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传承·创新
2023-11-18梁梓萌
摘 要:在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增强地域文化自信,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涉及传统音乐的方方面面。河南筝曲是河南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筝乐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不仅凝结了河南人民的音乐审美观,也体现出了河南人民的精神向往和艺术追求。然而从河南筝曲的生态现状看,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在增强地域文化自信的实践过程中,需要认清河南筝曲的生态现状,厘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具体的生态建构路径。笔者认为,在地域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河南筝曲的生态建构需要关注三个方面,即守望、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地域文化自信;河南筝曲;生态建构;守望;传承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0-0-03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专业音乐创作的时代化发展,在民族器乐创作实践中掀起了革新式的浪潮,传统的地域流派曲目逐渐地被原创作品所替代,并深入高等艺术院校的民族器乐教学、各大比赛以及各类舞台的表演上,不得不说在原创曲目不断出新、占领民族器乐艺术“市场”的情况下,为传统曲目的推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就古筝艺术发展而言,传统筝乐曲目经常出现在各种古筝教材的“练习曲”部分,并且在传承和发展上并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这引发出当下一个深刻的命题,即在当前古筝原创曲目繁盛出新的背景下,如何能够更为完善地保留、传承传统筝乐的美学价值,尤其是如何能够从地域文化自信的角度去保护好传统筝曲的生态,这是当代我国古筝艺术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民族自信,坚定文化自信,要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的增强也应当注重对地域文化艺术的传承,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关注地域优秀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无论传承、发展还是创新,保持其原有的文化本质、完善其实践的生态环境,则是必须坚持的必由之路。本文试以河南筝曲为例,在论及其形成过程与艺术个性、生态现状与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从守望、传承、创新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地域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实现河南筝曲的生态建构。
一、河南筝曲的形成过程与艺术个性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据史料记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据文化艺术传播和流变的特点和规律,在以社会发展和人为运作为主要传播因素、方式的前提下,产生于某一地域的音乐艺术常沿着“母体-变体”的形式发展,这也是音乐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河南筝曲又称为河南筝乐、河南筝派、中州古调,是我国筝乐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关于河南筝曲的形成过程,樊艺凤在《河南筝乐考略》一文中认为,主要源自大调曲子和明清小曲。大调曲子是流行于河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又称为鼓子曲,产生于宋元时代,从鼓子曲的曲体结构看,为曲牌连缀的形式,即采用不同的曲牌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戏剧背景、故事情节和音乐情绪,在曲调、节奏、调式调性、速度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由曲牌向器乐转化的过程中,则是保留了原曲牌中的标题和音乐元素,如《陈杏元和番》《叹颜回》《哭周瑜》等均是从鼓子曲中衍变而来的传统筝曲。明清小曲是宋代词调音乐的延续,是由文人音乐向民间俗乐的转化,是当代我们能够熟悉擅唱的小调之前身。这些小曲的特点为主题结构大多较为短小,因而有着较大的可塑性、可改编性空间,在趋向筝曲衍变的过程中,大都保留了原来小曲的艺术个性,融入了民间乐人的艺术智慧和音乐理解,代表曲目如《剪靛花》《银纽丝》等。除了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筝曲外,还包括近现代以来根据传统筝曲进行创编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有着明确的作者,但是在表现的内容和情感上则体现出了时代性的特征,如曹东扶作品《闹元宵》、任清志作品《幸福渠》等,这些作品均与传统筝乐有着深刻的渊源,同时在标题上又体现出了明显的表现对象[1]。
就河南筝曲的文化承载看,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地域性特点。河南筝曲大部分源自本土的声乐体裁,如鼓子曲、各地的小调,可以说具有民歌的特性,在演奏技巧方面,如滑按、细颤、滑颤等技巧均与河南方言的声调音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在河南筝曲中由演奏技巧所呈现出的艺术个性,实际上是方言声调的符号性转化,这是河南筝曲个性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二是具有性格化特点。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介于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之间,为黄淮平原灌溉区,自古以来交通、农业发达,孕育出了最早的农业和商品经济文化。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深受中原文化的滋润与涵养,培育出了质朴平实、诙谐风趣的性格特点。通过对河南筝曲的观察,也能够看出无论在音乐行腔还是在润腔上都体现出了以上性格特点。从河南筝曲的演奏表现看,节奏欢快多变、曲调线条婉转,善于运用小二度滑音润腔技法,有着高度的幽默感,同时也体现出了语言上的亲切感。
三是具有审美性特点。河南筝曲中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无标题与标题的模糊性上,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使音乐表现对象的抽象性向具象性转变,进而在听觉体验上使人们沉浸在遐想中。河南筝曲主要来自曲艺和民歌中的曲牌和曲调,看似有标题,但是在具体的表现内容上却无从确定,如《天下大同》《上楼》《汉江韵》等,在这些曲目的听觉体验或者在演奏过程中,更多的是从音乐表现要素上进行感知和理解的,从而把握音乐的情绪特征,但不能从标题中获得准确的音乐形象,这就是河南筝曲的审美魅力所在[2]。
二、河南筝曲的生态现状与问题成因
音乐艺术有着自身的生态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其中,主观生态因素在于传承者的意识和人才的培养,客观生态因素指的是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大环境下对某種音乐形态的影响。从我国百年来的音乐实践情况看,其呈现出三种发展趋势:即在西学东渐过程中所形成的西方音乐中国化发展趋势、中国传统音乐独立发展趋势、中国传统音乐与他者融合性发展趋势。其中,第三种趋势成为当代我国传统音乐发展的主流。就河南筝曲的生态现状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老一辈古筝艺术家的曲目整理为河南筝曲的传承奠定了基础。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层面的支持下,各地区开始了对传统音乐的挖掘和开发的工作,先后举办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全国音乐周等活动,这些为传统音乐的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给予了人们极大的鼓励。在老一辈古筝艺术家的努力下,整理出了部分河南筝曲曲目,并躬体力行,使之在古筝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起到了为河南筝曲传承的奠基作用。
