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3-11-20刘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美术教育大学生

摘 要:在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目标。美术教育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却经常被人们忽视。现阶段,大学美术教育要正确认识审美素养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将审美素养培育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简要阐述在大学美术教育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意义,提出大学美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途径,期望为高校提高美术教育效果和发挥美术育人价值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美术教育;大学生;审美素养

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高校学生是保障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发展大学美术教育对于完善高校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审美观念下滋养身心,满足精神需求,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是艺术学院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培育大学生人文素质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高校需要重视高校美术教育,以优秀美术文化为主要载体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学生全面发展之路上充分体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一、当前大学美术教育发展状况

在倡导“五育”协同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在学校育人任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美术教育在不同的学校阶段中所占比例并不相同,我国一些高校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在设计课程时,通常将美术相关课程设置为选修类课程,部分师生抱着“走形式”的态度进行教和学,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美术教育课程时只看重结果,忽略学习过程带来的本质提升。大学生无法在大学阶段体会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良好的审美素养对个人提升精神世界和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美术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出现社会、高校、师生等方面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师资力量有待提高,课堂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由此可见,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日常教学过程中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在大学美术教育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主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创造平面视觉或三维视觉的作品,以此表达美和创造美,是表现创作者思想感受的艺术方式之一。美术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它通过审美的方式对浸润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片面地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追求以优秀的作品来教育人、以深刻的作品来感染人。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国家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共同育人。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具有以情育人的特点。美术教育没有逻辑公式,而是以真善美的艺术形象来连接作品,沟通心灵,给人以情感触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身心愉悦,精神充实,是包含并超越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而最终达到悦志悦神的精神快乐。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互联网,思想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受到猛烈冲击,高校学生的身心在无形当中受到侵蚀。大学美术教育能够通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创作,启发学生自主追求美好事物,让学生在优秀作品中不断感受、确认自我,在美术教育的帮助下让学生认知生活美、享受艺术美,以美孕育美好人格,以美丰富精神力量,为人的健康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启发作用。

(二)凸显审美价值

优秀的审美素养是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凝聚出的宝贵精神财富。审美素养的核心内容是艺术修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认知、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等各种因素的组合,审美素养既体现了人对美的认知、感受能力,又体现为对美的创造能力。将培育审美素养融入大学美术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正确审美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辅助大学生更加充分地发展他们的綜合素质。

首先,当前的教育体系依然无法避免地侧重于智育的培养,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愈发感到枯燥,还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而美术教育可以唤醒学生内在的兴趣,有效缓解其他学科带来的压力,通过“五育”融合让大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不那么单调枯燥。美术教育还可以通过艺术与生活相结合,指导学生针对日常生活进行美术创作,由此可以拓展大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美术教育提倡学生追求高品质的学习和生活,在人的发展完善过程中要以愉快、希望的态度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美术素养伴随着自我的成长而提升。高校作为学生踏入人生下一阶段的重要转折点,是连接着学校和社会的至关重要的培养基地,高校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保障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主动追求审美价值,把真善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凸显审美价值。总的来说,要通过审美素养培育使大学生对美术的理解不仅限于某一种艺术创作,更重要的是培养高雅品格,提高人文素养,为促进审美观念的进步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打下牢固根基。

(三)保障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首先,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三观”正处于关键的成型期,对外界的信息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由于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因此对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个人与群体的认同感非常敏感。一些媒体平台和商家经常利用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传播到学生群体中。如果不通过学习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向指引,则可能会让学生出现是非不分、美丑不分的情况。学校教育是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而美术教育能够在价值观形成中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的美术素养教育。通过经典艺术作品、优秀传统文化来展示、表现高尚的价值观,在对经典艺术的欣赏和品鉴过程中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审美价值观,同时使学生明确审美判断,使关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大学美术教育对于社会和谐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包容、传承、主体化是美术教育与生俱来的特点,作为传播高雅艺术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美术教育还担负着促进社会文化建设、文化繁荣的重要任务,在教育中有不同寻常的价值。审美素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需要,第一是能够使人在审美过程中消除日常工作的疲劳,以美的事物调节心理情绪,从而充满活力地投入工作。第二,美术是一种结合视觉、思维、动手能力等的多器官共用活动,通过艺术熏陶,能够挖掘人的内在潜力,激发人的本质力量。第三,良好的审美素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始终在相互印证。正确的艺术鉴赏价值观念是品味艺术之美的前提,如果将艺术看作商品或把艺术欣赏作为一种自身优越性的体现,则不可能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同样,艺术创作也需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只有艺术创作与社会主流意识相互促进,二者才会共同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这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对个人思想意识与人文素质提出的要求。

