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然:要关注如何有效地建立起可持续的服务网络
2023-11-20
“技术如何善用于生活,是设计师面对的一大挑战,我们是技术转化为生活所用的节点。能够看到很多设计者面对适老化改造和设计的时候所带有的善念,只有具备这样的‘善念,才是善用技术的起点,才能找到平衡科技与生活,适应老龄化需求的支点。”
——王卓然
王卓然,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韩国国民大学设计学博士,清华大学艺术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士,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加拿大道森学院访问学者,民革上海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韩国国民大学TED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文旅部文化创业创意重点扶持人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上海工业设计协会青年设计师委员会副秘书长。
2009—2021年连续应邀参加“晒上海”概念产品设计展,其间多件作品多次入选文博会、文交会, 以及其他国际展览活动,并被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永久收藏;2011年应邀参加第五届“为坐而设计”国际著名设计师作品邀请展;2012年应邀参加“50把椅子国际著名设计师作品邀请展”上海展。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及研究以来,多次发表学术论文、译著,撰写专业教材、书籍,主持和参与各类型研究课题,2020— 2022年连续完成民革上海市委课题项目,项目重点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公共设施及环境,以及社区适老化建设问题。
《设计》: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有哪些?在适老化设计方面是否有所侧重?您个人专注于适老化设计中的哪个方向?
王卓然: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将工业设计专业(工科招生) 与产品设计专业(艺术类招生)分列的要求,我们由最初的工业设计专业变更为产品设计专业。上海师范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建立已有20年, 专业建设之初就确立了面向长三角地区制造型、设计型企业,为其长期输送设计人员的目标,因此“务实”是专业发展之本,强调对专业基础的学习和掌握,注重培养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立足上海城市特点,关注产业与社会的趋势和动向,不断有序地调整课程内容的侧重方向,把握学科前沿,持续地开展专业教学活动。当前为适应环境的变化,我们在教学上着重立足于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构建,强调“基础+ 专业”的模式,本科教学四年中始终保持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同时有序地增加专业领域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视野,为后续的学习或工作提供接口。在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方面也采取的是强化基础能力(实践与研究方面)并结合研究方向的思路,突出行业适应性,积极培养适应产业活动的相关高层次人员;同时兼顾人才持续发展需求, 有效引导具有研究潜力和研究爱好的学生,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
关于“适老化设计”的教学问题,我可以就个人的教学侧重进行介绍。本科阶段的产品设计课程内容由多个阶段课程组成,我所负责的产品设计课程(其中一段)内容是“出行设计”,我们关于交通工具设计的课程内容开展将近20年,从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到面向不同人群的出行服务需求设计,2015年开始我们逐步趋向于对社会出行问题的设计,无障碍出行、老龄群体出行、“十五分钟生活圈”出行、“慢行” 出行概念等成为我们课程研究和设计的重点,因此我们的侧重点是出行服务设计与适老化问题相结合(其他阶段产品设计课程也有侧重点的关于老龄问题的设计内容),同时兼顾对整体出行环境的精细化无障碍设计等内容。我们的研究室(以研究生教学研究为主)主要与适老化研究相关的方向是:城市出行与老龄化问题研究以及社区空间与适老化设计研究。
我个人从2007年参与一些城市工业改造开始关注城市无障碍设计问题;2014年在加拿大进行访学的期间,对北美地区重要城市进行考察,记录与研究当地如何进行无障碍设计和适老化出行服务设计; 后续在韩国首尔、日本东京等地区持续关注和研究当地如何开展城市无障碍服务设计等内容。近几年,持续关注的适老化设计主要聚焦于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的老龄化问题,重点研究内容有:上海轨道交通系统无障碍精细化设计与适老化问题、上海社区空间可持续利用的设计与适老化社区建设问题等,2021年相关课题成果被民革上海市委采纳,并提交上海市政协会议发言。同时在适老化设计方法和策略方面也在做相关的整理和研究。
《设计》:在谈适老化设计的时候,“有温度”一词经常被提到, 您会选哪个词作为适老化设计的关键词?
王卓然:我个人对设计比较务实一些,可能是“有效”“落地”等具有实效性的词语。适老化设计是建立在明确对象上的一种设计,设计工作指向老龄群体,为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产品、系统、体验,以及设施与空间环境等内容。
《设计》:适老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是怎样的关系?
