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策略

2023-11-18杨辰光

大众标准化 2023年18期
关键词:火情消防设施水泵

杨辰光

(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促使城市当中的建筑结构和规模在不断扩张。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趋势下,人民群众对于建筑结构使用过程中的消防安全体系提出了更多要求。文章针对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策略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相关管理人员能够从灭火救援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针对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现状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也能够充分挖掘固定消防设施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有效结合不同的消防设施功能构建和完善现代化消防安全体系,最终能够为保障建筑消防设施体系当中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起到促进作用。

1 固定消防设施的分类和功能分析

固定消防设施作为在不同建筑场所当中拥有普通消防功能的设施,不仅能够在火灾开始的过程中进行有效扑灭,而且也能够对建筑里的人员财产进行有效保护。目前固定消防设施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设施,第一种是火灾监测管控设施,主要针对火灾发生过程中进行结构内部勘探或者远程监控的相关设施。这些设施的应用能够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发送情报,同时能够监测到火灾信号后自行启动相关的自动防护措施。第二种是排烟设施,主要针对火灾发生过程中出现的规模较大并且可能含有毒气体的烟雾进行有效处理。这样有助于缓解建筑物所受到的环境压力,同时大大增加建筑内部用于救灾和逃离的空间。而且在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建筑内部的实现情况进行有效缓解,同时通过排送烟雾的方式来提升火灾救援人员的工作开展质量。第三种固定消防设施主要以灭火设施为核心,不仅包含各个建筑结构当中的自动喷水和灭火系统,从而结合自动喷水来辅助救援人员进行火灾的扑灭,而且在另一方面也包括室内的消防栓系统提升火灾救援过程中消防水源的使用灵活性。

2 目前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现状和实际问题

2.1 目前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现状

在近些年来的灭火救援工作开展过程中,固定消防设施当中的火灾监测设备应用相对广泛,能够在第一时间向监测部门和消防部门提供及时的预警信号。但是目前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效率相对较低,在一些火灾实例的发生过程中也常常存在因为远程监控系统当中的零件老化和结构破坏而造成整体系统的无法使用,最终导致火灾发生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出远程监控的实际作用。除此之外,远程监控系统在日常的维修和处理过程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因此对于建筑结构的固定消防设施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其次,在室内固定消防设施的安装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设施主要以消防栓系统为核心。通过使用水喷雾或者灭火泡沫三种不同的应用原理,能够有效针对室内的火情问题进行初步的处理和解决。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灭火泡沫两种系统的应用和安装率相对较低,而且也需要更加高频率的维护保养。而使用水喷雾消防栓系统则存在着使用过程中水压不足,产品质量波动性大的实际问题,在实际的消防救援过程中很少受到消防人员的使用。最后,防排烟设施作为目前固定消防设施当中应用率最低的一类设备,由于不同建筑结构所形成的排烟通道尺寸和线路差异较大,因此在发生火灾过程中能够发挥正常功能的设施也相对较为不稳定。

2.2 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暴露的问题分析

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主要暴露出以下几个实际问题,首先是固定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往往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因此在维护保安员的质量和效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化空间。这与建筑内部的管理人员对于固定消防设施的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有关,从而在日常的工作落实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忽略。而且在另一方面也与维修保养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存在紧密联系,容易对固定消防设施当中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风险视而不见,最终降低了固定消防设施在火灾发生时发挥的实际作用。其次,随着建筑行业领域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着建筑主体在结构方面的形态发展,而且在建筑内部的空间深度和功能设计方面也产生了更多的变化。这样的实际情况造成了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内部的空间优化过程中为了提升空间和居住体验而调整固定消防设施的摆放位置。这样的实际情况虽然大大提升了不同建筑结构内部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但是当真正的火灾发生时却容易造成消防人员对于固定消防设施摆放位置的模糊,最终造成固定消防设施实际作用无法发挥。除此之外,传统的灭火救援工作开展主要以消防车和室外的消防设施来进行灭火。这样的惯性观念也容易造成结构内部人员对于固定消防设施的使用产生忽略,不仅丧失了在火灾发生初期结合消防设施进行最佳扑灭和处理的机会,而且也增大了火灾蔓延对自身人身健康的威胁。

3 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策略

3.1 有效利用消防控制中心进行火情侦查

消防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接到火情报警到达火场之后,应当首先针对火情发生的实际情况和整体规模进行有效侦查,这样不仅有助于决策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救援计划,而且也能够为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员伤亡起到铺垫作用。因此相关救援管理人员应当有效结合固定消防设施当中的消防控制中心针对火情进行多维度的侦查,特别是针对高层建筑或者大体量建筑的火灾发生情况。不仅需要针对外围进行系统性侦查,而且也需要针对火灾发生的建筑结构内部以及固定消防设施的安装布置图纸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有助于在后续的灭火救援过程中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了解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以及防火卷帘门的关闭情况,同时也能够为加强消防用电的切断以及消防电梯的运行状况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消防控制中心一般在建筑结构的首层或者地下室区域,因此能够起到相对独立并且防护安全的区分作用。消防救援人员通过应用消防控制中心不仅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针对火灾情况进行高效侦查,而且也能够赢得灭火救援的决策主动权。

