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娜:适老化设计的关键是“化”

2023-11-20

设计 2023年20期
关键词:老化养老老年人

“目前大家对数字鸿沟的理解更多的是2C端的终端设备—— 手机应用,尤其是智能手机被认为是数字时代的耳朵、眼睛和嘴巴,是五感的来源。不会使用智能设备或者使用较少的人群被称为“数字失能”群体。‘数字失能老年人是未来数字社会中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中需要兜底的重点人群,也是普及智慧养老过程中占比较大的人群。”

——山娜

山娜,北京服装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联合培养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老年学研究所硕士、博士,日本广岛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学生,雄安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特聘专家、湖南省汨罗市智库专家成员。长期从事人口老龄化、健康养老产业化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两部,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人,中残联辅具专项项目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产学合作系统育人项目参与人。研究方向为适老化设计、社会老年学和标准化研究等领域。

《设计》:北京服装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的教学特点有哪些?在适老化设计方面是否有所侧重?

山娜:北京服装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聚焦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社会、行业、产业发展以及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构建同行业紧密结合的完整教学体系,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践行“五育并举”。专业立足学校特色, 在艺工融合的基础上,聚焦智能与数字产品、运动装备、时尚生活、智慧健康、可持续设计等核心方向。培养服务于工业设计及相关领域, 兼具扎实专业基础与国际化视野,跨领域协作与终身学习能力,整合创新思维与设计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当今的老年人,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都经历过战争和饥馑,见到过民不聊生、穷苦落后和生活残酷,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度日的生活习惯,讲究物尽其用、不坏不换。但是随着建国后出生的新一代老年人逐步进入到老年期,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将发生明显变化,对于时尚产品和时尚生活可能会产生消费意愿,同时增龄会导致人体特征发生变化,相应的产品在人因学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的设计需求。基于时尚生活方式和人因学因素考量的设计是我们的侧重点。

《设计》:设计从业者或者非老龄化人口所理解的“适老化设计” 是否有差异?

山娜:目前大部分人对适老化设计的理解是产品是为老年人而设计、使用的。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讲,适老化设计的关键是“化”,“化” 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也就是说, 我们的产品只聚焦于老年人人群的使用场景的时候,会出现“标签化” 的趋势,觉得使用这款产品的时候就是老年人了,使得消费者产生“排斥”的心理,比如说比较传统的轮椅,大家会觉得使用轮椅的人都是身体功能受限的老年人,但是我在一些比较大的公园里看到过轮椅出租的,做得比较时尚,有一些年轻人会选择使用,方便又舒适。所以, 如果我们的产品设定是面向普通大众,但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根据身体机能的老化进行适当的参数调整(比如行驶速度、高度等)和零部件更换,以适应相应的场景,这样的产品就会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比如刚才提到的便于年轻人出行的电动轮椅,贴着的是“时尚”的标签, 而非“老化”或“功能受限”的标签,更为各个年龄层消费者所接受, 也更容易为老年群体所接受。

《设计》:在谈适老化设计的时候,“有温度”一词经常被提到, 您会选哪个词作为适老化设计的关键词?

山娜:为老年设计的设计价值的考量因素有多个方面。我们看到很多的适老化设计目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境地中,老年人群购买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适老化设计的接受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背后是适老化设计的适用性问题。第一,作为设计师,我们不能把适老化设计当作高高在上的噱头,而是要真正地体会老年人、照料者的实际需求,比如老花眼等视觉受限是什么感觉、关节炎等行动受限是一种什么感觉、面对一个无从下手的数字产品的界面是什么感觉等,作为一个身体功能完好无损的设计师没有切实的感受是很难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不便的,需要沉下心来体验,才能真正产生出同理心;第二,适老化设计的温度一词也包含对设计的伦理价值的考虑,对于有一些人群应该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考虑好不好的問题,在目前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我们也有大量的农村和贫苦老年人,他们的消费能力比较薄弱,要在解决老年人用不用得上适老化设计的问题上有所发力,同时考虑对现有设计的改良和改善,在外观和场景上实现扩展;第三,适老化设计的使用人群也比较复杂,除了老年人、伤病人等短暂的行动受限人群,老年人的照料者也应该被纳入视野中,他们也需要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支持;第四,我们理解“有温度”一词还有一个体现, 就是使用适老化产品应该有一种明快的、时尚的基调,而不是没有办法、没有选择的无奈之举。在用户眼中,使用适老化设计不应该遭受社会排斥,这也是“有温度”的设计的体现。

《设计》:在我国,养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问题,涉及政策法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人口分布等诸多因素,进行适老化设计的设计师还需要掌握哪些学科/ 领域的专业知识?

山娜:对老年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养老金和健康水平,是保证独立生活、自理生活的关键,其中健康是重中之重。当我们意图去解决养老问题时,最核心的本质是如何实现对老年人独立生活和自理生活能力的支持,因此,除了考虑政策法规、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等宏观因素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微观个体的健康需求。当老年人尚能自理时,我们需要关注着手解决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问题;当老年人面临健康受限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升、受限功能的补偿和康复。因此,作为设计师,我认为还需要具备一定生物学、力学、机械结构、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应该具有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人文视角的知识积累。

