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标准化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023-11-18刘立辉
刘立辉
(甘肃天马公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甘肃 武威 733000)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国家逐渐加大道路基础建设的力度,提高了对公路施工质量的要求。我国的公路建设多为沥青路面,具有舒适、安全性高、平整度好、噪声较小的特点,在公路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但是公路建设施工环境相对复杂,道路投入使用后难免会产生不同程度拥包、裂缝、坑槽等病害,对行人和车辆的交通安全造成影响和威胁,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实施完善的质量控制非常必要。我国目前在此领域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一定成果,通过实际试验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实验数据,为公路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提供了基础,对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文章将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公路施工工程对公路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探讨。
1 公路标准化施工技术
(1)施工前准备。①材料准备。材料的准备包括其来源的确定和进场。公路施工工期较长,涉及的范围较广,对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符合规范相关要求。施工前应做好材料的准备,鉴别材料是否合格,在选择砂石、石屑、沥青等材料时,应明确来源,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注重经济实用性,可以在供应商中选择一些信誉度较高的商家进行采购。选择材料后,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只有质量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进场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检查材料的质量报告、合格证等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审核其规格、数量等,保证材料质量。②机械设备准备。因公路施工的特点和复杂性,施工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在施工之前要进行设备准备。首先,应对所有需要使用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定设备完好,以免施工开始后出现故障。对压路机、拌和机、撒布机和运输设备进行着重检查,保证以上设备零件完好,避免出现配件缺失。其次,路面施工后需要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排查设备是否存在安全故障和隐患,保证设备使用安全性,延长设备使用时间。最后,根据实际路面施工需求,合理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了解设备状态和性能,科学安排设备作业时间,提高利用率。③测量放样。正式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控制点和现场高程进行复核,保证没有问题后再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根据图纸要求,测设施工宽度、路基高程以及中线位置等。同时,施工前,应按工程要求,对路基层进行严格清理,清理后进行检查验收,保证路基弯沉值、平整度和承载力等满足设计规定,验收合格后开始正式施工。
(2)混合料技术。沥青混合料主要为厂拌生产,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配置和搅拌。首先,要根据计算得出的比例进行配置后进行预拌,严格控制拌和的温度、时间、工艺和热度等,集料温度应控制在175~190 ℃之间,沥青温度应保持在160~170 ℃,混合料温度为155~170 ℃。其次,在保证温度和比例基础上,科学调整拌和投料时机,计算科学搅拌时间,保证其均匀性,避免出现结块和离析。最后,在配置期间应注意,需要根据待料比例和溢料情况,随时调整冷料仓,及时改变转速以保证供料平衡。
(3)摊铺技术。公路进入正式施工阶段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混合料摊铺,本环节是直接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和质量的环节,因此应格外严谨和严格,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进行施工。摊铺时,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标准,施工时,摊铺速度应保持在2~4 km/h,尽量避免摊铺过程中停顿,保证路面平整。施工中一般通过扭绕式钢丝绳对摊铺速度进行控制,钢丝绳拉力800 N,直径为5 mm以下。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将路基上的杂物和垃圾清理干净,保证路基的紧密度和厚度符合要求。摊铺时通过机器将混合料倒入摊铺设备中,再使用传送带进行铺装,并按照运输量和实际工程需求控制速度。摊铺中为了保证路面平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操作,对不符合条件的材料进行更换,使混合料洒布均匀,保证施工质量。
(4)碾压技术。沥青碾压是路面施工的最后环节,使用压路机对摊铺好的混合料进行碾压,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机械运行速度。在碾压前,应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减少裂缝问题的产生,提高压实度,并对碾压区域进行正确划分,明确初次、复次碾压区域,避免出现重压和漏压的问题,提升施工质量。如果施工中变换车道,需要按照计划改变,如果从施工完成的路面变到未施工的路面,需要暂停使用压力等级,不能损坏已经碾压完成的路面,避免损坏,保证施工质量。
(5)接缝处理。路面施工通常分为两幅,两幅之间需要进行对接,对接中可能有裂缝产生,分为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同时路面可能存在低洼、凸起等,需要进行接缝处理。纵向缝隙需要通过两台摊铺机同时进行推进,通过热接缝技术进项连接后进行全面碾压。横向接缝的处理,应使用端部直尺进行切割和碾压,再用钢桶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如果同时有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应先处理纵向裂缝,根据接缝处理具体情况进行完善和改进。
2 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健全。通过对大量公路施工工程资料调查可知,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还存在一定不足,其中很多公司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很多公司仍然使用传统的施工管理制度,不仅无法提升施工质量,还可能存在更多的施工安全风险。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领导力量不足和弱化情况,还有一些工程,在施工时缺乏资源和设施等,导致整体有效性不足,施工质量管理混乱。此外,管理方式落后也是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原因之一,目前,还有很多施工现场采用的是跟踪检查的方法进行质量监督,如果存在管理疏忽,就可能影响整体监管效果,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2)材料和工艺管理欠缺。公路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公路最终施工效果和整体质量息息相关,施工时采购的原材料质量对公路的最后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也影响着整体工程材料的利用效率。目前,通过对以往新闻资料的查阅发现,公路施工中质量不达标,不符合预期的情况非常常见。其原因大部分来自材料和工艺,采购材料质量不达标,管理人员管理疏忽,以及施工材料检测工艺不足,施工工艺不先进,使公路建设质量问题凸显。另外,部分工程还存在施工材料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最终影响工程质量的管理。
(3)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足。在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中,人员因素时首要考虑因素,施工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不足,对路面施工质量存在不同程度影响。据了解,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是当地劳务雇佣人员,并未接受专业公路施工技术培训,很多工人是当地农民工,存在很多施工不规范,操作不熟练,技术不成熟的现象。而且,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足,防护方法并不科学,给整体施工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3 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完善管理体系。施工期间,完善管理体系是提升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单位应检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健全施工队伍,并根据相关文件和规范,审核各项工程负责人是否到位。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根据地形、区域、气象等因素,对施工区域进行详尽调查,分析和记录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施工时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避免责任推诿。施工时,应提前公布施工信息,对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实施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并对施工全过程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监督管理。另外,对试验检测人员、特殊作业人员、分包单位等,应核查其能力资质,保证路面施工质量。
(2)加强材料和工艺管理。材料方面,单位应对原材料、半成品、配件、设备和施工器材等进行详细的检查。首先,应严格监督管理材料采购过程,制定原材料采购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不允许进场。其次,对器具质量和物品数量等进行核查,保证各类器具没有安全隐患和质量不足。最后,在检查设备和材料性能的基础上,还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存放条件,保证材料进场后能够得到规范合理的科学管理。工艺方面,施工前要对单位提供的施工方案、组织设计、施工计划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审查,根据实际单位计划和施工情况对施工工艺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不合理之处,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足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从其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安全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管理。施工前,应严格进行人员选拔,选择有责任心、有经验、有技术的工作人员,并组织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熟悉施工路段环境和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要求,保证在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施工。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的行为和态度应配置专人管理和监督,避免违规施工情况出现,以此提升整体施工质量。
4 结论
综上,路面工程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公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相关单位应严格执行行业和国家标准,持续优化和改进施工技术,完善质量控制管理,提升公路施工质量。