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有中含无
2023-11-18禹松林
禹松林
材料讲述了一个故事:丈夫家书自远方来,满页无字,让人疑惑,妻子却读出别样情思。吾细细思忖,有所启示:无中生有,无推进有。与此同时,需用慧眼辨有中之无,切勿被外表之有所迷惑。
无中生有。文学作品的余韵能让人浮想联翩,名家名篇中,留白的运用随处可见,或戛然而止,或笔锋突转。这些文字之无往往能带领我们在笔者构建的世界里遨游,享受文学之芬芳。正是这些文字之无,实现了艺术感染力之有,丰富了文章精神之有。于人而言也一样。双目失聪的江梦南以生命之无声书写青春之有声,听力之无无疑给她关上了一扇窗,但正是这种无,让江梦南明白“荆棘遍布,那就以毅力披荆;道阻且长,那就以勤奋泛舟”,江梦南以听力之无,成就生命价值之有。凡此种种,让人明白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能生有,无能促有。
有中含无。譬如故事中,丈夫虽有回信,但纸上无一字。这不禁给我们带来启示:外表上看似有,内部可能空空如也。正如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日,万圣节要着奇装异服,圣诞节要熬夜狂欢。但是要问他们这些洋节日的来源、包涵的寓意,他们却知之甚少。这些人以表面的狂欢掩饰内在的虚无。我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也要避免这样的情况,我们既要创新其宣传载体,也要深刻理解其內核,成为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者。由此观之,外表之有并不意味着内核之有,切忌被外表之有所迷惑。
无中生有,有中含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既要以“无”作为前进发展的动力,同时要以明眼辨有中之无,弥补自身之无。莫要造成“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的个人悲剧和“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的时代悲剧。
当下“躺平”“佛系”的言论甚嚣尘上,“45度青年”游离其中。面对如此之情形,何不以化自身之无为精神之有?我们要有不被物质之有碍眼、精神之有不可或缺的自觉。
过去已无,未来当有。在这个葳蕤蓬勃的时代,如是你我,纵目八方,愿吾辈青年勠力实干,弥补自身之无,成全你我之有。明辨有无关系,识别有中之无。
【四川绵阳东辰学校】
◆点评
开篇提炼材料主要内容,观点鲜明准确,能辩证地思考“有”和“无”的关系。在行文中,作者能够紧扣“无中生有”和“有中含无”两个分论点具体展开分析,或结合材料,或联系现实,彰显了较为丰富的素材积淀。最后笔锋一转,紧扣时代与青年,列举了“45度青年”等现象,号召当代青年学子应有担当,体现了作者较强的时代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