王卓然:广义的无障碍设计是从通用设计和包容性设计的角度, 让设计全面地考虑到广大人群的需求,使每个人都能在所处的共享环境中感到舒适,便捷。因此,广义的无障碍设计是面向所有人的设计, 包容所有人的设计,让所有人感到在生活环境中不会被刻意地照顾, 从而实现平等的健康环境状态和心理状态。适老化设计可以说是具体面向一定人群(老龄化人群)的无障碍设计,重要的是对该群体的深入洞察和对其生理、心理、行为需求的考虑,并以此为设计的基本点,在生活环境系统中表达出来。适老化设计更具同理心,更为聚焦。
《设计》:在我国,养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问题,涉及政策法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人口分布等诸多因素,设计师在这个系统中是怎样的角色?适老化設计是否会涉及更多的设计伦理层面的考量?
王卓然:设计师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其既掌握已有的信息和情况,又要有建设性地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设计人员应当有表达的渠道,较为深刻的理解,以及具有远见的意识。
《设计》:在可见的未来,中国的老龄群体在生活中将面临哪些实际问题?哪些需求是容易或经常被忽视的?
王卓然:有几点问题需要思考:
第一,一方面中国面临老龄化问题,另一方面面对的是新增人口减少的问题,人口数量结构的变化将对老龄群体的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第二,城乡人口迁移所带来的人口年龄结构不均衡,导致乡村老龄群体生存问题严重;第三,地域经济差异导致环境差异所带来的老龄生活问题;第四,由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生命进化问题所导致的老龄群体的适应性变化问题;第五,社会生活中老龄群体的自我意识问题,第六,老龄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上述六点思考是宏观层面的问题,也是具体面对的问题,其中结构性问题是较为根本的问题,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要从战略上进行部署和计划,其中第六点问题应该是伴随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等条件进行的一次新的基础建设工作,从硬件上为老龄化社会的全面到来而进行的准备,同时应尽快地制定出相关国家标准,以确保成果有效。我们还应当注意系统性服务问题,如何有效地建立起可持续的服务网络面向可见的未来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设计》:进行适老化设计的设计师还需要掌握哪些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識?
王卓然:设计师(工业设计师、环境设计师等)一直以来就是跨学科领域进行工作,面向适老化的设计工作,应当对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材料学、可持续发展领域等诸多学科及知识有所认识和掌握, 因此,要成为一名设计师是要具备相当广泛知识和认识水平的,这样才能建立起知识结构关联,并逐步形成重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设计》:当70后开始成为老年群体的主体,会对适老化设计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王卓然:这是一个我们要不断面对的问题,就是设计者要与时俱进,并更加具有前瞻性。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70后人群的生活态势问题,这是需要进行洞察的,尤其对其所经历的发展阶段要进行关注, 并对其在心理以及意识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同时,这一群体也是建构对老龄化社会问题认知的群体,因此,新的议题和要求应当建立在不同视角之上。
《设计》:近期的新闻报道称,调查显示99%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这种趋势会给适老化设计带来怎样的启示和影响?
王卓然:我们从各种媒体渠道都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居家养老的内容,对于适老化设计趋势来说,首先我们有大量的居住空间、公共空间需要改造和设计,以应对更多的自主养老需求。适宜的居住空间以及便捷、友好的公共空间、环境可以起到对老龄群体生活的支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如何提供公共养老服务的问题,这需要协同设计、系统设计, 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适老化设计的理解,即如何构建友好型社区服务、有效建立公共养老与居家养老相协调服务、社会系统养老服务等。
《设计》:从您的设计实践经验出发,在开展适老化设计之前,设计师应提前做好哪些工作?
王卓然:设计师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善于观察和发现、有较强的洞察能力、能够把握本质问题、有关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能够有一个“老龄观”,设身处地地站在该群体的角度看待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同理心的设计思考,当然,这样的能力并非通过设计训练得到的, 需要的是真实的体验和丰富的情感。
《设计》: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种智能和技术高速发展的这些年,适老化设计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这些听起来跟老年人似乎不相干的科技力量在实践中能为老年人带来怎样的便利?适老化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王卓然:我认为善用智能技术是需要注意的,比如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诸多设计,都是基于智能技术的,各种芯片技术、识别技术都应用于寻找和辨识;一些智能性的康复机器人装置和设备有效地帮助了心脑血管病人进行恢复……技术如何善用于生活,是设计师面对的一大挑战,我们是技术转化为生活所用的节点。能够看到很多设计者面对适老化改造和设计的时候所带有的善念,只有具备这样的“善念”, 才是善用技术的起点,才能找到平衡科技与生活,适应老龄化需求的支点。生活无忧、自然和谐应当是我们需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