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种药剂防治苦瓜蚜虫田间应用效果试验

2023-11-19黄伟康贾静静王德玉吉训聪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9期
关键词:除虫菊联苯吡虫啉

陈 龙,黄伟康,秦 双,贾静静,冯 青,王德玉,吉训聪*

(1.定安县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海南定安 571200;2.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海口 570000)

0 引言

苦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其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1],且具有药食同源的效果。研究表明,苦瓜有清心明目、除湿利尿、排毒防癌等养生美颜调节作用[2],是很多人喜爱的一种蔬菜,也是海南重要的冬种北运瓜菜之一,种植面积达0.8万hm2,也是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3]。海南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合冬种苦瓜产业的发展。苦瓜连作及海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容易造成苦瓜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苦瓜病害有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角斑病、疫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等[4-6]。虫害有瓜实蝇、瓜绢螟、蚜虫、蓟马、粉虱等[7-8],其中,蚜虫是苦瓜栽培过程中常见的重大害虫之一[9-10]。

蚜虫,又称蜜虫,属同翅目蚜科植食性昆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蚜虫对苦瓜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卷曲、皱缩、畸形,光合作用降低,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其次,蚜虫还传播多种病毒。在生产上,蚜虫的防控以农药防治为主要手段。目前,杀虫剂对苦瓜上蚜虫防治效果的研究仍较少,仅有夏丽娟等采用植物源农药苦参碱防控苦瓜蚜虫[11],且在苦瓜上登记防治蚜虫的杀虫剂较少,仅有2个。在生产过程中,苦瓜蚜虫防治,主要参照其他作物防治蚜虫的药剂与使用剂量。因此,为了筛选出对苦瓜蚜虫防治高效的药剂,进而做到精准施药,减少杀虫剂使用量,本试验选择9种药剂用于防治蚜虫,研究其对苦瓜蚜虫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海南苦瓜生产中精准杀蚜虫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本试验选择9种药剂,即0.5%除虫菊提取物SO(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70%吡虫啉WG[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40%啶虫脒SP(福建新农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0%联苯·吡虫啉SC(天津市汉邦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39.4%杀虫·啶虫脒SP(广西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烟茶绿宝(海南桔槟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9%软皂水剂(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D-柠檬烯SO(奥罗阿格瑞国际有限公司)以及满必击(海南桔槟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田间试验方法

试验地位于五指山市毛阳镇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基地。试验于2023年2月21日~28日苦瓜蚜虫发生期进行,苦瓜处于开花结果期。试验苦瓜采用大棚种植,2畦/棚,2行/畦,株距60 cm,行距100 cm。按常规生产管理,长势基本一致。各小区种植的品种及施肥、浇水、中耕、松土除草和修剪等管理措施一致。试验设置10个处理,1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 m2,设置保护行。

各药剂用量分别为:0.5%除虫菊提取物500倍、70%吡虫啉10000倍、40%啶虫脒5000倍、30%联苯·吡虫啉5000倍、39.4%杀虫·啶虫脒3000倍、烟茶绿宝500倍、49%软皂水剂50倍、5%D-柠檬烯500倍、满必击500倍。蚜虫发生期,用农帮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型号3WBD-20)按900 L/hm2用水量均匀喷雾1次。1个小区标记5~10株有虫株,调查3~6片叶/株,1个小区调查30片叶,并挂牌标记,固定观察叶片。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分别于1天、3天、7天调查定株上存活的虫口数量。

1.3 数据处理

杀虫剂对苦瓜蚜虫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试验数据用IBM SPSS 19.0软件,采用Duncan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分析可知,药后1天各处理组对蚜虫的防控效果较低。防控效果从高到低分别为:70%吡虫啉、0.5%除虫菊提取物、39.4%杀虫·啶虫脒、30%联苯·吡虫啉、40%啶虫脒、5%D-柠檬烯、49%软皂水剂、满必击、烟茶绿宝,防效均低于30%,但0.5%除虫菊提取物、70%吡虫啉、30%联苯·吡虫啉、39.4%杀虫·啶虫脒这4种药剂对蚜虫的速效性显著高于其他实验处理组(表1)。导致药效较慢的原因,可能与这几类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有关,这几类药剂均为神经毒剂,见效较慢,可能蚜虫已吸收药剂,药效已经产生,但其仍未死亡。

表1 不同药剂对苦瓜蚜虫田间防控效果(1天)

