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揽一湾溪水入梦看人溪和合共生
——天台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

2023-11-18撰文陈晓雯供图天台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林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丰溪天台浙江省

●撰文/陈晓雯 供图/天台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

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以天台县始丰溪河道为主体,东至始丰二桥,西至平桥镇外汘河与始丰溪交汇处,南北主要以始丰溪两岸溪滩林为界,属典型的河流湿地。公园东西长约9780米,南北平均宽度约420米,总面积424公顷,包括永久性河流和洪泛平原湿地两种类型。湿地公园区域保留了始丰溪河流原有的自然景观风貌,使得其具有主流、支流、河湾、急流、浅滩、江心洲等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河流两侧既有山地、丘陵,也有盆地、平原,山林植被茂密,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科学发展 在取与予之间思辨

始丰溪湿地围绕“原生态”这个特征,坚持“无为”与“有为”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实施动物栖息地恢复工程,促进水禽栖息地的恢复,构建从外到内“林堤滩水”连续的自然生态格局。公园累计开展植被恢复面积近30万平方米,恢复始丰溪江心洲、生态滩林等面积近13万平方米,退耕还湿等面积近5万平方米。其中,在公园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所在区块,拥有大面积天然针阔混交林(以天然枫杨林为主)以及原生古樟树群,总面积500 余亩,且基本保持原生自然状态,在城市近郊甚至偏远山区都属罕见,是稀缺和珍贵的自然景观资源。为此,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坚持“不砍一棵树”原则,全面保护和维护这片原始密林,仅在部分区域结合生态恢复工程,采用透水铺装和凌空木栈道的形式设置生态绿道,同时兼做湿地公园生态巡护便道。2017年,始丰溪绿道获评第一届“浙江最美绿道”。

此外,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就地取材,沿岸堤坝均以河底鹅卵石为原材料,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减少具有侵蚀性的材料,保持了始丰溪的生态原貌。采用生态型驳岸,人工模拟自然环境,顺应水体的自然演变过程并符合水体工程学原理,积极保护并巩固天然的地貌结构,如湿地的浅滩、沼泽、深塘等,使生态系统能够循环稳定。公园在岸坡防护上采用一种“会呼吸的墙”——格宾挡墙,在六边形金属网内填充块石或卵石而形成的格宾石笼挡墙,具有抗冲刷能力强、自透水性强、整体性强、抗风浪性强等特点,水、气贯通交流,所以被称为“会呼吸的墙”,是生态基,也是种植基。鱼虾可在石缝中生存,同时护岸还配以水生、湿生、陆生等植物措施,保留滩地原生态多年生态林,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实现河道的生态自然修复和良性发展。

收放有度 在舍与退之间蓄力

始丰溪湿地公园的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都在城区范围,“人溪之争”曾经让这条溪流失色。为了拆违还溪、还绿于溪,天台县政府强化湿地周边违建防控整治,累计拆除沿线违章建筑近10 万平方米,关停湿地周边老旧企业、小作坊、养殖场等污染源近50家,恢复沿线两岸绿化近93万平方米,退耕还湿近15万平方米。

开展铁腕治水,由天台县委书记担任始丰溪河长,全县形成县四套班子领导为支流河长、沿线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为河段长的始丰溪全流域高规格河长网格。狠抓工程治水,全力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持续加大湿地污染源防控治理。全面完成545 个入河排污(水)口销号整治,始丰溪全流域村庄均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始丰溪湿地公园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2019 年获评“长江经济带最美河流”,2022年入选第二批浙江省自然资源普法阵地,2023年获评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和第二批浙江省“五水共治”实践窗口。公园内共有野生及常见栽培的高等植物1093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 种、浙江省重点保护植物6 种。野生脊椎动物249 种,占全省总种数的29.9%,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8 种,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25 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为近危(NT)以上等级物种28 种。动物资源方面,发现天台新记录动物3种,并时隔8年重新记录到珍稀濒危物种小天鹅;植物资源方面,发现浙江省新记录植物2种,台州市新记录植物134种,天台县新记录植物35种,生物多样性有了明显增加。

跳跃换挡 在进与退之间腾挪

天台多山,土地资源稀缺。在湿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上,天台县政府保持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果断地将商业地产、工业企业排除在红线外。依托河流、浅滩、江心洲、山地、丘陵等优美的湿地自然景观,浙东唐诗之路、和合文化、宗教文化、徐霞客文化以及特色民风民俗等丰富的湿地文化资源,采用“文化+科技+时尚”的方式,开展文化景观植入,沿线恢复一些古亭、古桥、古渡等,打造“百里和合唐诗廊”和“浙东唐诗之路”。其中,兴公桥、太白桥、霞客桥所用石料皆为天台后岸村所产的古岩宕,极具天台特色,并吸收杭嘉湖平原古桥元素,传承天台山传统造桥技艺,成就了古为今用仿造古桥的典范,也为天台传承传统造桥技艺提供了实例依据。

和合共生 在建与管之间探索

在科学保护修复的同时,湿地公园与沿线2 个街道及主要节点村庄签订共建共管协议,积极探索湿地“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激励各村以“主人翁”的身份,将湿地保护列入“村规民约”,保护好、发展好、打造好本村的湿地资源,努力把绿色发展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深入的宣传并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行动,许多村民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向绿色生态农业、湿地旅游业方向发展,实现湿地资源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高度融合。

其中安科新村坚持沿溪无垃圾、无污水直排,禁养区内无畜禽养殖场等要求,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建设了生态停车场、休闲堤坝、原生态公园、儿童游乐等设施,开展湿地研学,致力于打造“水韵安科”,先后荣获首届浙江省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示范村、全国文明村、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精品村、浙江省3A 级景区村等荣誉。据统计,2021年安科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50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0 万元,预计2023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00 万元。当湿地作为一种绿色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时,良好的自然环境为沿线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能量,大大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了湿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赢局面。

始丰溪是天台人民的母亲河,从“花钱治水”到“治水涵湿”到“湿地养民”,再到“反哺生态”,始丰溪串起了和合共生的生态走廊,让天台成为了“两山”理论鲜活的“县域样本”。

猜你喜欢

丰溪天台浙江省
《初心》
在天台(组诗)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天台植物
天台植物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