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行为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创新
——基于MOOC+FCM的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3-11-19黄永琦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8期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线下教学资源

张 琳,黄永琦

(西北工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引言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典型模式,重构了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更是成为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新常态[2]。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二元对立局面,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因此,混合式教学的积极作用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4],基于混合式教学探索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价值[5]。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与心理规律,包括人格、能力、态度、知觉、价值观、群体行为、领导理论等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组织中个体差异、群体合作、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从而解释、预测、引导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目标。“组织行为学”课程面向西北工业大学全校本科生开设,属于管理与领导力类通识课,共32个线下学时,16个线上学时,2学分,对于提升学生解决现实中复杂组织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支撑高校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针对目前“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导”“混合式教学水平不高、资源不足、评价单一”等问题[6],“组织行为学”课程从2019年开始进行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和实践,基于MOOC+FCM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逐渐成为西北工业大学广受欢迎的热门课程。

一、组织行为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线上线下教学定位与关系不明确

在混合式教学中,如何充分衔接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设计混合式教学体系、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和时间是重点探讨的问题[7]。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是否能密切配合、优势互补成为关键。虽然“组织行为学”课程具有较丰富的网络慕课资源,但很多教师仍愿意进行传统的线下教学;即使引入慕课资源,也会出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定位不清、关系不明,无法合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问题。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会学但不会用

传统的“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方式存在教师理论“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忽视了管理实践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未能协调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之间的关系[8],造成学生对课程理论的高层次认知不足(分析、评价、创造),难以激发学生主动运用课程理论解决复杂管理实践问题的意愿和能力。

(三)师生互动少、互动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组织行为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与传播者,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知识,课堂角色固化。因而,学生易普遍感受到“课堂单调乏味”“教学形式单一”“老师和我们互动少,上课没有参与感”,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造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不强,学习效果不佳。

二、基于MOOC+FCM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体系

“组织行为学”课程建立了基于MOOC+FCM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体系,如图1所示。以教学目标达成为核心,线上教学偏重知识目标达成,线下教学以能力目标驱动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形成双循环,即基于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组织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

图1 基于MOOC+FCM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创新体系

在具体的教学创新举措方面,“组织行为学”课程通过开发优质线上教学资源、整合重构线下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翻转课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价值共创,达成对学生的培养。

(一)开发优质线上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合理选择和开发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前提与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线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2008年,美国高校开设了第一门慕课。慕课代表了信息时代大规模数字化、终身化学习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透明性、易获取性等特征[9]。

“组织行为学”课程以慕课为基础,同时建设和开发了多种形式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学生微剧视频、微信小程序、创新创业作品库、雨课堂习题库。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创新中,这些资源分工明确、有效配合,注重突出了学生对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创造。

1.教师自主建设慕课。在混合式教学改革前期,“组织行为学”课程曾使用其他教师制作的慕课视频,后期我们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自己开发制作了互动性更强的“组织行为学”慕课视频。这些慕课视频与翻转课堂活动紧密结合,有效拓展和延伸了线下教学的空间。

“组织行为学”课程自主建设的慕课视频包含组织行为学个体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的33节知识点内容,其中既包括了教师讲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原理,又涉及丰富的企业案例实践分析。目前,该慕课视频已经上线学堂在线平台,运行了3个学期,直接支撑了“组织行为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也间接为其他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网络学习者提供了优质课程资源。

2.学生原创微剧视频。呈现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创造。“组织行为学”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强调学生的输出。因此,学生微剧视频与教师慕课是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的,构成了本门课程的“师生一人一课”。目前,学生原创的28个微剧视频已经在Bilibili网站平台“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视频号发布,公开面向网络学习者进行传播,并辐射其他高校师生。这些微剧视频在网络上广受好评,单个视频播放量过万,累计播放量近10万,为其他高校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提供了丰富教学素材。

3.开发微信小程序。帮助学生进行个体测试和团队形成。人格、性格、能力等心理测试是组织行为学在个体层面的重要学习内容。对于此部分知识,结合讲授与小程序测试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组自主设计和开发了“P to T”微信小程序(“P to T”意为“from personality to team”),辅助学生进行个体层面的多维差异测试,以及群体层面的团队组建和角色划分。借助自主开发的课程小程序,能够指导学生参与多种个体差异测试,例如MBTI、大五人格、智力测验、情商测验等,增加互动性、延续性,帮助学生将个体差异持续代入后续群体和组织层面的学习。

4.建设创新创业作品库。教师鼓励学生运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群体行为和组织结构等知识组建团队、策划创新创业项目,并将构建的创新创业作品库在不同班级中循环迭代,发挥了朋辈互助的影响力,推动了教学模式、教学角色的改变,突出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在资源的生成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在思维方式、合作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同时,学生进一步将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以课堂中形成的团队和作品为基础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并获得了一系列奖项。

5.建设雨课堂资源库。辅助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和习题测验。“组织行为学”课程依托雨课堂进行了雨课件和习题库建设,组建了超过600页的雨课件,超过300道课程练习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等,不仅有利于学生练习测试、反馈知识掌握程度,而且能够促进教师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

