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苹教授运用仲景杂病思想辨治乳腺纤维腺瘤经验

2023-11-21郑国煜苏逸旭张婷婷张建伟指导

福建中医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王师仲景腺瘤

郑国煜,苏逸旭,张婷婷,张建伟 指导:王 苹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金匮要略》是张仲景所著的诊治杂病的专书,书中论述杂病发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蕴含着审因论治、因人因时制宜、治未病等论治思想,至今仍有效指导临床实践,为医者在杂病治疗上提供了宝贵临床经验。福建中医药大学王苹教授,从事《金匮要略》教学科研及临床研究40余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王苹教授临证中善于运用仲景杂病辨治思维,擅长诊治乳腺病、月经病、产后病等中医药辨治与康复调理,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王苹教授,受益匪浅,现总结其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经验,以飨同道。

1 乳腺纤维腺瘤中医认识

1.1 病机特点 乳腺纤维腺瘤属中医学“乳核”范畴,以乳房肿块为主症,肿块多呈卵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较坚实,活动度好,且大小、性状不随月经周期发生明显变化[1]。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故该病多与情志、饮食密切相关。情志失宜则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或郁内化热,炼液成痰;或致行血不畅而成瘀。再或情志不畅导致肝木失疏,木克脾土,水血运行失畅,痰瘀停聚。若平素喜食辛辣、肥甘厚腻的食物或嗜酒成性,则会助热灼津,酝酿痰浊,且易阻滞脾胃气机而生痰瘀,痰瘀循经聚结于乳房则成乳腺纤维腺瘤。

1.2 治疗思路 乳腺纤维腺瘤常见临床治疗手段有手术和药物2 种。中医治疗以行气活血、理气化痰、益气健脾为主,再辨证论治侧重配伍理气、疏肝、活血、散结或化痰等药物[2-3]。临床上常用逍遥散、桂枝茯苓丸等经方加减化裁,或配合小金丸、岩鹿乳康片等中成药治疗,疗效良好。中药治疗具有无创伤、标本兼顾的优势,可降低肿瘤多发及复发的概率。但也存在治疗周期较长、部分肿块无法完全消散、中成药缺乏一定个体针对性等局限性。手术治疗虽能够直接、有效地清除病灶,但术后容易复发,尤其是年轻女性,复发率相对较高。

2 辨治经验

2.1 审因论治 仲景提出“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强调治病要在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中找到关键病因病机,才能确定治疗方法。王苹教授在辨治乳腺纤维腺瘤时重视肝脾、津血与乳房的关系。

2.1.1 肝脾不调,疏肝健脾 乳房位置与肝脾经联系密切,“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脾胃相互络属成表里关系。正如《张氏医通》云:“妇人结核,皆因郁怒亏损肝脾,触动肝火所致。”气血津液运行依赖于肝木疏泄,脾土运化及脾胃气机升降,若肝郁、脾虚则易致气血失其常,滋生痰瘀。乳房疾病又以妇人为多见。故遵仲景审因论治之法,王师认为乳腺纤维腺瘤病位多责之于肝脾。选药善利用柴胡、香附、玫瑰花、薄荷等入肝经之性,疏肝理气,通过调达疏畅郁滞肝气,以助水血运行不受阻。同时疏肝解烦郁,畅达情志,改善患者情绪问题。在此基础上健运脾胃,配伍陈皮、谷芽、鸡内金等,寓标本兼顾、祛邪扶正之意。一方面使脾气健旺,益气化湿,以绝生痰之源;另一方面旨在固护脾胃正常生理功能,预防寒凉苦泄之药对脾胃的损伤。

2.1.2 血水不利,活血利水 足阳明胃经“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故受阳明经气血旺盛影响,乳房为多气多血之官,若乳房气血充盛太过或运行阻滞,则易发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载:“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说明血分与水分常相互影响,共同为病。血水胶结,形成癥瘕积聚等顽疾[4]。故王苹教授审本病之因,认为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大多可见血水并病,治疗时应关注痰瘀并见的病机关键。用药上常选王不留行、黄柏以活血利水而消肿散结。王不留行可化瘀消痰,不仅功善通利血道,散瘀血肿结,亦可利水消肿,治水分病的痰湿结聚。女性若经行不畅可致血分为病,久之可累及水分,加重痰瘀阻滞程度。此时加卷柏入血分,活血通经散瘀,发挥间接治水之效,防经血不利引起或加重水分病痰饮停聚。

