灌溉,这样可以降低肥料的使用量和水分的流失量。

7、除草

杂草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主要的危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除草的目的是消灭杂草,减少养分的消耗,从而提高玉米产量。所以在除草过程中,要掌握除草时机。玉米一般在7-10 叶时进行,此时杂草幼芽刚刚露出,茎叶也不会生长得很快。当杂草长到3-5 厘米时,需要进行人工除草。如果是人工除草的话,可以采用人工拔除、铁锹锄等方法。在人工除草时,要注意不能损伤到玉米的根系。如果是除草剂除草的话,可以选择玉米苗后除草剂。如:二次除草法、芽前封闭除草法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但是如果杂草过多的话,需要进行多次除草才能保证玉米的生长。

总之,玉米种植期间,减肥增效技术的有效应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能通过有机肥的添加满足玉米作物的生产肥料需求,因此,应在当前的技术手段中,不断优化创新减肥增效技术,结合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采用最佳的减肥增效方案,在过程中,配合田间管理手段,有效发挥减肥增效技术的实际应用,以此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底肥除草灌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