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多发因素及控制探讨

2023-11-20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口蹄疫病原传染性

张 俊

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感染疾病较多,以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普通病为主,均会对动物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必须认真做好防治。本文以动物传染性疾病为例,重点分析探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检疫机制、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强化养殖环境的管理、消除传染病流行的必备条件,期望可以为从事此类研究的朋友们提供些许建设意见。

动物传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染过程中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对于畜牧养殖产业而言,传染性疾病的肆虐会导致动物大规模死亡,畜牧养殖的产量与质量均有明显降低,对人民群众和市场发展均有不利影响。正是基于如此,要非常重视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努力从源头上降低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以此确保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较系统的谈一谈畜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现作如下的论述。

一、畜牧养殖中动物易感染疾病的类型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易感染疾病主要有三种,即普通病、传染病、寄生虫病。

普通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分为内科病和外科产科病,发病原因相对复杂。针对普通病发病风险高的特点,必须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做好一系列的预防工作,并及时开展全面性的诊断,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具备发病率高、防治较困难的特点,一直以来都影响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以病毒和细菌感染为主,往往在动物之间可以快速的传播与感染。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性较强,所以防治难度相对较高。不过在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中,通过有力做好三点工作,便可以控制传染性疾病,即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所出现的寄生虫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原虫,二是节肢动物,三是蠕虫。通常情况下,动物的体内和体外均容易受到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能够吸收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同时可以不断扩大感染范围,导致动物全身受到寄生虫的危害。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的易感染疾病均有较大的危害,若是未能做好预防和治疗,势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动物养殖过程中,要始终将疾病的防治视为重点,必须做好全面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二、畜牧养殖中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必备条件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传染源,二是传播途径,三是易感动物。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感染某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动物,且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已经很好的生长和繁殖,排出体外导致易感动物出现感染。传染源可以分为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这两种。

患病动物是动物传染性疾病最为主要的传染源,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强度可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感染的宿主、病原体本身特点、环境。从病原携带者这一方面来说,有一些动物仅是携带病原体,但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应该清楚意识到一点,虽然病原携带者所排出的病原量有限,但因为很难被及时发现,所以是一种较为危险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畜牧养殖中动物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较多,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分为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

在水平传播中,传染性疾病可以在动物个体之间相互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的风险较高,原因是患病动物会不可避免的与健康动物相互接触,接触后便可以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再以间接接触传播为例,最常见的传播有空气传播、无生命媒介传播、有生命媒介物传播。比如在空气传播中,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大多数的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尘埃传播的传播空间与时间虽然相对较大,但是并没有过强的传播能力。再比如无生命媒介传播时,动物饲养过程中所使用到的饲料、水源、土壤均可以成为传播媒介物,另外,没有严格消毒的车辆或衣物也是常见的传播媒介。

在垂直传播中,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母体传染给子代,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一是经产道传播,二是经胎盘传播,三是经卵传播。在经产道传播中,怀孕母畜的阴道可以携带病原微生物,并到达绒毛膜或胎盘,最终导致胎儿感染。另外,当胎儿暴露在被污染的产道内,很容易感染母体的病原体,尤其是易感染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在经卵传播中,卵子中可以携带病原微生物,受精成功后也可携带病原微生物,禽类易出现经卵传播的风险。再以经胎盘传播为例,较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母体脐带血传染给胎儿,比如猪瘟病毒。

3、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是指易感染某一种病原体的动物,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病原体的毒力、种类,再比如动物自身的遗传特征。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的流行有较明显的特点和规律,主要可以分为散发、地方性流行、流行性和大流行。散发具有零星性的特点,疾病发生并未有明显的规律。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局限性,疾病是在小范围内传播。流行性多以暴发形式出现,短时间内动物的发病率可以突然性增加。而大流行有多种明显特点,比如来势凶猛,有着非常快的传播速度,短时间内受害动物较多。当易感动物的数量越多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风险也会更高,危害性更大。