(二)整合重构线下教学内容

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在课前、课后都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线下课堂中进行更深入的研讨和拓展。在线下教学中,“组织行为学”课程以学生视角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将课程的静态知识点变为学生动态视角下的角色问题,例如: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如何更好地认识他人、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等。

在线上教学的基础上,“组织行为学”课程用12个线下系列活动发挥混合式教学优势,串联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团队裁员情景模拟、个体自画像分析、微信小程序在线测试、团队沙盘游戏、企业案例角色扮演、微剧视频拍摄、群体形成与发展、群体决策、撕纸沟通游戏、领导选举、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设计等。

以系列活动作为牵引,能够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势,明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为了完成具体的活动任务,学生学习慕课和微剧视频的动力更强,从课程知识中寻找理论支撑的意识和能力更强。在线下课堂中,将教师的理论讲授、学生个人的翻转课堂讲解、小组合作的翻转课堂展示等有机融合,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具体明确。课后,教师要注重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拓展空间,提出挑战性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布置有难度的研究型作业,同时为学生推荐学科前沿论文,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这12个系列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关注学生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的三个阶段的角色成长,有利于学生切实体会到组织行为学同时可以作为理论知识、实践方法和研究方向的趣味性和复杂性。从第一节课程开始,要明确向学生指出:首先要认识好自己,其次和不同特征的人组成团队,最终一起完成创新创业策划的复杂组织结构设计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系列活动,掌握课程知识内容,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认同。

(三)设计多元化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实现了混合式教学中教学时间的重新分配,颠覆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10]。在翻转课堂中,翻转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面授知识、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的一般顺序相比,翻转课堂的学习安排顺序是相反的。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组织行为学”课程开展了重点知识、个人分析、企业案例、视频拍摄、创业策划等多元化的翻转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改为了“教师和学生互相讲、互相听”的双向模式,突出学生的学习获得。

1.重点知识翻转课堂。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平均每2个学时设计1个重点知识的翻转课堂。学生课前基于慕课视频进行学习、查找资料,课堂中以个人形式进行5分钟以内的翻转课堂汇报,进而教师对学生的讲解内容进行点评,同时组织其他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并展开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4组,每组轮流进行翻转课堂准备,要求组内所有学生都独立进行准备,最终从组内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汇报。

2.个人分析翻转课堂。“组织行为学”课程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分析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将所学用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分析。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分类框架,记忆和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慕课视频引导学生课前进行学习,课中更多关注知识的应用、评价和创造。在个人分析翻转课堂中,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人格、性格、气质、态度、价值观等知识内容,课中教师向学生提出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如如何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各方面)个体差异等,进而,教师引导学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基于微信小程序测试形成自画像,进行个体分析翻转课堂,创造性评价自己的个人特征,同时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进行点评与讨论。

3.企业案例翻转课堂。课程与企业管理实践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为“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组织行为学”课程引导学生围绕企业案例进行翻转课堂,包括基于激励理论分析“海底捞”、基于扁平化组织结构分析“小米”、基于企业文化形成分析“海尔”、基于悖论式领导分析华为CEO任正非等。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同组学生共同完成企业案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课中学生对企业案例进行汇报,要求每组2~3人进行15分钟左右的案例分析,包括案例介绍、理论选择、理论与实践结合。汇报完成后,同组所有成员共同回答其他学生和教师的提问。

4.视频拍摄翻转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组队,自由选择课程的某个具体知识点进行5~10分钟的微剧视频表演,要求原创以及自编自导自演。为了完成拍摄,课前学生首先要对整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和体系进行了解,其次结合小组内的兴趣爱好及组内不同成员的特征选择具体知识点,最后对所选择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创造性地将知识点内容进行表演呈现。课中,基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表演呈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点评,评选最优设计和最佳表演。

5.创业策划翻转课堂。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是“组织行为学”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课程结合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创业策划翻转课堂。以组织发展的初创阶段为雏形,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创业组织的结构设计和文化建立。课前,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慕课视频学习基本的组织结构类型以及组织文化层次,进而围绕组织中成员的特长和分工形成创业项目,每人担任创业组织中的不同职位,从而形成初创阶段的组织架构。同时为初创组织建立文化,通过名称、宣传语、标志等方式体现文化特色。课中,每组选派1~2名成员进行创业策划项目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策划的创业项目进一步讲解组织设计知识内容,注重引导学生之间的问答和反思。

结语

与传统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有效延长了课堂时间,拓宽了课堂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也有助于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慕课+翻转课堂开展“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实现了“教”与“学”的价值共创:(1)以慕课为基础的多种线上教学资源为混合式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本课程强调多种线上资源有效互补以及师生共建共享线上资源;(2)在线上资源的基础上,本课程对线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重构,突出学生视角下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三种角色体验,以系列活动串联线下教学内容,避免与线上教学内容简单重复,实现了对线上教学内容的应用和拓展;(3)根据线下教学内容的差异,本课程开展了“重点知识、个人分析、企业案例、视频拍摄、创业策划”的“五位一体”翻转课堂,建立丰富的师生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实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组织行为学线下教学资源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