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津县推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分析

2023-11-21程海鹏利津县人民政府研究室

商场现代化 2023年20期
关键词:利津县小微企业

■程海鹏 利津县人民政府研究室

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小微企业管理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受益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系列措施落地见效,小微企业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受新冠疫情冲击、市场波动、成本上涨、创新不足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挑战。

一、小微企业的特点及作用

第一,小微企业是先进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一个地区经济要有活力、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需要“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就浙江省而言,小微企业在全省民营企业中占比达90%以上,吸纳了半数以上的就业人员,同时因其体量小,经营灵活,在经营模式创新方面成绩斐然。浙江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主要靠小微企业。温州市是全国民企500 强的集聚地,小微企业占到了财政收入的近八成。

第二,小微企业是培育企业家的重要载体。大企业和小微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企业发展是一个从弱变强、从小到大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微企业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摇篮”,绝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家在创业时通过小微企业积攒管理经验,形成高效管理模式,可以说,小微企业为培养企业家敢闯敢拼、务实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搭建了得天独厚的平台,在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家在创业前从事的主要职业是个体户,占企业家总数的36.9%。

第三,小微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近年来,利津县小微企业成迅速发展态势,数量占全县市场主体的64%,分布在县城、乡镇、街道及广大农村,主要集中在化工、纺织、批发零售、居民服务四大行业,对全县GDP 的贡献达47%以上,税收占比接近55%,是全县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抓好小微企业双创载体建设,培优市场主体,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向高新技术、新兴产业转型,增强小微企业发展能级。

第四,小微企业是改善民生、活跃经济的重要载体。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小微企业准入门槛低,创办速度快,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不仅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重新择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且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调查,利津县小微企业经营利润率在8%—10%,从业人员约占全县从业人员的70%。

二、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近年来,利津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民营活县”战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推动小微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34173 家,其中小微企业达29636 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一是强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利津县将发展小微企业作为实施工业强县的有效途径,贯彻落实各级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坚持全民创业、招商引资、企业膨胀多措并举,“催生、助长、扶强”三管齐下,在全县营造出了关心、关注小微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是调整结构,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利津县始终把推进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结合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校企联姻”活动,鼓励企业联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办研发机构,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活跃度持续提升,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目前,利津县共有76 家企业列入省、市成长计划;35 家企业被评为省、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省级技术创新企业12 家。

三是创优环境,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利津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企业直通车”“跨域通办”“帮办代办”等创新举措,为小微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同时,着眼于企业家队伍建设,先后邀请清华大学等名校教授授课辅导,积极组织企业家外出学习考察。近三年累计培训企业家2000 余人次。针对小微企业特质,丰富特色化金融产品,扎实开展金融辅导工作,加大对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考核激励,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制约利津县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与周边区县相比,利津县小微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还有较大差距,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优惠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仍需强化。部分职能部门工作习惯于“抓大放小”,对大型工业企业投入精力多,对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关注得少。有的乡镇、街道对规模以上企业在用地、审批、服务上予以高度重视,而小微企业却乏人问津。二是政策落实力度不够。为做好“六稳”工作,国家出台了一揽子政策,但在实际落实中存在打折扣现象。在调研中,许多小微企业对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表示不知情或知之甚少,这其中有主观上对国家政策关注少的原因,也从客观上说明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宣传、贯彻执行上没有做到位,与此同时,政企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不畅通也客观存在。三是企业税费负担相对较重。个别企业表示,虽然有关部门取消了许多税费,但依然有重复征税等“杀鸡取卵”现象,致使企业利润减少,积极性削弱,滋生了偷税、漏税等现象。

2.融资难度大。在20 家被调研企业中有一半以上存在融资困难,企业解决资金缺口的主要途径有自筹、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等。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一是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门槛较高。银行业为提高信贷安全,减少不良贷款,同样的贷款额度愿为1 家大型企业贷款,而不愿为多家小微企业贷款,导致小微企业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等途径解决资金问题,大大提升了融资成本。二是企业自身素质不强。由于利津县小微企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规模偏小,实力不强,所以缺少可用于抵、质押物,部分企业存在自身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与金融部门缺少对接以及信贷知识不足等问题,导致贷款难度加大。三是企业发展成本增加。调研发现,近年来受经济形势及疫情影响,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大幅增长,使得小微企业利润进一步缩小,融资成本增加。

3.人才及用工的问题。一是企业家及管理人才素质亟待加强。大部分小微企业属于家族式管理,没有引入先进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缺少职业经理人及高级管理人才。有的企业老板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愿望,但受制于自身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企业没有做大做强。有的企业负责人思想保守,有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观念,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将企业发展当作一种事业来追求。二是市场需求及成本因素导致用工难。随着全县各类小微企业蓬勃发展,每年有大量用工需求,而且都要求是熟练工,但市场供应明显不足,机械制造、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工人难招,人员流动性较强;科技型企业由于人工需求量不大,本地工人充足,但缺乏技能培训,技术较差,外地工人虽然有技术,但是在提供吃住条件等方面成本太高。在小微企业中,普遍存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五险一金”等难以落实到位,不能吸引工人长期务工。