《设计》:当70 后开始成为老年群体的主体,会对适老化设计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山娜:老一辈的老年人(80 岁、90 岁这一代)从人生经历来说, 经历了战争、饥馑、动乱和开放,见证了共和国的起起伏伏。这样的人生背景无不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理念上烙下深深的印痕, 她们谨小慎微、物尽其用,小心翼翼地度过人生。但是70 后的准老年人,他们中的有些人赶上了共和国的轰轰烈烈的快速发展,有些人在正需要教育的时候赶上改革开放,享受了时代发展红利。她们完成了初步的财富积累和资源整合,并在财富持有步入老年。她们中的有些人在工作正值当年的时候接触了互联网,接触了新技术,并成为数字移民,他们虽然不是数字原住民,但是数字原住民所生活的互联网时代,是在这一代人手里逐步开始建立、引入来的。我们的准老年人消费观念已经具备,消费能力有了改善,但是我们的适老化供给层面呢? 供给不足、同质化严重、设计意识不强、落后、无效等老年等标签化严重等问题,成为限制适老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未来适老化设计也需要在供给端多多发力,提供更多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慢慢地市场才会培养起来。

《设计》: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种智能和技术高速发展的这些年,适老化设计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这些听起来跟老年人似乎不相干的科技力量在实践中能为老年人带来怎样的便利?适老化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山娜:无论是人工智能时代还是数字时代,我们的团队一直在探索养老科技能给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带来何种契机。这一点,我们很认可黄鲁成老师团队研究的成果。在智慧养老视阈下,养老科技与医药科技有所不同。养老科技在解决“社会交往”“心理健康”“疾病管理”和“独立性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医药科技通常是在老年人病重或即将出现严重情况下采取的,是危机驱动的模式; 而养老科技则是需求驱动模式,基于以人为本的概念,以补偿老年人日常功能、需求满足为目的。

智慧养老提出了很多年了,也有很多的企业进行了就地实践。我们得到的反馈是一直以来在老年人群体中推动起来比较难。但是疫情之后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归根到底,是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将数字鸿沟问题摆上了桌面,促进了它的解决。以前大家都知道老年人用智能设备用得比较少,但是怎么推动这个事情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手机企业去做就很难。疫情之后无时无刻不在的扫码、打车和在线预约等公共服务需求,使得很多老年人也不得不开始学着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所以总体上来说,大家对老年人数字鸿沟现象关注和研究较多。目前大家对数字鸿沟的理解更多的是2C 端的终端设备——手机应用,尤其是智能手机被认为是数字时代的耳朵、眼睛和嘴巴,是五感的来源。不会使用智能设备或者使用较少的人群被称为“数字失能” 群体。“数字失能”老年人是未来数字社会中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中需要兜底的重点人群,也是普及智慧养老过程中占比较大的人群。

我在《数字鸿沟中老年人数字失能及其测量指标研究》一文中提出数字失能的衡量指标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不具备数字能力。因为没有钱、不认识字、身体限制(视力不足)等问题无法接入到智慧养老设备中。

第二层级:数字能力部分缺失。不考虑因健康、经济能力不足或者受教育程度不足导致无法持有或者无法使用固定设备或者移动设备而无法顺利接受智慧养老服务,特指在已经“接入”到数字社会的前提下,无能力、无意愿或无需求跨越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1)数字经济时代的感触觉受限:跟年轻人相比,信息来源受限,不会用抖音、小红书、知乎等,可能也不知道在哪里接收到智慧养老的信息(耳不能听)。不知道如何使用网络平台表达自身意见建议,或者在业主群或者服务群里发表意见时只用语音不用文字,别人不愿意点开听,导致无法表达自身诉求或者诉求被忽略(口不能言);2)数字经济时代出行受限:无法顺利打车、购物、就医,无法在智慧社区内生活(人不能外出)。3)数字经济时代的控制能力受限:无法分辨真假网络信息, 容易成为电信诈骗受害者(丧失财务把控能力);比如因为陷入抖音、快手等运营类短视频平台,无法控制自身陷入网络沉迷,忘记正在燃气灶上煮的饭菜或者烧的水(控制能力减弱);4 逃避学习,没有或者丧失主动学习的兴趣,觉得现有养老方式就可以了,对接入智慧养老平台保持不安。

第三层级:数字能力相对缺失。数字能力的相对缺失可称为“相对数字失能”,指与年轻人比,老年人社交App 或购物App 使用频率低、单次使用时间短、会使用的功能相对较少等問题;还有一种“数字失能” 现象并不仅仅在老年人群体中存在,专业的数字化专家(如黑客、软件工程师、交互设计师、人工智能专家、算法工程师)与普通民众之间也广泛存在这种数字鸿沟现象,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老年人出行辅助与防护技术、老年大数据与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老年智能家居技术、老年人医疗保健技术、老年人认知管理技术、老年远程护理辅助系统与技术等老龄社会的新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下,无论年龄和职业,数字能力相对缺失可能表现得会更加明显。

虽然在前边我们一直在强调未来的老年人的消费能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大部分老年人还是20 世纪60 年代前出生的,在推动智慧养老的时候,我们的设计需要继续承担数字交互、智慧生活的科普教育工作,是属于智慧养老成本比较高企的阶段。目前面向老龄人口的专用设备、电器机械以及电子设备领域是专利比较多的领域。我们可以这么想,专利是创新,是进步的表现的同时,创新对老年人来说意味着较高的学习成本,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普及就会面临着时间维度的考验,老年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适应新技术。这是我们智慧养老成本比较高企的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数字鸿沟的原因。但是未来一旦跨过这个阶段,我们的学习成本、教育成本和基建成本降下来之后, 适老化设计可能会迎来新的发展期。

猜你喜欢

老化养老老年人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