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水皆有情》的装饰美学
2023-11-18徐群新
徐群新
说起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品之时,人们都会联想起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品的代表之一,紫砂壶的确是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并且为大家所熟知,值得一提的是,紫砂壶的发展是颇有转折性的,刚开始紫砂壶的用途是用来满足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并没有人将其作为收藏品来看待,不过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器物审美要求的日渐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紫砂壶的整体设计,众多的文人雅士以及热爱紫砂艺术的工匠艺人们纷纷对紫砂壶的艺术体系进行推陈出新,因此发展至当代,紫砂壶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的艺术体系,都是相当的完善与成熟的,热爱紫砂壶文化、热爱紫砂壶艺术的文人雅士以及工匠艺人们也是越来越数不胜数,这些紫砂艺人们也逐渐从最初的只注重紫砂壶造型设计转而将重心转移至装饰美学上。的确,众所周知的是,紫砂壶的造型总是精致玲珑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不过装饰美学对紫砂壶点缀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他们不断地对紫砂壶的装饰手法进行传承与创新,笔者笔下的这件紫砂作品《山水皆有情》,便是一件装饰精美的紫砂壶,笔者意在分析其装饰艺术之美。
《山水皆有情》是一套紫砂茶具套组,这个套组之中包含一把紫砂提梁壶以及两个紫砂杯,无论是提梁壶的造型还是紫砂杯的造型,都是传承了紫砂器中最为经典的器型,就以其中的紫砂壶为例,作者在壶体表面篆刻了一幅精美的陶刻作品。说起陶刻艺术,在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之中也是较为常见的,那么何为陶刻艺术呢?简而言之,重点突出的就是“刻”这一个字,既然是刻,那就需要工具,在陶刻中,最为常见到的工具便是钢刀,许多紫砂艺人们在紫砂壶坯体上的陶刻所用到的工具便是钢刀,虽然工具较少,但是却尤其考验艺人们的刀功水准,同时紫砂艺人们也更加地需要注重对用刀力度的掌握。其次,陶刻艺术也尤其考验紫砂艺人们对国画和书法的造诣,陶刻的形式与书法以及国画的创作方式相类似,但又不同,众所周知,书法与国画都是在纸张上的创作,而陶刻则是截然不同,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不同,紫砂艺人们需要在仅仅只有一掌之大的紫砂壶坯体上进行创作,这难度更为大,首先是创作的紫砂壶坯体面积较小,其次怎样在有限的空间中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创作是紫砂艺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山水皆有情》紫砂套组之中,作者篆刻的元素有山坡、树木、亭子等等,小山坡的造型篆刻得恰到好处,并且山坡的走势弧度也是相当的流畅自然,丝毫看不出拖泥带水,同时作者将近大远小的理念融入创作之中,这样使得画面上的比例感相当的协调,在山坡之上,是高耸的树木,看上去相当的有气势,只见这树木从壶底部开始向着上方不断地延伸生长,在视觉上相当的具有视觉冲击感,并且树木的轮廓线条也是篆刻得恰到好处,远远望去,逼真至极,栩栩如生,好似那儿真的生长了一颗树木。树木后方的亭子较为小巧,也是近大远小的理念体现,无论是从透视还是其造型来说,这个凉亭的篆刻都是相当精美的,能够看出作者精湛的陶刻功底技艺,就紫砂壶上的这幅陶刻画面来看,一点都不刻板,远远望去,这样的一幅画面的确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并且作者对于刻绘的空间布局设计也是颇为讲究,左下方的繁与右上方的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谓是包含了作者匠心独具的设计,这些局部的素材单一来看是精美无比,蕴藏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等到它们放在一起来看,作为一个整体又是恰到好处,给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除了紫砂之外,套组中的两个紫砂杯也是同样运用了相同的素材,加以篆刻装饰,作者将山水之画、山水之情通过陶刻的装饰艺术手法,篆刻在紫砂壶之上,以此来托物言志,这一幅山水之画无不彰显出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见,一件小小的紫砂壶也是蕴藏了作者的托物言志与情感寄托,这是器物难得可贵之处。当下,紫砂艺人们在设计创作之时,也更应该使得自己的主题富有内涵,可以是借景抒情,贴近大自然,也可以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得最终设计制作出来的作品能够更加地充满器物哲学内涵。
《山水皆有情》是一套充满了审美趣味性的紫砂套组,无论是其紫砂壶还是紫砂杯,都是充满了艺术雅韵的,作者将陶刻艺术与紫砂艺术相结合,同时将山水画融入其中,作者通过山水之画的篆刻来抒发对山水的喜爱之情,让人们通过这一套紫砂套组,就能够深深地欣赏到紫砂艺术中陶刻装饰艺术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