4.软环境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项目审批效率较低。许多审批事项依然比较烦琐,有的办事效率较低,拖得时间较长,没有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给小微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二是用地难问题。随着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土地调控政策对小微企业不利及对大项目用地优先保障,使小微企业用地极其困难。有的企业具备发展实力,但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融资渠道所限,缩小了发展空间。而不少企业在工业用地上征多用少、圈而不用的现象依然存在。

5.企业自身的问题。利津县小微企业产品种类单一,技术附加值低,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水平,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支撑,企业转型发展遇到瓶颈。同时,小微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缺乏现代化管理制度,经营水平较低,创新能力弱,产品没有特色,科技含量低,没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个别企业存在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问题。少数小微企业诚信观念淡薄,甚至有的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随意性较大。部分企业还存在着盲目投资、无序竞争等问题。

四、进一步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1.强化重视程度,推动小微企业跨越发展。一是健全政策措施。重新审视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将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政府“一把手”工程,加强政策扶持指导,归集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制定扶持小微企业壮大发展的激励性措施,尽快实现本地与上级政策的有效衔接。持续深化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加强企业财会人员培训,合理运用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轻企业经济负担。二是优化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柔性执法,对诚实守法的小微企业实施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便利服务措施,对不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小微企业“无事不扰”,全面清理乱收费现象,切实降低经营成本。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小微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投入,要积极整合财政资金,提高小微企业专项资金预算安排,明确资金使用事项,提高资金使用实效。同时,要落实“四争”要求,做好与上级部门衔接,争取各项扶持资金,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基础环境。

2.加大扶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一是政府搭建平台,搞好银企对接。有关职能部门要经常性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银企座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等,拉近企业与银行、融资性担保机构之间的关系,加深银企间的了解,实现合作共赢。同时,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沟通,不断提高金融信贷知识水平。二是拓宽服务领域,满足金融需求。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商业银行加强与小微企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的沟通对接,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困难,拓宽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在加强监管,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贷款门槛,逐步提高土地及资产抵押贷款额度,放宽抵押质押范围,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规范民间借贷发展,指导小微企业在合理利率范围内增加资金供应量,降低财务风险。鼓励小微企业在满足条件时积极通过专利抵押等途径解决资金问题,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构筑银企“共赢”平台。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小微企业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转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要建立小微企业“红黑名单”,依法合规向银行开放,破除信息不对称,为银行向个体工商户发放信用贷款提供支持。

3.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小微企业人才建设。一是不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政府要发挥培育和扶持作用,针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分层次、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培训班,聘请专家讲座,组织到先进地区和重点高校考察学习等,拓宽企业家的思路和视野,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小微企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切实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政府部门要科学制订劳动力资源开发规划,搞好培训与就业的统筹安排,搭建企业与人才对接平台。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整合培训资源,依托县职教中心、新型农民学校等培训基地,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开设短期实用型教学课程,为小微企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三是引导企业营造良好用工环境。指导企业严格贯彻有关劳动就业政策,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对员工实行人性化关爱和贴心式管理,制定员工长远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4.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引导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政府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积极开展“校企联姻”活动,鼓励企业联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办研发机构,为加快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引导带动小微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觉强化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苦练内功,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低碳环保产业,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产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二是坚持“以大带小”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切实发挥大企业产业链的纽带和龙头带动作用,为龙头企业和链上小微企业“牵线搭桥”,帮扶小微企业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难题。大力建设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园区为平台、以配套生产和业务分包为手段的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共同发展。三是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政府扶持、中介聚合、企业受益”为发展方向,构建主体丰富、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小微企业公共体系,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研发、设计、技术推广与交流服务,为中小企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5.强化服务意识,创优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一是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强化创业政策宣传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打造“双创”示范基地,营造优良创业环境,增强创业信心。二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对小微企业发展的协调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在用地、资金、报批等各环节给予重点保障和协调服务。着力提高行政审批效能,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增加服务流程指南,严格按照限时办结的要求,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办理审批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切实解决小微企业用地困难。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政策要求,大力建设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吸引小微型企业入园发展,推动小微企业聚集发展,实现裂变效应。鼓励建设、承租多层标准厂房,增加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创业园的土地供应量。

猜你喜欢

利津县小微企业
遇见美好
企业
小微课大应用
企业
企业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儿童画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The colour of my life
利津县黄河特大桥围堰水下浇注混凝土封底施工技术
小微企业借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