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童声合唱常见的咬字吐字问题

2023-11-18赵珊

艺术大观 2023年30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成因

摘 要:咬字吐字是歌唱的基本技巧之一。受汉语发声特点的影响,中国童声合唱团演唱中文合唱作品时,正确清晰的咬字吐字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合唱音准、音色、音量以及整体音乐表现力等方面。本文主要围绕中国童声合唱团常见的咬字吐字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国童声合唱;咬字吐字;成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0-00-03

咬字吐字指演唱或念白中,准确运用口腔各个发音部分,将字的声母和韵母清晰地读出,是歌唱的基本技巧之一。在歌唱中要想准确地咬字吐字必须锻炼口腔力量,使唇、齿、舌、颚等灵活运用,将字的头、腹、尾音清晰地送出,而又能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字音,达到“近听不刺耳,远听不含混”的效果。

一、中国童声合唱常见的咬字吐字问题的成因

童声合唱团咬字吐字问题的成因很多,诸如身体生理因素、成长心理因素、日常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在合唱排练及合唱演唱时产生影响合唱效果的问题。

(一)身体生理因素

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生理发育和发声器官尚未成熟,多以前唇、上下门牙和舌尖进行联动,但齿唇舌较慵懒,发力小,声带薄且脆弱,故音量较小,音域较窄,发音不够清晰和准确,会影响歌者与听者對歌词的理解和听觉体验,但音色纤细甜美、清脆明亮。小学生的日常说话状态普遍随意,口腔内口状态省力松弛,故纵向打开尺度小,嘴角横向拉伸力量较大,多以扁平口型呈现,这与歌唱时咬字吐字要求截然不同,因此,必定会影响儿童合唱的音准、音色、音量[1]。

(二)成长心理因素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学习目标”。孩子从一个年龄段的经验中获得认识与力量,这对于克服下一阶段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务和意义。1-3年级的儿童对集体的“自我开放”,集体的“自我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集体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希望得到尽可能受尊敬的“地位”。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合唱中的学习动力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生活,主要受外部环境控制,主要是孩子以家长为榜样,希望达到他们的要求,也是为了达到教师或者合唱团指挥的要求。如果没有完成期望,孩子则害怕失去角色榜样的关爱。但在过程中缺乏对要求的思考,大多情况下,儿童为了表现出“积极配合”的状态,经常性地将头抬高,笑容灿烂,固然这种状态十分值得肯定,但却是影响咬字吐字的因素之一。高抬头会连带脖颈紧张,歌唱时喉位升高,微笑表情过度,也会使嘴巴横向拉伸,影响内口纵向竖立。这些必然会影响童声合唱效果。

二、中国童声合唱常见的咬字吐字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常情况下,小学童声合唱团训练的合唱作品多以中国作品为主,对于小学生来讲,旋律朗朗上口,多以民族五声调式为主,易学易记,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对于合唱训练教师来讲,中文歌词相较于外文歌词同样也是易学易教的,排练效率较高,歌词演唱的准确度也较高。

(一)辅音问题及解决方法

训练有素的合唱嗓音的前提是清晰的发音以及发声器官的参与。辅音承担发音的清晰度,辅音,又叫子音,是指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气流从肺里出来,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清晰响亮的音素叫辅音。“辅音”一词派生于拉丁文“辅助”,换言之,辅音即伴随辅助元音发音而不是阻碍干扰元音发音。歌唱发音与平常说话发音不尽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这个字平时在说话时经常这么发音,就把这种发音当作标准的歌唱发音,尤其是中国童声合唱作品,以下是在中国童声合唱中常见的辅音发音问题。

1.爆破辅音力度过大

发爆破音时,首要的是快速和清晰。辅音[p]-[b]的气流在两唇瞬间的闭合与松开之间即破唇而出;[t]-[d]只需舌尖轻轻一“敲”;[k]-[g]则只需后舌与软腭从容地一“卡”。在唱爆破音时常见的一个错误是“把喉咙堵住了”,而不是紧紧堵住气流。例如,童声合唱作品《崖上的波妞》的第一句“波妞,波妞,波妞,鱼的小宝贝”,如果很用力地说“波”“宝”“贝”这些字,将会感到声门一塞,继续保持这种方式说话,你就会无法呼吸,这证明喉已经完全闭合,那么用力将爆破辅音演唱出来,就会使其喉咙紧张,喉位上提,舌根后移,阻断了声音管道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歌唱发声音色。童声合唱团的小学生在演唱时,常常会表现出极为认真投入的状态,演唱时嘴部动作习惯性幅度很大,歌词咬字吐字唇齿舌用力很重,这样会造成中文歌词中辅音演唱形成较大音量的气流爆破声响,致使演唱歌词时不能很自然流畅地送气,影响了歌词的清晰度。为了能准确地演唱歌词,让听众更容易理解歌词,合唱指挥应教导合唱团成员在演唱爆破辅音时控制力度,避免过度强调,以保持合唱音乐的和谐和音乐性[2]。