3.2 人工启动消防水泵

在体量规模较大的建筑结构内部不仅设置有室内消防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而且也设置有救援用的消防水泵。一般消防栓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0~50 m,并且为了方便救援人员使用一般设置在走道楼梯等公共区域。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于喷淋输管直径大于100 mm,能够在理论上针对室内的任意部位进行全面的水雾覆盖,同时保障室内灭火系统的出水安全。因此灭火救援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针对建筑内部的消防灭火设施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应用,不仅能够针对固定消防设施进行高效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人力资源和物理资源浪费问题。而且在另一方面也需要形成多种固定消防设施共同使用的综合思维,从而为准确有效把握灭火战绩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而在消防水泵的运用过程中,一般设置有喷淋水泵和消防栓水泵两种,救援人员需要将指针指向自动挡位置才能够让水泵接收到火灾信号进行自启动,从而为后续的火情救援工作提供稳定的水源资质。

3.3 全面提升水泵接合器的供水质量

建筑结构中的固定消防设施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建筑设计的防护规范,同时结合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防护规范和相关规定标准针对室内进行消防管网和消防用水量的准确分析。例如一座高度小于24 m,体积大于10 000 m3的厂房结构建筑,设计人员一般将用水量设计为10 L/s,但是室内的水枪一般只能够保持在2个。当民用建筑内的使用功能和人员流动规模不断增加时,设计人员也需要根据火情发生的危险性和危险等级将用水量和水箱数量的设定进行提升。除此之外,全面提升建筑内固定消防设施应用效果也需要加强水泵结合器的供水质量,这主要体现在火灾发生时着火层的上下两层需要进行持续性的出水控制,并且能够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加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启动灵敏度。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固定消防设施的用水规模,但是也能够有效降低火情发生和蔓延的风险。最后,当消防水泵出现无法自启动或者其他的故障问题不能够满足火灾救援的用水规模时,救援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针对消防水泵结合器和喷淋水泵结合器进行统一的供水处理。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增加水枪的喷水量来控制更大的火灾面积,同时也能够发挥出固定消防设施的更大作用。

3.4 有效关闭防火分隔设施

火灾发生过程中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也体现在防火分隔设施的有效应用上,当建筑内部没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一类和二类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一般设置在1 000~1 500 m2,而地下车库和12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一般将防火分区面积设置在2 000~2 500 m2。当建筑内部安装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进行防火分区面积的设置时能够在原有的标准基础上扩大一倍,同时结合防火墙,防火卷帘以及防火门等设施进行进一步的分区防控。这样有助于将火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同时也给人员疏散和火灾救援提供有力的空间和时间条件。当灭火救援人员到达火灾现场,需要在第一时间查看火场当中的防火分离设施关闭情况,并且针对没有关闭的关键区域进行火情发生的现场关闭。因此为了降低救援人员的伤亡风险,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建筑内部人员应当及时关闭防火分隔设施,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与火灾报警系统进行充分的联动。

3.5 全面启动防排烟设施的相关功能。

建筑内部的火灾发生过程中,大部分的人员伤亡和危险因素都来源于火灾当中的高温有害烟气,不仅会造成疏散和救援人员的窒息中毒问题,而且也会影响和遮挡人们的视线降低了疏散和火灾扑救物的实际效率。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在建筑结构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优化过程中应当全面启动和创新防排烟设施的相关功能。这样不仅能够针对人员停留较为普遍或者可燃物较多的房间进行第一时间的烟雾吸收和排放,从而为第一时间针对火情进行控制提供现实条件。而且在另一方面也能够针对消防电梯防烟楼梯间的人员疏散通道进行环境优化,从而大大提升了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和实际效率。除此之外,正压机械送风设施的有效应用也能够有效加强高温有害烟气的吸收和处理,这样不仅能够为困在建筑空间内的受灾人员提供宝贵的生存环境,而且也能够为外部灭火救援人员的人员抢救和火灾扑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国家和社会对于未来建筑消防安全领域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核心要求指导下,相关管理人员应当顺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够针对多元化发展的建筑结构和功能进行广泛的了解,而且也能够针对消防工作和固定消防设施的调整与时俱进。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出固定消防设施的实际作用,而且也能够有效降低灭火救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应当全面加强固定消防设施的安装和检查,并且通过有效加强建筑内部人员的固定消防设施使用培训质量。这样有助于内部人员配合消防员提升火灾发生时的救援质量和效率,而且也能够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及时作出准确响应,并扑灭火灾源头,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猜你喜欢

火情消防设施水泵
火情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凝结水泵全系列优化改进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水泵节能改造在昆钢的应用实践
成功处理沙漠火情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人民调解扑灭“紧急火情”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