二是从河南筝曲的实际应用情况看,主要是作为练习曲进行应用。在众多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古筝由于其美观的造型、丰富多彩的音色而受到了当代人的追捧,古筝习练者的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在宏观上对古筝的传承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同时,专业作曲家的介入和新作品的不断出现,也使古筝音乐风格、体裁形式、题材内容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河南筝曲虽然风格突出、技巧丰富,但是结构较为短小,在古筝艺术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河南筝曲并不能满足习练者的要求,导致河南筝曲只能以练习曲的身份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从河南筝曲生态现状的问题成因看,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河南筝曲的传承人问题。在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中,优秀的筝曲传承人才是必须坚持的一条道路。当今古筝艺术人才的结构可以说存在着很大的偏失,即只注重演奏人才,而缺少理论研究人才和古筝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从老一辈河南筝曲名家的身份看,均是集演奏、创作、研究、传承于一身,体现出的是学科的融合性和专一性,而当前身份的分离成为河南筝曲故步自封、难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河南筝曲的创新问题。创作是音乐实践的基础,缺少了创作,就相当于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根基。从当前河南筝曲的实际应用看,很多曲目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运用,尤其是当代古筝音乐的创作中也没有得以有效的融入。当前,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河南筝曲,或者以曲谱文本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古筝的教学和考级的教材中,曲目虽然经典,但是在数量上却并非十分豐富,并且有关河南风格的创作乐曲尤其是反映新时代河南人民生活的新作品也十分匮乏,可以说如果缺少创作上的实践,必然难以推动河南筝曲的发展[3]。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河南筝曲的生态建构
(一)守望——音乐风格
艺术学理论认为,风格是“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格”,就音乐风格的形成看,具有地域性、人文性的特点,是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民受到自然因素、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共性思想意识的影响,而赋予音乐内在品质与格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地域传统音乐是人们生活、思想、精神等各个方面在艺术上的印记。河南筝曲作为一种“音乐语言的形态”,实际上是河南人民语言文化的一种方式性转变,所以河南筝曲的风格即地域语言的风格,自然地带有本土的风格特色。正如英国20世纪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说过:“如果文明的起源不是生物因素或地理环境单独发生作用的结果,那么一定是它们两者之间某种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河南筝曲音乐风格形成的内因体现在地域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上。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又更多地体现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有着精神、思想和情感上的追求和向往。人们的文化自信力从何而来,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着共同的精神支柱、思想根基和情感源泉,以上这些可以说在具体的艺术形式(包括音乐形式)中得以彰显。因此,在河南筝曲的生态建构上,无论以何种实践的方式、方法或者形式,都需要守望好筝曲的音乐风格,因为在音乐风格外化、呈示的背后,是地域性、人文性的文化基因。
(二)传承——人才结构
音乐是人类发明并创造的抒发情感的形式,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处处充满了人为的因素。因此,在河南筝曲的生态建构中,应依托于人为实践。从当前古筝音乐人才结构看,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思考:一是要注重融入河南筝曲元素。可以单独开设河南筝曲传习班,聘请知名的民间艺人进行授课和讲座,将民间音乐中的传统风格融入作品创作中,尤其是要将传统的演奏技法、表现形式作为重点内容,这对于保持河南筝曲的民间特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二是要探索、开发和运用多元化的形式,既要“引进来”,也要善于“走出去”。在引进民间艺人、专家进行传承的同时,多参加民间组织的各种筝乐活动,让他们能够在民间音乐中获得熏陶和滋养[4]。
(三)创新——筝乐实践
从音乐艺术发展的时代背景看,随着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关注以及创新思维的应用,探索并应用了众多的实践形式。在河南筝曲今后的发展中,既可以借鉴现有的实践形式进行应用,也可以另辟蹊径,转变思维,创新实践形式。在具体的实践方向上,要始终把握好创作和表演两条道路,作品的创新意味着表演上的创新,同时对表现形式的创新也意味着对创作的推动,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当前,河南筝曲在传承上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作品出新难,缺乏反映当下社会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时代之作,这必须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反思,如何在今后的筝曲创作中融入河南本土元素,或者在筝曲的表现内容上能够体现出当下河南的时代化发展,应是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河南本土的古筝艺术家、作曲家还是立志于推广河南筝曲的作曲家、演奏家,都需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力主实践,才能够实现河南古筝艺术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提高本土人民地域文化自信的一个关键举措。
四、结束语
音乐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艺术智慧的结晶,存在于各地域中的传统音乐承载了本土人民的美好期盼和精神向往。增强地域文化自信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有着精神意识上的凝聚感和对本土文化的崇敬感,才有助于增强人们的集体情感,从而在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举旗帜,聚民心”。古筝习练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国民对民族器乐艺术传承意识的增强,为河南筝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实践空间。在河南筝曲的生态建构中,应当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出发,界定传承与创新之间、文化自信与艺术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够确定好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姗姗.记忆·身份·变迁:地域文化中的河南筝派艺术[J].四川戏剧,2020(09):102-104.
[2]王珣.从地域文化角度看古筝流派的成因[J].中国音乐,2009(04):147-152.
[3]邓姝.曹东扶与河南筝派特色器乐化语汇形成的解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8(02):61-75+94.
[4]关孟华.河南筝曲主题研究[J].中国音乐,2005
(01):181-183.
作者简介:梁梓萌(2002-),女,山西临汾人,本科,从事民乐古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