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多源数据打通城市安全风险“感知神经”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效能

2023-11-19策划本刊编辑部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9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指标体系状态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张杰 李晓春

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速度加快,我国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流动人口多、高层建筑密集、经济产业集聚等特征日渐明显,城市已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机体和巨大的运行系统,城市安全新兴风险、传统产业风险、区域风险等积聚滋生、复杂多变、易发多发。

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迫在眉睫。

2022 年3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同年7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在全国22 个市(区)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试点工作,推动各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水平。同年11月,科技部、应急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强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重大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研发中的创新应用。

2023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管理监督指标及评价标准(CJ/T551-2023)》《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运行监测指标及评价标准(CJ/T552-2023)》,并将于2023 年11 月1 日起正式实施。

这一系列组合拳为建设完善国家、省、城市三级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大数据、AI、5G 移动通信等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大力支撑了具有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测预警、监督考核和综合评价等功能的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可以说,数字技术推动了城市运行管理过程中手段、模式等各方面的创新。

综上,评价城市的安全状态成为首先需要攻克的专题。现有的评价仅基于城市体检维度建立,且目前城市运行安全识别的研究还主要侧重于单一方面,如轨道交通、生态环境、市政管网、建筑施工等,既缺乏对城市运行安全整体状态进行识别的有效模型,又缺乏一套全面评价城市运行安全状态的方法。传统的监测手段往往面临数据分散、反应延迟等问题,导致风险应对滞后,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基于此,本刊本期专题聚焦利用多源大数据打通城市安全风险“感知神经”,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效能。介绍如何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从实时、精准、多维度监测城市运行安全状态的角度,建立基于顶层设计的城市运行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反映城市运行安全状态。大数据技术为城市运行的安全监测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城市运行监测从传统模式向智慧、高效模式转变,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准确地识别和应对各种风险。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运行的安全水平,还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多源数据的智慧城市运行安全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曾莎洁

本文从实时、精准、多维度监测城市运行安全状态的角度建立了基于顶层设计的城市运行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并以国内某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制定城市运行安全评价体系建立基础。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指标体系状态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状态联想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