2.2 因人、因时制宜

2.2.1 因人制宜 仲景重视体质因素,不同体质者生理有别,故其发病特点有所不同。仲景常以“某家”论述,如“湿家”“疮家”等,并在《金匮要略》中专设妇人病篇,亦是考虑女性生理特殊性[5]。王师将仲景因人制宜的思想运用到临床中,根据年龄差异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乳腺纤维腺瘤以20~30 岁为高发年龄[6]。30 岁以下女性脏腑渐盛,气血渐旺,肿瘤生长活跃,若贸然手术,术后易复发,反复手术创伤大,术后瘢痕影响乳房内部结构和外形,或加重患者心理负担[7]。故此阶段肿块<3 cm 者,王师以中药治疗为主,再嘱患者定期观察;若肿块超过3 cm 建议手术切除[8],术后配合中药调养。女子40 岁脏腑气血盛极始衰,肿瘤生长之势减缓,术后情况较易于控制,且中年女性乳腺疾病误诊率、恶性率升高[9],及时切除行病理检查,可避免恶性疾患误诊及漏诊。故40 岁以上女性发现肿块,结合超声检查,显示为椭圆或圆形、边界清晰低回声病灶,内部回声均匀,纵横比<1,局部血流少或无[10],考虑良性病变者也建议手术治疗[8]。

王师也将女性妊娠及哺乳的特殊生理状态列入立法的考量。“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妊娠、哺乳时女性体内气血旺盛,肿块生长速度增快[11]。故备孕期发现乳腺纤维腺瘤,王师首要关注其大小,肿块<1 cm 者先服用中药降低其生长活性,若药后长势稳定可继续备孕,但仍需坚持中药调护及彩超监测;超过1 cm或生长较快者则应于妊娠前手术[8],并建议术后尽快妊娠。因为王师认为妊娠期手术存在风险,或由于麻醉、手术操作、某些药物使用等,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甚至诱发流产[12],此期以密切观察生长,服用中药安胎丸与控制肿块并举为宜,以减少对妊娠、哺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2.2 因时制宜 仲景重视疾病发展变化的时间规律。《金匮要略》中介绍“风伤皮毛”“风舍于肺”“蓄结痈脓”3 个病理过程,强调掌握疾病各个阶段的病机关键而分期论治,使诊治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王师在选方用药时顺应女子经期之“时”。行经时阴血满而始泄,气随血泄,乳络疏泄得畅。若气血盈而不泄,则郁结不通,涩滞为病[13]。经前至行经时以疏肝理气、活血散结为主,慎用过于寒凉苦泄或辛散之剂,以免损伤血室冲任,造成月经不调。如用柴胡、香附、延胡索、王不留行等和调气血运行,消散痰瘀。同时顺应生理变化,行经防瘀。但如果患者确属血热盛者,也可配伍使用龙葵、漏芦等清热散结药,清解热毒兼活血,不伤经血而散瘀。

经后至经前期血海渐充,冲任气血蓄积,循经滋养乳房。若气血过旺、充盛太过则易阻塞乳络而发乳腺纤维腺瘤。王师常以蒲公英、皂角刺为基础药对加减,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其归经、功效都与本病的病位病机相符,故用之可见成效。皂角刺辛散温通,为引入厥阴经药,善化痰散结。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4-15]两药都可抗肿瘤活性,再根据气滞、痰浊、瘀血的程度配伍夏枯草、浙贝母、山慈菇或荔枝核等长于散结消肿之品,增加疗效。其中夏枯草对多种乳房疾病有独特优势[16],荔枝核可抑制乳腺增生[17],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都具有抗肿瘤之效,常用于乳腺癌治疗[16-19]。

2.3 重视调护 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指出医者应重视预防调护,在未病时及时进行干预,“先安未受邪之地”,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王师秉承仲景注重治未病的思想,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无论是未病者或是既病者,平素都应关注情绪问题,忌情志过极,避免急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饮食上控制肥甘厚腻、辛辣刺激或过于温热食品的摄入,也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人卧则血归于肝”,否则易致肝病使人体调摄失常而发病。同时因阳明胃经过乳房,故排便正常经脉气血运行方可通畅无阻。若大便秘结或可致脾失健运,痰浊阻滞[20]。通过此类日常调护可预防或减缓本病发生、发展,以达“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之效。本病复发率较高,若行手术,则术后应及时中药善后调养,注重“瘥后防复”。研究显示在围手术期、术后服用中药,可使乳房形态改变小,降低疾病复发率,较单纯手术效果更显著[21-22]。因此,无论何年龄者都建议术后予中药调治,控制肿瘤生长、防止复发或恶变;定期进行乳腺彩超复查;不自行对病处按摩或热敷,以免刺激、损伤乳腺;保护好乳房,避免遭受外力撞击等伤害。