三、畜牧养殖中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检疫机制

在畜牧养殖中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检疫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动物传染性疾病预防与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认真做好检疫工作,可以基本上控制动物传染性疾病。为此,在畜牧养殖中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必须积极的建立健全检疫机制,切实发挥好检疫工作的优势。

在建立健全检疫机制时,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意识到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性,定期对动物进行抽样检查,发现传染性疾病风险后及时消除,并将患病的动物及时隔离治疗。二是所有进出的动物必须做好检疫,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传染病风险,避免患病动物流入市场。比如在引进畜牧养殖动物时,要按照要求做好一系列的检疫工作,确保所引进的动物没有传染性疾病风险。三是要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畜牧检疫机制,强调早期的预防,做好疫苗注射、给药预防这项工作,以求有效降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以疫苗注射为例,通过注射疫苗可以很好地控制动物传染性疾病,但必须考虑传染性疾病的特点和流行环节,选用最为合适和科学的疫苗。总而言之,在畜牧养殖动物的传染性疾病防治中,检疫工作至关重要,必须不断健全检疫机制,同时做好多个方面的检疫工作。

2、强化养殖环境的管理

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对动物的健康生长会有较大的影响,某种环境状态下,动物出现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会较高。因此,要强化养殖环境的管理,有效预防动物的传染性疾病。在强化养殖环境的管理时,可以将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规划养殖场,确保养殖场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并远离居住区,养殖场必须按要求设置养殖区域、隔离区域、储存区域。二是养殖过程中注重环境的优化,始终确保养殖场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可以满足动物健康生长的需要。养殖过程中的一切污染问题要及时处理,有力消除传播源,最大限度降低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三是应重视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在养殖环境的优化之中,比如可以优化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达到自动化、清洁化、智能化的效果,进一步保证和提高养殖环境的清洁度。

3、做好定期消毒工作

动物养殖过程中要始终将消毒工作视为重点,并确保消毒工作的全面性、持续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降低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在动物养殖场的消毒工作中,按照要求配备消毒剂,消毒过程中按照要求控制消毒剂的浓度,确保消毒的安全与有效。为提高消毒工作的有效性,要认真分析传染性疾病的特点和传播风险,确保消毒药物和流程的科学性。以口蹄疫为例,在日常消毒时,可以使用0.2-0.5%的过氧乙酸,也可以使用2-4%的氢氧化钠,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

4、提高饲养管理的科学性

动物饲养过程中,要确保饲养管理的科学性,消除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比如在动物饲养时,要对所使用的饲料进行品质检验,确保饲料的质量。再比如饲料的营养要均衡,可以满足动物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物质的要求,避免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除此之外,所饲喂的饲料不能出现受潮的问题,坚决避免使用过期饲料。

5、消除传染病流行的必备条件

基于动物传染性疾病发生和传播的基本条件,在防治时必须有力消除这些基本条件。具体来说,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消除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动物。

比如在消除传染源时,必须做好定期的检疫工作和彻底消毒,将大环境中的潜在病毒及时消除。再比如切断传播途径时,必须有力降低动物接触传播的机会,避免动物受到传染性介质的影响,并确保养殖场空气的清洁度。应该说,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动物均对传染性疾病有易感性,所以保护易感动物往往无法取得最佳的效果。针对于此,要将消除传染源这一工作始终视为重点,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和降低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四、畜牧养殖中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探讨——以牛羊传染病为例

