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生态圈重构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改革研究
2023-11-20
2022年8月,在首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大会上,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我国将系统重构职业教育生态,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立足本土发展特色和已有基础,肩负起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发展空间的时代重任。因此,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进一步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持续凸显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一)生态圈
生态圈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的是特定区域内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自我调节、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其具体是指不同生物品种在自身形态上以群体的形式融入并共存于大自然的环境中,群体之间构成特定的关系链。在这个链条内,各群体之间按一定的计划和规则实现并存。生态圈具有相对稳定、自动平衡及可持续性等特性,该意义上的生态圈又称生物圈,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包含地球生物链上所有存在的生态环境及生物等内容[2]。1993年,美国学者詹姆斯·摩尔(James Moore)将“生态圈”概念引入其他学术领域,使一部分学者和专家开始研究其在科研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职业教育生态圈是生态圈概念的衍生和引用。
(二)产教融合机制构成要素及理论依据
产教融合机制构建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的高度配合。政府、企业和学校围绕各自的核心目标,深度合作、相互促进,在完成自身目标的同时促进产业升级。见图1。
图1 学校、政府和企业高度融合下的生态循环体系
政府——统筹要素。政府虽然不直接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具体内容,但作为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保障措施,如产教融合机制监督、教育经费划拨、创新研发成果激励政策制定等。另外,政府在生态圈建设中的职能还包括平台搭建,如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成立创新研发产品孵化基地,促进产品转换等。
学校——核心要素。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其教育理念、教育形式以及教育成果对生态圈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是职业教育生态圈重构的核心要素。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根本任务是实现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企业——关键要素。企业在生态圈的构建中是教育场地和资源的提供者,企业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提出产业的人才要求驱动学校开展教育。当下经济结构变化较快,科技迅猛发展,企业的发展受到自身经营风险的制约,往往比学校付出更多,一旦企业没有创新动力需求,学校的产教融合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企业是整个生态圈建设的关键主体[3][4]。
二、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现状
(一)政府统筹服务生态角色缺位
政府作为政策和机制的制定者,其主要功能在于构建有机的政策机制体系,根据社会和产业的需要来调整相关措施,协调其他两个要素之间的合作。但在目前的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统筹服务的生态角色功能并不突出。
一是政府自身各部门的机制整合欠缺。政府在生态圈的运行中扮演着统筹的角色,协调各方面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而目前产教融合机制项目建设没有特定的归口部门,涉及面广人多,各部门之间不能统一协调和统筹。因此,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此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政府机制建设不完善,缺乏促进“政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保障机制,导致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布局。
二是政府的服务功能较为薄弱。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的核心任务。企业开展人才引进需要得到政府各方面的服务,如金融、税收、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政策。由于政府的相应服务机制不健全,企业研发人才在工作过程中受时间、空间等多因素影响,不能专注于项目的开发创新和技术的研究,而是更多考虑风险及后顾之忧[5][6]。这使得地方无法吸引高层次人才,产教融合生态圈的运行受限,不能正常循环。
(二)高职院校内部生态循环不畅
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创新,推动生产力提升和地方经济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内部生态循环不畅,没有把产教融合机制很好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学生在校期间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一是学校顶层对产教融合的设计意识不足。由于我国产教融合机制实行较晚,一些学校对于该机制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平台以及课程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在科研产品转化及孵化基地方面缺少资金的投入;学生能感受到的企业氛围还停留在简单的企业参观方面。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系统的岗位培训和实践,影响产教融合效果的提升。
二是学校产教融合运行模式落后。在国家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其融合模式还不够灵活,校企产教融合平台无法满足有效推进多元主体协同的要求。如体现学生特点、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同比较缺乏;技能培养与专业教育还不能全方位与当地资源融合,以至于区域校企协同育人生态圈单薄。
三是师资队伍供给薄弱。教师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主体,产教融合的实施对师资要求较高,教师自身首先必须有洞察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从而形成先进的现代化思维,并将这些思维传播到学生中去。而目前高职师资队伍结构单一,由于受到机制的约束和影响,校外企业技术专家也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授课,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产教融合教育较为浅薄。
(三)企业平台外部生态运行欠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企业外部生态建设如果不能很好地运行,和学校合作不能实现共赢,就不能实现人才吸纳,无法推动产教有机融合。
一是企业经营目标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和高职院校相比,往往付出得更多,如额外的人力成本及培训耗材,他们的目标是获得人力资本的回报;学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锻炼,能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能力提升。因此,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务必确定一个共同目标,或者有一定的政策保障或体制约束才能实现共赢。而目前这样的政策和机制尚未健全。