病例介绍

郑某,女,17 岁,2017 年9 月2 日初诊。主诉:体检发现右乳多发结节半月余。现病史:患者1 年前因右乳多发结节行“右侧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术后恢复可。半月前复查乳腺彩超示右乳多发结节,双侧乳腺增生。末次月经时间2017年8月25日。辰下:双乳无明显疼痛,大便可,眠可。舌质偏红,苔薄腻微黄。查体:右乳头上方见手术瘢痕,右乳上、外上侧及不规则结节,质稍硬,欠清,无触痛。辅助检查,双侧乳腺彩超示:右乳多发低回声结节(较大者位近9 点处,大小约1.75 cm×0.57 cm);双乳见散在小片状低回声区。中医诊断:乳核,乳癖;西医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方药:蒲公英20 g,皂角刺15 g,芥子15 g,漏芦15 g,夏枯草15 g,王不留行12 g,橘核、荔枝核15 g,陈皮15 g,石菖蒲15 g,甘草3 g。共7 剂,日1 剂,水煎服,早晚饭后30 min 温服。嘱忌鸽子、鸡等发物,保持心情舒畅、排便正常。

患者于2017 年9 月23 日二诊。主诉:体检发现右乳多发结节一月余。辰下:经期将至,无明显乳痛,大便可,眠可。舌质偏红,苔腻,脉滑。中医诊断:乳核,乳癖;西医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方药:柴胡8 g,香附12 g,青皮10 g,漏芦15 g,益母草15 g,卷柏15 g,夏枯草15 g,浙贝母15 g,荔枝核15 g,橘核15 g,石菖蒲15 g,赤小豆20 g。共7 剂,医嘱同前。后加减用药2 个月,患者于2017 年12 月2 日复查双乳彩超示:双侧乳腺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双侧乳腺小叶增生。停药嘱患者注意饮食、情绪调养,半年复查。

按语:本案属中医学“乳核”范畴。患者首诊时17 岁,考虑年龄尚小,若行手术复发率高,且肿块不大,暂缓手术治疗。首诊时患者处经后期,四诊合参考虑为气滞痰热郁结证,病位责之于肝脾,故治以清热化痰,行气散结。荔枝核、橘核入肝经而行气滞,开郁结;王不留行活血通经兼利水,血水同治,以散痰瘀;蒲公英、皂角刺配漏芦、夏枯草以清热散结;白芥子、石菖蒲增豁痰之力以散结;陈皮入脾胃,不仅理气燥湿化痰,且健脾扶正治本;甘草调和诸药,合陈皮固护脾胃。二诊时经期将近,行气活血为宜,加柴胡、青皮、香附疏肝解郁,畅达情志,调畅气机以行血滞;香附又合益母草、黄柏入血分活血调经,助行经;舌脉见痰热仍偏重,故续用漏芦、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再加浙贝母、赤小豆利湿豁痰治水分之病。患者规律服药2 个月余,疗效显著,乳腺彩超显示结节已消。患者后续定期乳腺彩超复查,配合中药稳定病情发展。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情迁延难愈,王师将仲景的杂病辨治思想运用于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中,以恢复人体气、血、津液运行,消散病理产物,往往可见良好效果。

3 结 语

乳腺纤维腺瘤是临床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随着现代女性的压力逐渐增加,该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疾病又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加重了病情,导致病情反复[23]。王师秉承仲景杂病辨治理念,组方用药灵活,并非一味消散结节,而注重调肝理脾,针对主要病因病机,再结合生理特性及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此外,辅以指导患者起居、饮食、情绪等自身调摄方法,以达治未病之效,也是从医患2 个方面共同协调作用,促进疾病向愈。

猜你喜欢

王师仲景腺瘤
中秋前读余光中《乡愁》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他谱写了人生最壮美的华章
——琐忆王富仁先生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异位垂体腺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