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家栋:奔月,奔月

2023-11-20

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孙家载人月球

这位老人,一生都与新中国的航天工程紧密相关——他是最年轻的“ 两弹一星”元勋,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是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他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是我国航天工程的“大总师”,孙家栋。

回顾这位果敢的、坚持的、荣誉等身的老人半个世纪的航天之路,与他的成就并道而驰的,是他始终如一的勇气和坚毅。

超宇宙速度

故事要从钱学森说起。

1965年,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出导弹和原子弹。钱学森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建议卫星研究应该提上日程了,“人造卫星的作用不光在军事方面,还可以搞广播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尤其是载人卫星,前景很广阔。”

当年8月,中国确定了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时间:1970年。只有5年时间,倍感压力的中国航天人商讨出发射第一颗卫星的12字要求: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

这个要求已经不算高,但当时的中国人连如何实现第一步都感到艰难。因为基础科学相当薄弱,人们连航天的概念都没厘清。要想飞出地球,飞行器首先得实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7.9公里/秒。中国从未有过这样速度的飞行器。

1967年建军节前的一个下午,孙家栋正趴在办公室地上设计导弹,收到了调任通知:“你来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工作。”

钱学森直接点名,孙家栋慨然领命,但激动又惶恐,此时他才38岁。

1968年,孙家栋提出应简化原来的卫星方案,卫星研制分“两步走”: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上天,在确保了有卫星后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工程应用卫星。

最终,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以振奋人心的方式从戈壁大漠成功发射,《东方红》响彻太空。大家盛赞:“没有孙家栋的这两下子,卫星发射可能还要再等几年。”

41岁的孙家栋一战成名,而中国也成为全球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停止发射”

“东方红一号”后,孙家栋开启了大半生的造星之路。他接下来的任务是返回式遥感卫星,也就是发射带有观测能力的卫星。

1974年11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望无垠的戈壁上,完成星箭对接的运载火箭正进入倒计时一分钟准备。千钧一发之际,卫星却没有收到“成功转内电”的信号,也就是说,运载火箭将会带着不能自行供电的卫星升空,送入太空的将是重达2吨的废铁。

孙家栋不顾一切地下了命令:“停止發射。”短暂排查后,技术人员发现一个未插好的电插头导致“横祸”。解决问题后,装满燃料的火箭再次尝试飞出天际。

但只过了20秒,地面人员发现火箭发生了故障。按照安全预案,只能自毁。耗费航天人近10年心血的遥感卫星,在空中炸成碎片。孙家栋号啕大哭,“细节决定成败”,这次失误对航天人是铭记一生的教训。

深刻的失败并没让航天人驻足原地,陷入自我怀疑和虚无主义。他们要把错误掘地三尺,面对它、解决它。在额济纳旗漫无边际的沙漠上,孙家栋带领着大家在沙地上捡卫星残骸,他们徒手把沙地往下挖了1尺多深,“任何一个小块的东西都要把它筛出来,炸得再碎也得把它挑出来。”分门别类好所有部件,再加上反复模拟试验论证,才发现一根外表完好、里头断了的小小导线,造成全盘皆输。

在失败的阴霾下向前并不容易,痛苦是真实的。好几次,在发射返回式遥感试验卫星时,孙家栋因为过于紧张晕倒在地。但失败也是赠礼,走出阴霾后,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升天。

此后,孙家栋先后担任“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卫星工程、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工程总设计师。1999年,70岁的孙家栋被授予“两弹一星”奖章,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奔月之路

20世纪90年代,世界兴起第二轮探月热潮,除了美、俄,欧洲、日本、印度等也加入了太空竞赛。其实中国的载人航天项目1992年就立项了,但探月步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落后于世界。

中国人万户被认为是全世界第一个尝试火箭飞行的人,因为梦想奔月,他坐在一个绑了47筒火药的椅子上,双手紧握两个自制大风筝,让仆人同时点燃,意图飞近梦想中的星球。

万户当然失败了。但1970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将一个酒海纪时期形成的月球撞击坑命名为“万户”环形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甚至将澳大利亚的卫星精准发射入轨,却始终未触达月球。毕竟,中国20世纪所有升空的卫星,与地球的最远距离只有3.6万公里,但月球距离我们38万公里。

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发布第一份航天白皮书,正式宣告:21世纪,中国将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研究。

2004年,“嫦娥一号”探月工程一期正式立项,孙家栋被任命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时,已经75岁了。虽然年过古稀,但孙家栋一如往常,腰杆挺得很直。他和总指挥栾恩杰、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被称为探月“三巨头”。21世纪开启,新的时代来临了。

一次中国人从未进行过的38万公里的奔月征途,在2007年打响。人们第一次意识到,从地球飞到月亮,不是往常载人航天飞船的飞行时长,而是要先在地月之间飞足近两周,通过10次变轨,以类似甩链球的方式奔向月球轨道。

2007年11月5日,探测大厅传来欢呼声,“抓住了,绕月球飞起来了!”电视镜头拍下了这一幕:全场掌声中,头发花白的“三巨头”与旁人拥抱。孙家栋悄悄背过身,掏出手帕抹眼泪。

这一掬泪水,饱含了太多的艰辛和幸福。

继往开来

“嫦娥一号”后,探月工程的交接棒从“三巨头”交到了年轻一代手上。

2019年,“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中国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一年后,“嫦娥五号”携带近2公斤的月球土壤返回,这是时隔44年人类再次带回月球样本。

中国宣布启动载人登月计划的2023年,孙家栋已经94岁了。

他曾形容内心深处对月球的渴望:“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总希望能拿到一手资料,才能在世界科学舞台上赢得瞩目和尊重。”这位老人的人生就像《人类群星闪耀时》里写的:“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是孙家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为了心中的星辰大海,“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

回到孙家栋还在为工作奔忙的80岁,也就是2009年,钱学森给他的爱徒写了一封信,末尾写道:“希望您今后保重身体,健康生活,做一名百岁航天老人。”

孙家栋百岁之时,也将是中国人真正踏上月球的时刻。而在94岁生日时,他为青少年们题写了“热爱科学爱航天,不怕困难勇登攀”的对联。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看世界》、《中国科学报》 等

猜你喜欢

孙家载人月球
LARGE TIME BEHAVIOR OF THE 1D ISENTROPIC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到月球上“飙车”
著名的载人深潜器
陪我去月球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鸟巢大作战
大钟惊魂
玩转正阳门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载人大戏再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