二是学生参与企业实践还存在认识差异。产业结构改革使学生学习的价值观发生改变,随着学校、企业以及行业组织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更多的高职学校对实践课也越发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实训、实验的课时比例逐步增加,但是学生在校外对口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却不多。甚至有部分学生对企业实践的活动认可度不高,觉得在企业实践是剥削他们的劳动力,因此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增加学生心理负担。
三、职业教育生态圈重构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改革路径
产教融合机制的改革是实现职业教育生态圈重构的重要内容,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成果创新,产生更多的创新企业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的目标。机制构建中,各主体都有自己的细分目标,即政府实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推进企业和学校融合、促进学校项目研究和企业实际需求的融合以提升产业升级的目标;企业实现利润提升、利用学校平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并投产以引领产业发展的目标;学校实现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与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并支持产品的传播和共享的目标[7][8]。因此,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改革必须以打造政府主导下的高效生态闭环为目标来进行路径设计。
(一)坚持政府主导,突出政府的统筹角色
产教融合机制的建立必须明确各协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协同运行模式。在这个系统中,企业是生产中心,学校是提供技术和知识的来源,政府则是确保三者之间稳定关系的基础。
一是以激励政策为手段,实现校企共赢的目标。政府采用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要求各主体各司其职,以保证持续、稳定发展。如政府要在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促成联合育人协议或研发项目孵化机制;在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及运行机 制的基础上,以参股、合伙、雇佣等形式建立稳定的联系机制;政府牵头邀请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积极参与校企间的工作,在各方的支持下,形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二是以服务校企为目标,成立区域产教融合联盟。政府组织企业和高职院校双方洽谈,成立产教融合联盟,与高职院校一起协同育人。如以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入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模式,形成高职院校与企业“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科教融汇”的良好局面;政府提供资源联合企业一起进校园进行专项招聘,让学生能尽早了解用人单位需求,能使学生以企业的标准来对自己进行生涯规划,实现学生到社会人角色的有效转化。
三是以人才对接为平台,实现校企人才有效对接。政府统筹构建产教融合人才需求对接平台,一方面调研企业需求及产品研发情况,另一方面引导高职院校发挥专业资源优势,将学校教师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转化,推动校企资源有机整合,形成良性循环。
(二)坚持学校核心,强化教学改革
学校采用成果导向教育理论(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融入教学改革,即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主导变为辅导,教师的身份转变为教练等辅助活动者,以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每个学生学习结束后应该实现这种学习成果。
一是完善奖学金政策,以产教融合创新成果专项奖学金为成果导向。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产教融合的创新成果纳入奖学金评定机制,企业和学校分别设立奖学金激励学生创新行为,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研发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提升学生对新兴产业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高职院校整体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营造优质校园文化,以各项赛事为结果导向驱动产教融合。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将赛事成果融入校园文化,有利于营造更加积极的产教融合文化以更好的实现赛事驱动创新的目标。如开展研发作品比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还可以结合企业需求举行专业技能大比拼等活动,将产教融合活动课内与课外联动,校内与校外合作,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养成信念和价值观[9],切实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三是深化教学改革,以产业及就业岗位需求人才标准为结果导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着力于拓宽学生“学以致用”平台,反向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如以创新教育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类型层次进行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开放拓展研发的应用场景、为学生拟定应用场景“行军路线图”、加大实践训练课的课时比重、为学生提供虚拟创业场景训练、主动为创业者找资源,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尽快适应就业岗位需求。
(三)坚持企业主体,引领产业发展
企业是产教融合机制建设的关键因素,在与学校的产教融合建设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也给学校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实践平台,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在加强平台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引领着产业的发展。
一是倾向性培养人才,促进“成果—产品”的转化率。产教融合目标统一是企业子系统运行的基础,也是提升成果转化率的有效手段,企校之间只有真正实现利益平等交换才能实现共赢。学校和企业可以在职称认定、岗位晋升方面倾向性地设定参与产教融合项目的人员,双方面激发人才主观能动性,形成学校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科研服务,企业专家为学校引领前沿市场需求的良好局面,有效促进校企交流,形成“产、学、研”链的有效运行,促进企业生产力及成果转化率的有效提升。
二是重视创新研究,加大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企业不断加强研究的投入力度,如联合高职院校建立专项技术实验室,利用教师资源共同研发产品,带动学生一起参与创新;赞助学生科技方面活动,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人才和科技项目;参与政府组织的人才引进项目,制定激励政策引进高端人才,为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为企业自身品牌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帮助。
三是全方位培养学生,实现人才引进的良性循环。当前人才市场的现状是“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企业应以“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的方式与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对接,将企业文化及企业用人标准提前在学校渗透。在联合培养方面,采用“双导师制”,即将学生的考核多元化,在校表现和企业实践的成绩一起纳入考核系统,使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提升产教融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