2.摩擦辅音持续时间不等

爆破音与摩擦音之间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前者即便读得很快,也能很容易明白听清楚,后者读得越快变得越不清晰。在独唱中歌唱者在处理摩擦音时,时常不是要尽可能快、轻,而是相反。它必须学会使摩擦音持续的时间足够长,音量足够大,使之清晰明了而又不影响发音。但在合唱中声音的统一和整齐主要依赖于声带振动,持续的声带振动依托于元音振动。因此,合唱要想获得统一整齐的声音共振,辅音在歌唱过程中所占用的时值较短,换言之,演唱辅音的时值越短,产生不整齐、缺乏统一的音响的可能性就越小。凡摩擦辅音的发音受阻与唇齿舌相关。演唱辅音所占时值控制不当,一是由于平时说话习惯性,辅音用力较大,如豫西豫南地区等,会使演唱时辅音加长,摩擦辅音产生的噪音对音乐表现会产生了较差的效果,合唱人数越多,摩擦辅音噪音就越明显,同时还会延迟元音或韵母的进声;二是由于有些儿童唇齿舌协调性欠佳,肌肉韧带灵活度不够,在演唱较快速度的合唱时,容易使辅音转换较慢,影响韵母的进声,导致演唱不清晰明了。例如,同声合唱版本《城南送别》中“长亭外”的“长chang”,很多合唱团都会存在“长”字进声不整齐的问题,总是会有提前拍点进声的声音出现,那么,其原因就是“ch”摩擦辅音过长所致,大多情况是“ch”的摩擦噪音提前出现,影响了“ang”韵母进声点的整齐度。但如果“ch”摩擦辅音着力过轻或时值较短,也会使得歌词表达不清楚,含糊混乱,听上去慵懒随意,词不达意。

(二)元音问题及解决方法

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呼出的气流不受任何阻碍,元音则是声音的载体。

1.元音口型不统一

歌唱者在学唱元音时,最重要的应该做到了解和掌握每个元音与哪些因素有关,且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基本的发音上。童声合唱团的咬字吐字不统一,大多也是由于元音发声时口型不一所致。

元音a需要最大的口腔空间。嘴巴张开,舌头放平,舌尖抵在下门齿。口腔空间不紧张,完全放松,这是最佳的前提条件。因为孩子的嗓音更容易发出比较平、比较白的声音,嘴角横向拉伸程度较大,上嘴唇用力,元音a就可能变成无法控制的、尖叫的声音,缺少头腔与鼻腔的联系,为避免儿童合唱音色白声较重,要求发元音a时,牙关即牙颌要积极打开,形成口腔内口纵向拉伸,上嘴唇主动上翘。

元音o可分为封闭的和开放的,但并非一直都这样区分。元音o的发音位置经常太靠后。可以借助以下练习改进:舌头位于下颌,嘴唇稍微外翻,保持鼻咽共鸣。发元音u时,嘴唇拢成圆形,比发元音o时稍微向前伸出,上下牙齿不接触,发这个元音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嘴唇太僵硬,或者舌头向后滑动而发不出音。这个想象会有所帮助,元音a保持停止状态,也就是说,上下牙分开,舌头位于口腔前部,这样就可以得到与鼻腔共鸣的联系。

元音e和i被称为“唇元音”,这两个元音保持元音a的嘴型宽度,发音随舌部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在发元音e的时候,嘴角略微向后咧,舌尖抵住下门齿。如果发元音e时下颌僵硬,那么夸张手法则会使发音变为a。

元音i是音调最响亮的元音,色彩明亮,发音靠前。i的发音与元音e相近,但上唇稍微上提,不能与其他音相互融合的尖锐的元音i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发元音i时需要注意,上下齿分开,想象在发元音a时嘴角向后咧,适当噘嘴,释放上嘴唇力量。

基本元音的发声口型结合轻声带假声、假声带头声的发声方法,即能够改正童声合唱咬字吐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儿童合唱或歌唱声音审美树立正确的发声意识,帮助找到头腔共鸣,避免出现喉音、大声吼唱、位置低、声音“炸”的等状况,获得明澈、纯净的音质。