1、羊传染病防治

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传染病有四种,即布鲁氏杆菌病、口蹄疫、羊口疮、传染性胸膜肺炎。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羊的生殖系统可以造成较严重的侵害。当母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后,会出现流产,公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后可出现睾丸炎。布氏杆菌在体外的生存能力是较弱的,通常用消毒药物便可以有效杀死,且不耐高温。在当前的羊养殖产业中,通常对布鲁氏杆菌病采取“只防不治”的原则,在发现病羊后立即淘汰。在预防时,可以按照要求注射布病疫苗,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在疫苗免疫期是不能进行布鲁氏杆菌病检查的,所以疫苗的注射要灵活掌握。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性的传染病,对羊的乳房、口腔粘膜、蹄部这些部位的皮肤均可以造成危害。病羊的常见症状是蹄部疼痛,无法正常行走,颊部黏膜出现糜烂、水疱,口腔损害也较为严重。在口蹄疫的防治中,要坚持注射疫苗,灵活选用不同型的疫苗,可以用O 型和亚洲1 等主型疫苗。原则上口蹄疫不进行治疗,要在羊养殖过程中做好一系列的防护,切断口蹄疫的传播。

羊口疮也称之为传染性脓疱,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引起,羊的患病部位是口腔四周,一些病羊的嘴巴可以患病,且可发出恶臭味,此时会影响羊的采食。长时间的研究中发现,羊口疮的治疗中,应用抗病毒药物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一些中药可以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双黄连。通常情况下,3 月龄以下的羔羊出现羊口疮的风险较高,要及时治疗,清洗患病部位时可以用高锰酸钾。在预防羊口疮时,可以在羔羊出生一周后注射传染性脓疱疫苗。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绵羊是绵羊肺炎支原体,山羊是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有细微的不同。绵羊肺炎支原体既可以感染绵羊,也可以感染山羊,但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可以感染山羊。在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时,可用的药物主要是卡那霉素、恩诺沙星、酒石酸泰乐菌素。不过药物治疗的成本较高,为有效防治传染性胸膜肺炎,还是应该早期做好预防,预防时重点做好圈舍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圈舍要通风良好。如果发现病羊,则应该及时淘汰。

2、牛传染病防治

在牛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传染病有流行热、结核病、口蹄疫这三种。

流行热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多发生在夏季,无论是黄牛还是水牛均易传染。通常情况下,壮年牛的发病率更高,且发病较为突然,可以通过飞沫和血液传播。在牛流行热的预防中,要特别注意圈舍的卫生清洁,将粪污及时清理,并做好消毒,灭蚊杀虫应持续性进行。另外,要及时为牛群注射高免血清。在治疗牛流行热时,可以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剂量控制为20-40ml,如果是重症,则可以用适量或大剂量的抗生素,还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

结核病的病原是结核杆菌,可以广泛分布在病牛的各个器官。比如可以存在于病牛的消化系统内,并随着病牛的排泄物排出,周围的牧草、水源会被污染,健康牛接触后会因此感染。在结核病的防治中,应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做好检疫,有效消除结核病的风险。日常养殖过程中要做好常规消毒,应该每一个月进行1次彻底的消毒。为有效治疗结核病,可以用对氨基水杨酸钠、链霉素,且治疗时可以同时肌肉注射和口服。如果病牛的症状较为严重,则应该及时扑杀。

口蹄疫的易感对象是奶牛,若治疗不彻底,则病牛可以长期携带口蹄疫病毒。在每年的春季和冬季,口蹄疫的发病率最高,危害严重,必须做好预防和治疗。在预防口蹄疫时,可以给牛群注射疫苗,主要是弱毒苗或灭活苗,以便可以有效提高牛群的免疫能力。对于病牛要采取有效的治疗,重点是洗涤口腔,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加用2%的食醋。洗涤完毕后要在溃烂面上涂抹药物,通常是涂抹10%的碘甘油。除此之外,局部治疗时可以用抗生素、强心剂、营养补剂,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的传染性疾病有很大的危害性,必须足够重视,认真防治传染性疾病。在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要将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视为核心措施,按照要求建立动物传染性疾病防控体系,实施严格有效的养殖管理。后续在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研究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探究更多科学可行的动物传染性疾病防治要点与措施,以此更有效地确保畜牧养殖产业的安全。

猜你喜欢

口蹄疫病原传染性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口蹄疫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