药后3天,防控效果从高到低分别为:0.5%除虫菊提取物、70%吡虫啉、30%联苯·吡虫啉、39.4%杀虫·啶虫脒、40%啶虫脒、满必击、49%软皂水剂、5%D-柠檬烯、烟茶绿宝。其中,0.5%除虫菊提取物、70%吡虫啉、30%联苯·吡虫啉相对其他药剂已有较好的防效,防效分别为52.01、51.60、45.47%,显著高于其他实验处理组。40%啶虫脒单剂与39.4%杀虫·啶虫脒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而5%D-柠檬烯、满必击、烟茶绿宝、49%软皂水剂这几种药剂,对蚜虫的防控效果仍较低,防控效果低于30%,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表2)。

药后7天防效,从高到低分别为:0.5%除虫菊提取物、70%吡虫啉、30%联苯·吡虫啉、39.4%杀虫·啶虫脒、40%啶虫脒、5%D-柠檬烯、满必击、烟茶绿宝、49%软皂水剂。其中,0.5%除虫菊提取物、70%吡虫啉与30%联苯·吡虫啉对苦瓜蚜虫的防效较好,防效均超过了75%,其中0.5%除虫菊提取物防效最高,为81.68%。0.5%除虫菊提取物、70%吡虫啉与30%联苯·吡虫啉之间,防效无显著性差异,显著高于其他药剂。40%啶虫脒、39.4%杀虫·啶虫脒、5%D-柠檬烯对蚜虫的防效一般,但显著高于烟茶绿宝、49%软皂水剂、满必击这3种药剂的防效。满必击、烟茶绿宝、49%软皂水剂这3种药剂防效较差,均低于60%(表3)。

试验结果表明,在苦瓜蚜虫防治过程中,推荐使用0.5%除虫菊提取物、70%吡虫啉与30%联苯·吡虫啉。其中,除虫菊提取物属于植物源农药,无农药残留,所以在苦瓜蚜虫防治过程中,可优先选择使用,以减缓蚜虫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满必击、烟茶绿宝、49%软皂水剂这3种药剂,虽然对苦瓜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差,但可作为助剂与化学农药混配,以提高防治效果。在整个试验期间,9种试验药剂处理组均未发现苦瓜植株出现黄化、畸形、枯萎和生长停滞等不良反应,表明这9种药剂用于苦瓜蚜虫防治是安全的,不会对苦瓜植株产生药害。

3 结论

蚜虫作为苦瓜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发生时种群数量大,繁殖较快,且海南冬春的温湿度非常适合其生长。加之长期采用杀虫剂防治,施药不科学,致使蚜虫的抗性发展比较迅速,一些常用杀虫剂对其防治效果不佳。如本试验中的40%啶虫脒与39.4%杀虫·啶虫脒,对蚜虫的防治效果一般,仅为70.85%与73.92%。这可能也因为,在平时,当地农户使用该药防治苦瓜粉虱,诱导了苦瓜蚜虫抗药性的增加。

与夏丽娟[11]研究结果对比,本试验同样使用植物源农药除虫菊提取物防治苦瓜蚜虫,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说明不能长期依赖并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需要与生物药剂、植物源农药等交替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与赵鑫[12]的研究结果对比,采用吡虫啉防治蚜虫,药后3天,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均较差,为43.85%~51.44%,与本试验防效51.60%结果相当。药后7天,防效较好,达70.02%~78.13%,与本试验防效77.95%相当。因此,吡虫啉对蚜虫有相对较好的防效,但也不能过分依赖吡虫啉防治蚜虫,应与其他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避免抗药性产生。

试验结果表明,单一使用烟茶绿宝、49%软皂水剂、满必击助剂对蚜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赵艳[13]添加助剂有效提高农药防效的研究结果相近。这可能是助剂在植物表明形成保护膜,阻碍了蚜虫吸食汁液,进而减缓了其爆发。说明,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助剂能有效提高防效。通过田间防效研究,优先推荐使用植物源农药0.5%除虫菊提取物,其次选择70%吡虫啉与30%联苯·吡虫啉。在田间生产过程中,选择防控农药的同时,可添加烟茶绿宝、49%软皂水剂、满必击作为助剂以提高防效。

猜你喜欢

除虫菊联苯吡虫啉
不同基因型生态型除虫菊中的除虫菊酯含量分析
天然植物源农药除虫菊酯的杀虫特性、作用机制及应用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不同栽培方式对除虫菊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最著名的灭虫植物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新型联苯四氮唑沙坦类化合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