2.元音归韵速度不一致

拼音中除去声母(辅音),韵母包括单韵母、双韵母、复合韵母等。在独唱中,咬字吐字可根据个人对作品的体悟理解演唱出不同程度的归韵速度,但在合唱中,倘若每个人都以各自的归韵速度演唱,各自为政,合唱团瞬时就会出现不同的元音,合唱音响必然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能获得统一整齐的归韵效果。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m7中的“桨”:jiang,所含辅音j、元音i、a及流辅音ng。如若团员以不同的归韵速度归韵,将会在同一瞬时内停留在ji、jia、jian、jiang不同韵母上,形成杂乱的合唱效果,导致元音音素发音连贯性较差,歌词表达不清楚,这会使歌词的表达力受到限制,影响整体的音乐表现力。

要想解决这个归韵速度问题,需要让合唱团员了解音素这个概念。音素(phone),是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用来统一标示各国语音的字母,也称为“国际语音学字母”“万国语音学字母”)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一一对应。音素一般用国际音标(IPA)标记。国际音标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记音符号,用于表示发音上的音素细节时,采用[],用于标记音位则采用//,音素一般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从声学性质来看,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从生理性质来看,一个发音动作形成一个音素。

由于小学生学习拼音拼读规则过程中,对于双韵母或复合韵母的发音是“一步到位”的,这里着重说一下涉及流辅音的汉字拼读,如在小学生学习前鼻韵母an时,教师通常会使用“安”这个汉字来引导联想替换“an”的发音,但实际上应该将an分成两部分即先发a开口元音再发流辅音n,形成两个音素进行拼读归韵。那么,这种“说话式的拼读”意识在歌唱时会出现以下现象:第一,a开口元音口腔打开状态的饱满程度不够,口型形状不到位;第二,流辅音都是浊辅音,可持续,它们可被理解为形成时像辅音但发出时像元音的声音。可以“哼”或持续发任何一个流辅音延长在曲调上,但很难在四个浊摩擦音以及卷舌音r上这么发音。因此,流辅音被称为最“可唱”的辅音。它仅仅是通过共鸣回响来形成的,流辅音n的发音要求是一个半开口,舌尖与上齿后的颚背接触,尾音不闭口,保持哼鸣收尾;但多数小学生都没有做到流辅音的发音要求,收尾基本是闭口哼鸣。因此,对于中国歌词演唱归韵问题,应该提倡运用国际音标拼读的理念和方式,这样不仅从意识上强调拼音中的每一个音素,而且强化了每个音素的发音独立性和连贯性[3]。

3.一字多音归韵混乱

一字多音在童声合唱作品中的出现是高频的,这同样也是童声合唱团影响音准、造成归韵混乱的又一大因素,由于儿童的生理发育,口齿唇的灵活性并不及成人能力,因此很多童声合唱作品在写作时,多采用一字多音的方式来回避儿童演唱快速唱词吃力的短板。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双”“波”都是一字多音,普遍情况下,由于归韵速度这一问题,会造成同一音准存在不同元音而影响咬字吐字不统一,同样出现滑音问题。如《让我们荡起双桨》m9中“波”拼音为bo,实际发音是由“bu-wo”形成,这样就很容易在演唱时形成首调“6-2”对应的是发音是“bu-wo”,并且很大概率会伴有下行五度滑音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以上问题,合唱指挥通常建议合唱团员将首调“6-2”演唱成“buo-o”,即当遇到一字多音时,要多次归韵;同理,“双”首调“3-1-2”应唱成“shuang-ang-ang”,不能唱成“shu-wuang-ang”。

三、结束语

合唱是以群体形式来进行语言表达,塑造艺术形象的。这种艺术形式能将语言和歌声有效结合起来,要想在歌唱中进行思想情感表达,必须通过咬字吐字这一途径。对于中国童声合唱演唱来说,不仅要有漂亮的声音、纯熟的演唱技巧,更要能够将声音和歌唱语言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在童真纯净的童声中获得更有艺术性的表现,明确地表达出深刻的内涵和意愿,传达更具有音乐性的艺术表达。

参考文献:

[1]蔡雪清,钟岳睿.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的新思路[J].課程教学研究,2022(10):96-97.

[2]谢芳.童声合唱教学、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2022(32):218-219.

[3]张蕾.童声合唱教学中音色训练策略研究[J].音乐天地,2022(05):40-43.

作者简介:赵珊(1985-),女,山东德州人,研究生,讲师,从事合唱指挥研究。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