三、大学美术教育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路径

(一)高校统筹安排,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重视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学,明确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主的教育理念。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保证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前提。因此,高校需要引进优秀的美术教师,不仅要从专业知识方面进行考核,还要对教师的审美素养进行评估,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和督查工作,确保教师能够紧跟教育时代理念,落实审美素养的教学目标,把审美素养渗透到美术课程中去。其次,高校还应及时优化教学模式。采取更具深层性的教学模式,例如将美术课程与历史课程相结合,教师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既要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艺术鉴赏,还要引导学生思考美术作品背后所隐藏的历史条件和时代内涵,做到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最后,高校要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目的是要通过教学评价增强教学成效,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在期末,高校则可以通过网络方式,让学生对教师的美术教学方案提出建议,通过课堂互评的方式保障审美素养融入美术教育。

(二)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明确教育理念

在高校教育的实施中,想要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要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首先,美术教育应培养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性。当前大学美术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受教育者经常是被动地、盲目地接受美术知识,而审美活动中人的自由自觉性被忽略。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教育者主动指引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发挥审美主体性,还需要增加学生在美术教育中的参与度,激发大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感,以发展的眼光去指引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其次,美术教育要注重将美育与生活相结合,提升大学美术教育的实际应用作用,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审美素养培育,真正做到提高大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使大学生培养良好审美素养,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最后,还要引导学生领悟中国独特的传统美术内涵。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许多美学思想,并且在世界美术发展中独树一帜,同时中国古代艺术家从内涵、风骨、意境、韵味等方面表现美,不论是绘画还是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将更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美术教育,创造出一套符合中国学生特点的美术教育体系。

(三)与其他高校加强合作,共建共享资源平台

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审美素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各大高校共同实施和贯彻,教育工作理念要涵盖高校内部的每一位管理者以及师生。而美术教育还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学校中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因此在教育资源方面,高校之间需要通过互联网搭建以审美素养培育为主的教学平台,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这样师生都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平台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它可以承载数万师生共同交流,还可以让美术教育的教材元素更加多元和丰富,避免大学美术教育出现滞后性的问题。学生在使用网络平台时还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各种展览场馆的艺术品可以通过数字图像化、360度全景采集、3D技术等呈现在互联网平台当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参观艺术项目,熏陶自身审美情趣,以此可以大大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同时,各大高校要积极鼓励各学校的美术教师进行教学探讨,积极组织美术教育专题讨论,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发放一定的学术奖励或资金奖励。高校通过加强美术教育合作和共享美术资源平台,不仅对教师的學术水平有所助益,还能够满足学生更多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选择美术学习方式上实现自由。

(四)加强社会实践,协同推进教育建设

新时代下,发挥大学美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实际作用,还需要丰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以不断增加艺术元素。首先,在大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形式,通过各种活动培育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审美素养。例如,在讲解优秀传统艺术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美术资源,向学生介绍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和现代化发展,并且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开发利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中心、艺术博物馆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附着在艺术品上的审美内涵,接受文化熏陶,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全方位体验美术的魅力,还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其次,高校还可以加大与当地艺术场馆或艺术基地的合作,为学生“走出去”打造充足的平台,使学生的美术素养真正通过实践进行培养。最后,高校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美术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渗透性,这种渗透性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环境的美术氛围当中。除课堂教学之外,校园氛围也是塑造学生的审美素养的途径之一,如优化校园环境设施,设置校园美术墙或美术展览台,鼓励学生结合校园特色文化进行艺术创作,在增强自身审美素养的同时打造良好校园艺术环境。

四、结语

在培养大学生审美素养的过程中,美术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浸透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不论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来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美术教育都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咸国军.新时代大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3.

[2]刘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3]胡远远,杜晓利.对学生审美素养评价几个问题的探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3(3):63-67.

[4]张炜.审美素养在“五育并举”中的理论建构作用[J].大学,2023(13):189-192.

[5]耿新荣.基于审美素养提升的大学生美术教育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5):61-62.

[6]郑劭煌.审美素养教育在美术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15):30-31.

[7]郑勤砚.以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教育[J].美术观察,2017(4):11-13.

作者简介:

刘垚,中国计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美术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